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人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docx

2024-07-14 1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新人教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新人教版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理解《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主要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得到提升。

2.教学难点:

(1)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品质。

(2)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3)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举例说明:

以教学重点中的第二点为例,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鲁迅先生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对比,如“鲁迅先生病倒了,上海的文化界像失去了灯塔一样”中的对比手法,突出鲁迅先生在文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可以指出文章中排比句的运用,如“鲁迅先生是战士,是学者,是作家”等,增强语势,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

在教学难点中的第二点,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鲁迅先生的病”这一隐喻,暗示鲁迅先生身处病榻,但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品质。同时,可以指出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如“鲁迅先生的眼睛”象征鲁迅先生的智慧和敏锐,使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教材,以及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收集与鲁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形象和作品。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但如果有实验相关的教学内容,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学生的安全操作指导。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合适的座位排列,准备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等,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阅读理解、问题思考、讨论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6.PPT或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PPT或教学课件,包括课文讲解、修辞手法分析、鲁迅先生形象展示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演示和讲解。

7.课后作业: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教学反馈表:准备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是谁吗?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和人格魅力。

简短介绍《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基本内容和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文本阅读与分析(10分钟)

目标:让学生理解《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主要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

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等,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3.修辞手法讲解与实践(10分钟)

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过程:

讲解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象征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实践,例如仿写句子或段落,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10分钟)

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内涵、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悟。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课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情感态度的探讨。

强调鲁迅先生的精神和作品对学生的启示和影响,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鲁迅先生生平介绍:为学生提供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包括他的文学成就、历史地位和思想观点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

(2)鲁迅先生作品选集:提供一些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供学生阅读和欣赏,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3)相关论文和评论: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论文和评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思想。

(4)鲁迅先生研究资料:提供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研究资料,包括学术著作、论文集等,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先生及其作品。

2.拓展建议:

(1)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先生文学风格和思想的理解和欣赏。

(2)参加文学社团或读书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或读书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鲁迅先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讨论和交流。

(3)撰写阅读心得:鼓励学生撰写关于阅读鲁迅先生作品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4)进行文学创作尝试: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作短篇小说、散文等,运用所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锻炼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5)参与相关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与鲁迅先生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课后作业1.阅读理解:请根据你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鲁迅先生的形象。

(2)请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3)请谈谈你对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的理解。

2.写作练习:请以“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和感悟。

3.探究活动:请调查和收集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信息,在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

4.小组讨论:请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并提出至少两条建议,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

5.长期作业:请选择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举例题型:

1.答案:文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要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伟大品质。鲁迅先生被描绘为一个勇敢的战士、敏锐的观察家和深情的人文主义者。文章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对比鲁迅先生的病榻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突出了鲁迅先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体现在对鲁迅先生的赞美和怀念之中,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言行和思想,传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敬仰。

2.答案: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用自己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我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其他题型和答案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内容逻辑关系①文章主要内容:回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②鲁迅先生的形象:勇敢的战士、敏锐的观察家、深情的人文主义者。

③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2.修辞手法分析

①对比:鲁迅先生的病榻与当时的社会环境。

②排比:鲁迅先生是战士、学者、作家。

③象征:鲁迅先生的眼睛象征智慧和敏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

①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②鲁迅先生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4.教学方法与策略

①阅读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修辞手法分析: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1.文本内容理解

-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