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有艘大石舫,背后有来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吗 颐和园中有艘大石舫,背后有来历!

颐和园中有艘大石舫,背后有来历!

2024-04-16 2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二郎聊历史”的第五个系列:每周一天,跟着小二郎一起,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在颐和园中,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美不胜收。而坐落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昆明湖西北部水中的石舫更是格外引人瞩目。据悉,该石舫乃是乾隆皇帝所建。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建造一个石船呢?其用意究竟为何?

清晏舫 | 颐和园官网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清漪园”(现名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祝寿而建,1860年在英法联军的攻击下也受到局部毁坏。1875年光绪皇帝上台后,慈禧太后提议重修,到1888年用了13年时间才修缮完成了清漪园,光绪皇帝重新起名“颐和园”。

颐和园全景 | 颐和园官网“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据悉,北京保存下来的石舫,一共有三处,但其他两处(一在北大未名湖畔,一在圆明园遗址之中)早已被兵火毁坏,仅存船身。只有颐和园的石舫,保留了整体的景观。颐和园“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其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都会陪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来这里放生。其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石舫细节图 | 摄影部落@老陆不过,乾隆皇在昆明湖畔建造这样一艘大“石船”可不仅仅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别有一番用意,这一点从他的《御制石舫记》中就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除此之外,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

乾隆皇帝朝服像轴 | 故宫博物院由此可见,乾隆皇建造“石舫”的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警戒后人顺应民意,吏治清明,同时暗喻清王朝坚如磐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出自《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而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李世民时期的“第一诤臣”魏征,也在其《谏太宗十思疏》中进一步强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可见,乾隆皇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的确是寓意深刻。不过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焚毁在英法侵略者的炮火之中。光绪十九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自此,石舫也成了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被英法联军破坏的北京颐和园石舫 | 颐和园官网其实,关于这座石舫,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重建之后的“清晏舫”上层建筑,是石头呢?还是木头呢?

石舫细节图 | 摄影部落@老陆这似乎是个不该问的问题,从题图来看,石舫的每根柱子上都有清晰的大理石纹路,显然是石头的嘛!不过不好意思,这个答案是错的!据悉,由于当时资金拮据,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没有足够的石料(为了获得石料,连英法联军没有烧的治境阁都拆了),所以只能用木头来做石舫的柱子。如今说来,真是不免有些寒酸!不得不说,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从繁荣走向覆灭,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撰稿:小二郎 | 专栏作者,相信历史会说话的一枚萌妹子编辑:小二郎文章部分资料来源:石材研习社CCTV4国宝档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