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被欺半生,举兵4万,一举逆袭将隋朝攻灭,建唐成开国之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隋朝的开国之君是谁 李渊:被欺半生,举兵4万,一举逆袭将隋朝攻灭,建唐成开国之君

李渊:被欺半生,举兵4万,一举逆袭将隋朝攻灭,建唐成开国之君

2024-07-17 06: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效力隋廷

李渊幼年承袭唐国公之位,其父李昞去世之时,李渊年纪尚不过七岁。待到成年,他性格豁达,深得人心,无论身份尊卑,皆能与其相处融洽。

杨坚成为周静帝的大丞相之后,恢复了李渊的本姓。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创建了隋朝,称隋文帝。李渊进入隋朝后,担任千牛备身一职。由于深受独孤皇后及隋文帝的器重,他在此期间先后担任谯(今安徽亳州)、岐(今陕西凤翔)、陇(今陕西陇县)三州刺史。

杨广即位初期,李渊先后担任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两个郡的太守,后被征回朝廷任殿内少监。

大业九年(613年)春,李渊调任卫尉少卿,开始从文官转为武职。炀帝征伐高句丽之际,李渊被派至怀远镇(今辽宁辽中附近)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借民激起义反抗隋朝,李渊奉炀帝之命驻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同时监管关右诸军事。在此期间,李渊广交英豪,引起炀帝的疑虑。

大业十一年(615年),炀帝赴汾阳宫巡视,“命高祖(李渊)往山西、河东考察巡视”。李渊在龙门遇到毋端儿聚众起义,出兵平定,连发七十箭,箭无虚发,起义队伍因而败退。李渊筑尸为京观,寻回所射之箭。他还击败绛州叛军柴保昌,降服其部数万人。次年(616年),因多次向炀帝进献鹰犬,晋升为右骁卫将军。突厥进犯边塞,炀帝派李渊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共同北击突厥。尽管兵力甚少,李渊挑选善骑射者组成两千骑兵,模仿突厥生活习性,突厥见状以为是其闲暇时光的射猎活动。李渊还准备了埋伏的弓箭手,遇敌时伏兵出击,最终大破突厥。

太原起兵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成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军政一把抓。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河南北及江淮地域的农民武装对隋朝冲击巨大。隋王朝内部分裂加剧,隋炀帝猜忌臣属,擅杀重臣。

李渊任山西、河东抚慰使时,夏侯端劝他早作准备,他同意,但在太原后告诉李世民,唐是他封国,太原是唐故地,要把握时机,如不接受会有大难。待历山飞破、突厥归顺才能兴国安邦。李渊上任后先破甄翟儿部,稳定山西,但突厥袭扰防守副留守、马邑太守败北,炀帝要捉拿李渊、处死王仁恭。李渊要李世民准备起兵,炀帝后赦免他们。李渊认为时机已到,“雄才伟略,从此奠定”。此事件后,李渊加快起兵反隋的步伐。

李渊有济世之略,经纶天下之心。善于记忆,数年不忘见过的人。他善于记住山川地理,一览便能回忆。李渊是一个精心策划、深思熟虑的政治家。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广纳叛军,实力壮大。他让李建成在河东结交英勇,李世民在晋阳结交豪杰,招纳逃亡者,网罗人才。

李世民告知父亲李渊自己的起兵计划,但担心李渊反对。于是找到裴寂商量,裴寂借送晋阳宫美女灌醉李渊后,告知计划。李渊得知后大吃一惊,但最终还是答应起兵,并对李世民说:“我疼爱你,怎忍告发你!”

刘文静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渊部下刘武周起兵反隋,占据马邑和楼烦郡,并和突厥结盟,炀帝大怒欲追究李渊责任。关键时刻,李世民劝李渊起兵,但炀帝又赦免李渊。李渊再三考虑后决定反隋,私下派人召回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讨伐刘武周、防备突厥入侵为由让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募兵,一月内聚集近万人。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怀疑李渊造反,策划诱其至晋祠祈雨杀害,并向炀帝请功。但晋阳乡长刘世龙将计划告诉李渊,五月十五日,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刘政会揭发王、高暗通突厥,引敌来犯。五月十七日,突厥数万大军攻打晋阳,李渊将两人处死,用空城计抵抗,派兵夺马筹集物资。李渊命刘文静出使突厥,向始毕可汗示弱求援,得到支持承诺。

六月初,李建成、李元吉抵达晋阳,李渊无后顾之忧,裴寂等与李建成兄弟请求“废皇帝,立代王,兴义兵,檄郡县,改旗帜,示突厥”,李渊依之。西河郡拒绝归降,李建成、李世民破郡城,斩郡丞高德儒。李渊自立大将军,置府僚,封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领左三统军等;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领右三统军等,组建官属,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队伍迅速壮大,“二旬之间,众得数万”,拟订入关计划。

南下建唐

大业十三年七月五日,李渊起兵。三万大军南下河东,尊杨侑为帝。始毕可汗赠马千匹,阿史那大奈的马队亦加入。但宋老生、屈突通率军阻挡。连绵秋雨,道路泥泞,粮草困难。李渊决定迎难而上。

八月,李渊攻打霍邑,李渊斩宋老生,后夺下霍邑,再夺临汾、绛郡、龙门等地,此时刘文静从突厥回来,带来康鞘利的五百骑兵和两千马匹,沿河守军投降。李渊招降孙华,派王长谐、刘弘基等人携六千步骑兵渡河,李渊亲自率大军包围河东,屈突通坚守不出。

李渊欲攻打长安,与将佐讨论。裴寂建议先攻克河东再西进,李世民则建议速战速决。最后,李渊采纳建议,率军西进,宿于朝邑长春宫,赢得关中百姓拥戴。他将部队分成两部分,李建成、刘文静守卫永丰仓,李世民夺取渭水北岸之地,形成对长安的包围。

李氏

得知李渊大军到来,关中的李渊亲人激动不已。李渊之女李氏(已婚柴绍,被封为平阳公主)、李渊堂弟李神通、李渊婿段纶在鄠县、蓝田起兵,李氏军队实力最强,拥有七万人,被称为“娘子军”。李世民一路西行,广泛招揽官吏、义军,待到泾阳之时,已有胜兵九万,与“娘子军”会师,声势浩大。李渊命令军队庄严肃然地西行,途中废止所有离宫园苑,释放宫女,归还她们的亲属。当时候,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减弱;中原瓦岗军正与王世充激烈交战,无暇分身。因此,李氏父子的进军速度令人瞩目。

公元617年十月,李渊抵达长安,二十多万大军包围了京城。十一月九日,唐军发动总攻,攻陷长安。李渊迎接代王杨侑于东宫,迁居大兴殿,并住过长乐宫。他还与民约法十二条,处死隋右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人,其余人员不予追究。

此后,李渊被请即位,但犹豫不决,等待时机。十三日,李渊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二十八日,李渊入长安。隋恭帝授李渊总管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等职,加封唐王,改武德殿为丞相府,处理政事于虔化门。李渊设立丞相官属,以裴寂、刘文静、李纲为长史、司马、司录。

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被杀,李渊加快夺皇位。乙巳日,李渊佩戴十二旒冕,建立天子旌旗,六月十八日正式登基,国号为唐,建元武德,都长安,李世民为尚书令,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渊对前朝后裔优待,将隋恭帝封为酅公,北周后代为王,确保李唐政权合法性。

扫除群雄

李渊称帝时,群雄纷争。唐朝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面对这一形势,李唐的战略方针是,首先巩固关中根据地,然后进军关东,逐步统一全国。因此,李渊频频派遣李世民、李建成及李元吉等人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扫荡北方

隋末,河东薛举在金城起义,称霸西秦,称帝。拥兵三十万。唐军入长安后,薛举攻扶风,被李世民挫败。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攻薛举,病后返回休养,刘文静、殷开山疏忽大意,被薛举突袭,高城大败。八月,薛举子薛仁杲围攻宁州,被胡演击退。薛举病逝,薛仁杲继位。唐命李世民再次担任元帅抗击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大败薛仁杲,俘虏并斩杀之,平定西北。

李轨割据后,内讧不断,人心涣散。武德二年(619年)初,安兴贵兄弟策动兵变,擒获李轨后投诚,河西走廊平定。同年,朱粲请求归顺,被册封为楚王,但随后杀死唐使段确,投奔王世充。

唐朝在与西北周旋时,代北刘武周大举进攻太原,唐军战败,李元吉弃城逃跑。刘武周的宋金刚攻下了浍州,直指夏县、蒲坂,关中震动。李渊调兵遣将,命李世民出兵抵抗。李世民自龙门渡河,驻扎柏壁,与宋金刚对峙五个月,到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粮尽,唐军趁机猛攻。宋金刚大败,与刘武周逃往突厥,结果被突厥斩杀。唐军占领了山西全境,加强了关中根据地,扫清了进军关东的阻碍。

刘武周败亡时,关东形势骤变。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在洛阳王世充的强大攻势下失败降唐,李密复起兵失败后被诛杀。此时,黄河流域形成窦建德占据河北、王世充在洛阳自封为帝与唐朝三足鼎立之势。

王世充

620年7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围困洛阳。洛阳城墙虽坚固,但城内粮食短缺,死者众多。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但窦建德观望不前,后见洛阳危急,以为“郑亡则夏不能独存”,于是率军救援洛阳。李世民采用“围郑击夏”之策,亲自率军守武牢,阻止窦建德前进。滞留数月后,窦建德军心涣散,终遭败绩被俘。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投降了唐军。李世民此战破窦、王两巨头,加速了统一关东的步伐。

李渊处死王世充、窦建德,并将窦建德旧部流放。7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等人起义,不到半年就收复窦建德故土,唐兖州总管徐圆朗也加入。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李世民自愿率军击败刘黑闼。三月,李世民于洺水之战重创刘黑闼,迫使他逃亡至突厥。但唐军并未赢得河北民众的信任。六月,刘黑闼再次借助突厥大军进犯山东,河北各州郡再次动荡。十一月,李渊派李元吉出征,但他滞留不前。李渊派李建成前往,监督作战,直到第二年(623年)二月才彻底击败刘黑闼。刘黑闼战败被杀,河北得以安宁。

窦建德

武德七年(624年),河北起义军领袖高开道被部将张金树杀害,张金树献地投降唐朝。

收取南方

正在攻打长安之际,李渊便派光禄大夫李孝恭前往山南,自金川(今陕西安康)出巴、蜀,“檄书传出,即有三十余州顺服”。李孝恭大兴舟舰,训练水师,积极备战。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李渊以李孝恭为荆湖道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率水陆十二军,进攻占据江陵(今属湖北)、自称梁帝的萧铣。萧铣部将文士弘抵抗失败,萧铣投降。唐军一举荡平荆湖之地。攻占江陵之后,李渊又命李靖抚慰岭南诸州。同年十一月,李靖招降岭南豪酋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攻占九十六郡,得民户六十余万,“岭南皆定”。

割据淮南的军阀杜伏威早已在武德二年(619年)归附唐朝。中原平定后,杜伏威奉诏入朝,辅公祏留守。

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反唐,于丹阳称帝。李渊命李孝恭率诸将水陆进击,征剿辅公祏。至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辅公祏败亡,江南全境归附。

至此,唐朝基本扫清了自隋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宫闱惊变

太穆皇后窦氏育有四子,除了早逝的第三子李玄霸,长子李建成担承皇太子之职,宽仁宽厚又有才干。他协助高祖处理政务,稳固后防,押送粮草,为唐朝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李世民威望的增长,他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李元吉支持李建成,李渊的优柔寡断,使得朝中法令纷乱,加剧了兄弟间的争斗。

武德二年,李建成被李纲告诫要勿受诋毁,多疑猜忌。唐军平定关东后,两人矛盾升级。河北刘黑闼起兵,李建成受到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徵的警告,建议他讨伐刘黑闼,以谋取军功,并联络山东英雄。李建成同意并招募两千多人驻守东官左右长林门,形成“长林兵”。

李渊登基后,宠幸内婕妤,“小王多达二十人”,她们争先恐后地寻求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人的庇护。李建成、李元吉也努力拉拢后宫妃嫔,他们送礼谄媚,无所不为,为了巴结皇上,他们在妃嫔面前大肆吹捧自己,诽谤李世民。

贞观六年(623)后,李世民因功高赏薄而与李建成兄弟产生矛盾。次年六月,李建成向李渊告发杨文干谋反,并牵连李世民,但被李渊阻止。随后,李渊命李世民征讨杨文干,许诺立其为太子。但平乱后,李渊却没有履行承诺,反而责备李建成“兄弟不睦”,仅流放王珪、韦挺和杜淹。

公元626年,李建成宴请李世民,李世民抱饮痛吐。李渊建议李世民返回洛阳,并可建天子旌旗,但李建成、李元吉暗中阻挠,使李渊放弃此议。李建成趁机瓦解李世民势力,形势垂危。秦王府幕僚屡劝李世民斩建成、元吉,但李世民犹豫未决。此时突厥入犯,李建成举荐李元吉押兵北征,并带走秦王府主要将领与精兵。东宫率更丞王晊私告李世民,李建成欲袭击李世民。李世民与幕僚计议政变,指控李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并言:“我身亡则离君亲,魂归地下,实耻与贼为伍!”李渊震惊,嘱他明日当查,李世民决定明日发动政变。

同年六月四日(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趁李建成、元吉上朝时射杀二人。李渊闻讯后,被尉迟敬德告知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举兵诛之。李渊无奈,只好交出兵权,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九日,李渊正式让位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号为唐太宗。

晚年及崩逝

作为太上皇的李渊仍留在太极宫,却从不过问国事。

贞观三年(629年)四月,他迁至大安宫。在那儿,他仅参与李世民安排的宴会,其余时间都守着大安宫。李世民常去九成宫避暑,李渊并不愿出行。贞观八年(634年)三月,他在太极宫两仪殿宴请西突厥使者。十月,李世民决定在宫城的东北建立永安宫作为他的“避暑之处”(翌年更名为大明宫,建设几月后李渊便逝世,停工直至高宗时期才逐步完成)。同年十二月,他和李世民共同观看了在长安城西进行的阅兵,并亲自慰问了士兵。之后在未央宫设宴庆功。

自贞观八年(634年)秋季开始,李渊患上风疾,到贞观九年五月六日(635年6月25日)时病情加重。他留下遗言:“我死后,皇帝应在别处临朝掌管军国大事。丧服轻重按汉制,日夜守丧。修建陵墓要节俭。”当日,他在大安宫垂拱前殿去世,享年七十岁。遗体被送往献陵(今陕西三原)安葬,妻子窦氏随后陪葬。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渊的谥号改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二月,他的谥号又改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