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你读懂了吗?注释及白话翻译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你读懂了吗?注释及白话翻译来了!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你读懂了吗?注释及白话翻译来了!

2023-12-17 17: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源自《何为良好的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2.卡尔维诺著作《树上的男爵》,这个不用多说。

材料契合度:★★★★

原 文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译文

我们常常追求超越俗世,不屑于传统,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如果因而走向了逆反,对于传统不假思索地进行批评,这种态度就值得警惕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但这并不是为反叛而反叛的理由。即使自己有明确的期待,也不该脱离现实与传统。

注释

3.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文艺流派。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

考生用在这里是说,不该为了逆反而逆反。

材料契合度:★★★★★

原 文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译文

麦金太尔说:“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人具有社会性,我们无法摆脱这一点。我们觉得可以脱离社会与家庭,无非是缺乏体验与阅历的年少轻狂。这种傲慢危害很大。

注释

4.麦金太尔《追求美德》,译林2003,p280。见陈嘉映p207。

图片源自《追求美德》

5.《红楼梦》: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原 文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祛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译文

在我们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自然有着家庭与社会的因素。在家庭、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中,我们不断体会,动态调整着自己的生活状态。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并没有脱离大地,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我们如果脱离家庭和社会,竭力去掉传统的光圈,其实是一种自我膨胀。看上去有着自己的个性期望,实则迷失了自我。

注释

6.《树上的男爵》,至于柯希莫的生活观念是不是实践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马克斯·韦伯的祛魅理论。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首先提出来的,意指将“魔力”从现实世界中排除出去,使世界理性化。

作者用在这里是指否定实践传统,去掉其光圈。

材料契合度:★★★★★

原 文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译文

自然,单纯从家庭与社会角度谈角色定位也是褊狭的。批判传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但是非理性的批判应该反对。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便不能成立。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背负实践的传统。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这也可以看作一种面向大地的实践姿态。

注释

8.尼采提出“成为你自己”,也就是人生意义不断地自由超越过程。他提出 “人生境界向骆驼一狮子一孩子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从坚韧负重的骆驼,到勇猛的狮子,到纯洁的幼童,回归本原。

作者用在这里应该是提倡回归实践的传统。

材料契合度:★★★

9.陈年喜。我觉得这个材料有问题,降格不是回归。

材料契合度:★★

10.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媚俗理论。这个词已经用白了,指取悦他人,迎合世俗,勉强可以。

原 文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译文

每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同,实践的方式也不同。比如一个人如果追逐权力,这恰恰是他的人生目标,这算作期望的完成还是一种堕落?我们改造生活,生活也改造我们。我们无法否认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又承认自己梦想的情况,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走向实践。我们记得大海与风帆,也应该适时保持沉默。

注释

11.米沃什《让时间停留在伯克利海湾》,又译为《礼物》。用在这里无非是基于实践,但是保留自由的想象。也就是“升上天空“。

载《读者》2015年第1期

材料契合度:★★★★

12.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世界由独立的“原子”事实和事态构成;面对世界,我们能说则说,不能说的,保持沉默。

材料契合度:★( 跟本文不搭 )

原 文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译文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要固守自己“离开大地”的超脱形象,而是热爱大地。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注释

1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这个词用白了,现在多指单一,固化,取消多样性。

材料契合度:★★★

14.《树上的男爵》主人公的墓志铭: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材料契合度:★★★★★

附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原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篇高考作文,你怎么看?欢迎文末留言!

作者 | 王希明 · 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梦观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