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曲线坐标图题(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需求曲线特例三个特例 【整合】曲线坐标图题(一)

【整合】曲线坐标图题(一)

2023-05-27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需求曲线

经济涵义: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这就是需求法则。需求曲线是负相关曲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方法技巧】

曲线呈“右斜向下”方向 (这是判定需求曲线的依据 ),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

【典例2 】 2015年二季度以来,继上海大众官方宣布对多个车型降价促销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等多家重量级车企陆续跟进,很快降价风暴便席卷了几乎所有一线主流合资和自主品牌。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汽车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供给变动曲线

经济涵义: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 增加或减少),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简称“线移动”。如国家的生产补贴、国家税率变化等等。

【 方法技巧】判断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看曲线图像,判断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排除需求曲线;

二是看箭头方向,“线移动”箭头线是“平行”的,“点移动”是上升的或下降的,要把含有上升的或下降的箭头线选项排除;

三是要结合材料判断“平行箭头线”的指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向左表示供给量减少,向右表示供给量增加。

例3.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

4. 需求变动曲线

经济涵义:表示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如国家的消费补贴、人们的收入变动、企业信誉出现问题等等)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简称“线移动”。

【 方法技巧】判断时同样要注意三点:

一是看曲线图像,判断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排除供给曲线;

二是看箭头方向,“线移动”箭头线是“平行”的,“点移动”是上升的或下降的,要把含有上升的或下降的箭头线选项排除;

三是要结合材料判断“平行箭头线”的指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向左表示需求量减少,向右表示需求量增加。

例4(2017 全国Ⅲ13)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5. 需求弹性曲线(高档耐用品、生活必需品曲线)

经济涵义:表示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方法技巧】需求弹性曲线。

D1曲线陡峭代表的是生活必需品; D2曲线平缓代表的是高档耐用品

例5. (2010 广东卷)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需求相关曲线(互补品、替代品需求曲线)

经济涵义:表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互补品、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成负相关,与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

【方法技巧】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向的,即甲商品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乙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如D2 曲线;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即甲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商品乙的需求量会下降,如D1曲线。

例6 (2017.全国1卷12) 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7、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P0就是均衡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供过于求;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

7.1 均衡价格变动曲线(均衡点的移动)

均衡价格变动曲线:是指伴随相关条件的变化,均衡价格点发生变动并对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产生影响的曲线。

方法技巧:

①首先,采取分解法,将曲线分解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依据材料判定,是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两条曲线都移动;

②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③用供求图形来考查这种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当供给不变,需求变动时:

当供给不变, 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点移至E1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提高到P1,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而当供给不变,需求减少,即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移至E2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减少到Q2。

由此可得出结论: 当供给不变而需求变动时,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化。

(2) 当需求不变, 供给变化时。

需求不变, 而供给发生变动。当供给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点移至E1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1,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而当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即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均衡点由E0移至E2点。此时,均衡价格由P0增加到P2,均衡数量由Q0减少到Q2。在同一坐标系中,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P0就是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就是均衡数量。

由此可得出结论: 当需求不变而供给变动时,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则与供例7(2015·四川)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中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A. 卷烟税率上调, 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典题8:(2015 福建高考)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形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13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A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B .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C .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D .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竟争优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