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1952年

1952年

2024-07-10 09: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获取了1952年—2010年中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实现人口密度分界线的空间刻画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耦合及其空间一致性两个角度来剖析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的空间耦合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 1952年—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三大阶梯”分布,胡焕庸线依然从整体上很好地刻画了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位于胡线以东的华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珠江三角洲人口增长速率较高,胡线以西地区人口增长较慢;同时,位于胡线附近的大西南、陕甘宁蒙交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区人口密度线变化比较剧烈,甚至在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等地区人口密度线已迈过胡线向西、北发展。

(2) 1952年—2010年中国人口重心始终位于河南省境内的信阳、确山和铜山一带移动,经济重心则在河南、安徽的交界地区左右摆动,二者均与中国几何重心相偏离,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非均衡性,东西部差异明显,且日益突出。

(3)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的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且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地区通常连成一片,且主要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的地区则成片状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口集聚具有较高的经济导向性。

(4) 全国和四大经济区在1952年—2010年的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各异,东北地区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相对较好且还在改善,东部与中部保持稳定,西部相对较差且呈减弱趋势特征。全国人口经济空间一致性程度比四大区域均低且呈现减弱趋势。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势必造成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出如何打破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规律,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中国东西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于是,“总理之问”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发展问题,也成为摆在国内外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2015年6月2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启动,国内外各个政府机构、研究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在此次启动会上从“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经济战略、生态环境承载力、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了热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针对中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差异,本文认为:

(1) 正确理解“总理之问”,尊重自然规律。胡焕庸线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格局,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产业结构、风俗习惯、城镇格局、交通分布和社会历史条件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单纯地从人口分布上去打破这个规律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没必要的。“总理之问”的提出,人们往往关注于“能不能破?”,而忽略了“如何破?”这一问题,而真正要打破东西部区域差异,则必然要立足于这一自然规律。

(2) 科学规划,认真贯彻执行新常态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战略而言,“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从国家层面上有效地引导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加强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和合作,为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必将赢得更好的成就。

(3) 以人为本,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二者间的差异,关键在于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1980年以来,中国建成区面积有了显著增加,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远远要低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新时期在巩固东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快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同时要因地制宜,着重打造西部多层次城镇空间结构,实现城镇化成果的共享,这也正是理解“胡焕庸线如何破?”的关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