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李阳又因家暴上热搜:原生家庭不是背锅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阳阳ai英语怎样登录 “疯狂英语”李阳又因家暴上热搜:原生家庭不是背锅侠

“疯狂英语”李阳又因家暴上热搜:原生家庭不是背锅侠

2024-07-17 0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29日深夜,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Kim发文控诉李阳家暴自己女儿。

“李阳一点都没改变,以前是打老婆,如今是打孩子。”

8月31日早间,Kim再次发文回应网友关心。

在其晒出的两张女儿的聊天记录中可见,二女儿李娜回忆了事发现场:

“他试图掐死我,打我,拉着我的头发到地板上,我反击了。我想他在我尖叫的时候看到了我疯狂的眼神,他变得有点害怕,然后离开了。”

31日,李阳委托律师就“李阳前妻Kim女士指控李阳家暴女儿”一事发布声明,称事件起因是李阳与前妻Kim在教育女儿方式上存在分歧,经律师多方调查查证后,该指控并不属实,并指出:“李阳前妻Kim女士发布的视频,存在恶意剪辑。”律师表示,个别网友擅自发布不实言论严重侵犯李阳名誉权,律师将依法维护李阳的合法权益。

▲李阳方律师发布的声明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事实上,这并不是李阳第一次家暴了。

2011年,Kim曾晒出自己受伤的照片,称自己遭到了李阳家暴。2013年,Kim在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随后判决两人离婚。

2019年11月28日,Kim在微博上发文声称,自己已经原谅了李阳对自己曾经造成的家暴伤害,表示李阳毕竟是三个可爱女儿的父亲,也毕竟曾经爱过自己。李阳也在微博发文为家暴前妻Kim道歉,感谢Kim和孩子们的原谅。

只是没想到,没过几年,被家暴的对象从Kim自己变成女儿。

家暴,或许真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李阳的故事似乎告诉我们:家暴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我打了你,你还原谅我的时候;而原谅一个家暴男,并不会换来温柔以待,还会付出代价。

原谅、容忍纵容下的“病态获利”

在与Kim离婚后,李阳在做客金星主持的某档节目时更是语出惊人,虽然他承认家暴,却不以为耻,毫无悔改之心。

在接受柴静的采访时,他认为家暴在中国文化中只是不大不小的事,反正不是人命关天。

他认为自己是在为中国反家暴做贡献,通过自己这个反面例子,警醒更多的家庭。因为自己家暴了妻子,妻子才能成为反家暴的女性领袖,鼓舞更多的女性站出来。

极端的大男子主义文化陋习,以及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误读,会导致很多“无能”的男性出现施暴行为。很显然,这种无能指的不是事业上的“无能”,而是除了事业之外,对诠释丈夫、父亲角色的“无能”。

并不是只有没有文化的、粗鲁的、底层的人才会如此“野蛮”。

就好像电视中的医生安嘉和,或者教师李阳。

和众多经受过或正在经受家暴的女性一样,安嘉和的妻子和Kim都有一个共同点:忍让。

Kim甚至还选择了原谅。

但受暴者一次又一次的忍让,会让施暴者萌生一种病态的“获利心理”,让施暴者感觉到施暴的“低成本”,因而陷入一种“儿童式幼稚的应激思维模式”——不爽?那就揍一顿,简单粗暴。

施暴性人格

究竟从何而来?

施暴无疑是一种病态行为,是施暴性人格的体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

1

多为幼年时被粗暴对待过,从而产生了一种攻击者认同的病态心理。他们的内心有“谁强硬就有话语权、控制权”的不良思维模式。

2

还有一类施暴者,是内心的虚弱者,他们极其敏感。敏感的人很机警,他们内心那根不安的心弦极容易被一点风吹草动而暴发,一触即发,随时可能发起攻击。

但是,李阳的施暴性人格,究竟从何而来?

靠学英语改变人生的李阳,童年并不幸福。他曾在接受中国广播网记者的采访中表示:童年自己是跟外婆外公在江苏成长到四五岁后,才坐了五天四夜的火车到新疆跟父母相会。但那个时候,已经跟父母没法亲密了。

“我从小到大记忆最深刻的一些事情,比如父母不注重自信的培养,我非常自卑,病态的自闭。”

其大校友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曾表示,李阳的整个大一生活都处于“休眠”状态。不是旷课就是上课趴着。他人生的逆转发生在大二,他在“疯狂”的英语学习中收获了极大的自信。

但李阳的自信,似乎并没有真正找回来,或者说,这种自信发挥作用的时间非常短暂。

在采访中,李阳将一切的罪过、一切的受苦受难皆归结于父母。

原生家庭固然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和成长,但如果每个人的错误都向原生家庭追责,那我们应该责怪当初的智人吗?原生家庭并不是“停止成长”的“背锅侠”。

有施暴性人格的人严重缺少情绪管理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认识到自己情绪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的能力。暴力行为,会让施暴者沉迷于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必再去花费时间和经历解决问题。

一旦情绪失控,配偶极有可能成为坏情绪的出气筒和负能量的回收站。

零容忍

摆脱家暴的“最后一公里”

家暴,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一直是普遍存在而又令人发指的问题。暴力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们往往更容易“长歪”,要么自闭、自卑,甚至会“以样学样”,成为下一个“施暴性人格”的摧残者。

转眼间,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正式实施五周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有关“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标志着家暴不再是法外之地,更给施暴者形成了震慑。

然而,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受害者仍是少数。全国妇联的统计显示,我国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北京师范大学与橙雨伞公益2019年联合推出《北上广深流动妇女家庭暴力调查报告》也显示,只有25.2%的家暴受害者会寻求外界帮助。

不少家暴受害者之所以选择不报警,部分原因就在于担心报警之后,警方仍将家暴看作“家务事”,不愿介入,不予立案。在此情况下,倘若施暴者得知受害者报警,反而会加剧施暴行为。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顾虑,许多受害者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忍气吞声。而这样的忍气吞声,强化了施暴者对暴力行为“低成本”“合理化”“无责任”的错误认知,

循环往复,变本加厉。

施暴行为是病态的,忍气吞声又何尝不是在纵容病态?

虽然我国反家暴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舆论对家暴零容忍也有了高度共识,但解决家暴的“最后一公里”,与让施暴者自己醒悟过来相比,受暴者的及时止损,或许更有意义。

不知道30年后,李阳会不会真的悔改。

只是这一次,Kim应该不会再一次在这样的男人身上寄存希望了。

本期专家

张丽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18年,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总策划:王岽、董玲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