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飘荡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浦江水的流向 黄浦江上飘荡的故事

黄浦江上飘荡的故事

2023-08-29 0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图:永乐皇帝 下图:夏元吉

黄浦江的模样

经过治理源于太湖淀山湖的黄浦江水势日盛,浩浩荡荡流经145公里,跨越整个上海,东入大海,黄浦江从吴淞江的一条小支流变成了大主流,原先江面宽阔,气势澎湃吴淞江却渐渐变成了支流,史称“黄浦夺淞”。顺便说一句,上海开埠,外国人从上海吴淞江坐船直达水城苏州,将吴淞江唤作苏州河,吴淞江的大名反而渐渐给人淡忘了。

夏元吉奠定绵延至今的黄浦江格局,功不可没,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我们还要说说陆深和夫人梅氏。

坐飞机上空中鸟瞰,陆家嘴这一片土地酷似一只四肢张开、伸头张嘴的神龟,龟首龟嘴之处,世代居住着陆姓人家,最有名是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陆深,字子渊,号俨山,生于成化十三年即1477年,弘治十八年即1505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担任过嘉靖皇帝的侍读。他书法极佳,著作颇丰,有《俨山集》共100卷。陆深的故址被后人称为陆家嘴。

上图均为陆深和其作品

进士登科录上的陆深介绍

上海自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县,一直未筑城墙。嘉靖三十二年即1553年,海盗倭寇5次攻入上海,烧杀抢掠,上海一半的县城化为废墟,浦东沿海200里尽为倭寇占据。上海人决心筑城抗倭,上海县的上司松江知府方廉也认为:“斯城不筑,是以民委之盗也!”

建城行动开始了,首议者顾从礼捐粟4000石助筑小南门,陆深遗孀梅氏捐田500亩,白银4000两,用来修筑小东门。眼见筑城的砖瓦不够,梅氏毅然决定拆去自己家的数百间老宅,将原木砖瓦全部用于筑城。上海城从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动工筑城墙,2个多月不到就建造完工。第二年正月十八日,海盗倭寇驾着7艘船沿着黄浦江直扑上海,他们突然发现眼前矗立起一座城楼,又恼又怒,发疯地猛攻,但是屡攻不下,被迫败退,上海市民从此太平无事。

陆深和夫人梅氏也是值得后人铭记。

上图:城墙

上下图:日本倭寇

陆家嘴的黄浦江

最后,说一说上海开埠前后的几个历史人物。

1841年初夏,英国海军司令威廉•巴加和陆军司令郭富率领英军7,000余人,搭乘20余艘军舰朝吴淞口方向驶来。吴淞口位于长江和黄浦江汇合的地方,是上海的门户。

6 月16 日清晨,战斗打响,清军统帅陈化成站在吴淞口西岸,下令开炮,清军的炮弹向英国兵舰雨点般地飞去。陈化成在战斗中被洋枪击中右臂,鲜血直流,昏倒在地。他醒来后对部将刘国标说,“刘将军,求你再帮我一把,将我的头盔掩埋掉,把我的头砍下来,和我的尸体一起扔进江中,以免遭逆贼凌辱……”说完,他双目圆睁,口喷鲜血,倒地而亡。陈化成为了保卫上海,在黄浦江畔英勇牺牲,成为民族英雄。

陈化成英雄

6月19日,英军水陆两路进攻上海县城,英军10余艘舰船沿着黄浦江前进,停泊于十六铺附近。另外有8艘战舰和轮船,载着英国士兵在黄浦江上行进,停靠在南码头。之前,上海地方政府典史杨庆恩料知县城不保,觉得无颜见人,深夜坐船过江,当船摇到江心时,杨庆恩整衣正冠,跃入江中,以死报国。

英军拿下上海,沿江而上,进攻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导致了19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英国人在黄浦江畔的外滩一带建立了英租界,上海在英国的炮火之下被迫对外开放。40多年后的1887年6月25日,上海英租界和英国本土一样,同步举办热烈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的盛大活动。黄浦江畔的外滩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黄浦江上的英国兵船礼炮齐鸣,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晚上各式灯光一同点燃,停泊在浦江边的兵船和夹板船上烟花绽放,美不胜收。上海开埠,外国租界建立,上海和世界连在一起。

上图均为黄浦江边的建筑

进入20世纪新世纪,依靠黄浦江而兴起的外滩,从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先后建造起了中国银行大楼、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上海总会、亚细亚大楼、麦加利银行大楼和友邦大厦等,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等云集于此,那些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焕发着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和华贵的气势。那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上海万国建筑博览群"。

黄浦江在上海融入世界、和世界现代文明接轨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黄浦江和上海城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上海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上海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和上海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说,黄浦江影响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格局,促进了上海的贸易、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等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黄浦江不愧为上海的母亲河,那潮起潮落的流水,像乳汁一样哺育了上海的成长。

江水滔滔,日夜流淌,流淌在我们的视野,流淌在我们的生活里……

景观档案:黄浦江

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始于上海市 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 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终年不冻,全长约113公里,河宽300至770米。

黄浦江主要支流包括吴淞江、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园泄泾、大泖港。浦东、浦南地区临海,以川杨河、大治河、金汇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黄浦江水灌溉当地土地。

黄浦江上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黄浦江是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价值的多功能河流。

历史上黄浦江有过多个名字,曾名黄歇浦、春申浦、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

延伸阅读:近代黄浦江航道疏浚

1904年,太古等25家洋行联名致信上海江海关税务司,要求立即疏浚黄浦江。1905年,浚浦工程总局正式成立,聘用荷兰人奈格为总工程师,由荷商利济公司承包黄浦江疏浚工程。

1910年底,奈格被解职,浚浦工程总局撤销,改设善后养工局。

1912年4月,中国政府撤销善后养工局,成立浚浦局,聘用瑞典人海德生为总工程师。

1931年,浚浦局及有关部门招标购买大型挖泥机1台。通过对黄浦江、长江口水道整治,上海港口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到30年代,黄浦江通海航道综合水深已达到26英尺,一些航段水深达到30英尺。此后由于战争的因素,黄浦江航道的疏浚工程深受影响。

延伸阅读:十六铺

据《上海名街志》记载,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 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在今十六铺处),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次出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地方官员搞起了团练组织,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计划是划分为27 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 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

延伸阅读:黄浦江45公里滨江地区

2017年12月31日,上海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部贯通,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向全体市民开放。

45公里滨江地区包括徐汇滨江、黄浦滨江、虹口滨江和杨浦滨江。每个地区都有特色,徐汇滨江有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塔吊和海事塔等;黄浦滨江有主题区段,如外滩开埠史、老城厢史、码头文化和江南制造局历史;虹口滨江段最吸引市民的莫过于露天码头博物馆;杨浦滨江有杨树浦水厂、第一家城市煤气厂等上海工业文明的遗迹;浦东滨江则可以眺望浦西的外白渡桥和外滩,也可以仰望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等摩天高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