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吃的违禁“聪明药” 究竟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德拉多少钱一包 美国学生吃的违禁“聪明药” 究竟是什么?

美国学生吃的违禁“聪明药” 究竟是什么?

2024-07-13 1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8年美国一部名为《药瘾》的纪录片指出,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提升专注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多美国中学生竟然开始“嗑药”了。

这些药是一种被称为“聪明药”的药物,而且在美国常春藤学校中,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大学生使用过“聪明药”。

这种神奇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药瘾》纪录片中所说的“聪明药”指的就是利他林(Ritalin)和阿得拉(Adderall),这些药物都属于神经兴奋性药物,目前用于治疗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

除上述两种药物外,还有另外一种名为莫达非尼(modafinil)的“聪明药”,目前美国的中学生服用这些药物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应对竞争。

此前研究人员在《国际药物政策杂志》上发表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全球近3万人的调查发现,使用利他林等“聪明药”的药物来增强认知表现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美国人的使用率最高,并且近年来使用人数呈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NICHE.COM, IPEDS

“聪明药”的真实身份

所谓“聪明药”,只是民间对于这些药片的简称,而它们的真实身份都是精神类的处方药。

利他林、阿得拉和莫达非尼等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症,属于处方药,利他林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会影响大脑和神经中促进过度活跃和冲动控制的化学物质。

阿得拉则是一类苯丙胺盐混合物(安非他命和右旋安非他命的混合物),这两种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其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中诱发大脑过度活跃和冲动控制的化学物质的释放。

而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其被用于治疗发作性嗜睡病、轮班工作睡眠紊乱及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白天过度嗜睡等紊乱症等,莫达非尼也在适应症外作为一种认知增强剂被广泛使用。

我们都知道,大脑里有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通过树突(信号接收端)和轴突(信号输出端)彼此相连,通常每个神经元与周围的神经元之间都约1万个连接。

如果两个神经细胞总是同时被激发,那它们之间的连接就可能变得更强,信号传递就可能更有效率。

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过程需要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参与,而诸如利他林等聪明药能够增加大脑中NMDA受体的水平,从而通过改变大脑细胞的连接,短时间兴奋大脑中神经元细胞的化学过程,从而提高大脑的运行效率。

“聪明药”危险的副作用

当然了,长期服用“聪明药”也会给服用者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服用者在服药后会产生一系列肠道不适应的状况,同时也会导致瞌睡、心慌、心跳加速等副作用的出现。

如果滥用利他林的话会使人产生胃肠道不适、嗜睡、心慌、心跳加快等副作用,严重时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长期服用还会产生成瘾性。

莫达非尼被称为“不夜神”,其提神醒脑效果非常显著,此前韩联社就有报道,1561名患者在服用在莫达非尼后,约21%的人出现情绪不稳和头痛症状,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障碍,甚至自杀冲动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药物在我国都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处方药品,即使是医生在开药时也要根据个体差异决定药的剂量。

若脱离医生的指导,擅自长期、大剂量滥用上述药物,可能出现失眠、焦虑,甚至会有成瘾的可能。

美国禁毒署早已将阿得拉、利他林等处方兴奋剂列为二类受管制物质,其“待遇”等同于可卡因和吗啡。

“聪明药”并不能使人变聪明

健康人群使用“聪明药”是否真的能更“聪明”,这一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研究显示一些人在特定情况下用药有益处,如外科医生服用莫达非尼可以集中注意力,但对更广泛人群的研究表明,这些药物或许并不一定能提高机体的认知表现。

在学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如果听任此类“聪明药”能够成为提神神器的话,必然会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因此管好此类药物(精神类兴奋剂),杜绝其被滥如今已迫在眉睫。

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学生在内的很多人群都会感到疲惫,这或许就是“聪明药”有市场的社会成因,但无论如何,依赖所谓的“聪明药”来提神的方法似乎不太可取。

在此提醒所有处于压力之下人们,千万不要为了追求短期学业或事业上的效果,而走上“嗑药”的危险之路。

参考资料:

[1]Larissa J.Maiera,Jason A.Ferrisb,Adam R.Winstockcd. Pharmacological cognitive enhancement among non-ADHD individuals—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15 count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August 2018, doi:10.1016/j.drugpo.2018.05.00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5395918301567

[2]Ritalin,https://www.drugs.com/ritalin.html.

[3]Adderall,https://www.drugs.com/adderall.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