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奥运射击选手其实压根看不清靶子的环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飞碟射击靶子叫什么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奥运射击选手其实压根看不清靶子的环数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奥运射击选手其实压根看不清靶子的环数

2023-12-24 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于射击运动来说,视力远没有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重要。

普通人无法看清的靶纸,很多射击运动员同样无法看清。

因为一来靶纸那么小、距离那么远,已经超过人类视力的极限。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看的不是很清……二来即便存在“千里眼”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无法做到动作稳定、且心态平静的完成射击,依然无法实现目标。

毕竟射击向来比的不是谁看的最准,甚至不是比谁射击的技术,而是比谁心理更沉着,动作更「稳」。

——所以射击选手花了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训练抗压能力/心理负荷和稳定性。包括所有射击项目用到的道具,射击服、射击鞋等,主要的作用也都是提高稳定性、降低干扰。

面部肌肉颤抖对气步枪射击而言是很要命的

之前和射击队的聊过,其中两点记忆犹新。

打气步枪射击的,别管平时表情多么搞怪面部动作丰富,射击时控制面部肌肉颤抖的能力相当重要(实际上很多身体的细微动作并不受主观控制,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另外别看射击运动员比赛中每个动作那么稳、甚至视觉上动作表现的很程序化很僵化,其实他们的身体动作非常柔和(笨重的射击服也限制了活动),射击运动员在所有奥运运动员里,可能具备最强的姿势模仿能力。

这个姿势模仿能力,也是选拔潜力小射击运动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多放一些射击相关的设备和数据,对视力和射击这件事理解就能直观很多。

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说,视力其实压根不是决定最终成绩的关键因素。

奥运射击分为两类,固定靶射击(气步枪、气手枪)和飞碟移动靶射击(双管霰弹枪)。固定靶射击里最短距离10米,固定射击位+固定靶纸。

找了三张十米气步枪比赛的照片,注意距离十米远的靶纸上的黑点(很小):

今年东京奥运会的十米气步枪2016年里约奥运的十米气步枪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十米气步枪

照片里几乎看不清的黑点,长这样:

具体尺寸为:

总直径= 45.5mm; 4 环直径=30.5mm; 9 环直径=5.5mm; 10 环Ø=0.5mm; 划线宽度0.1mm至0.2mm

就这么点大,且那么远。

想要看清靶纸上的7~10环区,对人类的视觉而言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想靠眼睛去区分更细微的、能决定选手成绩的*.*环,更是完全天方夜谭。

如果普通人有机会尝试一下10米气步枪射击,能打中靶纸,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和奥运会使用的靶纸较为类似的装置。通过滚轴更换单次射击的靶纸。相比之下,气手枪的靶纸就要比气步枪大得多。二者在射击器材、射击方式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今年东京奥运会首金杨倩,女子十米气步枪,杨倩的最后一枪只有9.8环,发挥失常,她自己打完可能都以为冠军没戏了,然而俄罗斯的阿纳斯塔西娅·加拉希娜更是很失误的打了8.9环。最后一枪决出了胜负。

杨倩:

加拉希娜:

结合10米这个距离、这个小黑点,想象一下对她们而言大失水准的9.8环、8.9环,是什么概念。它们和各自最高的10.9环,位移的差异,又是怎样一个毫米数值。

——人类的视觉,精度完全没法达到这个水准。

这种情况下,视力度数的差异,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所以开头才说,视力无法成为决定最终射击成绩关键因素,心理负荷的调节能力和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很多人提到杨倩,都知道她是00后,最近还在热议她颁奖时的比心动作、美甲图案、清华学生身份……这个2000年7月出生的姑娘,2011年已经开始射击训练、2012年就参加比赛了。

这整整十年的专业训练中,心理一直是需要伴随技术同步训练的内容。集中的志趣定向、超强的自控力、坚忍的意志品质、进取心……缺一不可。

区别其他项目,射击运动员往往要更荣辱不惊一些,尤其是在参加大赛的多个项目中,不管第一项是夺冠还是失败,都要求选手能尽量恢复到平常心的状态进入另一项——就这种能力的考验而言,整个奥运会项目中也很难找到第二个了。

如今奥运会采用的淘汰制(得分最低者陆续被淘汰,最后冠亚军直接PK对决)在比赛观赏性上显然更紧张刺激,对选手的心理考验是极高的。

因此,射击届也有一个默认的说法,高手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一场无烟的心理战争。

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方面,射击选手也会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看起来“毫无训练痕迹”的射击运动员,他们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方面,要远超于普通人。

关于稳定性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测试(普通人也可以尝试一下):

光脚站在平整地面,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叠放脚背上或悬空,双臂平伸,闭上双眼,然后开始计时——普通人往往在20-60秒间,就无法保持平衡了。

而杜丽之前曾透露过,职业射击运动员能站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同为十米气步枪选手,2004年拿到雅典奥运会首金的杜丽,如今已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首金杨倩的教练之一东京夺金后,庞伟的金牌数量也追平妻子杜丽。而庞伟从身型上看,也许也更接近普通人,属于“毫无训练痕迹”的那类。但他们的稳定性及心理素质,则远高于一般人

所以心理负荷的控制能力、技术动作和身体的稳定能力,这些都要远远比视力重要。

和普通人视力水平相似的射击选手之所以做到机器般的精准度,用卖油翁的话来说,

“无它,唯手熟尔。”

最后多提一下气步枪射击的装备——

因为射击器械、射击姿势的不同,气手枪和气步枪的装备差异极大。

气手枪往往穿着较为舒适、日常运动的服装即可,也不允许借助外界装备来提高射击时的稳定性。而气步枪则全副武装、如同戴了一副盔甲一样:

气步枪的射击服,用盔甲形容真不为过。一般用料包括两层厚帆布外加皮革,因此过去的射击服,重量和厚度都相当的惊人,5+公斤是常态。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世界射击联合会(issf)对装备有过调整,稍微轻薄了一些。

专业选手的射击服都是量身定做、专人专制的,整个测量的繁琐程度,远超过很多高级定制西装的规格。

非职业射击训练者,采购专业射击服时如果无法像职业选手那样测量,也需要填写相当繁琐的身体数据,最终的射击服才能勉强一用。

——就算两个选手身高体重一样,看起来粗粗大大的射击服依然不能换着穿。

射击服的所有功能设计,也为达到射击过程中完美的稳定性,以及尽可能杜绝一切外界的、选手自身的干扰,并且对颈椎、腰背等部位起到保护和预防慢性伤病的作用。

其中选手自身的干扰,就包括因为心脏跳动引起的、和呼吸起伏时身体出现的晃动——结合上面射击成绩和靶纸尺寸,想象一下心跳、呼吸等日常毫无存在感的生理动作,都会极大影响射击的精准度。

与视觉上的粗矿感不同,实际射击服对细节精度、功能要求都极高,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定制化装备

但本质上,射击又会避免装备带来的稳定性额外加成,所以对装备依然有条条框框的检测标准。

比如射击鞋。

在站姿射击中,站立的稳定性、鞋底的防滑性无疑是很重要的。假设选手穿着完全无法曲折、也毫无缓震性的中底,显然稳定性就能达到最大——issf就杜绝了这种情况。

它要求射击鞋“必须是可弯曲的”。专门有个测试射击鞋的器械,要求15牛顿米的力施加到中底时,鞋底必须达到至少22.5°的弯曲。

专业射击用鞋在中底厚度、鞋帮高度等都有严格要求,因为都可能会增加射击时的额外稳定性

因而,射击服、射击鞋等一方面为了这项运动的单个选手量身定制,尽可能满足稳定性的需要,一方面又不能成为提升精准度、左右成绩的额外加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