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志,知非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早的年画画的是什么画 读方志,知非遗

读方志,知非遗

2023-11-12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版画是发祥于中国的一种印刷方法,由于其可复制的特性,在古代用来印制插图、年画、笺谱、画谱等,对图像传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印刷的成品,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达到乱真的效果,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中国最早的有款刻年月的版画,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经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卷首图。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宋元时期雕板印刷蓬勃发展,对版画的发展及其在艺术上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这一时期,版画题材更多样化,广泛应用于经史、文学、农学、医学类的书籍、图册中。辽代出现套色漏印彩色版画,《南无释迦牟尼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元代出现“平话”刻本,是连环画的前身。明清时期是版画的高峰时期,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清末,近代的印刷术传入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版画也开始遭受冷落。20世纪30年代,鲁迅把将国外的创作木刻艺术品引进来,倡导新兴木刻,中国创作版画得以发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版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手法千变万化,优秀的版画家层出不穷,创作风格各异,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

图片 1.png

唐咸通九年(868年)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

  中国版画技术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隋唐之前的中国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采用漏印填彩技术。唐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由写本时代进入印本时代,这时刻书和版画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早期有木版捺印、木版刷印的佛教彩色版画。捺印是在印好的佛经图案上逐个印上色彩。刷版填色法则是采用雕版印刷与手工上色相结合的方法:先用雕版印刷术,在纸上印制出版画,然后在手工墨线版画上填涂各种颜色,使黑白图画变成彩色图画。套色印刷法是雕版印刷术发展过程中的新成就。套色印刷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单版涂色印刷,即用几种颜色涂在一块雕版上,然后覆纸印刷;一是套版印刷,则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版片,使用不同颜色,逐次印在同一纸上。

  中国版画分为平凹凸漏四个版种,也就是石版、铜版、木版(总体是木板这种材质,也有纸版、胶版雕刻橡皮)、丝网版,并且四个版种技法方面互不相同。另外还有一种综合版,是凹版和凸版的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版种,材料丰富,效果多样。

  广东版画在中国版画史上占重要的地位。据道光《广东通志》和张国淦《中国古代方志考》记载,宋代广东各地的图经有58种,并有刻本出现。明代广东刻书颇为可观,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明清时期,佛山成为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20世纪早期,广东艺术家在新兴木刻运动中的起到中坚作用,涌现出如黄新波、李桦、野夫、彦涵、古元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版画大家,广东成为引领全国的版画大省。广州、佛山等地是广东版画的重镇,佛山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2.png

黄新波创作版画《渔区之晨》

图片 3.png

古元创作的版画《春耕》

  中国版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韵,是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它、创新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年

  2.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3.张国淦:《中国古代方志考》,中华书局,1992年

  4.舒惠芳、沈泓:《红丹门神—佛山木版年画》,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