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乐泉、王晓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功夫的内涵 崔乐泉、王晓娜

崔乐泉、王晓娜

2023-08-04 0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研究体育史学、体育考古学和民族体育学见长。

主编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体育史》与健身气功通用教材《健身气功发展史》、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栏目主讲嘉宾。

作者简介

王晓娜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担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代表队主教练,作为主讲专家多次参与国内外武术套路培训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武术套路训练研究。参加科研课题11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出版独著2部。

摘 要少林寺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禅宗祖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其创立者为少林寺初祖的跋陀。而作为跋陀接班人亦即少林寺二祖的僧稠,因其卓越的武功,成为了少林寺历史上“禅武合一”的开创者。根据历史学的方法,采取文献资料与部分文物资料结合分析的手段,通过对少林寺禅学中心创立与少林武术肇始、唐元明清时期少林武术史料辨析等不同历史阶段资料的分析,对少林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少林武学的形成与内涵特征进行了整体探讨。研究认为,嵩山少林寺建寺1 500多年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传承法脉,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由少林武术角度而言,其武术技击肇始于北魏少林寺创建初期的少林二祖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得名于少林寺,并经过唐、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将“武”由“术”上升为“学”的高度,最终使“少林武学”成为包含完善运动技术、制度与思想的完整文化体系。当代,中华武术体系中的少林流派已经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其层出不穷的拳法器械,表明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学起到了集结武学精华,教习天下武人的核心作用。直到今日,习武者仍在享用少林武艺的历史成果,接受它的文明信息。

关键词少林寺;禅武合一;传承;少林武学;内涵;拳法器械;文化体系

少林武术源于河南登封少林寺这一特定的禅学文化环境中,并因此而得名。作为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 [ 1] 的传统文化符号,历经1 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内涵特征,已经成为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体系中的主要展现形态,并发展为享誉全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倡导与传承,作为其载体之一的少林武术备受青睐,受到中外文化人士关注。尤其是自2006年少林武术以“少林功夫”之名入选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 2] ,对少林武术历史乃至少林武学的探讨,更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关于少林武术的研究,既往学界多集中在其起源 [ 3] 、文化内涵 [ 4] 、文化价值 [ 5] 、发展历程 [ 6] 以及武术技艺的传承与传播 [ 7-8 ] 等方面。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倡导,学者们开始由文化的视角深入观察、思考“少林武术”,并注重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和专题分析,进而上升至少林武术所承载的价值方面的探讨,而由此引申来的对“少林武学”的形成及其内涵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正是基于上述历史与现实背景,由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武术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以“少林武术”“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获取近16年(2006—2022年)来发表的代表性相关文献150余篇,经过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诸因素的比较,遴选35篇典型文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史籍文献记载与相关文物资料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跋陀与少林寺禅学中心的创立、武僧稠禅师与少林武术的肇始、唐元时期少林武术史料的辨析以及明清时期广泛传播的少林武术等问题的辨析,就其最终形成的具有完整运动技术、制度与思想文化体系的少林武学内涵进行系统解读。而这也是目前为止在关于少林武术文化传承中对少林武学内涵的一种创新性的解读。

1少林寺禅学中心的创立与少林武术肇始

少林寺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发源地之一,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作为少林寺初祖的跋陀,正是以少林寺作为禅修的“静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禅学中心。而作为跋陀的接班人,也就是少林寺二祖的僧稠,因其卓越的武功,成为了少林寺历史上“禅武合一”的开创者。

1.1跋陀与少林寺禅学中心的创立

跋陀,在历代文献中亦被译为佛陀、僧伽佛陀,出生于印度。根据记载,跋陀出家后,在漫游各地的同时,亦不断学习禅观之法。在历经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域诸国的游历后,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前后到达佛法昌兴的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据《续高僧传》第十六卷记载,跋陀在国都平城受到热情的款待,当时的皇帝孝文帝更是对其“敬隆诚至”,并特意为其“别设禅林,凿石为龛”“国家资供,倍加余部” [ 9]564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厉行改革的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并在与南朝的争霸中占据主动,在排除保守势力的反对后,尽率六宫及文武百官迁都洛阳。为此,《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做了这样的记载:“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在这次南迁过程中,跋陀跟随孝文帝来到了新的都城洛阳。孝文帝还特地为跋陀在洛阳设立了用于禅修的“静院”。但因跋陀“性爱幽棲,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 [ 9]564 ,于是孝文帝“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魏书·释老志》)自此以后,作为少林寺初祖的跋陀,在教授弟子们坐禅的同时,又不断辑出一些经义供弟子们学习,为少林寺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禅学中心奠定了基础。北魏宣武帝年间,少林寺又先后迎来了两位高僧——中印度僧人勒拿摩提(意为宝意)和北印度高僧菩提流支(意为道希) [ 10]11-14 。这两位都是博学多闻、通晓佛理和世事并且对禅法有着独特认知的高僧,他们翻译经文,传扬禅法,共同开启了少林寺1 500余年的禅学历史。

1.2武僧稠禅师与少林武术的肇始

如上所述,最初的少林寺仅仅是作为息心修禅,弘扬佛法的“禅学中心”。而给少林寺冠以“武”的特征,也就是少林武术真正的历史发端,则开始于少林寺创建初期的少林二祖,也就是著名武僧稠禅师。

僧稠俗姓孙,祖籍河北昌黎,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公元480年)出生于邺(今河南安阳)。在青少年时期,稠禅师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深处围绕邺城的邺下定晋岩和林虑山庙宇一带 [ 11] 。根据唐代张鷟《朝野佥载》的记述,这时的稠禅师已经练就了一套“横踏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的轻功绝技 [ 12] 。根据马爱民教授的研究,稠禅师在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13岁时成为了邺下寺院的一个小沙弥。而且在“幼落发为沙弥”的少年时期,就在邺下寺院勤学武艺,由沙弥到和尚,完成了一个不断修练的成长过程。28岁出家钜鹿景明寺前,稠禅师已是文武兼修。论武,他“筋骨强劲”“拳捷骁武”;论文,他“勤学世典,备通经史” [ 13]204-227 。也就是说,在28岁之前,僧稠已经成为一位文武兼修的著名禅师。

据《续高僧传》记载:僧稠“时年二十有八,投钜鹿景明寺僧寔法师而出家。落发甫尔,便寻经论……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岁居五夏,又诣赵州嶂洪山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后从定觉,情想澄然,究略世间全无乐者,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 [ 9]574 。这里的“三藏”即为跋陀。也就是说僧稠28岁出家钜鹿景明寺5年后,即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年)33岁以后到嵩山少林寺,被少林寺初祖跋陀收为弟子,正式成为少林寺的一员。此时的嵩山少林寺已建寺有17年之久。文武兼修的著名禅师僧稠的到来,开启了少林寺习武的历史,少林寺在北魏出现有武僧的历史文献记载,就目前所见当始于邺下“拳捷骁武”的稠禅师 [ 13]219 。

由上文所记可知,稠禅师最初投钜鹿拜僧宴法师,后又从道房禅师习受止观法门,再后来又从道明学习十六特胜法。归而言之,僧稠师从禅门,起始开始修行的是与瑜伽相类的摄心入定之法——绝欲想、证深定。还包括了九旬一食、九日不起,乃至不畏死之恐怖、不受情色之诱惑等觉悟人生皆苦等的修炼,并最终登嵩山少林,皈依佛陀。稠禅师皈依后受到跋陀髙度赞扬,认为他是当时国内禅学最好的:“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 [ 9]574 几年之后,由于僧稠已深得跋陀一脉的禅学精粹,于是,在跋陀“年渐迟暮,不预僧伦”的情况下,对稠禅师“委诸学徒,自相成业,躬移寺外” [ 9]565 。公元520年,少林初祖跋陀决定自己搬出少林寺,移居外面的一间小屋养老,同时将少林寺的寺务管理等事宜,一一委托给了僧稠。作为跋陀的接班人,僧稠成为少林寺历史上的第二任住持,也就是少林寺二祖,同时也成为嵩山少林寺历史上“禅武合一”的开创者。这对嵩山少林寺僧众习武风气的开创,并于其后各种特定复杂社会历史条件下,演进形成中外闻名、精湛而丰富的嵩山少林武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稠禅师在主持嵩山少林寺10余年后,于北魏孝明帝(516—528年在位)后期离开了少林寺。此后又分别游历于王屋山、马头山及白鹿山等地。北齐时,已经72岁的稠禅师又回到邺下,居于今安阳市西20公里的云门寺,“齐乾明元年(560年)四月十三日辰时,绝无患恼,端坐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一” [ 8]577 ,稠禅师以81岁高龄圆寂于邺下寺院。

纵观稠禅师的一生,《续高僧传》和《朝野佥载》对稠禅师记述中虽存有某些玄秘色彩,但二书对稠禅师在武勇武功方面的记载仍有可信的成分在内。而通过对上述史料的梳理,可以给予我们这样的认识:少林武术的历史发端当可追溯到北魏少林寺创建初期,亦即少林二祖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时期。而稠禅师作为少林寺二祖,也同时是少林寺建寺后“带艺入寺”的第一位武僧 [ 14] 。少林寺二祖稠禅师本人的习武经历,标志着少林寺僧人传统尚武活动的开端,以“武”闻名的少林寺由此开启了它久远的历史。

2唐元明清时期少林武术史料辨析

隋唐以迄元明清时期,与少林寺相关的武术活动屡见于史载,但真假杂糅的描述亦为人们对唐代以来少林武术的历史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正因为如此,通过对各类相关史料描述的辨析,就成为我们还原唐元明清时期少林武术发展关键。

2.1唐元时期少林武术史料的辨析

就在稠禅师圆寂后的第14年,也就是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召集国内僧、道名流以及群臣,在西安太极殿辩论儒、道、佛三教的先后。辩论最终的结果,武帝下诏普灭佛道二教,以致全北周境内“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周书》卷五《武帝上》)。当时共毁寺院3万多所,僧尼还俗者6万多人,这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灭佛行动 [ 15] 。直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又下诏复兴佛道二教。隋朝立国后,隋炀帝尤其笃信佛教,虽然只有短短的30多年,却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繁荣期。这期间,少林寺得以恢复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不过,大概是受到这一次灭佛政策的影响,直到唐之前,再难以寻查到嵩山少林寺的尚武活动,历史文献中也见不到嵩山少林寺有武僧的记载。

隋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连续3次发动了远征高句丽的战争。战争带来的繁重徭役、兵役和赋税,导致举国骚动,民不聊生,直至引发了纷纷起义。大业末年,少林寺也遭“山贼”劫掠,不得已,寺僧便纷纷自卫反击 [ 10]50 。

自此以后至唐元时期的少林寺,有3条寺僧武装的史料值得注意。

一条是《皇唐嵩岳少林寺碑》里的记载:隋代“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截。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瞻言灵塔(即跋陀遗身木塔)岿然独存” [ 10]83 。这里的“山贼”,可能就是起义暴动者,而“僧徒拒贼”显然是说僧众武装保卫寺院。

另一条资料是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超、都维那惠玚等13位僧人,助秦王李世民生擒王仁则的事件。此事同样记载在《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 [ 10]84 。

公元620年7月,兵起太原的李渊父子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已牢牢控制了关中大部分地区。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年方22岁的李世民,以太尉、尚书令及秦王等身份亲自统率大军出关,一路东征西讨,率兵直指盘踞在洛阳城的王世充。这位王世充原来也是隋朝大臣,是隋炀帝任命的洛阳守将,但隋炀帝死后,王世充随即于公元619年在洛阳宣布独立,建国号为“郑”,成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同时还命他的侄子王仁则带领重兵坚守通向洛阳要道的柏谷坞城。

其实,早在隋朝“开皇中,诏柏谷坞屯地一百顷,赐少林寺。坞在寺西北五十里,即唐所号柏谷庄也” [ 16]42 。也就是说,隋文帝曾下诏将柏谷坞的100顷土地赐给了少林寺。不过,现在这里成了王仁则的天下,少林寺僧自然心中不甘。与此同时,少林寺“三纲”寺主志超、上座善护、都维那惠瑒,面对眼下局势审时度势后,决定帮助唐军拿下柏谷坞,为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立上一功。

在经过周密策划后,武德四年(621年)的一个夜晚,“僧志操、惠瑒、昙宗等,审灵眷之所往,辨讴歌之有属,率众以拒伪师,抗表以明大顺。执充侄仁则以归” [ 17]426 。不久,唐军乘胜攻击,王世充出城投降,唐军进入洛阳城。

有些文献记载,少林寺僧协助执擒王仁则之后,秦王李世民曾派专使上柱国李安远到达少林寺宣慰,并接见了立功的13位僧人,与此同时还宣读了李世民给少林寺的一封信——《秦王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寺主书》 [ 18] 。而这封信的手书原件,直到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通过一位名叫“一行”的禅师,转送给了少林寺并刻于石碑。上有“世民”两字签名,碑名为“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至今耸立在少林寺内 [ 19] 。

李世民登基以后,不忘少林寺的功劳,又“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赐地卅顷,水碾一具” [ 17]428 。专门赐给少林寺水碾一具,地40顷,以示鼓励。这一历史史实,也就是后世演绎的,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这场少林僧人翻进柏谷坞城墙,并在后来协助唐军绑缚王仁则的整个行动过程中,文献中除了“翻城”及“擒彼凶孽”外,丝毫没有关于他们手持何种兵械、施展何种武功方面的记载。但是少林寺僧在唐初立功而谢却封赏的义举,在少林寺成为“武中道场”的明代之后,却得到了人们的称颂,并将他们的历史事迹与当时少林寺僧习武进行了历史联系。如明万历年间鸿胪卿王士性所写《嵩游记》就说,少林寺“自唐太宗退王世充,赐昙宗官,僧各习武艺俱绝”。(王士性《王太初先生五岳游草》卷一《嵩游记》)由于有皇家庇护,少林寺的尚武气息自然会超越侪辈。而在民间,所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以及李世民特批少林寺可以公开练武等,则皆为引人入胜的传说罢了。

唐武宗继位后,为了整肃由于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安史之乱所导致的朝政腐败和朋党斗争,决定废除佛教。于是在公元842年发生了古代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这样一来,全国的佛教寺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少林寺虽然在这场灭佛运动中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这座“禅武合一”的著名寺院,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陷入了沉寂。

第三条资料,是部分文献中记载的“少林棍祖紧那罗”的传奇故事,而同一资料也见于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元至正间,红军作难,苦为教害。适爨下一人出慰曰:‘众安稳,我自御之。’乃奋神棍,投身灶炀,从突而出,跨立于嵩山御寨之上,红军自相辟易而退,寺众异之。一僧谓众曰:‘若知退红军者耶?乃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是也!’因为编藤塑像,故演其技不绝。” [ 20] 程宗猷文中的“故演其技不绝”之意,是说棍法此后就在少林寺流传下来,紧那罗王也便成了少林寺护法珈蓝神。

相关记载还见于少林寺《那罗延神示迹碑》、明人王兆云的《白醉璅言》、清人叶封等编撰的《少林寺志》,以及乾隆年间《登封县志》之中 [ 21] 。

此条资料的背景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红巾军大起义。因烧火老僧保护少林之故,被众僧传延为佛法中的紧那罗王现身,而此后更将“紧那罗王”持棍退敌神迹雕塑为像,成为少林寺护法伽蓝。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少林文化中特有的紧那罗王信仰,并在寺内专建紧那罗殿,以为香火供奉。

很显然,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所谓紧那罗王持棍惊退红巾军,并传棍术于少林寺内云云,只是少林棍名兴起后的一种借托。借用神灵之手来装扮自己,这在中国武艺史上并不少见,但其透露出来的一个历史信息不容忽视,那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少林寺内开始了棍法“演其技不绝”的习武风习 [ 22] 。

上述有关被后人誉为“棍法之宗”之少林棍的传说,实际上是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众多武技家共同培育的结果。虽然紧那罗王将棍法传于少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少林棍法自始是先由外而传入寺内这一事实。因为即使到了少林棍已盛名天下之际的今天,少林寺依然保持着与外界技艺上的沟通与学习。

2.2明清时期广泛传播的少林武术

在中华武学的园地当中,少林武学被众人抬到顶尖位置,还是在明朝时期。前述明人王士性所著《嵩游记》中提到:“武僧又各来以技献,拳棍搏击如飞,他教师所束手视。中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王士性《王太初先生五岳游草》卷一《嵩游记》)这一记载反映出明代的少林武技已成系列,诸如棍术、搏击以及“宛然一猴”的象形类拳术,体现出少林寺僧演练的以拳、棍、搏击为主的武技,已经具有套路的特点。在漫长的时光里,少林寺习武的历史传统始终薪火传递,逐步形成了以拳棍为标识的技击体系。

此将有明一代与少林寺武术相关的资料摘其要者梳理如下。

资料之一。据《宁波府志·边澄传》记述:明弘治年间,浙江慈溪有一个名叫边澄的人,这人15岁时就以勇力声誉当地。后来,“闻少林寺僧以搏名天下,托身居炊下者三年,遂妙悟搏法”。(《宁波府志》卷之三十一《艺术·边澄》)听说少林寺以搏击武艺闻名天下,他便长途跋涉,远赴少林寺学艺。在少林寺,边澄于厨房烧火做饭3年,暗学武艺,最终学有所成。边澄离开少林寺后行走江湖间,其技击能力享誉江南。

资料之二。程冲斗,字宗猷,明朝万历前后的休宁人。他“自少年即有志疆场,凡闻名师,不惮远访”,为学得“无上菩提”的少林棍法,在父亲的支持下,“挟赀游少林”,“前后阅十数载。”十余年间,先是跟随洪纪和尚习练,后来又转学于洪转和尚门下学习棍法,之后还得到了僧人宗想、宗岱的指点。最后又跟随洪转和尚的得意弟子广按学习,尽得其真传绝技,将少林棍法的“变换之神机,操纵之妙运,由生诣熟,缘渐得纯,自分此道,或居一得” [ 23]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程冲斗根据在少林寺的学习经历和他对少林棍法技艺的实践与理论,著成了《少林棍法禅宗》一书。该书认为少林功夫最具特色的就是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以及兼枪带棒的技击。与此同时,该书还对棍法的理论、练习及用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资料之三。在少林寺旁的塔林中,有一座“三奇友公和尚塔”,塔额有“天下对手,教会武僧”文字,塔铭记载了一位名叫周友的和尚在明武宗正德年间被征调镇守山陕等地的史实,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有关少林僧兵的最早记录。周友曾经被朝廷征召镇守山陕等地关隘,并因立有战功得到了朝廷褒奖。值得一提的是,塔铭中之所以称其为“三奇和尚”,大概是因其武功中枪法的“三奇之法”(其弟子洪转万历年间编撰的《梦绿堂枪法》中记有“三奇之法”)。这里的“三奇”是为“软”(以柔制刚)、“闪”(左右闪斜)与“赚”(引进落牵) [ 24] 。通过对此“三奇”枪法击技分析得知,周友所擅长的武技当为枪法 [ 25] 。

值得注意的是,塔额上面的“天下对手,教会武僧”之句,是说这位少林高人曾经向各地武僧传艺。而塔上铭文还说他的僧俗徒众多达千余名,并分布在山东、南北隶直等各地。说明这一时期的少林武僧已经行走天下,并非拘泥于少林寺一院之内。少林武学之所以名声遍天下,与其广泛传播有很大关系。

资料之四。明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建立,现存于少林寺塔林中的《少林寺竺方参公塔铭并序》上,还记载了明代著名武僧和僧兵将领周参的事迹:“师讳周,其名曰参,号竺方……于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上司明文调用截杀,领僧兵五十名,征师尚诏。赶贼兵,运大智于沙场,战雄兵于顷刻不过,尽忠于国,丛林见得忠义……”周参是法名,其号为竺方,出生于颍川(今禹州或登封),15岁出家少林寺。其 “习学演武,名播四海,武亚诸方” [ 26] 。除了武艺高强,周参还精于兵法,任少林寺监寺(仅次于住持)和提点达30多年,长期协助住持执掌少林寺。万历二年(1574年)时年58岁的周参圆寂,葬于塔林。

资料之五。除了征调少林僧兵镇守要塞,明王朝还精选征调少林僧兵充实陪同、护卫皇帝的“卫队”,这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其周围组建的“豹房”。豹房是朱厚照兴建的一处禁苑,原址位于皇城西苑太液池西南岸的西华门,亦即今日北海公园西面。明武宗整日在此办公和休息,人称“西苑豹房”,或称“豹房公廨”。武宗喜好技击、打猎,给随从的勇士颁发令牌,以示特殊身份。而当时能够被选入豹房中的技击团队者,尤以少林武僧为骨干,他们陪同皇帝演练技击,身手肯定不一般。史载当时豹房的规模和待遇为“役勇士二百四十人,岁廪二千八百余石”。(《涌幢小品》卷之二《司牲所三则》)这些勇士中就包括了遴选出的少林武僧。程大力认为,“豹房”中的少林寺武僧是习武的而不是讲经的,并由此推断当时宫中少林武僧可能不少,也许曾纳入御林军编制 [ 27] 。

资料之六。在明代少林武僧应征于军旅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是始于明世宗嘉靖后期参加抗击倭寇的战斗。据清同治12年(1873年)出版的《豫乘识小录》记载:“明时东南倭寇作乱,总制胡宗宪亦用少林僧兵。” [ 28] 明人《云间杂志》说:“嘉靖癸丑(1553年),倭初至海上,屯下沙镇止……按院蔡公可泉,召少林僧兵百余人,其首号月空,次号自然,傍贼结营。” [ 29] 明代浙江宁波人万表的《海寇仪》中写道:“时值海寇出没,为江、浙患……其后倭乱大起,表结少林僧,习格斗法,屡歼其众。” [ 30] 明万历年间进士张鼐的《吴淞甲乙倭变志》更记载:“倭方驻白沙湾,都司韩玺率各路兵及僧兵御之,大战,斩贼百余。” [ 31]

当然,历史上少林僧兵的抗倭并非都像上面我们讲的那样轻松。据统计,明代少林僧兵先后参加了杭州之战、翁家港之战、赭山之战、白沙滩之战、六里桥之战、叶谢镇之战及巢门之战等战役,而每一场厮杀都十分惨烈。不过,在民族安危之际,少林僧兵的英勇善战,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他们那种用自己的生命践履护国御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颂,最后也凝聚为少林武学文化的精神象征。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曾写有一首《少林寺》诗,诗中这样颂道:“颇闻经律余,多亦谙武艺。疆场有艰虞,遣之扞王事。” [ 32] ,弘扬禅法与习武传统是少林寺“禅武合一”的最大特点,但即使如此,只要国家有难,僧兵也会责无旁贷,战场杀敌。诗中赞美了少林僧兵在民族危亡之时的爱国情怀。在农耕社会中,主流文化对于少林僧兵的这种激赏与评价,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资料之七。福建泉州人俞大猷,是与明代戚继光同负盛名的抗倭名将。他在吸取了其他诸家棍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总结,编著了中国古代武术史上第一本棍谱——《剑经》。1561年,俞大猷在赴东南抗倭前来到了少林寺,留下了传技少林的千古佳话。他在其《正气堂集》中曾这样记述道:“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指棍术)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谛皆失矣’”。于是他“择其僧之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从,随往南征,三载之间,谆谆示之,皆得其真诀”。后来俞大猷又将其棍法专著《剑经》授予宗擎,宗擎回寺,“以剑诀禅戒传之,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传可永也” [ 33] 。俞大猷所习棍法乃“荆楚长剑”,在其传于少林寺僧之后,自然就融入了少林棍法之中。

延至清代,由于清朝初年民间反清意识弥漫,民间教会经常利用少林功夫开展反清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清廷的关注,因而少林寺习武在清早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但少林寺的习武并没有完全停止。与此同时,随着以往僧兵队伍被解散,大量僧兵散流各地,相应地把他们的武艺传播至各地。少林寺内部较小规模的习武与少林武术播至各地的广布,真正出现了“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局面。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完颜麟庆,曾在少林寺中见过少林寺僧的习武演练。他在记述自己身世与亲历见闻的《鸿雪因缘图记》一书中,曾留下了这样的记载:道光八年(1828年),他代巡抚赴中岳山祭祀,借机游历少林寺。在此过程中,他向寺僧问起少林拳法,而寺僧却顾左右而言他,“讳言不解”。麟庆便对主僧说道:“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于是,主僧“乃选健僧校于殿前,熊经鸟申,果然矫捷”。看到少林功夫的展示,麟庆非常开心,对少林寺和少林寺武技大加赞赏 [ 34] 。起初,寺僧听到麟庆提出要求之所以“讳言”,毫无疑问是忌讳清廷的禁武法令,但因为麟庆是清廷显宦,又主动打了没事的保票,少林寺僧们才得以兴高采烈地一展身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郑州名人席书锦撰写的《嵩岳游记》一书,还记述了少林寺千佛殿所遗留少林僧人习武印迹:“今后殿壁,绘罗汉手搏像。屋地下陷,深数寸,传为习武场。” [ 16]43 如今人们参观少林寺,千佛殿所绘罗汉手搏壁画与练武地下陷的地砖印迹仍是主寻目标。

总之,少林武学发展至清代,虽然中间出现过诸多波折,但其影响力却一直没有削弱。它始于邺下,来自民间,发展与形成在少林寺,由民间向寺内流传,又从寺内向民间传播 [ 35]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少林武术已渐成体系,无论是拳术套路、器械套路,还是技击散打招法,都表明少林武术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一大门类,已经具有完善的体系。

3少林武学内涵解读

嵩山少林寺建寺1 500多年来,高僧薪火历代相传,保持着严格的佛教传承法脉,为中国佛教与禅宗奠定了基石。少林寺还历史地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体系 [ 36] 。由少林武术角度而言,其武术技击肇始于北魏少林寺创建初期的少林二祖邺下著名武僧稠禅师,得名于少林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唐初的少林僧人帮助唐太宗征讨王世充,初露锋芒的少林功夫开始世代相传,经过历代培育而成为中国武术界中最有影响的流派,并以其快捷出手、刚健有力的技击风格而享誉天下。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少林功夫逐渐将“武”由“术”上升为“学”的高度,“少林武学”成为了包含一系列运动技术、制度与思想的完整文化体系,为其内涵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内涵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所蕴含的本质属性的总括,不同研究对象的内涵因其历史发展、内容演进以及社会影响而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体现。通过上述魏晋以后历代相关史料的整理、分析与解读,根据历史学中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进而对历史上的事实程序作抽象化、形式化、相对固定化研究,并以此解决历史认识手段、方法、途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 37] ,本文所综括的少林武学内涵,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时代特征和外延限定,这就是它所蕴含的武术技击实践与理论体系、独特的宗法门头制度以及沁润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武学观念。

3.1系统完整的技击实践与理论体系

少林武学在由起源至今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家流派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庞大的技击实践与理论体系。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根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套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精品有数十种,另外还有72绝技,以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独特功法。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 [ 38]49 。

由实用动作来看,少林一派采取“主于博人”的攻防技击方式,动作强劲有力,迅猛快捷,讲究先发制人,硬打硬进,击其要害。在技击意识方面,少林功夫给人以咄咄相逼的感觉。少林技击特点是以手快打手慢,挟势飞击,出手无情,杀伤力十分明显,其技击运用则讲究声东击西,指上打下,虚实兼用,追求以攻为守,力阻千钧。拳界常用“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少林武技动作。现代武术体系中的少林流派已经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拳法器械,层出不穷。可能有些拳脚把势并非少林寺嫡传,但多少得益于少林武艺的熏陶,因为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少林武艺起到了集结武学精华,教习天下武人的核心作用,而且千年承递,逐代传承,流风感染,使得中华武学饱满充实。直到今日,习武者仍在享用少林武艺的历史成果,接受它的文明信息。

3.2显具稳定与凝聚力的宗法门头制度

就佛家的名寺古刹而言,历史上我国早期佛寺中拥有武装并鼓励僧徒习武的并不在少数。但经过时代的沉淀,及至后来仅仅以少林名声最著,并最终形成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局面。这表面看似一种奇迹,但实际上与少林寺自身练武活动有着严格的师徒制度具有重要关系。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的最基本体现。一般来说,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结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少林寺的宗法门头制度,由13世纪曹洞宗祖师福裕禅师住持少林期间确立,福裕禅师把少林寺建成中国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子孙式寺院,对少林寺及少林功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38]49 。少林功夫的传习活动,是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进行的,在传习过程中,离不开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高水平的少林功夫练习,则完全取决于师傅的点拨和弟子的悟性,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最基本表现。这种传承方式,使少林寺变成了一个宗法大家族,这种制度形态对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传承是十分优越的,这正是传统的少林功夫得以保存到今天的原因之一。这种宗法门头制度很好地保证了少林武学连绵不绝地传承至今。

3.3浸润于佛儒道文化的武学观念

少林武学作为一种武术技术与学术体系,除了本身所具备的完整运动技术和宗法门头制度,长期以来佛、儒、道文化的浸润,也为其体系中武学思想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武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所指为武学观念,可以说是少林武学的学术体系。少林寺建寺1 50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影响在少林僧俗的演武实践以及武术理论之中留下了显著的印迹。

少林武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武术资源,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中佛家、儒家和道家等传统哲学思想是少林武学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少林寺内有一通名为《混元三教九流图》的石刻画像碑,此碑出自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之手。该图中“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赞文,把儒、释(佛)、道三教合成了一个人,合成了一体,形象地体现了少林文化中和谐、包容的理念 [ 10]185-189 ,少林寺历经千年而不衰,可谓三教文化孕育的结果。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佛家智慧、道家哲学及儒家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不断融入,少林武技在由“技”发展成为一种“学”的过程中,已经突破了简单的技击技术的运用,而发展成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融合古代技击、兵学、美学与伦理等理念,将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与保家卫国作为最终目标的武学体系。少林武学的开创和形成,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中华武术的典型代表,少林一派在中华传统武艺较量的历史舞台上总占上风,而凡习武之人,定以击败少林派高手为殊荣,这也是少林武学名传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结束语

少林武学自著名武僧稠禅师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至迟在明代,少林武学已成为一个名闻天下的武术流派;而唐宋以来禅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地位,使得少林功夫的信仰内容有了更大的拓展 [ 39] 。完整的技击运动技术、独特的宗法门头制度、“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的思想文化体系,以及嵩山和少林寺“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与历史文化环境,成为少林武学逐渐完善的基础。正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所说:少林文化“一禅一武、一动一静、出世入世、保守创新,都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和选择的。它们从来不是二元论,而是一回事,没有分别” [ 38]225 。从少林寺创立,逐渐形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禅学中心,到“禅武合一”少林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再到以“武”“学”为特色少林武学的形成,凸显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广博与精深。当代,中华武术体系中的少林流派已经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其层出不穷拳法器械,表明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学起到了集结武学精华,教习天下武人的核心作用。直到今日,习武者仍在享用少林武艺的历史成果,接受它的文明信息。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厚内涵的少林武学,亦不断融入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的大潮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独特的文化平台。

作者贡献声明

崔乐泉:整理资料,拟定论文框架、撰写论文;

王晓娜:商拟论文框架,撰写论文。

略。

引用本文:崔乐泉,王晓娜.基于少林武术文化传承的少林武学内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9):136-145.(CUI Lequan,WANG Xiaona.A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s of Shaolin Wushu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22,45(09):136-145.)

收稿日期:2022-06-15

修回日期:2022-08-31

出版日期:2022-09-25

网刊发布日期:2022-11-04

责任编辑:安力戈

责任校对:李晓佳

在线投稿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校对:毛静旖、郭佳明、徐子凯

监制:刘天星、王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