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固态硬盘SSD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盘点今年值得入手的SSD清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s4pro外置硬盘推荐 2023年固态硬盘SSD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盘点今年值得入手的SSD清单

2023年固态硬盘SSD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盘点今年值得入手的SSD清单

#2023年固态硬盘SSD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盘点今年值得入手的SSD清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数码宅,京东集团3C品类8年资深运营,数码爱好者,专业电脑硬件评测。

本文约1.1万字,均为作者原创内容,不定期更新。由于文章内容较长,完成全文阅读大约需花费10-15分钟时间,建议先点个收藏慢慢看。本文评测了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固态硬盘及推荐理由,整体介绍了选购固态硬盘前需具备的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没时间看的同学可以直接点击目录跳转到第二部分SSD推荐区。

如果你正在为新电脑挑选机械键盘,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也会对你有所帮助,供参考:

数码宅:2023机械键盘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爆料2023年值得入手的机械键盘品牌盘点【内容更新日志】 2023.11更新:双11活动更新,内容结构优化 2023.09更新:新增京造麒麟,鲲鹏等国产储存颗粒SSD测评 2023.06更新:文章段落结构优化,删除部分停产SSD 2023.02更新:新增京东京造3系GT新品SSD测评 2022.06更新:新增SSD缓存相关科普内容(SLC与DRAM) 2021.11更新:新增三星870EVO、980(PRO)测评 2021.08更新:结构优化,新增颗粒主控、4KIOPS相关科普内容 2021.07更新:新增京东京造3系/5系SSD(PCle 3.0)测评 2021.06更新:新增铠侠RD20,英睿达MX500测评 ......

2023年双11期间(10.23~11.11)下单,羊毛记得薅,JD可领3次红包,一定几率免单!

红包发放时间:23年10月23日 20:00 ~ 23年11月11日 23:59 红包加码时间:10.27、10.31、11.7、11.10每晚8点,可额外领一次红包,记得抢满次数

{\color{red}{记得每天领够3次,红包与任何优惠及店铺活动都可以叠加,不浪费免单机会(必抢)↓↓↓}}

一、固态硬盘(SSD)知识科普与选购技巧本文较长,完成全文阅读大约需花费10-15分钟时间。 没时间的小伙伴可点击文章目录跳转到第二部分直接看SSD推荐。JD前台SSD变价频繁,文内就不放价格了,建议点链接进去看最新价格。1、看接口 - 确认主板支持的SSD类型

在选购固态硬盘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先确认自己主板支持的接口。如果你是新配电脑,建议直接上PCIe 4.0协议的NVMe M.2固态硬盘,再配上支持4.0的主板和CPU一步到位。如果只是给旧电脑升级只想换个SSD,那一般用PCle 3.0协议的M.2固态硬盘,如果是老电脑不支持M2的就换SATA固态硬盘,具体看主板接口。

a)SATA固态硬盘

如果你的主板没有M.2插槽(如下图),那要么换个主板,要么你就只能安装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由于目前市面上同容量SATA接口的SSD价格已经与入门款NVMe M.2相差不大了,但速度却慢了2倍以上,所以在主板支持M.2接口的情况下,建议一律优先考虑M.2。

主板M.2插槽

SATA固态硬盘大约有半个手掌大小,前几年的机型一般使用的都是这种。老旧的台式电脑升级建议选择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因为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使用的是和机械硬盘一样的接口,兼容性上更为优秀。

SATA固态硬盘

新装电脑的用户建议无需考虑SATA接口,直接选择M.2接口的SSD,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M.2 NVMe协议的SSD在速度与性能上都比SATA接口SSD高2倍以上;

2、M.2可以直接插主板上,而SATA接口需用硬盘线才能连接到主板,M.2更节省机箱空间;

3、市面上同容量SATA接口的SSD价格与入门款M.2 NVMe相差不大,但速度却慢很多;

SSD固态硬盘发展史

b)NVMe M.2的固态硬盘

M.2接口固态硬盘大概有两根手指大小,是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其无论是顺序读写速度还是 4K IOPS性能都比SATA接口的高两倍以上,速度与性能更强。

NVMe M.2的固态硬盘(PCIE3.0&4.0对比)

在NVMe M.2的固态硬盘中,又分PCle 3.0与PCle 4.0两种接口协议类型,这两种接口的固态硬盘虽然在外观上区别不大,速度上却存在一定差距。目前PCle3.0是市场上主流SSD使用的接口协议类型。PCle4.0是近两年新技术,但现阶段从性价比角度来看还是首推PCle3.0固态,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PCle4.0的M.2 SSD在传输大型文件时对比3.0速度虽有显著提升(约2倍左右),但现阶段价格昂贵,同容量SSD大约是3.0价格的1.5~2倍;

2、以现阶段的技术,要同时做到兼顾速度性能与温度和能耗控制也是个大问题,故PCle4.0的SSD普遍存在不稳定及散热问题;

3、PCle4.0的SSD还需有配套的4.0接口最新主板和CPU支持才能使用,大部分老主板CPU不支持,不过4.0支持向下兼容,即老主板用4.0可以发挥出3.0的速度;

综上,如果不是对性能要求较高且预算充足,建议还是首选PCle3.0的M.2 SSD。当然如果预算充足,又是新配电脑,或者有3A游戏需求,可以直接上一整套支持PCle4.0的主板、CPU和SSD,一步到位,提升还是比较显著的,尤其在游戏过图速度等对硬盘读写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主板支持哪种接口,可以先查下主板品牌和型号,然后访问主板官网就能查到。实在找不到型号就自己打开机箱,看下主板上有没有M.2插槽,插槽大约两根手指大小,一般在CPU散热与显卡之间(如下图红框位置)。没有M.2插槽的主板就只能支持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主板M.2固态硬盘插槽位置2、看容量 - 预算范围内越大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固态硬盘常见容量有256GB、512GB、1T、2T、4T这几种,一般同品牌同型号的固态硬盘,容量越大,价格自然也就越高。现在市场上主流容量一般为512G和1T,这个看自己买固态硬盘的具体用途和预算来定即可。如果固态硬盘买来是用作游戏盘的话,建议至少选1T以上,只是当成系统盘或日常办公使用的话,512G就足够了。

3、看质量 - 颗粒(NAND闪存)和主控

颗粒代表着固态硬盘产品的用料诚意度。固态硬盘用户的数据全部存储于NAND闪存里,它是固态硬盘的存储媒介。固态硬盘成本的80%就集中在NAND闪存上。NAND闪存不仅决定了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而且对固态硬盘的性能影响也非常大。

看颗粒(NAND闪存):

市面上固态硬盘颗粒主要分为四类SLC、MLC、TLC、QLC

SLC(Single-Level Cell)最好,不过基本不民用,一般是军用或商用,市面上几乎没有卖;

MLC(Multi-Level-Cell)仅次于SLC,一般企业或有特殊需求者(如挖矿等)用的比较多,前两年市面上还有卖,但今年已经不常见了,且价格非常高;

TLC(Triple-Level-Cell)是现在的主流,其每个cell单元存储3bit信息,容量比MLC增加1/3,成本更低,但是架构更复杂,P/E编程时间长,寿命相对MLC也更短,但通常来讲,经过重度测试的TLC颗粒正常使用5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另外现在的TLC固态硬盘都启用了SLC Cache缓存模式提升写入速度,使得在特定场合下,与MLC写入速度相差不大。

QLC(Quali-Level-Cell)自去年开始,QLC的市场份额就在不断增加,今年预计会占到市场产能的1/3左右,NAND厂商目前对QLC闪存的定位是全方位取代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以大容量,传输速度更快且成本更低廉的QLC固态硬盘来淘汰传统SATA接口硬盘,取代老式固态硬盘的市场份额。

结论:从性能来看SLC>MLC>TLC>QLC,但日常使用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TLC一般都足够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可考虑入QLC,同容量M.2接口QLC固态价格比SATA固态反而更便宜,但速度却快了2倍以上,非常划算。

看主控:

主控相当于固态硬盘的CPS和大脑,影响固态硬盘的各方面数据,目前较好的主控主要有马牌Marvell和三星,东芝、慧荣、群联主控次之。

Samsung采用的是自家研发的主控,PCI3.0时代用的主要用的是自家研发的PHOENIX与PABLO主控,2021年新研发出Elpis主控,专门针对PCI4.0,性能与速度上非常强悍,均只在自家的SSD上使用,跟Marvell相比很难分出高下。

三星是全球目前唯一一家所有SSD组件均由内部自主设计生产的厂商,凭借原厂主控、闪存、缓存、固件的四位一体优势,加上其品牌效应与优秀品控加持,坐稳了SSD一哥的位置

4、看性能 - 4K IOPS(4K随机读写)速度和独立缓存看4K IOPS速度

4K随机读写速度影响的是日常使用电脑的流畅度,具体指的是存储每秒可接受多少次主机发出的访问,IOPS越高表示硬盘读(写)数据越快,是最能直观反映一个固态硬盘传输速度和性能的参数,如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 IOPS数值息息相关;

而厂家宣传最多的顺序读写速度影响的是传输大型文件的速度,这个速度主要指的是比如一个40G的游戏,一部20G电影的传输速度,对一般用户日常使用(如开机、开启应用和游戏的速度)提升其实不大,注意别被误导了。

看DRAM缓存

固态硬盘缓存有两种,一种是SLC缓存,主要是利用TLC模拟SLC来加快写入速度,当写满SLC缓存后,传输速度会呈现断崖式下滑;另一种是用DRAM芯片(也就是内存颗粒)作为缓存的DRAM缓存,后者基于芯片成本原因,在高端SSD上应用的较多。

DRAM芯片主要是用来储存FTL缓存映射表,其实固态硬盘使用的NAND闪存本身性能出众,无需利用缓存来提升性能,但是NAND闪存需要“闪存映射表”才能正常工作,而这DRAM缓存芯片,就是用来存储这个表的。高端固态硬盘会把FTL映射表完整地放入DRAM缓存中,通常需要按照1GB:1MB的比例配置DRAM缓存。

三星DRAM芯片

综上,选购SSD前务必留意是否配备独立缓存。但目前市场上部分型号NVMe固态硬盘为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获得“外置DRAM缓存”的名号,选择了不管何种容量都只配备256MB低DRAM缓存的方式,这种情况虽然具备外置缓存但实际提升幅度有限。所以除了观察固态硬盘是否搭载DRAM缓存芯片之外,大家还应通过芯片表面的编号查询它的具体容量,确保买到的是按照1GB:1MB完整配备DRAM缓存的高性能产品。

二、SSD推荐:2023年不踩雷固态硬盘(SSD)推荐1、M.2 NVMe固态硬盘:

上文也提到过了,在M.2 NVMe的SSD中,PCle3.0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接口协议类型,PCle4.0是近两年新技术,需有配套的4.0接口的最新主板和CPU支持才能使用,但由于新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存在散热方面以及价格高昂等一系列问题。故现阶段从性价比角度来看还是首推PCle3.0固态。当然如果配新电脑,对性能要求较高且预算充足的话可以直接上一整套支持4.0的主板、CPU和SSD,一步到位。

下面我就分别就PCle3.0与4.0,做一些现阶段值得入手的固态硬盘推荐:

1)PCle3.0 SSD推荐(NVMe协议)

三星 970EVO Plus MZ-V7S1T0B 1TB

三星的970EVO Plus算是PCle3.0时代教科书般的经典款型了,无论是主控、闪存颗粒、缓存、性价比、顺序还是4K随机读写速度均表现优异,属于PCle3.0时代SSD的标杆产品。以至于后来很多品牌在做产品开发时,都会以这款产品的参数作为标准来设计。

970EVO的顺序读3500MB/s,写3300MB/s,1T版本的4K随机读写在550K~600K IOPS,Nand闪存颗粒采用的是三星自家的 V-NAND 3-bit MLC(其实就是TLC,叫法不同),主控芯片也是三星自家的PHOENIX。同系列还有970 Pro采用是真正的MLC颗粒,DDR4缓存,使用寿命是前者的两倍,价格也远高于970evo plus。缺点的话就是价格小贵,建议预算充足追求性能的同学入手。

京东京造 麒麟系列 1TB

电脑硬件作为京东的优势品类之一,京造SSD在性价比、服务和售后方面都有很大的亮点和优势,另由于京东自有的3C品类强大供应链和物流优势,极大程度压缩了生产成本,使得京造SSD可以做到对比竞品更高的性价比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京造SSD系列的历程。麒麟系列是2023年京造推出的新品,它在原3系基础上进行了性能升级与成本优化。这一次的改进非常显著,尤其是在读写速度方面。同时,麒麟 SSD将闪存颗粒从老3系的QLC升级为TLC,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其性能,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麒麟SSD的售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比同性能配置西数、三星等海外品牌便宜了近一半以上,可谓国货之光,是性价比首选。

然后是主控方面,麒麟SSD从老3系的慧荣方案变更为“中国芯”联芸(Maxio)主控,联芸采用22nm制程工艺,虽然不集成DRAM缓存,但它支持高性能DRAMLESS架构技术,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缓存,它也能够在性能上表现出色。最值得一提的是新3系闪存颗粒从老3系的镁光 (Micron)QLC升级到了长江储存TLC颗粒,使读写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1T版官标读速最高3500mb/s,实测巅峰读速可以跑到3541mb/s左右,在原3系基础上提升超过60%,4K随机读写速度在400K上下,提升近100%。下图是用CrystalDiskMark跑出来的测试成绩,测试品为京造麒麟1000G,数据供参考。

总结而言,京东京造麒麟 SSD以其性能的升级、技术的创新以及超值的售价,再次证明了国产SSD颗粒与造芯的实力。从实惠角度出发极为推荐入手(当然不差钱的话当我没说),无论是用做数据盘还是游戏,麒麟SSD都能够满足现阶段对高性能、高性价比固态硬盘的需求。

铠侠Kioxia(原东芝)EXCERIA NVMe RD20 2TB

铠侠的前身是日本鼎鼎大名的三大存储巨头东芝存储器,所以质量和售后完全不必担心,5年质保。RD20是RD10的升级款,也是今年主打的旗舰款,顺序读写速度达到满速3400MB/S 3200MB/S4K随机读写高达620~680K IOPS,性能非常强悍。建议购买1T或2T版本,500G版本的4K随机读写会稍微弱一些,大约在600K~650K IOPS。

铠侠采用的是日本原厂颗粒,96层堆叠BiCS FLASH™ TLC闪存,主控用的是东芝自家的。缺点的话和三星一样价格有些高,1T价格近1500元(好像JD还经常断货),建议预算充足且对品质和性能要求高的同学的购入。

西部数据 WD_BLACK SN750 1TB

鼎鼎大名的西数黑盘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品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WD_BLACK SN750作为西数旗下主打高端游戏性能的PCIe3.0固态硬盘,性能也是非常强悍。以1T版本为例,SN750顺序读取速度高达3500MB/s,写入3000MB/s,4K随机读写在515K~560K IOPS区间。

SN750的主控芯片采用的是闪迪自家的SanDisk 20-82-007011。缓存为海力士SK Hynix,型号为H5AN8G6NAFR UHC,容量1GB频率DDR4 2400MHz。

黑盘作为西部数据的主打性能款,除了读写速度表现优异外,独家亮点是它的游戏模式。它能禁用系统睡眠模式,让固态硬盘性能火力全开,数据的读写延迟也就降低了,代价就是发热和功耗会有所上升,有点类似CPU的超频原理。开启和关闭游戏模式需重启电脑生效。

如果说SN750有什么嘈点的话,就是1TB版本接近1K2的售价依旧没有附送散热片,不过目前市面上M.2固态散热片琳琅满目,价格也便宜,这个嘈点对于SN750来说也算瑕不掩瑜了。

三星 980 MZ-V8V1T0BW 1TB

三星980固态硬盘是970EVO plus的升级款,相对970做了主控与功率能效上的优化和升级。这款SSD顺序读3500MB/s,写3000MB/s,1T版本的4K随机读写在480K~500K IOPS,虽4K读写速度比起上版本的970EVO plus要低些,但980在电路结构元件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升级。

首先升级了内部主控芯片,由上代的三星“PHOENIX”主控芯片升级成为“PABLO”主控芯片,整体的能效比相对于上代970 EVO提升约54%,不光如此,用户还可以在最新的三星魔术师6.3版本中开启980的“全功率模式”,这项功能能够让固态硬盘在峰值水平下进行运行,进而大幅提升整体的性能。新主控上同样采用了镀镍的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提升主控芯片的散热能力,大幅提升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出色的性能表现。

三星980的缺点是无缓存,所以虽定位为970的升级款,但整体性能速度跑分方面相比970 EVO Plus会稍弱些,同时价格也比970 EVO Plus便宜。但由于主控与能效上的优化,980整体在功耗与散热方面均更优,适合使用笔记本电脑注重电池续航的同学入手。

2)PCle4.0 SSD推荐(配新电脑优先推荐)

随着Intel 11代酷睿原生支持PCle4.0开始,更高性能、更低延迟的PCIe4.0存储时代已然来临。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主流用户几乎都会选配PCle4.0作为攒机的基础配置,并会围绕着PCIe4.0进行诸如显卡、CPU等其他核心硬件的搭配。

相对应的,在厂商维度方面,越来越多的存储厂商,也在近两年推出了多种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的PCIe4.0产品,以期达到先发优势,迅速占领新兴的PCIe4.0市场的目的。近年来PCIE 4.0的技术也越发成熟,价格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如果你是23年以后新配电脑,且对电脑性能有追求,建议直接上一整套支持4.0的主板、CPU和SSD,一步到位,使用体感对比3.0时代的电脑会有显著提升。

三星 980PRO MZ-V8P1T0BW 1TB

三星980PRO可以算是PCle4.0技术诞生后,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产品了。三星为此甚至研发了基于PCIe4.0传输协议特性的全新系列主控Elpis,Elpis源于希腊语,中文直译是“希望女神”的意思,从主控的命名中,可以感受到三星品牌存储对于这款980PRO PCle4.0 固态硬盘寄予的厚望和期待。

Elpis主控无论是从设计思路,还是产品性能,都是为PCle4.0而生的。相较于上一代的Phoenix主控,Elpis主控队列数(32队列)提升了约400%,根据三星提供的数据,单个队列下,包含了超过64000命令集,这也就意味着三星Elpis主控内部的128个队列,可以同步处理最高超过800万个命令。

980PRO 顺序读写速度高达惊人的7000MB/S 5000MB/S,4K随机读写都在1000K,采用三星的第六代V-NAND TLC闪存颗粒。唯一的遗憾就是颗粒采用的是TLC,没有像970PRO那样采用MLC颗粒,不过也正因如此成本下滑了很多,整体售价比970PRO还要略低些。

京东京造 鲲鹏系列 2TB

23年京东京造鲲鹏系列SSD的推出,标志着京东集团开始正式进军PCle4.0高端SSD市场,电脑硬件作为京东的传统优势品类之一,这款旗舰级SSD新品展现了充足的诚意,其凭借极致性价比与优质售后,为国产高端SSD市场增添了一支潜力股。

京造鲲鹏系列一共有1T,2T和超大容量4T三个款型,均采用TLC颗粒,支持Nvme 1.4协议,顺序读速高达7450MB/s,写6500MB/s,其中1-2T款型的4K随机读写达到1000K以上,顺序与4K读取均已超越三星980PRO,然而五百不到的定价比起三星却便宜了一半以上,只能说三星的品牌溢价还是比较高的。

京造鲲鹏系列最大的亮点在于额外配备了外搭复合散热片及内置天然石墨片散热组建,固件内置热管理,可进行过热主动干预,支持动态调整产品功耗状态,不像很多品牌配散热片还要额外加钱,在保障了速度的同时,极大程度优化了PCle4.0 SSD饱受争议的普遍能耗与温度控制问题。此外,配备了新一代的12nm联芸MAP1602主控芯片,并采用了ARM R5高性能CPU内核与4通道无外置缓存设计,无需DRAM缓存就能充分释放PCle4.0的满速性能。

此外,鲲鹏系列与麒麟系列一样,同样提供5年质保与售后,在目前PCle4.0 SSD市场,可谓是性价比天花板了,从实惠角度出发极为推荐入手(当然不差钱的话当我没说),用于PS5游戏盘扩容也是不错的选择。

西部数据 WD_BLACK SN850 1TB

在固态硬盘领域,西部数据旗下的“WD_BLACK黑盘”家族也算是赫赫有名了,该新款SN850的主控采用的是闪迪的SanDisk 20-82-10034-A1,8通道设计,全面支持PCle4.0协议和NVMe 1.4标准。

颗粒的话,西数SN850板载2颗96层堆叠的SanDisk 60914 3D NAND TLC芯片,每颗容量512GB,采用镁光的1GB DDR4缓存。在自家主控、缓存以及高达1GB容量DDR4缓存的加持下,SN850的顺序读写速度可达7000MB/s和5300MB/s1T容量的4K随机读写在702K~1000K IOPS,在PCle4.0行业内都算极高的水准,与三星的980PRO都是旗鼓相当了。

缺点跟三星一样,就是小贵,感觉性价比还是一般般。

2、SATA固态硬盘(给老电脑升级推荐):

新装电脑的用户建议不用考虑SATA固态硬盘了,直接选择M.2 NVMe固态硬盘即可,上文也提到过了,主要是以下3个原因:1、M.2接口的SSD在速度与性能上都比SATA高2~10倍;2、M.2可以直接插主板上,而SATA需要用硬盘线才能连接到主板,M.2更节省机箱空间,方便走线;3、市面上同容量SATA接口的SSD价格与入门款M.2相差不大,SATA已经连价格优势都不存在了。

以下推荐几款现阶段值得入手的SATA固态硬盘:

三星 870EVO MZ-77E500B 1T

三星的870EVO应该算是SATA固态领域的标杆了,顺序读560MB/s,写530MB/s ,性能十分强劲。870EVO是860EVO的升级款,1T容量的4K随机读写在88K~98K,比起860EVO增强了不少。

Nand闪存颗粒采用的是三星自家的V-NAND 3bit MLC(其实就是TLC),主控是三星自家的MKX,整体价格和860EVO差不多,预算充足的话非常值得入手。

英睿达(Crucial)MX500系列 1TB

英睿达的MX500这款主打极致性价比,顺序读560MB/s,写510MB/s ,性能中规中矩,700出头的价格是亮点

1T容量的4K随机读写在90K~95K,与三星的860EVO属于同级,略低于870EVO。主控采用慧荣的SM2258芯片,搭自家64层3D TLC NAND闪存颗粒,能效可达普通SSD的45倍。由于品牌知名度不如三星等大牌,所以价格不高,但在同性能产品里价位属于无人能及了,非常适合给老电脑升级,且预算有限的同学入手。

由于篇幅有限,上面列举的款式可能不是很全,如果你有觉得不错的款式我没写,可以评论区告诉我,我研究后会及时放上去,或者你有什么款式想要对比,也可以放到评论区,我们一起沟通讨论。

以上,更多SSD攻略测评与知识扫盲,可参考我的SSD专栏文章,以下为目录:

SSD选购前必看攻略(高赞爆文推荐)

2023年固态硬盘SSD推荐:行业内部人士盘点今年值得入手的SSD清单

该如何选购固态硬盘?选购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怎么看待京东推出 5 年质保的京造 SSD 硬盘?

SSD基础知识扫盲

固态硬盘颗粒:SLC/MLC/TLC/QLC有什么区别?

ssd固态硬盘sata的好还是m.2好呢?

码字不易,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