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的位置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鼻根部是哪个位置 鼻窦的位置图

鼻窦的位置图

2024-07-06 2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内衬以黏膜,开口于鼻腔,根据所在颅骨位置不同,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左右成对共4对,具体如下:

上颌窦: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为四对鼻窦中最大的,平均容积约13ml,上颌窦呈不规则的三角锥体形,锥底为鼻腔外侧壁,锥尖指向上颌骨的颧突,上颌窦有5个壁。

前壁:中央薄而凹陷,称之为尖牙窝。在尖牙窝之上、眶下缘之下12mm处有一骨孔称眶下孔,眶下神经及血管由此通过。

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内侧壁:为中鼻道和下鼻道外侧壁的大部分,在近鼻底处骨质较厚,向上逐渐变薄,下鼻甲附着处最薄,是经下鼻道进行上颌窦穿刺的最佳部位,内壁的后上方邻接后组筛窦,称为筛上颌窦板,上颌窦的自然开口位于上颌窦内侧壁的前上部。

上壁:即眼眶的底壁,眶下神经血管及神经穿过此壁的眶下管出眶下孔至尖牙窝。

底壁∶即上颌骨的牙槽突。底壁常低于鼻腔底,与第2前磨牙和第1、2磨牙关系密切。

为四组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与毗邻器官联系最密切的解剖结构,又称筛迷路。筛窦气房视其发育程度不同而异,从数个到20-30个不等。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由泪骨和纸样板构成,后者占外侧壁绝大部分,平均厚度仅0.2mm,可有先天性缺损或裂隙。纸样板上缘与额骨结合处为额筛缝,此缝相当于筛顶水平,有筛前孔和筛后孔,有同名的血管神经通过。纸样板与上颌窦内侧壁在同一矢状切面。

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上鼻甲和中鼻甲。

顶壁:其内侧与筛骨水平板连接,外侧与眶顶延续,筛顶上方即为颅前窝。筛顶与筛板的连接分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平台式或倾斜式,即筛顶的内外两侧与筛板几乎在同一水平或筛顶略高,其内缘逐渐倾斜下降与筛板相接。第二种为高台式,即筛板位置较低,与筛顶内侧缘形成一陡直的高度差形成筛凹,此处内侧壁骨质极薄,手术中易造成颅前窝底损伤和脑脊液鼻漏。

下壁:即中鼻道外侧壁结构,如筛泡、钩突和筛隐窝等。

前壁:由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构成。此区域的重要结构是额隐窝。

后壁:即蝶筛板,与蝶窦毗邻,但由于后组筛窦的解剖变异较大,个体差异十分明显。后组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其前界,与视神经管、颈内动脉、蝶窦等毗邻。最后筛房气化较好进入蝶窦时称为蝶上筛房。

位于额骨的内板和外板之间,左右各一。额窦向内下走行过程中逐渐变窄,尤其以位于额窦底部的额窦口处最为狭窄。位于额窦前壁的上颌骨额突决定额窦口开口的大小,把该突起称之为“鼻嵴”或“额嘴”,是典型的解剖学标志。额窦的引流系统类似一个沙漏,以额窦口为界,上半部为额窦腔,下半部为额隐窝。钩突向上的附着方式决定额隐窝的引流,钩突向上最常见的附着方式有两种,一是向外侧弯曲附着于眶纸板,从而形成筛隐窝的上界,称为终末隐窝,此时额隐窝将直接向内引流至中鼻道上部。另外一种方式是钩突最上部内转与中鼻甲融合,或向上延伸直接连接筛顶,此时额隐窝将引流入筛漏斗的上部。额窦各壁具体结构如下:

前(外)壁:为额骨外骨板,较坚厚,含骨髓,故可致额骨骨髓炎。

后(内)壁:即额骨内骨板,较薄,为颅前窝前壁的一部分,额窦有导静脉穿此壁通硬脑膜下腔,此壁亦可能存在骨裂隙,故额窦感染可侵入颅内。

底壁:为眼眶顶壁(外3/4)和前组筛窦的顶壁,此壁内侧恰相当于眶顶的内上角,甚薄,急性额窦炎时此处可有明显压痛,额窦囊肿亦可破坏此处侵入眶内。

内侧壁:实为两侧额窦的中隔,多偏向一侧。

是在蝶骨体上气化发育而成,居蝶骨体内,左、右两个窦腔因蝶窦气化程度不同及蝶窦中隔位置的不同,窦腔的大小、形态、体积各异,蝶窦体积约5.8-7.5ml;蝶窦各壁尤其是外侧壁、上壁和后壁,毗邻关系复杂,是鼻窦手术开放蝶窦或蝶窦内手术比较危险的区域。

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在气化较好的蝶窦,此壁菲薄甚或缺损,使上述结构裸露于窦腔内。

顶壁:上方为颅中窝的底,呈鞍形,称之为蝶鞍;蝶鞍承托垂体。

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和筛窦的后壁(蝶筛板);上1/3近鼻中隔处为蝶窦自然开口。

后壁:骨质较厚,毗邻枕骨斜坡。

下壁:即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