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水乡情,快来收藏青浦这份“水的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浦江的水从哪里来 悠悠水乡情,快来收藏青浦这份“水的记忆”

悠悠水乡情,快来收藏青浦这份“水的记忆”

2024-07-17 1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青浦位于上海市西南,地处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全区地势平坦,地形单一,海拔高度在2.8~3.5米之间,是太湖下游地势最低处之一。

青浦境内河港纵横,水流贯通。西部湖荡星罗棋布,东部河港弯曲狭长。全区共有河道1945条、湖泊24个,其他河湖240个、小微水体2966个。青浦河港属黄浦江水系,均受潮汐的影响。太湖洪水、杭嘉湖涝水,由吴淞江、急水港、太浦河、红旗塘等流经区境泄入黄浦江,东流归海。

▲水乡鱼塘(2003年航拍)

青浦是上海地区最早成陆地域,“崧泽”的意思是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约6000年前,崧泽这样的水边高地便成了先民最初的生活场所。

▲上海先民在吴淞江流域湿地附近生活的场景

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太湖平原的发育形成,人类的治水活动也逐步展开。唐时,太湖地区人口急剧增加,要求有更多的耕地以生产粮食和土地开发,由较高地带逐步推向沼泽滩地。晚唐时,便出现了围圩造田。经过千百年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在圩内开沟渠,置涵闸,进行排涝灌溉。修圩技术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低洼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吴淞江流经区境北缘,古时原是太湖下游的一条主要入海水道,江阔水深,泄洪排涝畅通。唐以后,因自然和人为的演变,逐渐萎缩浅狭。到了北宋,吴淞江已失去泄洪能力,沿江地带灾害日多。宋、元两代对吴淞江及其支流的整治,目的是解决排水出路,但无大效。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志》记载的大盈浦

明代“掣淞入浏”的规划,遂成了“黄浦夺淞”一江排水的格局,吴淞江反而成了黄浦江的支流,青浦诸浦之水也随之南趋黄浦江。民国时期,统治者不关心民艰,水利失修。因此,青浦产生了洪不能挡、涝不能排、旱不能灌的局面。自1624年到1949年记载较完整的325年中,低田地区水灾有59次,平均五年多一次;高田地区旱灾有41次,平均八年一次。许多历史文献都有遭灾后的惨状记录。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还流传着“大灾三六九,小灾年年有”的歌谣。

▲吴淞江的历史变迁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青浦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水运动,并以历年受灾最为严重的低洼地的改造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近五十多年来的水利建设,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林家草大队治水改土誓师大会

五十年代,培修圩堤,疏浚干河。面对遗留下来的破烂摊子,并接受1949年、1954年大水灾的教训,组织广大干群按自然河岸培修圩堤,出现了群众修圩的热烈场面,提高了洼地抗洪、挡潮的能力。其间,还先后疏浚了弯曲淤浅的河道。如:南排河道沈泾塘、辰山塘(现属松江)、小涞港、小青龙港、葑沃塘、小泖河,东排河道蒲汇塘。经过整治疏理,改善了排水条件。1955年以后,在练塘、小蒸、蒸淀三乡兴建圩区小水闸,沿泖河两岸修建块石护岸工程。接着建设电力灌溉设施,经过1958年的电灌试点,1958年开始搞万亩左右的灌区建设。

六十年代,发展电力灌溉。为确保农作物适时适量的需水要求,解放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全面发展电力灌溉以取代车水灌溉。电灌站由五十年代的20座、41台发展到355座、454台,装机容量由1294千瓦增加到5997千瓦,灌溉受益面积由15.7万亩增加到54.5万亩。随着农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灌溉要求亦相应提高,五十年代末的20个万亩大灌区,通过调整补点,逐步改建为千亩左右的灌区。结合新灌区的建设,大搞平整土地、沟渠配套和“一圻两出水”(一圻田:长80米,宽20米约2.5亩;两出水:田块两头开挖排水沟)。在低洼地区并港建闸,有计划地进行圩区建设。

▲七十年代初的农田水利建设

▲1971年利用土法测量改造水利

七十年代,综合治理低洼地。在已有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治理低洼地,提出了建设大控制工程,实行“洪涝分开、两级控制、两级排涝”的综合治理规划,逐步实施青松、太北控制区的工程。进一步疏浚开挖东排、南排骨干河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向治理渍害方面努力,围绕除涝治渍发展起来的工程有:纯排涝泵站、地下渠道、地下暗管等。全县出现了不同类型治理低洼地的典型,初步建成洪、涝、渍、旱综合治理,河、沟、渠、田、林、路、闸、站、桥全面配套的园田化农田约1.6万亩。全县埋设空心砖、塑料地下暗沟管3000余亩,为控制地下水,消除渍害作了可喜的尝试。

▲1976年12月,淀浦河开河工地情景和施工现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利工作的着重点开始向管理方面转移。1979年以来,水利建设逐步走上小型配套,加强管理,发挥现有工程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下,由以为农业服务为主,转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从不重视投入产出,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单一经营和行政管理,转到综合经营。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施工设备、技术力量和人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种类的综合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国家和集体积累财富。特别是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青浦的经济和社会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水利建设顺应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下,从1990年起,水利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确立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治水战略也经历了由农田水利向城乡一体化水利进而向环境水利的转变。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抗御洪灾中,青浦二次炸坝泄洪,承受1.3亿元的经济损失,演绎了一段上下游团结治水的感人史话。

▲1991年11月,太浦河开挖场景

随着太浦河、拦路港(含鼋荡分流)、红旗塘(含俞泄塘)拓疏工程相继实施,青西地区工情、水情发生很大变化。为了有效设防,1996年开始,用4年时间完成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上海市西郊防洪除涝配套工程建设(简称为西部工程),促进了青松、太南、太北、商榻四大水利控制区的完善和形成,对确保青西乃至全区的度汛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料:青浦档案

原标题:《悠悠水乡情,快来收藏青浦这份“水的记忆”》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