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历史之古巴篇(第一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热病起源于哪个国家 拉美历史之古巴篇(第一期)

拉美历史之古巴篇(第一期)

2023-04-27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巴历史简介

(一)古巴共和国简称古巴,国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好地方”。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古巴岛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被誉为“墨西哥湾的钥匙”。古巴岛酷似鳄鱼,又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古巴总面积为10,9884平方千米,全国划分为15个省和1个特区(青年岛特区)。古巴岛上居住着瓜纳哈达贝伊人、西博内人、泰伊诺人和太平洋原始部落土著印第安人,据史学家考证称泰伊诺人是南美印第安人阿劳科人的后代,来自委内瑞拉西北岸,从奥里诺科河流域进入加勒比地区的小安德列斯群岛。后迁到古巴岛上生活,他们具有较高的文明,已经掌握制陶术和农耕,属新石器文化时期。瓜纳哈达贝伊人属贝壳文化时期,过着穴居的生活,以捕鱼为生。西博内人属于前泰伊诺文化,已会制作粗糙石器和简陋陶器。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到过古巴岛,1511年西班牙征服者迭戈·贝拉斯克斯·德奎利亚尔率领300人的远征队占领古巴,先后建立圣地亚哥、哈瓦那城,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39年西班牙在古巴设置总督府,从非洲引进大量黑人从事种植园和采矿工作。西班牙在古巴建立稳固统治后蔗糖业和烟草业也由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岛上发展起来,成为古巴经济的支柱产业。英、法等欧洲国家在加勒比海域兴起的海盗活动和欧洲国家的局部武装入侵对西属古巴造成严重威胁,1762年英国占领古巴,1763年《巴黎条约》签定后西班牙用佛罗里达的大部分领土换回古巴。

(二)19世纪以后由于欧美市场的蔗糖需求增加,刺激古巴蔗糖业的快速发展,1840年超过英属西印度群岛产量总和。1860年产量突破5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古巴成为世界上最大产糖国,被称为“世界糖碗”,奠定古巴以蔗糖出口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随着蔗糖、烟草和咖啡贸易的繁荣,殖民地古巴人口大量增加,社会快速发展。启蒙运动思想随着与欧洲的贸易进入古巴,古巴社会对西班牙殖民当局统治不满,由此产生独立思想的萌芽。古巴土生白人精英受到美国独立和玻利瓦尔独立运动的强烈影响,而黑人群体则在海地独立中看到希望。在西班牙残酷殖民统治下黑人奴隶与种植园主、土生白人和半岛人以及古巴人和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反抗种植园主的奴役和压迫,黑人奴隶举行无数次起义和暴动,其中著名的是1795年莫拉勒斯领导的起义。18世纪土生白人也不断开展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19世纪中期起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并要求独立。古巴人民掀起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如1812年J.A.阿庞特领导的起义,1827~1830年的“黑鹰团”起义等。他们提出废除奴隶制度、争取独立自由的口号,由于土生白人种植园主对独立运动不予支持,美国暗中阻挠拉美大陆革命力量对古巴的援助,古巴初期的独立运动在西班牙统治者残酷镇压下遭到失败。英国依然通过经济贸易手段对古巴保持影响 ,北美新兴强权—美国对古巴的干涉力度越发加大,在美国和古巴白人精英中都出现让美国兼并古巴的“兼并主义”的最早呼声。

(三)西班牙丧失拉美大陆殖民地以后加强对古巴的奴役和控制,古巴人民对西班牙残暴统治的仇恨与日俱增。1868年10月10日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在马埃斯特腊山区亚拉村举行武装起义,并发表独立宣言(即《亚拉号召书》)。次年4月建立战时共和国,自任总统。1869年4月宣布成立独立共和国,此后西班牙增兵,并推行分化政策来制造分裂,起义军反复受挫,被迫在1878年2月签订《桑洪条约》,十年战争结束。但以安东尼奥·马塞奥为首的起义军革命派不承认该条约,发表巴拉瓜抗议书,号召人民继续斗争。1879~1880年部分起义军继续坚持打击西班牙殖民统治当局的斗争,史称"小战争"。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1819年4月18日-1874年2月27日)是古巴的"mambí warriors勇士"将军,1819年4月18日出生于巴亚莫,是古巴东部一个富有的地主和律师。1840年在哈瓦那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去西班牙完成法律学业。1843年在西班牙参加普利姆领导的革命,因此被流放到法国。1844年从西班牙回国后购买“德马哈瓜”甘蔗园,开始当律师和写作诗歌及小册子,并秘密组织独立运动。1868年10月10日他率领147个武装的很差的民兵占领圣地亚哥,宣布古巴独立,开始"十年战争" 。这次起义迅速扩大,到10月底志愿军人数扩大到1.2万人,并获得惊人的胜利。由于是大贵族出身,塞斯佩德斯赞成逐步解放奴隶的方针,即奴隶只有获得主人的同意才能参加军队。他立即宣布自己拥有的奴隶为自由人,邀请他们参加他和他的同伴密谋反抗西班牙殖民的起义。

(四)起义军攻占东方省的巴亚莫,成立临时政府,塞斯佩德斯任主席、起义军总司令。1869年4月他当选为共和国总统,颁布新宪法,解放奴隶。但后来大批西班牙正规军队开到古巴镇压起义,起义政府接连作战失利,他的威望迅速下降,而且他对奴隶制自行矛盾的看法同时激怒保守派和自由派,在1873年被法院缺席废黜。1874年2月新的古巴政府不会让他流亡并剥夺他的护送队,他在山区避难时被西班牙士兵杀死于奥连特省。十年战争是古巴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争,亦是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的初期阶段。1868年至1878年的十年战争是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为争取自由的第一仗,其他两个战争是“小战争”(1879-1880)和古巴独立战争(1895-1898),最后3个月的冲突升级,成为美西战争。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是古巴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战争,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大致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1868~1878)通称“十年战争”,第二阶段(1879~1880)通称“小战争”,指1879年8月25日由马塞奥·戈麦斯(1836~1905)和何塞·马蒂(1853~1895)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但由于准备不足和双方力量悬殊,遭西班牙殖民军残酷镇压。小规模的战斗亦于1880年10月10日结束,第三阶段(1895~1898)通称古巴独立战争。十年战争开始于1868年10月10日,东方省巴亚莫市律师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和其他爱国者从他的德马哈瓜甘蔗园宣称古巴脱离西班牙独立,发动起义。

(五)在头几天里起义几乎失败,塞斯佩德斯在10月11日攻打小镇亚拉,未成功,只有塞斯佩德斯等12人逃脱。10月10日在古巴被作为全国性节日纪念,其后塞斯佩德斯带头解放自己的奴隶,到10月底重新聚集的起义军约有12000名。同月西班牙陆军的一名前骑兵军官马克西莫·戈麦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凭着过人的军事技能,教会古巴军队他们最致命的战术——砍刀作战。经过初步胜利,然后失败,塞斯佩德斯取代戈麦斯和Thomas Jordan将军为起义军总司令。1895年1月流亡美国的革命领导人何塞·马蒂号召民众起义,2月各地响应,4月马蒂率领起义军在古巴东部登陆,队伍扩大,但不久马蒂在战斗中中弹牺牲。9月革命政府成立,1898年初起义军已经占领三分之二的国土,1897年11月西班牙被迫同意古巴自治。19世纪末美国开始加入争夺殖民地行列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薄西山的西班牙,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所拥有的较大的殖民地古巴成为首选目标。随着美国资本向国外扩张,触角伸入古巴全境,逐渐垄断甘蔗种植与制糖业。1893年古巴生产的蔗糖被运往美国销售,占据90%。美国在古巴抢占土地,修筑铁路,雇佣工人,大肆进行资本扩张。1898年缅因号事件成为美西战争的导火索,4月22日麦金莱宣布封锁圣地亚哥港和古巴北部海岸。4月24日西班牙宣布对美作战,次日美国国会宣布向西班牙开战,在熟悉地形的古巴起义者的帮助下美军很快取得海陆两边战斗的胜利。12月10日美国和西班牙政府在巴黎举行和谈,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殖民统治,承认古巴独立。美国占领当局以美国方式改造古巴社会,并解散古巴起义者武装部队,试图使古巴名正言顺并入美国,但最后遭到失败。

(五)1901年古巴新宪法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允许美保留干预古巴内政的权利。1902年5月20日美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国”,托马斯·埃斯特拉达·帕尔马就任总统,美国占领军撤出古巴,1903年2月关塔那摩和翁达湾租借给美国作为海军基地。1906年,古巴爆发反埃斯特拉达·帕尔马政府起义,美国趁机对古巴实行第二次军事占领,建立军政府,直接控制古巴达3年。其后三届总统米格尔·马里亚诺·戈麦斯·阿里亚斯(1909年~1913年)、奥雷利奥·马里奥·加西亚·梅诺卡尔(1913年~1921年)和阿尔弗雷多·萨亚斯·阿方索(1921年~1925年)实际上都是美国的代理人,美国资本在古巴经济中逐步占据支配地位。1933年8月爆发的反美、反独裁斗争,推翻马查多·伊·莫拉莱斯政权。1933年~1940年拉蒙·格劳·圣马丁先后执政,而实权却操在亲美的陆军巴蒂斯塔·伊·萨尔迪瓦手中。1934年5月迫于古巴人民的反抗,美古缔结新约,并于1935年废除普拉特修正案,但美国实际上仍保持着对古巴的控制地位,古巴沦为美国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地。1940年7月巴蒂斯塔当选总统,同年10月国会通过一部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宪法。1944~1952年初格劳·圣马丁、卡洛斯·普里奥·索卡拉斯先后执政,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美国垄断资本几乎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命脉。美国在古巴的全部投资约有12亿美元,这些资本操纵着糖业、炼油业、采矿业、电力、金融和铁路等经济要害部门。

(六)1952年3月美国扶植的巴蒂斯塔发动政变二次上台执政,上台后他立即解散议会,废除1940年以来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制定“宪法条例”和反劳工法,禁止政党活动、群众集会、罢工,并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巴蒂斯塔的政策使美国垄断资本掌握古巴的经济命脉,而且对古巴的政治、军事、外交加以控制,美国学者把古巴岛称为“美国的第51州” 。美国对古巴的控制和压榨也使古巴国内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各地不断发生反对巴蒂斯塔的罢工和武装起义。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一批进步青年武装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后被捕入狱,1955年流亡墨西哥。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率领81名起义战士乘“格拉玛号”游艇返古,在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展游击战,并与城市中的“7·26运动”组织取得联系。1958年失败的城市起义使得城市“7·26运动”组织损失惨重,而卡斯特罗游击队则击退多次围剿,从而成了革命中的核心力量。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巴蒂斯塔逃亡圣多明各。5月17日古巴颁布《第一部土地改革法》,废除大庄园制度,共征收本国和美国大庄园主的土地约217万多公顷,并且对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子公司古巴电报公司、糖厂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损害美国资本家在古巴的利益。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美国垄断资本失去在古巴生存的土壤,使古美关系进一步恶化。1960年3月4日“勒库布尔号事件”爆发使古巴放弃中立态度,对苏联“一边倒”,两国于1960年5月8日发表《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七)古美关系恶化后的1960年7月6日美国正式宣布对古巴进行经济制裁,8月美国随即宣布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全部贸易禁运后苏联与古巴签订《1962年贸易议定书》,同意向古巴提供贷款、援助粮食。1961年4月古巴在吉隆滩击败美国组织的雇佣军入侵(猪湾事件),随后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苏联的支持和指导下推行内政改革。古巴政府加强组织建设、军队建设,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将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和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合并,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5月1日卡斯特罗正式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9月古巴成为拉丁美洲国家中首个不结盟运动成员。1962年7月2日古巴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应苏联国防部邀请到访莫斯科,双方在莫斯科草拟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秘密协定,包括核设施的内容。秘密协定签署后苏联开始实施代号为“阿纳德尔”的计划,随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卡斯特罗政府从1961开始尝试改革单一的贸易结构在农业上推动多元化种植,降低国民经济对蔗糖的过度依赖,实施进口替代贸易战略,降低对国外工业品的依赖。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古巴单一的贸易结构,并导致对外贸易形势的日益严峻。1963年10月4日古巴颁布《第二次土地改革法》,同时古巴开始向拉丁美洲、非洲输出革命,积极参与和介入非洲事务。古巴曾于1961至1965年支援阿尔及利亚革命,曾向安哥拉派出数万军队,与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对抗,促使纳米比亚独立。古巴在一些国家遭遇挫折,在格林纳达曾被美军击退,智利阿连德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古巴也参与过南也门、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等国的冲突。

(八)1972年古巴加入“经互会”,以接受经济援助、享受贸易优惠、接受经济补贴的方式发展对外经贸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逐渐取代美国成为古巴蔗糖最大的目标出口市场,1976年古巴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同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马列尔偷渡事件掀起逃亡美国的热潮,使得古巴损失大量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最终导致古苏结盟关系解体,随后俄罗斯宣布停止对古一切援助。同时美国老布什政府于1992年出台“托里切利法”,继续对古巴加强贸易禁运,古巴在1990年8月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会议决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计划经济。1993年7月古巴宣布持有美元合法化等重大改革措施,标志着古巴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此后每年均有新的改革举措出台。1992年美国通过《古巴民主法案》(即《托里切利法》),旨在打击古巴对外贸易,1994年马雷贡叛乱引发又一轮古巴人外逃风潮后美国又于1996年3月出台《古巴自由与民主声援法》(即《赫尔姆斯-伯顿法》)。1997年10月古巴共产党五大召开,在坚持四大决议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海岸线长5746公里。东北距巴哈马仅21公里,北隔佛罗里达海峡距美国基韦斯特150公里。东靠向风海峡,距海地77公里。南连加勒比海,距牙买加140公里。西临墨西哥湾,距墨西哥210公里。

(九)古巴领土总面积为10.99万平方公里,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镍、钴、锰、铬、铁和铜等,其中镍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古巴几乎所有的山脉都蕴藏着铜矿,松树岛储有钨矿,还出产大理石。锰储量约700万吨,铬的储量也较丰富。铁矿储量约有35亿吨,主要分布于尼佩山和巴拉科阿山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2008年古巴宣布已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200亿桶,主要储藏在墨西哥湾古巴专属经济区,但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称古巴近海石油储量约50亿桶,最多不超过90亿桶。古巴99%以上的石油产自首都哈瓦那和马坦萨斯省之间近海大陆架,尽管该区块已开采近半个多世纪,仍拥有近60亿桶储量。古巴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此范围内石油储量约在46亿~93亿桶,天然气储量为9.8万亿~21.8万亿立方米。关塔那摩、拜提吉里和拉伊萨伯拉等沿海地区可生产海盐,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约27.5%,出产红木、檀香木和古巴松等贵重木材。古巴全国划为15个省–1个特区(青年岛特区),省下设168个市。各省名称如下:比那尔德里奥、阿尔特米萨、马亚贝克、哈瓦那省(首都,为省级市建制)、马坦萨斯、西恩富戈斯、维亚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卡马圭、拉斯图纳斯、奥尔金、格拉玛、圣地亚哥、关塔那摩和青年岛特区。除维亚克拉拉省省会为圣克拉拉、格拉玛省省会为巴亚莫、马亚贝克省省会为圣何塞·德·拉斯·拉哈斯、青年岛特区首府为新赫罗那外其它各省省会均与所在省同名。

(十)古巴民族主要由西班牙人的后裔即克里奥尔人、非洲人及其后裔、混血人种组成,并构成古巴人口的基础,其中白人占64.1%、黑人占9.3%、混血人种占26.6%(主要为黑白混血)。古巴是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民主、统一的共和国,古巴政体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古巴现行宪法于2019年4月颁布实施,宪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古巴共产党为国家最高领导力量,明确坚持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坚持国有企业的主体作用,承认市场的客观存在和作用,承认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作用。重申对外政策基本准则,谴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该宪法于2019年2月经由古巴全民公投,以87%的支持率通过,系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制定的第三部宪法。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修宪和立法权,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两次例会。根据古巴2019年4月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国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休会期间行使立法等国家权力,由主席、副主席、1名秘书和18名委员组成,全国人大主席和副主席同时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古巴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构,共和国总检察院负责行使司法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法官、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古巴共产党是古巴唯一合法政党,宪法规定古巴共产党是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先锋组织,是古巴社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力量,古共成立以来卡斯特罗曾长期担任第一书记。

(十一)古巴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主要农产品为甘蔗、烟草、热带水果、咖啡、可可、水稻等,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主要出口镍、蔗糖、龙虾及对虾、酸性水果、雪茄烟、朗姆酒等,主要进口石油、粮食、机械、化肥、化工产品等。在古巴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发展比工业缓慢,农业各部门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甘蔗单一作物制的农业结构变化不大。古巴种植业分为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有甘蔗、烟草、酸性水果、咖啡等。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中稻米生产占首要地位,其次是玉米。块茎作物是古巴人的主食之一,其中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芋头等。甘蔗是古巴最重要的经济作物,20世纪70年代蔗糖产量在高峰时曾达到年产800多万吨,但因2003年和2004年先后关停近70家糖厂,蔗田种植面积也大幅缩减60%。古巴咖啡产业规模急速缩减,种植面积从1961年的17万公顷缩减至2011年的2.7万公顷,年产量从6万吨降至2007年的6000吨。古巴从曾经的咖啡出口国沦为进口国,近年来古巴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鼓励恢复生产力,包括提高给咖啡种植者的报酬,咖啡产量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大米是古巴民众的基本食物之一,自给率仅为约40%,古巴每吨大米的生产成本是238美元(按官方牌价折算),进口价格为563美元/吨。

(十二)古巴盛产龙虾、对虾、海蟹,以及各种热带海水鱼类,名贵鱼种比例也较高,其中龙虾、对虾、鲈鱼、复纹鱼、棘鬣鱼、长喙鱼等可供出口和旅游业消费。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是古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巴每年需要生产10亿升牛奶以满足其国内需求,每年花费约2亿美元进口奶粉。古巴镍产量世界排名第十,镍矿收入是古巴除旅游业之外最主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古巴重点发展的部门和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并取得一定增长,除加拿大、美国等附近客源国和西班牙、法国等传统欧洲市场外古巴还积极拓展中国、俄罗斯等距离较远但蕴藏潜力的旅游市场。古巴在1994年至2020年间曾实行货币和汇率体系双轨制,国内流通比索和可兑换比索两种法定货币。其中比索主要用于发放大部分居民的工资以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可兑换比索与美元等值,主要用于旅游业、对外贸易和产品销售等部门,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存在差异。1997年6月古巴中央银行成立,承担监督和调控银行体系运作、发行货币、制定并执行货币借贷和汇率政策、谈判外债等职能。古巴国民银行于1948年12月成立,是古巴最大的商业银行。自1997年5月起古巴国民银行不再承担中央银行职能,改为商业银行。古巴现有9家商业银行,有1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有7家外资银行在古巴设立办事处,有4家外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古巴设办事处。

(十三)美洲在古巴对外货物贸易中的地位继续上升,其次为欧洲、亚洲;中东、非洲及大洋洲最少。其中欧盟主要从古巴进口化石燃料、食品、饮料、雪茄等,出口机械设备、交通设备、化工制品等。巴西主要向古巴出口精炼豆油、豆粉、大米、玉米、鸡肉、咖啡、纸类、鞋类、农业机械、家具等商品,巴西从古巴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医药产品。古巴从美国进口的主要食品为冻鸡(冻鸡腿和冻鸡肉)、豆饼、玉米、大豆和饼干,古巴主要出口镍、生物制药、蔗糖、雪茄、酸性水果、朗姆酒、海产品等,主要进口石油、机械设备、食品、工业制成品、橡胶、化工品、运输设备等。药品(尤其是疫苗)的出口是古巴主要的实物出口,每年可创汇6亿多美元,目前已超过镍,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在服务贸易方面医疗服务和旅游是古巴主要的创汇行业,是古巴第一大收入来源。古巴50%以上的外资来自欧盟国家,外资主要来源于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地区),古巴吸引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旅游、能源矿产、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农业、通讯业、糖业及其相关产业等行业。近年来古巴每年接受国际援助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基本为无偿援助,实施成套项目、提供物资设备和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等。除中国外对古巴提供援助的主要国家和机构包括西班牙、欧盟、加拿大、瑞士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等,所提供资金主要针对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等领域。沙特、科威特及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际开发基金等还向古巴提供贷款,用于帮助古巴实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十四)19世纪古巴涌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发现黄热病传染的病医学家卡洛斯·芬利(1833~1915)、动物学家费利佩·波埃(1799~1891)等,在他们的努力下古巴的科学达到一定的水平。1861年5月19日成立医学、物理学和自然科学院,古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国资源,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强调发展生物技术、医药产品、软件工业、信息技术、基础和自然科学、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古巴科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势领域是生物制药技术。1962年古巴成立科学院,古巴科学院下设3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自1980年至1994年科学院是古巴科技方面的领导机构,除古巴科学院外古巴党中央、国务院、政府各部、大学、军队和一些大企业等也设立一系列研究机构。1994年根据古巴国务委员会法令,由新成立的科学、技术和环境部(CITMA)取代科学院来领导全国的科技和环保工作,并领导全国原子能委员会。全国成立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组成若干个专业阵线和15个科技中心,有12个是省级的科技中心,另外还有3个中心——哈瓦那西部科技中心、工业科技中心、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古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国资源,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强调发展生物技术、医药产品、软件工业、信息技术、基础和自然科学、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古巴科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势领域是生物制药技术。

(十五)古巴突出的科技存在生物工程、药品制造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古巴开发不少上述部门的新产品,如:干扰素、链激酶、表皮生长素、乙脑疫苗、乙肝疫苗、PPG(降胆固醇药)、egf/r3(治皮肤肿瘤药)、生物参数监视议、脑电图工作站、肌电图仪等。古巴生产的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对诊断或治疗肝炎、脑膜炎、肿瘤、艾滋病等方面有很好的效用,此外在甘蔗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就。古巴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教育,古巴是拉美地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教育指数方面古巴在117个国家(地区)中排第28位,在拉丁美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古巴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教育质量,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升级教育计划,改善教学质量。除保障本科教育外硕士教育和远程教育也逐渐加强,培养重点集中在科学技术和价值观。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龄前教育,第二级包括小学、初中和大学预科,第三级为公费制高等教育。古巴适龄儿童入学率近100%,近85%的高中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或专科学校,成人识字率99.8%。古巴大学实行学分制,修读本科约5-6年,硕士约2年,博士约3年。作为古巴对外开展国际合作的一部分,近50年来古巴已免费为来自拉美、加勒比、非洲地区及美国、中国等国家的8万名学生提供医学专业培训。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具有完整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家庭医生、门诊医院、综合/专门医院构成的保健体系覆盖全国99.1%的人口。

(十六)老年人关怀计划继续推进,全国已建造287所养老院,有9838位老年人得到关爱看护,另建有150间“老年人之家”,共有1.2万个床位,此外古巴业经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全球首个消除艾滋病毒及梅毒母婴间传播的国家。古巴居民家庭通电率已达100%,但由于发电燃料供应不稳定,加之电网设备老旧导致耗能较高,一部分电力在输送过程中损耗,致使部分地区仍旧存在电力不足、时常断电的情况。古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469.2兆瓦,根据古巴国家统计办公室公布数据称古巴全国共有162个水电站,装机容量共71.9兆瓦。古巴水电站多为小型或迷你电站,其中34个并网运行、128个离网运行,在输电能力方面古巴目前建有24座220千瓦变电站、144座110千瓦变电站以及3086千米220千瓦输电线路、4648千米110千瓦输电线路、11422千米34.5千瓦输电线路和42418千米其他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古巴对外贸易主要靠海上运输,古巴共有33个贸易港口,其中包括哈瓦那、圣地亚哥、努埃维塔斯、西恩富戈斯、马坦萨斯、马里埃尔、关塔那摩等较大的港口。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为武装力量统帅,并通过革命武装力量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革命武装力量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和指挥机构,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机构。

(十七)古巴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3个军种,准军事部队包括民防部队、地方民兵、国家保安队和边防警备队。军官军衔分4等12级。总司令相当于元帅,将官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分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役期为2年。古巴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民族自决权,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一律平等,谴责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和歧视政策,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包括国家恐怖主义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古巴坚持发展同俄罗斯、委内瑞拉、越南、老挝、朝鲜等国关系,积极在拉美地区事务中发挥影响。古巴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是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美一体化协会、加勒比国家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世贸组织改革必须坚持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方向,必须有助于推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进程,必须坚持非歧视的原则,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超过500万支持者和超过100个国家参与的项目网络。WWF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减少人类对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WWF在全世界超过80国家有办公室,拥有2500名全职员工,并有超过500万名志愿者。WWF自成立至今60年以来投资超过1.3万个项目,涉及资金约有100亿美元。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九个城市建立办公室。至今WWF在中国共资助开展100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WWF”起初代表“World Wildlife Fund”(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1986年WWF认识到这个名字不能完全反映组织的活动,于是改名为“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不过美国和加拿大仍然保留原来的名字。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WWF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减少人类对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二)从成立以来WWF共在超过150个国家投资超过1.3万个项目,资金近100亿美元。WWF每时每刻都有近1300个项目在运转,这些项目大多数是基于当地问题。项目范围从赞比亚学校里的花园到印刷在您当地超市物品包装上的倡议,从猩猩栖息地的修复到大熊猫保护地的建立,WWF在中国的项目领域也由最初的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全球拥有520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从1961年成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6大洲的153个国家发起或完成约1.2万个环保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一个由27个国家级会员、21个项目办公室及5个附属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世界自然基金会创始阶段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朱安利.赫胥黎,他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也曾帮助建立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0年赫胥黎前往东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地区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的顾问,回到伦敦后赫胥黎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国公众。他在文章里指出如果人类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坏动物栖息地,捕杀野生动物,那么该地区的野生物种在20年内就会毁灭殆尽。

(三)赫胥黎的文章立即在英国引起轰动,公众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保护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赫胥黎收到许多公众的来信,其中包括一位名为维克多·斯托兰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可以创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筹集保护自然的资金,但斯托兰指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亲自创办这样的组织,赫胥黎于是与英国自然保护组织总干事鸟类学家马克斯·尼科尔森取得联系。1961年尼科尔森召集一批科学家和公共关系专家,均赞同成立斯托兰所建议的基金会。由于新成立的基金会计划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携手合作,而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总部迁到瑞士日内瓦湖北岸莫尔日的一个小镇,他们决定将基金会的总部设立于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其十分欢迎,在双方合作协议书上这样写到:“我们将共同努力,去唤起公众的意识,让世界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61年9月11日正式作为慈善团体登记注册,世界自然基金会第一个国家计划于1961年11月23日在英国建立,爱丁堡公爵担任主席。12月1日美国也继而成立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机构,接着是瑞士。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印度阿萨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区的佩济先生资助131美元,以保证其能够前往卡奇沼泽地区去调查印度野驴的现有数目,佩济找到870只。到1975年这种野驴的数目降到400只,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于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该地区设立野驴保护区,到八十年代中期野驴的数目已超过2000只。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西班牙政府联手购买瓜达尔基维尔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并建立科托多纳纳国家公园。

(四)从创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就认识到人们为该组织捐款因为他们想为自然保护直接做些贡献,人们不希望自己的捐款被用在机构管理上。1970年荷兰伯恩哈特王子(后来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的主席)为该组织建立一个牢固而独立的经济基础,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1000万美元的基金,被称为“1001:自然信用基金”,为此一千零一个人每人捐款1万美元。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便可以用这个款项的利息作为机构管理的开支,因此当197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帮助印度政府开展拯救老虎计划时公众得到保证他们的捐款将直接被用来拯救这种被看作神圣但却面临灭绝的老虎。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为此建立实施六年老虎保护计划的专门机构,并设立九个老虎保护区。随后印度又增加六个保护区,尼泊尔增加三个,孟加拉国一个。两年后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保护热带雨林的活动,该组织筹集资金并帮助中非、西非、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几十个热带雨林建立起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1976年另一项“海洋必须活着”的保护海洋计划展开,世界自然基金会为鲸、海豚、海豹这些海洋动物设立海洋保护区,并看护海龟的繁殖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开展“拯救犀牛”的运动,他们很快筹集一百多万美元的款项来对付犀牛偷猎活动。与此同时由于认识到动植物以及诸如象牙、犀牛角的买卖活动使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创建一个控制野生动物交易的机构,这个名为TRAFFIC(野生动植物贸易调查委员会)的组织是于1976年在英国首先设立的。1979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助者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一处现代化的办公楼,它位于日内瓦和络桑中间地带,日内瓦湖畔的格朗。

(五)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已从一个关心濒危动物和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团体发展成为一个关注所有自然保护问题的世界性组织,有些组织者已认识到最重要的是将发展与保护联系起来。八十年代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表《世界自然保护战略》,这项由联合国秘书长签署的战略在世界34个国家的首都同时展开,它意味着人类走向自然保护的新步骤,并显示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从这一战略的开始后5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出各自的国家战略,一个通俗的版本《如何拯救我们的世界》也已用多种语言发表出来。1981年当爱丁堡公爵代替约翰·劳通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时该组织已在世界各地拥有一百万长期支持者,1983年随着自然保护邮票收集活动的展开,捐款数额迅速增加。1985年该组织促使国际社会延缓捕鲸行动,并争取在南极洲为鲸鱼建立一个海洋保护区域。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它原有的名称“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已无法再反映该组织的活动范围,于是该组织将名称改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以表示其活动范围的扩大,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分支机构仍然沿用旧名。九十年代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重新制定其战略计划,扩大之后的战略重申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保护的主题,并将组织的工作归划为三个独立的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对自然资源和持续发展利用的观念以及减少浪费性消费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战略还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导化,以增加与当地居民的合作。

(六)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功地开展限制象牙交易的国际活动,1992年它与其他组织共同促使各国政府在巴西里约热对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生物多样化和气候公约。世界自然基金会同时还与其他各民间环保团体保持着联系,它尤其重视与当地居民合作,解决各地迫切的自然保护问题。在赞比亚卡富埃平原地区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帮助当地政府成功地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地居民接受训练成为保护野生沼泽羚羊的一支力量,他们看护并报告这种不断锐减的羚羊的数量。由于当地居民保护措施得力,羚羊的数目如今不断增多,并可以通过捕猎淘汰一些弱者,通过向打猎爱好者收取的费用又重新用于社区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始终认识到共同合作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与政府、环保团体、当地社区和成百万计的人们的密切合作,得到他们在经费和道义上的支持才使得世界自然基金会能够成功地在全世界开展自然保护活动。个人捐款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每年个人捐款占其经费总数的60%。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创始人认为,组织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于是该组织展开国家计划项目,在各国所筹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转交给瑞士莫尔日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此来开展国际间的项目活动,其余的则归各国分支机构支配。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起初的三年里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各种生态保护项目筹集并捐赠大约190万美元,其中大多数是由个人捐赠的,例如在英国《每日镜报》上登载的一篇关于这个组织的文章使得英国公众在一个星期内就捐款达6万英镑。

(七)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多数资助项目都比较小,世界自然基金会早期还为肯尼亚马萨马拉禁猎区提供一个推土机和旋转割草机,资助哥斯达黎加对白蝴蝶猴的调查,帮助国际鸟类组织韩国分会主席金教授参加在纽约的国际会议和在西雅图举行的世界国家公园大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对诸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组织这样的国际性组织捐赠资金的数目都比较大,它同时也资助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开展的一些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仍在支持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保护工程,并帮助厄瓜多尔政府建立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以控制新的物种对岛上原有物种的侵害,同时建立研究、训练和教育计划,加拉帕戈斯群岛可以作为生态旅游与科研、保护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的科托多纳纳国家公园是西班牙帝鹰和山猫最后一片生存地,世界自然基金会始终支持着这片湿地的保护,并强烈反对给沼泽地进行排水,用来灌溉海岸农田和扩大旅游设施的建议。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帮助下野生动植物贸易调查委员会已发展成为跨越五大洲,拥有15个分支机构的网络团体。它在说服各国政府保护物种,加强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一个各国政府愿意与之合作的民间团体的形象表明,这个组织在为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响和力量恰当分寸。

(八)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各国政府的和善关系使其能够开展“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许多国家的债务款项被转而用来作为该国自然保护活动的资金。这种"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其中包括厄瓜多尔、菲律宾、波兰、赞比亚。1986年作为该组织2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世界五大宗教的领袖来到意大利的历史名城阿西西进行为期两天的聚首,之后宗教领袖们宣布自然保护是他们各自信仰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导致一个国际保护网络的建立,包括七个宗教在内,通过这一网络让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宗教团体一起去实现共同的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因其黑白两色的大熊猫标识而广为人知,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方法、对话及合作以达其环保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全球性网络拥有3000名兢兢业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他们使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设计、规划、管理、运作项目时可以保证卓越的技术支持。作为一个主要的环保项目筹集者、一个值得信赖的资金掌管者、一个高效的经营者,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与各国、各级政府、各国际性机构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及项目执行地的当地民众通力合作来达到其环保目标。

霸权主义

(一)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霸权主义包括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近代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抢占殖民地,霸占世界资源和商品市场以及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表现。60年代以后苏联军事力量膨胀,展开与美国的争夺。70年代后期越南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妄图在印度亚太地区称霸,是地区霸权主义的体现。霸权主义既是行为目的,又是行为手段,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霸权主义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世界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是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冷战时期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在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超级大国的对外政策,成了美、苏的代名词。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指帝国主义在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发达国家在世界上占主导的地位(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占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利用经济上及军事上的优势对相对势力较低的国家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欺压)谋取财富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如二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化战略经历多次调整和变化,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横行。对于一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的廉价原料时以‘掠夺式’购买,然后又以高价出口给比较落后的国家,美国想统治世界的野心日益增大(原因是在世界单独的弱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他的需求,要全世界的国家都为他服务),并且一切都由他为中心。

(三)不少经济制度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而这些经济制度都是围绕他们自己的优势制定的,即能更好更顺利的发达自己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对他们指定的体系时又必须去执行。很多很多事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想这样的问题只要有点“仗势欺人”(仗势欺国)的意思就可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障碍,因为霸权主义为了实现称霸世界或称霸地区的野心,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运用暴力手段,力图操纵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而强权政治国家为了在国际政治中疯狂追求所谓的权力,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干涉他国内政,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霸权主义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指个别大城邦对其它城邦的支配和控制,后来演变成为指称某些国家凭借实力来蹂躏、干涉别国的主权和独立,以谋取主宰世界(或地区)事务的权利的主张、政策和行动。近代霸权主义始于“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场所。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它最先独占对非洲的殖民掠夺。16世纪中叶西班牙几乎囊括中南美洲,继之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开始对亚洲、非洲、美洲的掠夺,在近现代史上有霸权主义劣迹的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帝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北美洲的美国。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英法等老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几年的战争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创伤,发展经济、强调和平就成了当时的唯一话题。然而面对苏联的崛起时美国却感到一丝凉意,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因此被美国视为自己将来的威胁。二战的胜利也使美国萌发“霸气”,霸权主义此时已经初露端倪。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后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7月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正式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明确提出美国谋求领导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自由民主力量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表现之一是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

(五)美国对无赖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制裁、施加压力、军事打击的政策,1998年末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军对伊拉克进行70小时空袭,并公开支持伊国内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99年3月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78天空袭。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单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一家说了算。克林顿政府公布赫尔姆斯—伯顿法和达马托法,企图以国内立法约束别国行为,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宣布将摒弃《京都议定书》,并表示要单方面放弃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为了确保中东的战略利益而千方百计阻止法国、欧盟以及俄罗斯介入中东和平进程。对联合国采取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在一旁的做法无视这一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的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崇尚武力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国自独立后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参与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共200次。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美国自认自己本质上是一个良性霸权,不会像历史上那些邪恶霸权那样滥用自己的力量,而且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公共秩序,因而美国积极在全球有利益回报的地区充当和平维护者和世界警察,并认为维护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动用军事力量,如轰炸南联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等。

(六)今后美国将继续以“人权高于主权”、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为由强化对外军事干预,多种力量制衡形成的秩序才是民主制度的基础,民主永远是独裁与霸权的对立面。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不能以其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兵力的强弱而论,主要看其对外政策。大国不一定都搞霸权主义,小国也不一定不搞霸权主义,现在之霸权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跨洋跨国家系统。要成为一个大国(大国就是一个能保卫自己并可对付任何国家的强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对于一个一流强国来说,要进行战争或非常可能进行战争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西方国家在将近500年的历史里成为世界的支配力量,欧洲成为“世界中心”达400年之久,其基础就是依赖其用各种手段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力量。唯1945年—1991年有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之抗衡,但经济力量远不如前者。世界原本是平衡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等关系)使有的民族、国家开发得早些、快些,而有的民族、国家则开发得迟些、慢些,从而形成政治上、经济上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差别。欧洲大国倚仗其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所谓霸权主义就是这样(在世界不平衡状态下)形成的,霸权主义本身就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

(七)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企图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是注定要失败的。世界的发展变化昭示人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历史洪流回旋跌宕、奔腾不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国家自恃强大、迷信武力、谋求霸权、推行扩张政策注定要失败,制造借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终将自食其果。不顾当代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动辄以孤立,制裁相威胁,这种霸道行为只能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凭借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他国贫困落后的基础上是不得人心的。企图包揽世界事务,主宰别国人民命运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总之一切违背时代潮流,违反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径,必然要受到抵制和反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人权领域搞强权政治,借人权向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严重干扰国际人权领域活动的正常进行。其目的是要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剥夺各国人民按照自己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人权斗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国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是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和平不能依靠武力来实现,更不能依靠军事同盟来维持。打破国际战略平衡,发展尖端武器系统只会引发军备竞赛,危害世界和平。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只会制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国际安全,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摒弃冷战思维,破除“唯武器论”,各国各地区树立并贯彻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民族主义(上篇)

(一)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因民族已成为国家结构的主流,政治学上(以及媒体)倾向注意这些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1815年至1870年间意大利地区各个独立公国逐渐统一为意大利王国,大多数的民族主义理论皆假定欧洲为民族国家之滥觞。虽有争议但一般通常认为现代国家始自1648年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开创威斯特伐利亚系统式的国家,即彼此互相承认主权与领土。签约国中如荷兰合省邦联(当时的称呼)被视为民族国家,但德国并无对等情况,尽管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据有当时全体说德语的国家。1648年多数欧洲强权尚非民族国家,其他的看法为拿破仑·波拿巴启动民族主义,并使民族主义达到预料之外的程度。

(二)许多人但非全部认为民族国家最主要的转变源自18世纪晚期与19世纪,自浪漫式民族主义开始后民族主义运动者于欧洲遍地兴起,当中有些为反对大帝国的分离主义者,另有寻求一统分隔零散的领土,如德国与意大利。这些运动促进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且获得成功。19世纪末人们多数接受欧洲划分为多个民族,且自我认同于其中之一,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崩溃加速民族国家之形成。依据标准观点在十九世纪之前人们有乡土性、区域性、宗教性的效忠,但无国家观念。典型的欧洲国家为皇室所统治的朝代国家,若高于区域性之效忠则为由统治性家族所有之君主制。朝代国家可由皇室联姻取得土地,又因分割继承而失地(现今看来十分荒谬可笑)。远古时期古希腊称所有非希腊人为蛮族,但希腊的各城邦又经常为统治地位相互作战。民族主义引入各民族领土范围明确的观念,并更进一步的应用于索求其他民族的土地。原则上民族国家并不寻求克敌取地,然而民族主义运动者们罕对边界之划定意见一致,随着民族主义运动者之勃兴也为欧洲带来领土纷争。19世纪民族国家起源之标准理论颇受争议,其中之一在于南美洲人的独立奋斗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先于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有些国家如荷兰与英国似于19世纪之前即有清楚之民族认同,而意大利之统一为基于人种或语言之民族主义运动范例。

(三)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观念扩及亚洲,在印度中民族主义鼓动着终结英国的统治。印度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密切相关,另有许多当地领袖涉足其中。在日本中民族主义与日本卓异论相结合,形成帝国主义,正如极端民族主义通常引致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导出新成立的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因美国之对抗古老帝国而受激励,也因为法国希望将德国与奥地利孤立为一连串托管的国家。民族国家纷纷成立的结果导致多民族的帝国(鄂图曼帝国与奥匈帝国)解体,俄罗斯帝国亦因之丧土失地。凡尔赛条约基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企图承认民族主义的原则,使得大部份的欧洲分解为多个民族国家,婉言称之为“维持和平的尝试”。然而多民族与多人种的国家依旧存在,更新出现两个多族合组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占人口43%的捷克人控制一切)与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人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启动建立民族国家的新浪潮,肇因于战前出现的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以及欧洲各殖民帝国于战后主张独立,最戏剧化的去殖民化出现于非洲,自欧洲的殖民禁脔转变为民族国家,其中数国合乎欧洲“单一人种,单一语言”以及固定领土的理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符合此一准则的索马里解体了。苏联在1992年解体后在欧洲引致无预期的民族运动复兴,使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现代史上出现第二次独立。

(四)20世纪下半若干潮流的出现或显示民族与民族主义之弱点,欧洲联盟看来大大地将权力自国家转移至次国家与超国家的层次,非难全球化者通常诉诸民族认同情感、文化、与主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等自由贸易协定与贸易市场持续国际化损害某些国家经济,引致经济民族主义之复苏以及反对全球化负面因素的激烈抗议行为。并非所有反全球化者皆为民族主义者,但民族主义持续主张民族主义以顺应潮流。民族主义政党持续于选举中获胜,而人们大多对民族感有强烈的认同,并且全球化主义与欧洲联邦主义并不全然反对民族主义。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称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所以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得出结论说:“关于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历史和属性的系统和总体研究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他进而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一词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民族主义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

(五)由此可见西方近代以来诞生的“民族主义”如同“民族”术语、概念和理论一样具有错综复杂性,围绕着“民族主义”起源的探讨时西方学术界通常存在两种见解,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为近代出现的政治现象,因而探求它的“起源”不能从近代以前的历史时期(前近代)去寻找,因为从欧洲前近代历史时期中的阶级、职业、语言、地理等方面的历史现象看各国“nation”(国民)长期各据一方、四分五裂,难以形成“nation”的共同意识和归属感情,以致国家形态上的民族主义如同无源之水,这种主张被称为民族主义起源论的近代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古代,一路传承至近代。古代社会的凯尔特人团结一致英勇抵抗尤利乌斯·凯撒率领的罗马军团,即为古代典型的民族主义反抗运动,这种主张被称为民族主义起源论的原初主义。一般认为“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国家主义”(将国家的权威作为政治、社会、经济单位置于最优先考虑的思想和理论),“国家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超国家主义(义同“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是近代兴起的关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和国民的利益问题的一种政治学说,在本质上国家主义和国民权利是不可分割,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民通过契约法律授权政府管理国家事物,法律是国民和政府之间的契约。国家主义的核心就是倡导国民通过契约法律为本位,引导国民维护国家利益,国家维护国民利益,共同约束。

(六)现代西方学者通常认为法国教士奥古斯丁·巴洛于1789年首先使用“Nationalism”(民族主义)这个词,用来指称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一种社会力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发生于19世纪初,即在拿破仑·波拿巴对外战争第二阶段的“侵略战争”期间,在法军的铁蹄下欧洲各国反侵略、反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民族主义思想随之应运而生,进因认为“nationalism”一词最早在1836年被界定为“民族感情”的一种形式。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在欧洲被发明的一种学说,简而言之这种学说坚持认为人类被自然地划分为民族,而这些民族又通过特定的可确认的特征为人们所熟知,同时认为政府唯一的合法形态是民族自我统治的政府,这些主张事实上大多掩盖民族主义本质上排外主义、扩张主义的暴力内涵。总之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外在扩张主义表现形式可说最初始于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荷兰和瑞典欧洲新三大霸主的崛起既是经济、军事强盛的结果,又是民族国家身分获得的象征,与此同时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相继获得这种民族独立国家的身分。当时西欧形成的这类独立民族国家大多指“主权国家”,表现为民族与国家同一或国民与民族合体的形态,因而又被称为“民族国家”,体现为一种“市民的民族模式”或“国民的民族模式”。这些“主权国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以基督徒和“民族国家”的双重名义肆无忌惮地带着对自己以外的民族或国家的厌恶与蔑视向世界宣战,用大炮说话并强迫文明古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民族主义中的扩张主义最初的外在表现。

(七)当今学界一些学者(尤以日本学者为多)将“Nationalism”同时译为或视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内含的进步“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正是对民族主义中反动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正义战胜邪恶”为人类社会的法理,因而各国独立运动取得“节节胜利”自然合天意、符法理、顺民心。要想了解民族主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认同自身为一个团体的稳定共同体。民族主义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具体的说其主张为民族为国家存续之唯一合法基础,各民族有自决建国之权。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无从区分,开化的社会过去大多强调民族共同体,着重于由国家或政府陈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体。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型态,即以民族之名义作出文化与政治主张,如今通常用以叙述英格兰,民族主义也同时被称为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学说。民族主义者以明确的准则为基础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区别并据以判定“孰为民族之一员”,其准则可包含共同的语言、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但于今最主要者或为族群意识,即种族上之归属与跻身其中之地位。民族之“认同”与以上两者以及族群上之“归属感”皆有相关,民族主义者视民族性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团体般可自由加入。

(八)民族主义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各民族有其民族表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文学、 民俗,甚至在若干例子中尚且带有民族宗教。个人作为民族之一员共享民族性价值体系与民族认同,敬佩民族英雄,进食民族性菜肴,从事民族性运动。因民族国家已成为国家结构的主流,民族主义对世界历史和地缘政治影响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义上的─民族国家之中。“民族”一词常错误地被等同于这些国家政府,民族国家之目的在确保民族存续,保持身份认同,并提供民族文化与社会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国家大多诉诸文化与历史神话,以自证其存续与“法统”。民族主义者认可“非民族国家”的存在,其实早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是针对帝国,诸如奥匈帝国之类。梵谛冈是为了天主教的领导权,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权国家,而伊斯兰教徒寻求于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发为另一个非民族国家的例子。具民族认同,并以民族国家为法统之任何人皆可称之为“民族主义者”,依此理念时大多数成年人皆为“消极性的民族主义者”。然而如今所谓之“民族主义”一词涉及以政治活动(或涉及军事)支持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其中或包含分离主义、民族统一主义以及军国主义,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包含“种族清洗”。政治学上(以及媒体)倾向注意这些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正如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在评价1990年发生在巴库的针对亚美尼亚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时所说:“这不是对本民族的爱,而是对其他民族的恨。”

(九)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区别首先要区分民族和国家的差别民族不同于国家,因为国家的建立无须有共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可以组成一个国家,多个民族也可以组成一个国家,而民族必须有自己共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可以隶属一个国家,也可以分属于多个国家。国家主义是以国家至上(例如苏联),而民族主义是以民族至上。民族共同体一词是空穴来风,民族共同体指多个民族在同一地域(既国家),同一政治经济生活下发展出的团体,而各民族之间没有过多的文化上的联系。不可否认民族也以血缘的形态呈现,但他们的差别太大。种族主义指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属于一种极端偏激的思想,也是掌权者对外族隔离压迫的工具。共同的语言为民族的特征之一,例如在法国革命之前法兰西当地说的是布列塔尼语和奥克语,两者彼此不能互通。标准法语通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且为主要语言,但在革命之前无以成为非法语区的民族语言,像布列塔尼就禁用凯尔特语命名。形成民族国家并在独立之后巩固自身,一般伴随着以政策限制、取代、或弃绝少数民族语言,由此加速社会语言学研究所注意到的趋势,即地位高的语言取代地位较低者。若干理论家相信民族主义于19世纪成为显学是因识字能力提高而使语言成为重要的统一工具,更多的人阅读报纸、书籍、小册等等,阅读能力因印刷术广为散播而提高,首次于历史上得以发展出对本乡本土以外的广泛文化认同。

(十)语言间的差异也在同一时候固定下来,裂解为方言,不同语群之间并且相互排斥。美国向来是一个欢迎多民族移民的国家,对英语以外语言的歧视仍显而易见。其中德语是个鲜明的例子,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美国境内几遭连根拔除,而法语与意大利语也几乎从日常生活中绝迹。今日西班牙语在美国很多地方是第二语言,有些政治人物(如帕特·布坎南)因害怕传统制度受侵蚀,曾有意的反对西班牙语兴起为美国的第二语言。阿拉伯世界在殖民时期曾依不同程度被强迫学习土耳其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英语,殖民时期结束后(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一段“阿拉伯本土化”的过程,以复兴阿拉伯语作为一统阿拉伯国家并促进受泛阿拉伯主义所推动的广泛阿拉伯认同。阿尔及利亚与西撒哈拉从事大规模的阿拉伯本土化,各自由法国化与西班牙化转为阿拉伯化。然而阿拉伯世界中有些民族主义份子企图摆脱官方语言,并以传统阿拉伯语为外语,与名义上的阿拉伯国家和政治上阿拉伯化,但在语言文化与人种上则未必见得(例如埃及)。在稳定的民族国家中民族主义虽然对日常生活具多面影响,但却通常隐而不显。克尔·比利希的“平实民族主义”的说法认为日复一日后越来越不引人注意的民族主义,日日影响居民的想法。在西方民主国家中仇外与移民团体经常自称为民族主义者,以避免种族主义这种贬义的称呼,持此立场之政党可能有众多支持者,并进入国会。

(十一)民族主义为包含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意识型态之要素,极端主义一词通常用于此处。但简单地将法西斯主义表述为民族主义之极端型式并不正确,法西斯主义在一般义意上为始自意大利的种族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之结合,明显受纳粹主义之影响。对于阿道夫希特勒在地理政治学的志向时帝国主义是较好的形容,纳粹德国治下的广阔地域中有许多在历中上并无德国人的踪迹,纳粹德国在与典型的欧式民族国家相较之下自成一格。民族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极为广泛,其争议遍及古今。民族主义的例子极其多样,论及民族主义不时引致极端性的情绪,使得表述并定义民族主义极为困难。一个反复发生的争议是人们以自身地区性的经验来定义民族主义,对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争为论战焦点,对其他地区而言其间的差异或无关紧要。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经常担忧,因民族主义冲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种族冲突、战争、与内政上的冲突会归结至民族主义本身,导致旁人以负面角度看待民族主义的一般性观点。他们认为经由最负面的观点看待民族主义为扭曲原意,过份强调争端定将对一般性争论的注意力转移至民族国家的特征等个案。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

(十二)沙文主义与极端爱国主义(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的概念初倡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但当时并不具备国际法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颁布的《和平法令》谴责帝国主义大国强制合并弱小民族,宣布破坏自决权的行为为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发展国家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将其作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决的权利称为民族自决权,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例如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

(十三)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这一原则在世界上也有诸多争议,如有反对者称此原则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民族仇恨等,甚至可能会造成1990年代在克罗地亚战争中对塞尔维亚人的种族清洗。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如果人民内部的观点不一致,那么自决是造成国内冲突的根源。经过升华淬炼后于50年代该原则多倾向关于人民与民族自决权的决议,一个民族先维护独立主权才能强调人权。60年代15届联合国大会《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70年代《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根据联合国宪章所尊崇之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及自决权之原则,各民族一律有权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不受外界之干涉并追求其经济、社会及文化之发展,且每一国均有义务遵照宪章规定尊重此种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殖民地国家以自决为理念基础进行全民公决,从而获得国家独立,但是自第三波民主浪潮(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民族自决运动开始危及到一些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有的主权国家甚至爆发内战,进入分裂状态(如南斯拉夫内战),原有的主权也随之而失效,同时这也造成诸多武装冲突或种族清洗(如卢旺达大屠杀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目前在国际上自决通常针对于殖民地、非自治领土等非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或地区,《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规定所有的人民都有自决权,《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规定土著人民行使其自决权时在涉及其内部和地方事务的事项上以及在如何筹集经费以行使自治职能的问题上享有自主权或自治权。

(十四)在1993年签署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强调考虑到受殖民统治或其他形式外来统治或外国占领的人民的特殊情况,世界人权会议承认各民族有权依照《联合国宪章》采取合法行动,实现他们不可让与的自决权利的,同时该宣言也规定这不得被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去全面或局部地解散或侵犯主权和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统一。广义上的自决是指在没有外部压迫下人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此间民族的界定是针对殖民地而言的。民族应该独立,如果把民族自决加以滥用,可能是不现实的,因此部分学者认为令国际社会和平稳定高于一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共同第一条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所有人民得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而不损害根据基于互利原则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法而产生的任何义务,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本公约缔约各国,包括那些负责管理非自治领土和托管领土的国家,应在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条件下促进自决权的实现,并尊重这种权利。首次对民族主义之研究为民族主义运动者的整体性的历史论据,马克思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在十九世纪末对民族主义运动所提供的政治性分析,后来活跃于中欧与东欧,民族主义大部分的社会学理论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十五)若干的民族主义理论为民族主义者自身所顾虑之争议,如属不属于同一民族以及“归属”一词的确切意义,新近的一般性争议专注于潜在性的争议以及国家民族孰先孰后的问题。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认代表现存之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教义派相互一致,将民族─至少是族裔团体─视同两千年前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理论暗示在1800年之前并无人对居住地以外之处效忠,在欧洲中民族认同与国家一统为因应经济与社会现代化所需,自上而下所强加,据此民族主义冲突为意料之外的副作用。较新的民族主义理论受后现代主义所影响,强调民族为社会结构现象。潘乃迪克·安德森将民族表述为“想像的共同体”,恩斯特·格尔纳评论道:“民族主义并非民族自我认知的觉醒,它只是在不存在民族的各处虚构出各民族。”(安德森与盖尔勒的“想像”与“虚构”等词为描述用的中性用法,并非暗示民族为虚构或者想像),现代的理论则视印刷术与资本主义等事物为民族主义之所必需。安东尼·史密斯则提出综合传统与后现代的观点,据史密斯所言称形成民族的先决条件为(现存或历史上的)确定的祖国、高度自治、具敌意的环境、争斗的记忆、宗教性的核心、语言文字、特殊的习俗、历史记录与想法,史密斯认为民族经由全体人民(非仅精英份子)、法制与政治体制、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国际承认、与划界等条件的汇聚而形成。民族主义可自我表明为官方的意识型态或群众(非政府)运动,并以公民、人种、宗教、或意识型态上的言词加以表述。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全然互斥,许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若干或全部的区分元素,民族主义运动亦可以范围与地区作为区分的准则。

(十六)若干政治学家主张区分民族主义的型式为假议题,在任何型式的民族主义中大众都相信自身拥有共同的文化,且文化也不能全然外于种族渊源。例如美国的货币与效忠誓词上都有“上帝”,并明定出若干被认为促进文化偏向的法定假日。美利坚合众国具有身为美国人的种族理论(即本土主义),甚至在众议院中成立委员会以调查非美国人的各种活动。民族主义为专断之意识型态,其主张广泛深远,甚至包含抹去一整个国家在内,所以招致强烈反对不足为奇。早期许多对民族主义之反对是有关其主张每个民族都应各有其国的这种地理政治学理想,19世纪传统的民族主义者排拒欧洲当时各多民族帝国,导致这些帝国(多为专制)政府的严峻压制。分离主义、压制、与暴力等常规流传至今,但多变为大国压制小国(目前不会有国家自称帝国)。即使在早期仍存有对民族主义批评,从而在西方世界衍生出各色反民族主义的型式,在20世纪崛起的伊斯兰教也对民族主义具有伊斯兰式的责难。自由政治传统常批评民族主义是一危险的力量,是造成民族国家间冲突与战争的原因。一般来说自由主义者并不否认民族国家的存在,但也强调个人自由以平衡民族认同,因为民族认同难免倾向集体主义。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与沙文主义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在某些国家(如德国)中民族象征与爱国性的自负因与过去的战争相关而名声大坏。

(十七)反种族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则集中于其对他族之态度以及民族国家为一族而存在以排拒他族之说,他们唤起人们重视许多国家中的沙文主义与仇外心理,《人权之敌友》一书作者狄米区·克里托论断民族主义因削弱人权运动须为大多数的人权侵犯行为负责,对克里托而言民族主义为人权之大敌,而民族主义之反面(即世界主义)有助人权。左派的政治运动者通常怀疑民族主义,但也不寻求消灭民族国家。马克思主义是否倾向民族主义曾有异议,19世纪有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全然反对。对有些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世界革命暗示著世界政府(世界性无政府)大同,对另外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各民族国家各有其革命进程。一个重要的事件为社会民主与社会主义运动未能跨国界动员欧洲劳动者们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部份虽非全部的左翼团体接受民族国家,视之为其政治活动之竞技场。西方世界中所能替代民族主义的最广泛的意识型态为世界主义,世界主义与国际主义常被相互误解。国际主义按定义就默认著国家之存在,种族世界主义抛弃种族民族主义一条重要的原则:民族之一员较其他族裔者对本族负更多更大的责任;即抛弃民族认同与民族忠诚。反过来说种族民族主义者也猜疑种族世界主义者的态度,视其为叛国。国际主义是指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剥削制度,争取自身解放斗争中,在政治、经济、道义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坚持国际团结的思想和政治原则。

(十八)国际主义体现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认识和处理各国无产阶级之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资本压迫和统治的国际性决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形式上看首先是在一国范围内进行,但从内容上看从来就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坚持国际团结的根本观点,其基础是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国际主义要求各国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对剥削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实行国际主义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应尽的义务,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无产阶级都肩负着消灭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只有坚持国际主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资本是一种国际力量,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尽管存在诸多利益纠纷,但在镇压无产阶级革命时受阶级本性驱使,往往自动结盟。各国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进行斗争才能推翻剥削制度,求得社会解放,忽视各国工人的团结都会使其分散的努力归于失败。殖民国家的资产阶级不仅剥削压迫本国无产阶级,还掠夺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将其变成自己财富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存的基础。

(十九)资产阶级用以进行殖民扩张的军事力量,随时可用以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因此宗主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共同的利益,他们只有联合起来,结为战斗同盟才能战胜共同的压迫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的口号,它们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阶级营垒相适应,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因此为发展国际主义的团结和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必须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共产主义理论家在与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确立的国际主义原则有:每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把自己的斗争利益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结合起来,自觉地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不许一个国家无产阶级斗争的局部利益损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体利益;已战胜本国地主与资产阶级的民族应支援别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并有决心有能力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对剥削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压迫民族中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原则,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被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在反对阶级敌人的斗争中加强与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团结。无产阶级政党都要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教育全体劳动人民,绝不以国际主义之名行民族主义之实,损害世界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