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背景设定全解析(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饥饿游戏大结局解析原著 《饥饿游戏》背景设定全解析(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影评

《饥饿游戏》背景设定全解析(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影评

2024-07-11 06: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适逢《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上映,本文来带大家温习一下《饥饿游戏》的相关背景和设定。

01 关于《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撰写的系列科幻小说。饥饿游戏系列的两个属性标签,一个是青少年小说(Young Adult Fiction),一个是反乌托邦(Dystopian)。

《饥饿游戏》小说封面

不同于乌托邦所描绘的理想型人类社会(例如《乌托邦》《理想国》《桃花源记》),反乌托邦着力于描绘复杂人性所导致的非理想型社会。很多人会拿《饥饿游戏》对标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弥留之际的爱丽丝》《鱿鱼游戏》同属此类),但两者有着很大不同。同为反乌托邦主题作品,大逃杀强在直面描写人性冲突和丛林法则,而饥饿游戏更侧重于探讨贫穷、公信缺失乃至底层反抗等社会问题。

《大逃杀》海报

而青少年小说的属性,使《饥饿游戏》对社会体制的探讨浅尝辄止,篇幅更多让位于描写青少年的情感纠葛。虽然无法比肩哈利波特系列,但饥饿游戏已经算是青少年幻想小说中的优秀代表了。

主角三角恋有点类似同期的《暮光之城》

《饥饿游戏》的创作有古典文化和现实诱因两方面的灵感来源。古典文化方面,其一是古希腊神话中忒修斯向米诺陶斯献祭童男童女的情节,其二是古罗马的竞技场文化。现实诱因方面,作者在一次看电视换台时,看到娱乐节目和战争同一时间在不同频道播放,这种荒诞感也成为了她写作灵感的来源。

《角斗士》

饥饿游戏系列至今已推出3部正传和1部前传,并已全部影视化。最新一作就是今年上映的前传电影《鸣鸟与蛇之歌》。

02 饥饿游戏世界观

《饥饿游戏》的故事发生在后启示录风格的未来世界。北美洲经历了一场吞噬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的大灾难。人们在灾后废墟上重建起一个叫施惠国(Panem)的国家,由国会区(Capitol)统辖其余13个行政区。

施惠国行政区划图

历史上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恰好也是13个,美丽国正是在这些殖民地的基础上扩展建立起来的,所以美丽国就是施惠国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射。

历史上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回到施惠国。国会区在地理位置上占据要冲,于军事上易守难攻,于经济上也处于各区贸易往来的枢纽。其它各区则各司其职,为国会区提供资源和产品。像是1区负责奢侈品工业,2区负责采石业,13区负责军工。而最偏远的12区负责最低等的煤矿开采,也是最为贫穷的行政区。

作为帝国首都的国会区纸醉金迷

底层人民的剩余价值被榨取,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往头部行政区。10%的人掌握了90%的财富,国会区和1区、2区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富人,也聚敛了绝大部分的财富。相反的,其它行政区和大多数人民则处于疲累和贫穷交迫的困境中。

大多数行政区民不聊生

于是13个区联合发动了军事叛乱,施惠国也由此进入了史称的黑暗时期。叛乱很快就被国会区的高科技和强大军力给镇压了下去。其中第13区更是被核武器夷为平地——但13区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消灭,国会区和13区残部签订了协议,以13区放弃地表重建(方便帝国向国民宣传平叛的胜利)为代价,换取13区在地下世界的重建。而战前由13区负责的军工板块,战后被转移到了2区。

13区对抗国会区,是正传后半段的故事主线

战争结束后,国会区创办一年一度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以示惩罚。即要求战败的12个区每年各自选派一对少年男女参加在国会区竞技场举办的逃杀生存竞赛,并全国直播。每届比赛仅有一人可以生还并成为最终胜利者。获胜者所在的行政区将获得物资和食物奖励,而获胜者本人也将终身衣食无忧。藉由举办饥饿游戏,国会区一方面是要娱乐取悦上流社会富人阶层,另一方面也是惩戒和警示战败各区,消磨和打压他们反叛的念头。

娱乐至死的饥饿游戏直播

03 游戏规则和历史

被选派参加饥饿游戏的少男少女叫做贡品(Tributes),适龄范围是12-18岁,以抽签的方式产生。每个人12岁时放第一张名条进乐透池,以后逐年增加一张,直至18岁时的7张(名条越多中奖几率越高)。但贫困区的少年往往会选择通过增加名条数量来换取食物,这也就是为什么男二在一开场时就说他在池子里有几十张名条。

男二用在乐透池里增加名条来换取食物

抽签选派的规则之上还存在自愿原则,也就是可以主动报名参赛——只是一般不会有人自愿主动去送死。三部曲故事中出现过两次自愿参赛,一次是74届时女主Katniss代替被抽中的妹妹出赛,另一次是75届时老婆婆代替Finnick的失心疯女友Anne参赛。

主动替妹参赛的女主

此外在富庶的1区2区,存在一部分从小就接受训练、以参加饥饿游戏为目的和荣耀的职业选手,叫做专业贡品。专业贡品通过复杂的选拔而非抽签机制产生。专业贡品和普通贡品同场竞技,就好比梅西C罗打我侄子的校队。但专业贡品也存在短板,那就是养尊处优后导致的生存技能欠缺和求生欲望不足,这又好比白斩鸡中国男足不一定打得过物质条件一般的朝鲜队。

来自富人区的专业贡品视参赛为荣耀

每一名贡品会被安排一名导师。导师的工作包括传授参赛经验、赛前协助贡品做媒体宣传(以拉取选票和赞助),以及赛中协调发放道具物资等。导师一般是选手所在行政区曾经的游戏胜利者。比如三部曲中女主Katniss的导师就是12区历史上唯二的游戏胜利者之一——Haymitch(另一位获胜者久已失踪,一说是前传中的Lucy Gray)。

来自12区的传奇获胜者Haymitch

而在饥饿游戏创办初期,导师的角色是由游戏设计者充当的。他们是国会区游戏设计专业的高材生,除了设计游戏机制,他们所带贡品的战绩也是考核他们学业的重要标准之一。无怪乎前传中的Snow(也就是后来的施惠国总统)在抽到来自12区的女贡品Lucy Gray后会感到焦虑——因为最贫穷的12区在游戏中胜出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这会影响到他原本唾手可得的优秀学生奖和奖学金。

年轻的Snow不幸抽中12区少女Lucy作为其导师

三部曲故事中的第74届饥饿游戏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对双黄蛋获胜者——代表12区参赛的Katniss和Peeta利用游戏规则漏洞,逼迫总统Snow承认二人同为获胜者。而该届游戏的设计师事后也被立即处死。

饥饿游戏史上唯一的双黄蛋获胜者

除了一年一度的常规比赛,饥饿游戏每隔25年还会举办大旬祭(Quarter Quell),也就是有特殊规则加持的特别版游戏。第一届大旬祭(第25届常规赛)的特殊规则是通过选举而非抽签产生各区贡品——国会区以此警告各区“选择”叛乱的后果。第二届大旬祭(第50届常规赛)的特殊规则是贡品翻倍,也就是各区要派出2男2女参赛——Haymitch也是历史上唯一在一届比赛中战胜47人的传奇获胜者。第三届大旬祭(第75届常规赛)的规则则是回锅肉,也就是从各区往届的获胜者(不限年龄)中挑选贡品(曾经获胜者是有终身豁免权的)。这一规则是Snow总统为Katniss量身定制的,因为她是12区唯一现存的女性获胜者,所以她不得不再度参赛。Snow想借大旬祭干掉Katniss,进而镇压潜在的叛乱。而其他的参赛者中有一半也心知肚明自己做了陪跑的倒霉蛋。

第三届大旬祭

04 关于《鸣鸟与蛇之歌》

《鸣鸟与蛇之歌》(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是饥饿游戏系列的前传。本作放弃了三部曲中的人气大表姐,而是选取了年轻时英俊帅气又野心勃勃的Snow作为故事主角。前作的故事我称之为“白雪王子黑化记”,讲的是曾经阳光进取的游戏设计师Snow,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残酷厚黑的帝国独裁者的。片名中的蛇指代的是Snow总统(蛇是Snow的象征,这在三部曲中通过Katniss的视角有所提及),而鸣鸟指的是前传故事女主Lucy Gray。

少年Snow

故事中埋伏了很多彩蛋。比如说交代了为何Katniss选择嘲笑鸟(Mockingjay)作为反抗者的象征会招致Snow总统的深恶痛绝(嘲笑鸟是前传中叽喳鸟的杂交后代)。比如说女主Lucy跟Snow说“收获沼泽土豆(Katniss)为时尚早”颇有点一语成谶的味道。比如说交代了Snow为何对白玫瑰怀有特殊感情的由来。又比如说那首《吊人树》(The Hanging Tree)是如何在全国传唱开来,其歌词又有何含义——都是会令系列粉惊喜的一些精巧设计。但考虑到前传时隔十年后才写作出版,所以很难说作者是在系列创作之初就安排好了这些伏笔,更像是后续的衔接和补完。

故事还展现了饥饿游戏在创办初期的简陋和直接,以及游戏设计师如何一步步完善游戏规则、增加场外互动,并善用媒体和舆论以提高游戏的观赏性的。

早期的饥饿游戏场馆简陋赛制粗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讲述Snow如何一步步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追求机会和公平既是Snow最初行善的动因,也是他后期为恶的执念来源。Lucy一开始引起了他内心追求的共鸣,后来也成为他达成个人野心的障碍。而他的富人好友帮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运作法则。与其说是“黑化”,更准确的说是高层游戏设计者通过游戏规则,让Snow一步步发掘出了自己内心真实存在的恶。至于具体情节和细节,大家还是去电影院亲身体会吧 :)

蛇与鸣鸟之歌

————————————————

本文原载于奇幻公众号:BelowTheAshes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