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再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艺小知识 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再谈

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再谈

2023-08-21 0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篇,

写到古代陶瓷中关于物理光学知识的文章,很感谢留言的朋友,给了笔者很大的鼓励。那么今天就再写一篇,还是继续物理方面的小常识。

这次,

讲的点是古陶瓷中的晶体学知识。

自然界存在的固态物质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本质差别在于: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分子是按规则排列的,属于各向异性。而非晶子中这些质点基本上无规则地堆积而各方向没有什么不同,是各向同性。

这么说好像不是很好理解。那么简单的归类就是:固态的金属与合金大多是晶体,玻璃的方式就是非晶体方式。

这样说可能就比较直观了。

陶瓷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呢?

这要先普及一个概念:陶和瓷是两种不同的器物,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

1、出现的年代不同

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在使用陶器了,而现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碎片则出自于商代。陶器与瓷器的烧制方法亦有相同之处,瓷器的出现要比陶器晚几千年。

2、烧制的温度不同

陶器烧制的温度一般在800℃-1100℃之间,因为烧制陶器的黏土如果温度过高则会被熔成玻璃质,不可能称为陶器,所以烧陶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200℃以下,当然也有800℃以下的。而烧制瓷器的最低温度一般都在1200℃以上,一般在1200-1400℃之间。

3、烧制的原料不同

陶器出现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所以取材没有什么讲究,一般的黏土都可以作为烧制陶器的材料。黏土随处都可以取材,把黏土制成坯后烧制,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烧制出陶器。瓷器一般需要高岭土,用高岭土作坯,在温度上加以控制就可以烧制出瓷器。高岭土不是随处都有的,所以瓷器取材没有陶器取材方便。

4、质地不同

陶器的做工非常简单,质地相对来说比较粗糙,而且颜色非常暗淡,还带有杂色。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土质没有完全烧结,所以它的胎质比较疏松,断面有很强的吸水性,用刀很容易就可以划出划痕,敲击时声音低哑沉闷,如瓦木一般。瓷器出现的年代晚,做工也相对细腻,质地细密,手感相对细滑,颜色也相对鲜亮。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土质已经完全烧结,所以胎质坚实细密,断面基本上不吸水,用刀很难划出痕迹,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如金石一般。

5、釉料不同

烧制陶器既可以用釉,也可以不用釉。陶器的用釉不是很讲究,对釉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釉料烧成后直接低温挂釉即可。瓷器的用釉可以在烧制瓷器的同时在高温的情况下直接挂釉,也可以在低温挂釉。

6、透明度不同

陶器颜色比较暗淡,无论薄厚都是不透明的。瓷器的颜色相对比较鲜亮,质地细腻,一般都是呈半透明状态的。

▼ 商代 灰陶盉 故宫博物院藏

▲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执壶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总结一下:怎么区分陶器与瓷器?

原料:陶器用的是陶土,瓷器的原料是瓷土,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可塑性和耐火性较好。

温度:陶器烧制的温度通常700℃-800℃高温之间,瓷器的烧制温度为1200℃。

釉:瓷器表层通常有高温釉,表面有光泽。陶的表层没有釉。

吸水和声音:瓷器不吸水,敲击时带有一种清脆的声音。陶器有一定的吸水性,敲击声音迟钝。

是不是奇怪的知识又增加啦?

普及归普及,咱们今天单单讲瓷器。

瓷土来源于瓷矿石的风化或者人工粉碎(瓷石属于矿石,粉粹后被称为瓷土。这部分以后讲到古陶瓷化学常识的时候再细说)。没有入窑高温烧制之前,瓷土里面的基本结构还是晶体。就像前面说的,固态的金属与合金大多是晶体。但是经过了高温烧结之后,一部分晶体就融合成玻璃体。这个过程有点像生产玻璃。

众所周知,瓷器的胎就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胎的结构在烧制前后是不一样的。烧成前是颗粒状结晶态的矿物质和水,烧成后是无水的三种相。

有人会问为什么烧成后是无水的?我相信会有人问,因为有些古瓷大师鉴定古瓷器时就指出,某窑古瓷所产生的鼓包,就是第一次水没有烧出来,所以复烧时水出来,形成了鼓包并以此为鉴定依据之一。但是这里想说,都烧到1200度了。胎釉里的水,还烧不出来么?

胎烧成后由三种相构成:玻璃相、结晶相、气体相。

气体相就是胎里存在的气隙和气孔,釉里的气体相容易被肉眼看见的那些小气泡。

在分相釉中,大部分连续的玻璃体和没有完全融化的晶体和重新结晶的分散新晶体,形成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混合体。釉和胎里的玻璃体。玻璃体是典型的非晶体,所以非晶态又称为玻璃态。

瓷土因为本身含有例如石英这样的晶体,在窑烧的过程中烧成瓷器后,其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体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产生缩小,这种现象叫晶体改变。当然,除了胎,釉也是一样的。

说了这么多基础内容,就是希望引入古代瓷器特别是高古瓷的鉴赏中的再结晶的现象。

▲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折沿洗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有窑内再结晶和窑外再结晶之分:窑内高温时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当窑温冷却是,这些化合物就从胎和釉里结晶出来。比如上海观复博物馆内的馆藏建盏中,油滴盏,兔毫盏的花纹,这种釉层里存有大量结晶体的,就成为了结晶釉。另北京观复博物馆所藏茶叶末釉四系壶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晶釉品种,在生坯上施含铁锰氧化物的釉料,经过窑炉内高温烧成而析出,布满了辉石类晶体那样的相似茶叶细末的黄绿色的釉,釉面滋润而光泽度较低,在暗绿底色中闪现黄色星点,故而得名。

▲ 金代 茶叶末釉“酒国长春”四系壶

观复博物馆藏

结晶生成需要适当的温度和结晶生长的空间。窑内的再结晶相对容易发生,就是因为形成环境温度高,阻力小。可是窑外要延续再结晶的过程,异常艰难了。温度低,空间小,阻力大。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之后,通过观察釉面气泡的周围,依然可以看出生长了各种形状的结晶体。且这个逆过程是不会停止的。但是具体到这些结晶斑怎么形成什么时间开始生长的,条件和环境的关系,目前还需要进步一研究。

此外,古陶瓷的自然时效果不仅包括冷却后再结晶,且包括如上期文章所提到的羟基化的过程,以及热胀冷缩、风化等一系列自然老化。自然时效在古瓷器中一个特征就是漫反射的“泛白”产生的失透。

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窗户玻璃上结晶成了冰花,屋内就看不清屋外的景色了,这就是一种失透现象。原理就是冰的结晶形状复杂,对照射在上面的白光产生复杂的折射出来的光线是四面八方的叠加,构成漫反射的白色。所以冬天我们总能看到白茫茫的,这就是一种失透的情况。结晶越厚失透越严重,结晶越薄,失透越轻。但是不可以简单的通过泛白的程度来判断瓷器的年份长短。随着釉层的逆过程发展,白斑也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形成网状或片状,覆盖了原本透明的釉上膜。失透的结晶覆盖在釉面,有时也会产生釉色灰暗的情况,所以不能单单通过釉面的“清亮”做真假判断,可以会产生误区。

既然有自然时效下,器物出窑冷却后,漫长岁月的形成自然老化的再结晶现象。也就出现了市场上出了腐蚀、喷砂、打磨、染色之外的另一种高仿做旧“人工时效”的概念。其常见方法就是把烧成的瓷器再放回窑炉中加热到300℃~500℃,然后保持几天的时间。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冷却后还来不及再结晶的过饱和物质也会产生出再结晶,这种手法算是金属学和热处理工艺学范畴了。

此外在古瓷胎和釉之间,存在一种析晶层,但是目前该定义在主流的鉴定领域还没有明确定论,或者说目前只有透明釉层下的空白地白色的“白釉”被承认。就不在此篇文章里讨论了。

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观复博物馆仍处于临时闭馆状态,开馆时间请大家持续关注馆方公众号、微博。

扫码 VR 全景云游

上海观复博物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