中国水产养殖的贡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的多少 中国水产养殖的贡献

中国水产养殖的贡献

2023-10-28 1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水产 ,作者郑卫东

中国水产.

服务从业大众,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水产养殖业

对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的伟大成就

——写在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

即将召开之际

01

全球水产养殖界的十年盛会即将召开

上海海洋大学校园

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将于2021年9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中心网联合举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上海海洋大学承办。大会主题为“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将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分析全球水产养殖发展的机遇、问题和挑战,分享成功经验,提出未来十年水产养殖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推动全球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并发布共同宣言。

目前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及专家1800多人报名参加会议。大会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部将主办“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议”,20个国家的政府部长级代表和驻华使节参会。

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次,此前已举办三届,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本次大会将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展示中国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深化中国水产养殖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一步践行水产养殖今后在粮食与可持续进展、减贫、农村生计多样化以及自然与人类和谐进展方面发挥巨大贡献的时代使命。

02

谁来养活中国?

——中国水产养殖的贡献

我们记忆深刻的是,27年前的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R.Brown)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大胆预测:中国未来食物消费趋向不可逆转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他们正在走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沿着食物链向上,注重肉类食物的消费,而间接消耗掉大量的粮食。到2030年,全球将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中国。

莱斯特·布朗接受采访

莱斯特·布朗所著《谁来养活中国?》

要让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成为问题,作为解决粮食危机的一个途径,发展淡水渔业十分关键。和美国人的动物蛋白主要依靠牛肉不同,中国可以将淡水鱼作为动物蛋白的来源。

2008年布朗来华,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承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淡水渔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对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斯特·布朗认为,世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优质蛋白质,还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水产品,是人类摄取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更是一日三餐难得的美食。水产业为全球12%的人口和3800万渔民和妇女提供生计。鱼类为31亿人口提供近20%的动物蛋白,其富含的微量营养素,对儿童和孕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从“吃鱼难”,到餐桌上的“常客”,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产品年总产量只有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有0.8千克,相当于每人平均一年才能吃上一条鱼。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明确了渔业发展“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论是沿海还是内陆,一场由传统捕捞向人工养殖的变局,悄然了影响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6545万吨,已连续32年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46.75千克,这意味着今天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周都可以吃上一条重0.9千克左右的鱼。

中国也是世界上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水产蛋白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1/3以上, 我国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在大农业中处于领跑位置,水产养殖已经成为目前蛋白质转化最高效的生产方式。

水产养殖业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优质蛋白质,还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渔业二三十年来在增长方式上发生了质的转变和突破,从以捕捞为主转向养殖为主,从“牧渔”变成“家养”,这是其他农业产业要花费上百年、上千年才完成的过程,改写了世界渔业的发展史和文明史,是了不起的贡献。我国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从全球微不足道的地位,跃升到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占有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倍,对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和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十年来,中国致力于对特种水产品的养殖、繁殖技术的研究以及特种水产品种类的引进和驯养,在贫困地区通过推广成套的综合养鱼技术,使千家万户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布朗曾在考察无锡淡水中心时兴奋地说:“中国真了不起!” 。

同时,2018年我国海水(藻类、贝类)、淡水养殖(鲢鳙滤食性鱼类)合计从水体中拿出350万吨的碳,相当于义务造林150万公顷,中国的海水养殖,尤其是大量的贝藻类产品养殖,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大气环境方面还发挥了相当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说,中国渔业成就无愧于他(布朗)的高度赞扬。

《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

03

上海海洋大学在绿色水产养殖中的

贡献与时代使命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学科获A+(并列全国第一)

千百年来,我国淡水养殖的鳙、鲢、青、草、鲮等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都是从长江、西江等河川捕捞的,渔农必须到鱼苗产地购买。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购回鱼苗的成活率还很低。如果能够把池养的家鱼用人工方法繁殖鱼苗,那么,鱼苗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半个世纪多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人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让西北边陲的农村也能告别“吃鱼难”。在回顾中国水产养殖业对世界、对中国作出的贡献之际,我们为上海海洋大学对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作出的贡献感到由衷的骄傲。

长期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始终不渝地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与世界的大洋大海上,坚持在”产-学-研”结合中形成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办学传统。

20世纪50、60年代,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渔村、生产第一线。学校根据水产业发展需要及国家对学校的要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科研方向,组织科技攻关,坚持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王素娟教授等的海带、紫菜培育、体细胞育苗、超微结构的研究,黄琪琰教授等的鱼类暴发病防治、草鱼出血病研究等项目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学校教师春夏秋冬奋斗在基层,在池塘养鱼学领域屡树功勋,学校为“四大家鱼”人工选育及推广贡献力量,团头鲂(俗称武昌鱼)“浦江一号”的选育,中日合作淡水鱼类的加工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等,为满足人们群众对鱼类食品的需要作出较大贡献。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校门

朱元鼎教授

王素娟教授

王素娟(右三)在舟山虾寺检查海带生长情况

1957年,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谭玉钧教授受命负责江苏和浙江的家鱼繁殖,当时外国专家断言“家鱼不可能在中国繁殖成功”。谭玉钧不信这个邪,在实践中提出了一条与外国专家不同的技术路线,最终在1960年解决了鲢鱼、鳙鱼的人工养殖问题。谭玉钧教授还建立了池塘养鱼学理论与模式,在江南地区率先突破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并且成功推广,使江南地区家鱼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朱元鼎、孟庆闻教授著作

谭玉钧教授

谭玉钧教授(中),王武教授(左)

学校编著的有关教材

杨先乐教授主编的《水产养殖用药处方大全》

伍汉霖教授专著

1992年日本明仁天皇与在上海会见伍汉霖教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水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传统对象为主的水产养殖,逐步向以虾、蟹、鳖、贝、名贵鱼类等名特优水产品为对象的特种水产养殖转变,使我国的水产养殖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特种水产养殖的苗种生产和养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同时,工厂化育苗和养成的都市型渔业也迅猛发展。这些变化给水产养殖学科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命题。因此水产养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等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学校合并了淡水和海水养殖两个专业,创建了水产养殖专业,拓宽了专业面,为学科的发展挖掘了新的潜力。同时建立了特种水产养殖课程,走出校门结合生产,形成并推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如和上海市金山区漕泾对虾养殖公司创建了股份制企业——上海市申漕特种水产养殖公司,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具高级职称的企事业负责人担任校外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另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新疆等地建立了几十个“产-学-研”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新开发了一大批商品鱼基地。但这些新渔区首先缺少的不是大学生,而是能说会干的养鱼技工。为此,谭玉钧教授等冲破“名教授办技工培训班是大材小用的干扰”,他说:渔区需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在农业部、无锡郊区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他在无锡渔区创办了无锡养鱼技工培训班(一年制),并亲任培训班主任,编写培训班教材,组织学校有关教师赴无锡授课。招收全国各商品鱼基地的学员。培训班从1982年至1991年,连续十年举办了十期,学员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武警农场等单位,为全国渔区培养了3~6级养鱼技工近1000名。这些技工带着所学的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回到自己的渔场,直接参与和主持科学养鱼的实践,他们都已成为各地养殖单位的主要骨干,一大部分已成为大中型养殖场的负责人。为解决人民的吃鱼难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武教授等针对崇明蟹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难关,承担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开发利用项目,在崇明陈家镇养殖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3年研究,创建了“综合强化法培育蟹种新技术”——简称“四个一工程”(即一亩水面,放养一斤蟹苗,生产蟹种一万只,盈利一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崇明的蟹种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承担的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为防止河蟹病害,建立了成蟹池塘健康养殖模式。成永旭教授团队,先后主持“一龄蟹种性早熟机理的研究”和河蟹生态育苗的研究”,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大大提高了育苗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针对水产养殖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不利影响这个现实,学校又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倡导健康养殖,闭循环高密度养殖、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大力开展远洋渔业,使我国的渔业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浙江、新疆、云南、三峡库区等地建立了环保型的、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的、全人工控制的高密度养殖“产、学、研”基地;还与中国远洋渔业公司合作,建立了从近海到大西洋的海上流动“产、学、研”基地。

上海海洋大学 和苗栗县政府、台湾海洋大学举行中华绒螯蟹及鲟龙鱼水产养殖技术与推展交流合作签约仪式

王武教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对江苏无锡河埒高产鱼池水质,尤其是溶解氧供求变化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用经济学“债”的范畴,提出了水产养殖中“氧债”的概念。为高密度养殖技术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005年,农业部表彰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渔业行业有两个渔业科技入户先进集体、25个先进示范户、22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教授,因其出色的工作被评为22名先进个人之一,这是高校系统唯一的入选者。

2008年5月,世界水产养殖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会上,因在水产养殖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和杰出贡献,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被授予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世界水产养殖学会1969年首次授奖以来,中国水产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获此殊荣。

李思发教授荣获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

终身成就奖

王道尊教授(左1)入选“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十大奠基人物”

王武教授

聚焦种质挖掘,创制水产“芯片”

近年来,学校培育了缢蛏 “申浙1号”、三角帆蚌“申紫1号”、角帆蚌“申浙3号”、团头鲂“浦江2号”、中华绒螯蟹“江海21”等良种。其中,缢蛏“申浙1号”新品种助力长三角成为全国海水双壳贝类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新高地、现代水产种业与绿色养殖技术策源地。三角帆蚌“申紫1号”与未经选育的三角帆蚌相比,所育紫色珍珠比例提高43.0%以上。三角帆蚌“申浙3号”与未经选育的三角帆蚌相比,4龄蚌体重平均提高16.2%,壳宽平均提高10.3% 。2018-2020年,团头鲂“浦江2号”在10省市进行生态养殖,养殖面积累计超过6万亩,养殖效益比普通团头鲂高15%-20%,实现增产增收。“江海21”育种过程中将科研院所、良种生产单位、技术推广机构、公司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资源与人才联合起来,建立了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联盟,形成了边育种、边生产、边应用、边产生效益的水产生物育种格局。

申福1号”系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菜良种

李思发教授(前左一)和他培育成功的

“新吉富”罗非鱼

淡水珍珠蚌新品种现场发布会

积极发展推广

可持续稻田养鱼的实践经验

当前世界上有超过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稻渔种养仍有很大的上升发展空间。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水产品的供求缺口正在增大。每年只要有少量的稻田应用稻渔种养技术就能多产出几百万吨的水产品,还能提高稻田的适应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稻鱼养殖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农业生产模式,“稻渔共作”模式对减少贫困、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保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中国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超过200万公顷,有效促进了绿色稻米种植、水产品养殖以及三产融合的发展。2016年,上海海洋大学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一直积极宣传以粮为主、生态优化、产业化发展等先进发展理念,着力做好发展规划研究、生产标准制定宣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引导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作为中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相关学者对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开展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稻渔产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2016年起学校每年承办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2018年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主办“稻田养鱼社会效益国际促进研讨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与社会效益国际研讨会等,2020年1月学校承担了外交部和农业农村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技术合作及水产养殖减贫”,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进行“稻渔种养模式研究与推广、稻渔种养推动澜湄国家农村减贫的探索、稻渔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澜湄稻渔科教合作平台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为今后世界范围内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稻渔产业、科技扶贫和科教合作等分享了中国经验、中国策略和中国智慧。稻渔综合种养这一系统得到FAO的高度评价,正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以在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外交部王毅部长莅临学校澜湄稻渔成果展台,了解项目进展(引自玉渊谭天公众号)

吴旭干教授向外交部亚洲司陈俊杰参赞(左1)和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亚洲合作处(澜湄农业中心)王先忠处长(左2)汇报澜湄稻渔项目的实施进展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与丽水市开展战略合作

向国际传播先进养殖技术,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渔业科技教育合作

1962年,学校青年教师苏锦祥被委派前往古巴接收古巴总理卡斯特罗赠送周总理的200对食用型牛蛙,费尽周折将古巴牛蛙安全带回国。1993年,青年教师吴嘉敏、李应森作为农业部委托的专家,赴古巴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两位老师对古巴渔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当地鱼类人工繁殖和水库捕鱼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曾报道过中古“牛蛙”外交的故事

学校多次组织来自摩洛哥、塞内加尔、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斐济和智利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先后到上海彰显渔业专业合作社观赏鱼基地和淀山湖水域等进行参观考察,并详细了解青浦区池塘养殖、苗种繁育和渔业资源保护等情况。学校连续多年举办“一带一路”渔业高级培训班。充分利用学校在海洋养殖、远洋捕捞、海洋渔业管理和国际海洋法等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建设友好和谐的海洋渔业开发新秩序,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国远洋渔业技术、渔业管理及海洋开发的实践经验、展示我国海洋渔业的经验和成果,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培训海洋渔业领域的国际专门人才和国际友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海洋渔业领域扩大交流、增进理解,促进深度合作。培训项目开展以来,已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近百年学员参加了培训。

培养早期越南留学生情况

2002年,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特授予学校友谊勋章,肯定学校在培养越南留学生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国渔业司举办第二届联合研讨会

上海海洋大学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海洋渔业高级培训项目

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获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实验室认可资质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长篇幅报道与学校共同主办的《港口国措施协定》国际研讨会

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第四届绿潮研究国际研讨会

上海海洋大学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国际合作格局

学校教师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络研讨会

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揭示雄性七鳃鳗吸引异性的秘密

深耕水产品营养,

助力“吃得好、吃得安全”体系建设

今天,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丰富、吃得健康。学校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前沿科学探索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有贡献,成为活跃在水产品高值化利用、食品冷冻冷藏工程、食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食品营养健康功能等特色方向上的一支重要师资队伍,在积极参与国家战略任务中发挥学科优势,在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中体现学科实力,在主动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中彰显学科特色。通过新型电解水冰保鲜机理研究,抗菌、抗氧化及高阻隔/呼吸调控功能包装材料研制,食品冷链物流品质控制设备开发等技术突破,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专家骆肇荛教授

砥砺初心使命,

致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学校“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已连续 16 年赴全国 31 个省(区、市)的 80 余个县市开展对口支援和服务,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主动对接地方需求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为杠杆,撬动当地的特色资源形成产业资源,将当地的自然禀赋转化为脱贫致富“金元宝”,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党建为引领,以水产一流学科为依托,以渔业科技成果为支撑,结合地方资源一地一策开展产业扶贫,形成“攻克一批难题、传授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产业扶贫方略,创设多种水产养殖特色模式,全力助推西藏亚东、云南德宏等对口地区脱贫摘帽。在西藏亚东开展的亚东鲑项目,入选了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020年《人民日报》3次报道学校参与脱贫攻坚的事迹。

2021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上海海洋大学王丽卿及其团队承担巢湖湿地湿地建设情况

国家生态环境部等领导视察学校团队河道水环境生态建设项目

王成辉教授接受采访

上海海洋大学参与长三角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共建

刘其根教授合著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千岛湖保水渔业为案例》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

2018年,学校与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共同发起成立了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学校凝聚校内外各方力量与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承担了30余项专题研究项目,派出师生150多人次,赴沿江10余省(直辖市)开展实地调研,直接参与长江禁捕退捕一线工作,提交决策咨询和调研报告、舆情监测报告,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书写了“长江大保护”新答卷。

十省百县千户”长江退捕渔民跟踪调研出征仪式

上海海洋大学与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

共建联合实验室

传承百年办学文脉,

积极传播一流学科文化

学校精心设计“百年潮·海大梦”为主题的“品读海大”系列品牌活动,每年组织“海韵讲座”“海韵展览”“海洋日”“蟹文化节”“食品节”“海川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同时结合特色博物馆、校史馆等形成学科科普和文博育人体系。制作并巡演《朱元鼎》等校园大师剧、爱国剧,编辑出版《渔权即海权——国际履约谈判》等纪录片和《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研究》等地高大项目,开创了“双一流”建设“学科文化”新领域。

学校主办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

上海海洋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升旗仪式

淞航号上讲党史校史,在青年学生中传承和弘扬海大精神

上海海洋大学大师剧《朱元鼎》

举办全国河蟹大赛及论坛

201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中国水产养殖行业迭代将拉开序幕!

正如布朗先生所提醒的一样,中国食物安全问题还没有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就水产养殖而言,还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上海海洋大学校园一景

作为这次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的承办单位之一,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在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提出未来十年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推动全球人水和谐的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中,上海海洋大学必将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郑卫东)

海大通讯社

编辑丨彭立铖 王欣悦 叶宇琦

责任编辑丨黎相伶

原标题:《中国水产养殖的贡献》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