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齿音和齿龈音 音韵学习

音韵学习

2024-04-14 1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音韵释音,文字释形,训诂释义

声音(sound)

中国古代,“声”和“音”是有区别的,“声”是指物体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声音,如钟声,而“音”是指生物所发出的,或有节律的声音,如鸟兽音。再看“语”和“言”,也是不同的,“音”还可以表示动物如小鸟发出的声音,“言”则是专指人说的话,而“语”则是要有说话的对象。因此总结概括人发出的声音,称为语音,将之系统化,称为音韵学。

清浊音(voice)

与语音学上的清浊音有所不同,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

全清,或清,是指不送气清塞音或清擦音。如两者并举,则全清专指塞音,清指擦音。 次清,即第二个清音,指送气清塞音或擦音。 全浊,或浊,指浊塞音或擦音。如两者并举,则全浊专指塞音,浊指擦音。 次浊,或清浊,指鼻音、边音、流音。 声母(initial)

中国古代又称纽、声纽、音纽等,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有分为五音、七音或三十六字母。

五音

早在南朝时,顾野王在《玉篇》的“五音声论”中就对发音部位作出了概括,提出了五音理论,即唇、舌、齿、牙、喉五音。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细分出半舌音和半齿音,称为七音。后来唐时的沙门守温的三十字母和宋时的三十六字母皆是依此分类。

唇音

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

重唇音即双唇塞音和鼻音,比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幫[ p ]、滂[ pʰ ]、並[ b ]、明[ m ]。

而轻唇音是指唇齿塞音和擦音,比如非[ p̪ ]、敷[ p̪ʰ ]、奉[ b̪ ]、微[ ɱ ],值得注意的是,[ f ]的发音在中古,即唐宋时候还没有出现,是之后才由[ p̪ ]等变化而来。

舌音

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

舌头音即齿龈塞音和鼻音,如,端[ t ]、透[ tʰ ]、定[ d ]、泥[ n ]。

舌上音则对应卷舌塞音和鼻音,如,知[ ʈ ]、徹[ ʈʰ ]、澄[ ɖ ]、孃[ ɳ ]。

半舌音

来[ l ]母,浊齿龈边近音。

齿音

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齿头音对应齿龈擦音和塞擦音,如,精[ t͡s ]、清[ t͡sʰ ]、從[ d͡z ]、心[ s ]、邪[ z ]。

正齿音对应龈硬腭擦音和塞擦音,如照[ t͡ɕ ]、穿[ t͡ɕʰ ]、床[ d͡ʑ ]、审[ ɕ ]、禅[ ʑ ]。后又细分为莊组和章组两类,分别对应卷舌音和龈硬腭音,详见三十六字母。

半齿音

日[ ɲ ]母,浊硬腭鼻音。

牙音

牙音,对应软腭塞音和鼻音,如,见[ k ]、溪[ kʰ ]、群[ g ]、疑[ ŋ ]。

喉音

对应语音学的声门音,如,影[ ʔ ]、喻[ j ]、晓[ h ]、匣[ ɦ ],后来喻母分化为云[ ɦ ]母和以[ j ]母。

三十六字母

据传最早由唐代的一个叫守温的沙门总结出三十字母,宋代经过增益,定为三十六字母。

各家拟音略有差异,表中采用的是潘悟云的拟音,为清楚区别,使用了繁体字。圆括号内的是汉语拼音,方括号内的是国际音标。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唇音 重唇音 幫 [ p ] 滂 [ pʰ ] 並 [ b ] 明 [ m ]   轻唇音 非 [ p̪ ] 敷 [ p̪ʰ ] 奉 [ b̪ ] 微 [ ɱ ] 舌音 舌头音 端 [ t ] 透 [ tʰ ] 定 [ d ] 泥 [ n ]   舌上音 知 [ ʈ ] 徹 [ ʈʰ ] 澄 [ ɖ ] 孃 [ ɳ ] 半舌音         来 [ l ] 齿音 齿头音 精 [ t͡s ] 清 [ t͡sʰ ] 從 [ d͡z ]       心 [ s ]   邪 [ z ]     正齿音 照 [ t͡ɕ ] 穿 [ t͡ɕʰ ] 床 [ d͡ʑ ]       审 [ ɕ ]   禅 [ ʑ ]   半齿音         日 [ n̠ʲ ] 牙音   見 [ k ] 溪 [ kʰ ] 羣 [ g ] 疑 [ ŋ ] 喉音   影 [ ʔ ]           曉 [ h ]   匣 [ ɦ ]             喻 [ j ] 全浊,也有不少拟为送气音,如並[ bʱ ]、定[ dʱ ]、澄[ d̠ʲʱ ]、從[ d͡zʱ ]、崇[ dʐʱ ]、羣[ gʱ ]。 舌上音知、彻、澄、孃,除卷舌音的拟音外,也有龈腭音的拟音,知[ ȶ ]即[ t̠ʲ ],彻[ ȶʰ ]、澄[ ȡ ]即[ d̠ʲ ]、孃[ n ]。 常母[ d͡ʑ ]和船母[ ʑ ],也有拟音互换的情况。 匣母,也拟为[ ɣ ],如高本汉和王力的版本。 曉母,也拟为[ x ]。 云母,也拟为[ ɣ ]或[ j ]。

从隋的《切韵》,到《唐韵》,宋的《广韵》、《集韵》,直至清末的陈澧,都将正齿音“照、穿、床、审”细分为莊组和章组两类,如下。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唇音 重唇音 幫 [ p ] 滂 [ pʰ ] 並 [ b ] 明 [ m ] 舌音 舌头音 端 [ t ] 透 [ tʰ ] 定 [ d ] 泥 [ n ]   舌上音 知 [ ʈ ] 徹 [ ʈʰ ] 澄 [ ɖ ] 孃 [ ɳ ] 半舌音         来 [ l ] 齿音 齿头音 精 [ t͡s ] 清 [ t͡sʰ ] 從 [ d͡z ]       心 [ s ]   邪 [ z ]     正齿音 莊 [ t͡ʂ ] 初 [ t͡ʂʰ ] 崇 [ d͡ʐ ]       生 [ ʂ ]   俟 [ ʐ ]       章 [ t͡ɕ ] 昌 [ t͡ɕʰ ] 常(禅) [ d͡ʑ ]       書 [ ɕ ]   船 [ ʑ ]   半齿音         日 [ n̠ʲ ] 牙音   見 [ k ] 溪 [ kʰ ] 羣 [ g ] 疑 [ ŋ ] 喉音   影 [ ʔ ]           曉 [ h ]   匣 [ ɦ ]             云 [ ɦ ]、以 [ j ] 齿头音莊组,也有颚龈的拟音,如王力版,莊[ t͡ʃ ]、初[ t͡ʃʰ ]、崇[ d͡ʒ ]、生[ ʃ ]、俟[ ʒ ]。

从上述两表中可以看出,和现代汉语拼音的21个声母比较,大致有几个不同。

所有的全浊声母都已不再使用。 次浊声母也有不少被废弃。 非[ p̪ ]组后来发展出[ f ]、[ w ]等音。 知[ ʈ ]组和莊[ t͡ʂ ]组合并。 韵母(final)

同语音学的元音类似又有不同。包括韵头(medial),韵身(rime)两部分,韵头即介音,韵身即常说的韵部,又细分为韵腹(nucleus)和韵尾(coda),其中,韵腹是主元音,韵尾大多数是辅音,也有是元音。

韵头(medial)

介于声母和主元音之间的过渡元音,也称为介音,如xuan[ ɕɥɛn ]中的[ ɥ ]。

韵(rime)

将韵腹、韵尾以及声调相同的字归为一类,称为韵,选用某个字代表相同的一类韵,如“东”韵、“先”韵。后也有加上数字标识,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称为韵目。实际上入声比较特殊,韵尾是不同的,参见四声。

隋的《切韵》共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韵》比《切韵》上、去二声都各多1韵,共195韵。北宋《广韵》总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集韵》在《广韵》基础上增修,大大增加了字数,但仍是206韵。后宋王文郁据《礼部韵略》,著《平水新刊韵略》,将相近的一些韵合并,缩减为106韵,即为通行的平水韵。

后面我们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概念,如韵摄、韵部、韵类、小韵等。简单来说,一个韵摄,根据不同的韵腹分为多个韵部;一个韵部,根据四声分为不同韵;每个韵又根据韵头分为不同韵类;每个韵里根据声母分为很多小韵。如《广韵》一共16摄,61韵部,206韵,3890个小韵。如下表,“通”摄有三个韵部“东、冬、钟”,而韵部“东”包括“东、董、送、屋”四韵,“东”韵里又有两个韵类,开口一等的“红动公”以及开口三等的“弓戎中融宫终空”,“红动公”分别都是小韵。

韻攝 韻部 等呼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通 東   一東 一董 一送 一屋     開一 紅動公 孔董動揔蠓 貢弄送凍 木谷卜禄     開三 弓戎中融宮終空   仲鳳衆 六竹逐福匊菊宿                 冬   二冬 二湩 二宋 二沃     開一 冬宗 湩 宋綜統 沃毒酷篤                 鍾   三鍾 三腫 三用 三燭     開三 容恭封鍾凶庸 隴勇拱踵奉宂悚冢 用頌 玉蜀欲足曲録               江 江   四江 四講 四絳 四覺     開二 江雙 項講慃 絳降巷 角岳覺 小韵

每个韵下面根据声母不同,选取一个字作为代表,称为小韵。一个小韵下面所有的字,从声母,到韵头、韵腹、韵尾及声调,都完全相同,也称纽。

韵类

每个韵下面根据介音不同,又细分为更小的分类,称为韵类,简单可以理解为韵母区分声调后就是韵类。

韵部

韵母提到了韵部,和韵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前者不区分声调,后者区分声调,如“东”部就包括“东、董、送、屋”四韵。

韵摄

把韵书中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韵归为一大类,称为韵摄。

韵尾(coda)

跟在韵腹后的辅音或元音。在古代汉语中,分为三类,以鼻音[ m ]、[ n ]、[ ɲ ]结尾的称为阳声韵,以[ p̚ ]、[ t̚ ]、[ k̚ ]或[ ʔ ]结尾的称为入声韵,其余的如[ i ]、[ u ]或无韵尾的称为阴声韵。现代汉语拼音中,入声韵和阳声韵的[ m ]已经消失,只在某些方言保留。

指元音的开口度。《音学辨微》中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明之前只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合口呼有[ u ]或[ iu ]介音,而开口呼没有。《广韵》就根据开合口分韵,如寒[ hɑn ]和桓[ huɑn ]分为两韵。明清后在开口合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细分,开口呼分为两类,以[ i ]或[ j ]作为介音的称为齐齿呼,其余的称为开口呼;合口呼也分为两类,[ u ]或[ w ]作为介音的称为合口呼,而[ iu ]则演变为[ y ]或[ ɥ ]的介音,称为撮口呼,如此形成了“开、齐、合、撮”四呼。

又根据有无[ i ]的韵头,分为洪音和细音,洪音是指没有[ i ]韵头的音,细音是有[ i ]韵头的音。

尖团音

尖音指z、c、s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团音指j、q、x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如尖[ ziān ]、千[ ciān ]、先[ siān ]就属尖音,而兼[ jiān ]、牵[ qiān ]、掀[ xiān ]则属团音。

四声(tone)

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可分别由左下、左上、右上、右下的小圈标注表示。后来又在区分声母的清浊的基础上,各有阴阳两调,清者为阴,浊者为阳,也就是四声八调,阳声的符号下面加一小横。

  陰 陽 平 ꜀ ꜁ 上 ꜂ ꜃ 去 ꜄ ꜅ 入 ꜆ ꜇

四声和声调有所不同,四声中“平、上、去”都是有调值的,如普通话中上声是214,去声是51。但入声比较特殊,严格来说,入声并不是用声调来区分的,而是韵尾。入声就是韵尾是[ p̚ ]、[ t̚ ]、[ k̚ ]的字,现代汉语中只遗留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已经消亡,只在粤语等某些方言中还存在,而在某些方言如吴语中转为清声门塞音[ ʔ ]。

与印欧语系不同,声调在汉藏语系中是区分意义的,如平声拔[ ba˧˥ ]和上声把[ ba˨˩˦ ]。如果是多音字,一般去声表示名词,平声或上声代表动词,如数数[ ʂu˨˩˦ʂu˥˩ ]。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的演变,基本可以概括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平分阴阳”,指的是平声中原来清声母的音调依旧保持,称为阴平,而浊声母的平声音调变为阳平,如“精清从心邪”的“从”,[ dzǐwoŋ˥˥ ] -> [ tsʰuŋ˧˥ ]。“浊上变去”,指的是全浊的上声变成了去声,如上声的“上”,[ ʑiaŋ˨˩˦ ] -> [ ʂaŋ˥˩ ]。“入派三声”,则是说入声全部消失,分到了其余“平上去”三声中,浊声变化还是比较有规律,全浊入声变成了阳平,如白[ bak ] -> [ pai˧˥ ],次浊入声变成去声,如月[ ŋjuɐt ] -> [ ye˥˩ ],但清声的变化就比较复杂,各个声调都有。

平仄

格律中的平仄,平声属“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属“仄”。

反切

古代的注音方式,将一个字的读音用另两个字来标注,出自《大宋重修广韵》,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即反切上字取声,反切下字取韵和调,如,都:当孤切,即取“当”字的声母和“孤”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都”字的发音,反切上字相同,即声母相同,称为“双声”,如果下字相同,则称为“叠韵”。实际上由于古今音变,现在以汉语拼音去套反切,已经很少能有契合的了。根据规则,另外还有“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的说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