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父子情:嘴上说孩子是个累赘,却在笔下的字里行间显露父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谁 鲁迅的父子情:嘴上说孩子是个累赘,却在笔下的字里行间显露父爱

鲁迅的父子情:嘴上说孩子是个累赘,却在笔下的字里行间显露父爱

2023-07-16 0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言:

鲁迅是中国近代的文豪大家,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但是在他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一个是他与弟弟的失和,另一个便是父母为他包办的婚姻。

鲁迅

不过,在他的婚姻生活中,第二任妻子许广平,还有意外得来的孩子,却给他带来了一道炫丽的光。

鲁迅中年意外得子

1907年,26岁的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家,被先进思想洗礼的他好像从封建枷锁中重生了一样,满身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满心欢喜的他一路跑回家,想要与许久未见的家人重温家庭的温暖,然而,迎接他的,却是母亲未经他允许敲定的婚事。

女方名叫朱安,是绍兴本地人,家里曾当过大官,只不过因乱世家道中落,周家虽然清贫,但也算是体面人家,于是母亲就擅自主张替他决定了婚事,而且,那个时代讲究父母之言媒妁之约,鲁迅自己的想法却是次要的。

朱安

鲁迅虽然对母亲的行为感到气愤,却也并没有打算与未婚妻提出分手,因为从小在绍兴长大的他清楚的知道,一个被夫家退婚的女子,以后将会面临怎样的悲惨生活。

对母亲安排表示气愤的鲁迅在大婚第三天后选择离家出走,他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失望,却也不想因为自己的选择害了朱安一生,便想着就这样生活下去,不与朱安琴瑟和鸣,也不让朱安受尽白眼。

原本打算孤独一生的鲁迅,在42岁这年遇到了自己的真爱,许广平。

那是1923年秋天,当时在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在好友许寿裳的邀请下,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学校任教。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女师大的学生们被轰动了,在鲁迅即将任教的教师中,挤满了学生。

鲁迅

能让学生们如此狂热,全都是因为鲁迅刚刚发表的《狂人日记》还有小说集《呐喊》。在这群兴奋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容貌清秀的姑娘,她就是许广平。

鲁迅与许广平的第一次见面也就是这个时候,当时人们只看过鲁迅写的作品,却并未见过真人,同学们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想象着,鲁迅到底是一怎样风度翩翩的人。只有25岁的许广平也充满了期待。

然而,鲁迅的形象与大伙儿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英俊的外貌,两寸长的头发粗而硬向上竖立着,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那褪色的夹袍与褪色的黑马褂是一个颜色,手腕上、裤腿上到处都是补丁。

同学们似乎对鲁迅是以这样的形象出场不是很满意,讲台底下议论纷纷,但当鲁迅一开口讲课,所有人安静了下来。

许广平

在《鲁迅和青年们》一文中,许广平是这样描述鲁迅给他们讲的第一堂课的:

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时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著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不约而同地大家吐了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鲁迅用自己的学识征服了大家,他时而幽默、时而严肃,让大家身临其境,很快忘记了时间。当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众人只感觉时间过得这样快,只感觉听得还不够酣畅。

鲁迅的才华深深吸引了许广平,此后每次上课,许广平总是坐在第一排,还时不时地向鲁迅提出问题。

鲁迅和许广平

这时鲁迅与许广平的相识,却并没有因此产生爱情,只不过是一个学生老师的钦佩。

1925年,在鲁迅教育下成长了一年的许广平就要迎来毕业,她对于学校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感到难过不已,她认为是教育的失败,是青年的倒退,感觉自己陷入了迷茫之中,急需一个人的解惑。

每每想到这里,许广平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干脆摆墨执笔,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鲁迅,希望老师能帮助自己解得心中的疑虑。许广平以为鲁迅会在几天后回信,或者不会回信,然而第二天,她就收到了回信,上面称她为“广平兄”,信末所属日期和她发信是同一天。

许广平深受感动,立刻写了第二封信,询问自己何以担当“广平兄”三字,鲁迅再一次快速回复。这就是著名的《两地书》,这是他们感情的开始,里面却并没有花前月下的佳句。

鲁迅和许广平

在他们第一封书信往来之后,学校又遇到了“驱杨运动”,期间,许广平等6位学生遭受校长不公平待遇遭到开除,引得全校师生全体离职,鲁迅等7位社会知名人士,联名书写了《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冯超宣言》,公开表示支持女师大学生。

最终,段祺瑞政府在压力下,撤销了女师大校长的职务,这才平息了学生的怒火。

在这之后,许广平与鲁迅的书信来往更加频繁,鲁迅的冷静、智慧,开导着许广平,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情。

在当时的环境下,鲁迅和许广平在一起后就决定不要孩子,坚持做“丁克”。然而,因为避孕的失败,许广平意外怀上了孩子,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意外得来的孩子。

鲁迅一家

1929年,许广平来到医院准备生产,但是由于是高龄产妇,生产的时候非常困难,拖了很长时间还是生不下来。

在手术室外的鲁迅来回踱步非常着急,医生给出一个艰难选择,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鲁迅毫无片刻思索:“保大人。”好在,在医生的努力下,最终母子平安。

父子之情

对于这个意外得来的孩子,鲁迅具有非常“奇怪的表现”,从他的笔下便可看出。

“孩子是个累赘,有了孩子就有许多麻烦,你以为如何?近来我几乎终年为孩子奔忙。”但之后鲁迅又说,既然已经生下,只要抚育起来,他甚至表示“这是报应,也就无怨言了。”来表达自己的无奈。

鲁迅一家

从这段话中,鲁迅似乎对有孩子这件事感觉颇为麻烦,但是如果细细品味,这段话不仅仅有麻烦之意,还有一丝丝宠溺。

后来鲁迅又写道:“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亦较去年强健,且近来似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当因年级渐大之故,惟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费不少功夫耳。”

儿子缠着要他讲故事,鲁迅虽然嘴上说“颇为费去不少功夫”,但身体还是诚实地耐心讲故事。

在鲁迅笔下,还记录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儿子“调皮”的事情,他都是以“嫌弃”的语气写的,但字里行间却显示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喜爱。

鲁迅一家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不仅调皮,而且非常不喜欢学习,对此鲁迅也颇为无奈:“我这里的海婴男士,确实个不学习的懒汉,不肯读书,总爱模仿士兵。”为此,鲁迅曾给儿子看残酷的战争影片,以为这样就能“吓他一下”,结果周海婴看后更起劲了。

除了这样记录儿子的日常,鲁迅也时刻关注着儿子的身体状况,他说:“海婴很好,冬天胖一下,近来又瘦长了起来。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据周海婴回忆,他与父亲之间有过许多次互动。

鲁迅早上起床后不爱吃早点,也没有在床上饮茶、喝牛奶的习惯,仅仅抽几根烟而已。他的烟缸、烟嘴和香烟就在床头,小小的周海婴每天早上都会趁父亲没醒之前偷偷溜进房间,轻轻地将一支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再悄悄离去,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孝心的事情。

周海婴和母亲

有时候,鲁迅早早醒了,就那样眯着眼睛观察自己儿子的举动,却不作出反应,光看着。

父子俩像这种无声的交流还有很多。

周海婴小时候被规定必须在八点上楼睡觉,迟一分钟也不行。一次在睡梦中,周海婴恍惚听到“铛啷啷”跌落铁皮的声音,他非常好奇,蹑手蹑脚地走下楼,就看都父亲站在窗口向外掷出一个物品,随即又是一阵响声,还相伴着一只猫的叫声。

等父亲把所有物品都抛出去之后,周海婴出去寻找,发现有数个铁皮香烟罐躺在地上。原来,附近邻居的两只猫发情叫唤,声音极其烦人。周海婴心想,可能是父亲写作心绪屡次被打断,所以才有扔香烟罐的举动。

周海婴

得知原因后,周海婴又将香烟罐捡回家,准备留着给父亲下次用。

在鲁迅先生房间里有两只鱼缸,这里的故事让周海婴印象深刻。

虽然在一个家中,两只鱼缸里的鱼境遇却非常不同。一只鱼缸里面养着金鱼,用周海婴的话来讲是“呆头呆脑”的,却又非常娇气。这几条金鱼不适合上海的自来水环境,再加上他们不会侍弄,没过几天就死了。

而另一只鱼缸里面的养着十尾斗鱼,非常惹人喜爱,它们不像金鱼那样安静,非常活泼善游,还喜欢相互追逐打闹。有时候会失去控制一头撞到玻璃上,非常滑稽。这样的场面非常讨喜,就连鲁迅经常写着写着就起来欣赏起鱼来。

鲁迅

这些鱼是内山完造送来祝愿鲁迅能够早日康复的,在其送来的一段时间后,鲁迅能够下床活动了,这让全家人都对这缸鱼产生了喜爱之情。

每当空闲的时候,鲁迅就会和许广平一起往浴缸中换水,铺沙,布置水草。有时看到水草过密,怕妨碍鱼的呼吸,又去掉一些,再撒下鱼虫,然后静静地观看鱼在水中吃食的样子。

周海婴非常顽皮,看到鱼儿游来游去非常好奇,就伸手到水中抓一条上来,可鱼太滑,又会跳进水中,没有办法,他只能看着鱼儿再次回到水中。

不过,玩心大起的周海婴并不打算放弃,他软磨硬泡让许广平给自己买了蝌蚪放在鱼缸里,等着蝌蚪慢慢长成青蛙。青蛙是两栖动物,不能在水里太长时间,周海婴便像大人一样,往鱼缸里面折腾东西,弄成了一个小浅滩,青蛙就在上面西语系。

周海婴

这些举动鲁迅从未制止过,他或许是觉得不忍心打破小孩子爱玩的天性。

鲁迅对儿子的教育观

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是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周海婴对父亲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为他治病的情景。

鲁迅年轻时候学过医,但一般不随便给人开处方,也不随便给人介绍药。他自己身边也不会在乎,但身边亲人生病的时候,往往是鲁迅最着急的时候。

上海的夏季极其闷热,鲁迅经常起痱子,因此家中备的最多的药是“兜安氏”痱子药水。他自己得痱子是不上心的,有时抹药有时不抹,但只要其他人也得了痱子,他就是倍加关心那个人。

鲁迅一家

一次,周海婴起了一身痱子,又红又痒,一抓全破更加难受,一不小心被抓破的地方会流血化脓,那是一种常人所不能忍耐的抓心挠肺的痛苦。周海婴非常难受,晚饭结束后,他就跑到楼上,在父母的簇拥在趴在床上,在父亲帮他涂上药后,再由母亲帮他扇凉风。

凉风一经过皮肤非常舒服,又痒又疼的感觉顿间消失,在舒服的环境下,周海婴很快就困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就在他即将睡着的时候,母亲却叫醒了他,让他回自己的房间去睡,不要打扰父亲写作。

除了夏天会长痱子,周海婴从小就有气喘病。每当气喘病发作的时候,是鲁迅和许广平最操心的时候。这种气喘病,每在季节变换的时候发作,发作时整夜咳嗽彻夜不能眠。

鲁迅

在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后,有些医术的鲁迅不得不亲自开发新的办法。他先在盛水的小锅中卡上一支细管,加橡胶圈密封,将细管一段通入另一个小杯中,杯中装有调好的“重碳酸曹达”和食盐稀溶液,用酒精灯烧开,此时蒸汽会顺着细管喷出来,周海婴张口吸气。

这套方法是为了周海婴能够喘上起来,如果还不见效,鲁迅还有第二套方法。

将一种药膏隔水泡热,然后隔着布料均匀的铺在周海婴的胸前或者背部。这种药膏上面有薄荷,周海婴顿感胸口气息匀了许多。

小时候的周海婴身体比较差,小病很多,很令鲁迅感到头疼,但每次儿子生病,他都会想各种方法治病,像上面这些描述,在他的日记中有数百次。

许广平和儿子

由此就能看出鲁迅对儿子的关心、爱护。这时有人就会想,像鲁迅那样的大文豪,对孩子的学习一定非常严苛,但事实并非如此,鲁迅对孩子可以说是“散养”。在《鲁迅先生与海婴》里提到:

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周海婴幼时的玩具很多,却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大多都被他拆散得七零八落。一是小孩子的天性,喜欢看内部构造,二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相信就算拆散,他也能再装回去。

但是周海婴即便将手中的玩具全部拆坏,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一顿批评。有了父母的“放纵”,周海婴变得更加大胆,他没有玩具可拆,就看上了父亲特意为他买的留声机,他弄得满手油污,沉浸在拆卸的快乐之中,就连母亲就在身后也不知道。

鲁迅

许广平并未责罚儿子,只是让他再重新装起来,事实是,周海婴也办到了,或许是之前拆卸玩具取得的经验。

后来,周海婴有看上了父亲给母亲买的缝纫机,此时他的技术已经非常好,拆了之后还能重新装回去,性能仍然正常运作。

周海婴与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爱读书。他从小活泼好动,学习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让他很是不喜,不过,后来父亲去世后,他才终于后悔为何没有好好读书。

1936年,鲁迅的身体非常不好,这段时间的周海婴也变得非常乖巧,他不再调皮捣蛋,每天乖乖上学,回到家也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影响父亲休息。

鲁迅

但是不幸最终还是到来了,十月十九日,还在睡梦中的周海婴被母亲叫醒,他不解,因为此时还没有到上学的时候。母亲捂着脸,眼泪流出了指缝,周海婴顿时预感大事不妙。

他想要去看看父亲,但是母亲死死地拉着他,他用力挣脱,终于来到父亲房间。父亲仍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好像还在那里睡着,他多想走过去再为父亲插一次烟,但父亲不会再偷偷眯着眼看他了。

在鲁迅去世后,坟地选在虹桥路万国公墓,那是宋庆龄推荐的,因为在墓穴的不远处有一大块土地是宋家墓地。对于宋庆龄的帮助,周海婴从心底里感激。

从19日开始连续三天,许多知名人士前往殡仪馆瞻仰鲁迅遗容,签名的民众超过万名,团体数百个。

鲁迅

22日下午,鲁迅先生的送葬部队开始出发,人们一路唱着挽歌,一面随着灵车缓缓前行,足足两个小时才到达墓地。

棺椁被缓缓放入墓穴后,许广平将第一抔土洒向墓穴,现场所有人哀恸哭号起来,只有7岁的周海婴嚎啕大哭。

在父亲去世后,周海婴很快成长了起来。有一天,母亲拿来毛笔、砚台和一些纸,嘱咐他书写父亲墓碑上的字。由于自己的不好好学习,字也没练成,他的字写出来歪歪扭扭不像样子,因此他极不愿意。

母亲却说:“爸爸的墓碑,谁写都会受到牵连,你是儿子,又是孩子,他们抓不到把柄的。”听到这里,周海婴接过纸笔,写下了幼稚的六个大字:鲁迅先生之墓!

鲁迅

晚年周海婴回到这里,他总会因为这幼稚的字,而感到伤感又后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