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追求100分,消耗了年轻人探索世界的精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过度追求100分,消耗了年轻人探索世界的精力

过度追求100分,消耗了年轻人探索世界的精力

2024-07-14 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过度地追求高分

磨灭了孩子的探索能力

朱清时讲到,“重大的科学发展刚开始都是无用的”,当人们陷入单一的人才选拔标准时,那些与此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忽视。在我们过度追求高分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会忽略知识本身给社会带来的进步。

当年陈省身教授在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时写下了一句话:“不要争第一”。这给朱清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育概念放到今天可能会被多数家长嗤之以鼻。但如果仔细思量,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 一门知识学通学会,只需要考七八十分就够了,在追求满分的过程中,会反复几十遍进行练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朱清时也认同这一观点,一个学生能考七八十分,剩下的时间去实践中试错就好了。只有不断地试错,才能得出更宝贵的经验。

他也指出,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当中发现,真正能够成事的那些人,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能看懂问题根源,有想法去解决问题,然后有精力和勇气去执行想法的人。

同样对中国教育弊病深感忧虑的郑强教授在一次论坛中提出, 中国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前,被过于繁重的基础教育磨灭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都在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音乐、绘画、体育、设计等等。这些有关个人天赋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在进入大学前就被激发出来,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真正研究和达到新的高度。

反观我们的大学教育,则是教育的终点。经过十年磨一剑的高考历练,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甚至深恶痛绝。不少人进入大学之后只知道贪玩享乐,不再投身学海,自然也丧失了知识的追求。

即便中国正处于大国崛起的上升期,但我们仍然常常感到社会浮躁,未来与其他国家可能在科学技术上产生差距所带来的焦虑,这样的焦虑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高成就的人生

需要不断试错,接受磨难

选择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教育,关键在于对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朱清时认为,如果只是平平静静过一生,这样不冒风险的方法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还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想成为一个顶级的人才,那就需要接受磨难。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人是既想有更高的成就,却又不打算冒太大的风险。这两者不可兼得。当然,类似的人生选择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而一个国家的更大成就,必然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就像朱清时自己所践行的一样,创立南科大,首先采用自主招生制度,就是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诞生更多可能性。这种创新的结果有可能是惊喜,也有可能会是失望,这也是世人对朱清时争议不断的原因。

但即便争议不断,朱清时也说自己内心很平静,因为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只不过世人暂时不理解罢了。中国的教育弊病根除,也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正是这样愿意承受争议的勇士。

有人称他为“中国第二个蔡元培”,而他却说自己称不上教育家,只不过是一个“遵守教育规律的人”。当谈及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朱清时感慨道,年轻时总是要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老了以后更注重改变自己。

中国的教育制度也许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天换地,但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开始普遍意识到这些弊病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也开始在高考上不断地做出改变和创新,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平台的诞生,网络教育、终身学习的环境越来越丰富,具备各种才能的人得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关于人才的定义正在不断被更新。

高考制度虽然依旧是最重要的教育选拔制度,但无论是培养人才也好,人才甄选也好, 我们正逐渐有着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风向已有了新的转变。

推荐阅读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纵容”孩子去浪费时间

陶行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被老师称作没天赋的孩子,一年后却逆袭成学霸,这位妈妈做了什么?

文末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点击右下角,畅所欲言!

编辑丨Lil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