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鹿台遗址在什么地方纣王姓氏 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2024-03-01 0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随着今年封神系列电影的热映,网上掀起了一股“商周复兴热”。

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商周时期总是带有一层神秘而厚重的历史底色,王朝的每一小步都见证了华夏文明的一大步。

直到今天,商周国都依旧凝结着璀璨的人文情怀,又称走不出的封神、忘不了的西岐、回不去的朝歌……

商朝国都变迁

提起商朝国都,后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朝歌,事实上早在朝歌之前,商王朝就已经进行过多次迁都。

传说商族是上古神族的后裔,有的说是帝喾,也有说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总之颇具神话色彩。

夏朝的时候,商朝的始祖带领族人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势力逐步向南延伸,发展壮大。

故而《国语·周语下》有云:“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专门歌颂商族早期首领们的雄才伟略,表达建国之不易。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属于中国史上第二个朝代的历史开始被书写。

起初商朝的国都定在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因为政权初建,为了方便统治和扩张,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商朝的国都没有大的变动,直到第十任君主仲丁继位。

根据古书《竹书纪年》记载,仲丁上位第一年就将国都从亳迁到了嚣(今河南郑州西北部)。

迁都原因复杂,一来商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有所偏移,二来为了躲避黄河水患……古代一直将国都视为龙脉所在,轻易不得搬迁,所以迁都决议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对。

仲丁力排众议强行而为,最后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的水患问题,但更大的麻烦也接踵而来。

先是东南方的夷族兴起,挑衅商朝,仲丁亲自带兵出征,战事持续了数年。

终于夷族被击退,但商朝也国力受损,仲丁更是英年早逝,他一死国中就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战。

光是内斗就耗了一个多世纪,史称“九世之乱”。

此后,商朝的综合实力大不如前,王朝在走下坡路。

更有意思的是,之后的商朝开始了频繁的迁都,搬家成了历任君主的祖传技能。

河亶甲将国都从嚣迁都到了相(今河南省内黄县)。

祖乙将国都从相迁到了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可迁都才第二年,都城爆发洪水,无奈再次迁都到了邢(今河北省邢台市)。

没安稳几年,又因为水患,将国都从邢迁到了庇(今河北省广宗县)……

就是洪水在后面追,祖乙在前面搬,带着国人们过起了“游牧民族”的生活。

这种频繁搬家的乱象,到了盘庚时期才有所好转,他是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即位后励精图治,意图改变国中不安定的现状。

大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决定渡河南下,将国都迁回最初的亳。

民众自然不愿意,毕竟来来回回反复的迁都,受苦的还是百姓。

盘庚只好给群臣和民众做思想工作,大意就是先王成汤既然选择在亳建都,一定有他的道理,身为后人绝对不能舍弃这些好的法则云云。

终于,盘庚成功渡黄河南下,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然而商朝王室内争激烈,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国都的水患灾害依旧严峻,盘庚不得已再次搬迁。

这一次贵族直接联合百姓一起反对,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盘庚再次发表长篇演讲,说要搬去的新国都殷土肥水美,山有虎兽,水有鱼虾……大家合力发展,定能成星火燎原之势。

是的,星火燎原一词最早就出现于此。

安抚了百姓后,盘庚又以强硬手段将不服从的贵族们赶至殷地,软硬兼施,这才完成了迁都。

此后两百多年,商朝国都一直在殷,朝局稳定,且使原本式微的王朝有了复兴局面,所以商朝又称殷商或殷朝。

公元前1101年,商朝步入晚期,后国都被迁到了沬邑(今河南鹤壁),帝乙将沬邑改名为朝歌。

后来纣王帝辛即位依旧沿用朝歌为国都,亡国之都因此而来。

商朝迁都历史相当频繁,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围绕在水患和国情两个方面,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稳定政权、维护统治。

可最后几百年的努力和折腾,就只剩下一个回不去的朝歌了……

周朝国都变迁

周朝的国都变迁远没有商朝那么频繁,但也有不少曲折。

传说商族的祖先是帝喾,周族的祖先则是帝喾元妃的儿子后稷,算是出自一脉。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公亶父。

他是周文王的祖父,被周武王追封为周太王,是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纽带人物。

周太王做过最重要的决策就是迁都于岐,当时正处商朝武乙时代,周族人早期居住在陕西一带,主要以游牧为生。

然而西北戎狄经常来犯,扰得周人民不聊生,周太王感叹:

“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故带姬姓族人远迁,搬到了岐山以南的周原。

周原物产丰富、农耕便利,周人很快就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建邑筑城,形成了本族的小王国,还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

《竹书纪年》就有详细记载:

“武乙六年的时候,商王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定国号为周,初具国家雏形。”

周人接受商朝的文化系统,受商朝的保护,成了商朝的附属国,却又不完全听命于商,拥有极高的统治自主权。

可以说,岐山就是周王朝的发祥之地,此后的四百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文化政治中心。

对此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典故——凤鸣岐山。

《国语·周语上》道:

“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指凤凰一类的鸟。

《诗经·大雅·卷阿》也道: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讲的都是周文王在岐山时,常有凤凰栖息在此并高声鸣叫的故事,因此凤凰被周人视作祥瑞。

周族国力日渐强盛,引起殷商的忌惮,姬昌继位后,商朝对周族的打压尤其严重。

纣王曾一度将姬昌囚禁在朝歌,史料和影视剧常说的剧情,就是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带宝马美人奉与纣王,请他释放姬昌。

纣王残忍无道,将伯邑考杀之做成肉饼,迫姬昌吃下……

姬昌回西岐后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讨商伐纣之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兵和商军大战于牧野,武王大胜。

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

周朝又分西周和东周,周武王创建周朝,一开始国都还定在西岐。

武王有意迁都到镐京,可惜他多年辛劳,上位第二年就病重离世了。

不久后周成王即位,履行了武王的遗志,将国都迁至镐京。

此次迁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固了国防,周朝政局稳定了近百年,中间没有再另外搬过家。

直到公元前771年,西周第十二位君主周幽王荒淫怠政,烽火戏诸侯,国中内乱外患严重。

后犬戎入侵,皇城毫无抵抗之力,任由敌军长驱直入打进了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曾经被幽王所废的太子宜臼自立为王,史称周平王。

为了加固对东部地区的管治和防御,周平王联合郑、秦、晋等诸侯共行迁都之事,将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阳,东周开始。

虽然冠以周名,东周却早没了当初的盛世,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依赖其他诸侯的保护,任由他们做大做强。

最终形成了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周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或许因为早期的君王们过于耀眼,周王朝又创立了太多传奇故事,故而周王室的没落,总让人感到唏嘘。

就如白月光一般,成了世人忘不了的西岐。

朝歌和西岐

无论是商朝还是周朝,迁都都是很常见的政治手段,但今人最熟知的国都还是朝歌和西岐。

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这两座都城在今天的哪里?

先说朝歌,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公旦(武王姬发的弟弟)奉命讨伐殷商,杀了武庚禄父、管叔……居河、淇间故之地为商墟。

这里的“河”和“淇”分别指的是黄河和淇水,也就是说殷商的国都朝歌位处黄河和与淇水之间,大概方位确定了,就剩下具体的位置了。

《史记》和《嘉庆·浚县志》中关于殷墟也有相同的记载,都说位于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考古学家发起了寻找殷商废墟的工作。

根据史料提供的信息,在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钜桥镇刘寨与申寨中间地带展开了发掘。

经过漫长的考古工作,终于挖了一处大型城址遗迹,其中出土了大量了文物,诸如甲骨文、青铜嚣等。

经过研究对比确认为商代时期的产物,且出土位置正位于“河、淇之间”,符合古代对殷墟的描述。

最重要的是,遗迹中还发现了一尊铜方鼎,鼎上刻有铭文,皆是当初纣王大修鹿台宫殿的事迹。

因此专家推定此遗址就是商朝灭亡时,纣王引火自焚的鹿台遗址,命名为鹿台遗址。

紧接着,考古专家们又以鹿台遗址为中心点,向周围地区继续展开挖掘工作。

果真在西北方向又发现了一处大型城址遗迹,里面同样有各式各样的商代陪葬品,还有一条四十米宽的古城墙残迹。

因为发现的地方叫刘庄,就命名为刘庄遗址。

鹿台遗址和刘庄遗址共同构成了商末国都朝歌的大体框架,昔日的朝歌曾是商代最繁荣的城市。

纣王还在了朝歌推行了甲骨文书写制度,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宗教祭祀仪式,吸引了许多来自各地的贵族、文人、艺人,汇聚了多元文化交流舞台。

但如今只剩下残败的遗址,昔日种种都随着纣王的那把火化成了灰烬。

再说西岐,《史记·周本纪》中记载:

“周之先,太王之子季历居岐山之阳,为西岐伯。”

岐山指的就是周朝国都西岐,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的一座山峰,“阳”则意味着山南,总结就是西岐位于岐山南麓地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学界已经证实了朝歌的存在,又开展了西岐的考古发掘工作,终于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城址遗迹。

其中出土的文物符合西周时代特色,位置也处于岐山之阳。

同样还有一尊铜方鼎,鼎上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迁都镐京的故事,确认了此遗址就是周朝国都西岐。

西岐曾是周朝文明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周武王就是以西岐为根据地,实现了四海统一,确立了周天子为首、诸侯为辅、百姓为本的统治格局。

但最后也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遥供人们追忆曾经的文明。

结语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都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

无论是商还是周,它们从来不是单独割裂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才不会断。

或许商周之前的历史过于遥远,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

但追本溯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才能坚定要到哪里去。

商周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这样的“隐入烟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

回不去的朝歌、忘不了的西岐,到今天依旧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正如文明会有间歇,却从不会断绝。

考资料

《尚书·商书·盘庚篇》 先秦诸子

《史记·殷本纪》 司马迁

《史记·夏本纪》 司马迁

《后汉书·西羌传》 范晔

《殷商制度论》 王国维

《竹书纪年》 春秋战国 编年体通史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