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转换成农历(一年是以阴历还是阳历为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阳历换算阴历怎么算 公历转换成农历(一年是以阴历还是阳历为准)

公历转换成农历(一年是以阴历还是阳历为准)

2023-03-18 04: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历转换成农历,一年是以阴历还是阳历为准?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一般以阳历为准,即公历。阳历: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阴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公历转换成农历(一年是以阴历还是阳历为准)

中国执行的是公历农历阴历三种历法?

公历、阴历和农历,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复杂,说到底就是关于如何计算时间的。春去秋来,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些变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而且我们也能感知到这些变化是有规律的。那么如何在时间上精准的把握这些变化呢?比如我们都知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其实不但花色、花形、花期相似,花开的日期也很相似,那么如何精准的记录并掌握花期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一种纪时方法,而这种纪时方法就是我们说的历法。历法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纪年、纪月、纪日的历法我们生活就会乱套。

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的历法,我们熟知的有:公历、阴历和农历,其中公历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实际就是阳历。为方便论述我们后边以阳历来代替公历,这样有阴历,有阳历,有阴也有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天空和我们关系最密切又最能被我们观测到的就是太阳和月亮了。我们在此先记住以太阳为参照物,以太阳运动规律为基础得到的就是阳历,因为太阳为阳。以月亮为参照物,以月亮运动规律为基础得到的就是阴历,也叫太阴历,因为月亮为阴。而把阳历和阴历相合使用得出的历法就是农历,我们自古是以农立国,因其有农业生产的指示意义,因此得名农历,也叫农家历。

一、最早的历法,阴历

阴历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历法,早在4200多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很早就注意到月亮的圆缺变化,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定为一月,又叫“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为每个月的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为每月十五或十六,这就是十五月亮圆的由来。由于月亮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不均匀,所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长短有误差,这就造成事实上一个月的天数会有不同,12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天12小时44分,约合29.5306天。为了保持每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所以要对每月天数进行调整,因此阴历月分大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全年共354天。阴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历法,其能准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月相对古代人们有至关影响,古代晚上人们活动需要借助月光照明,所以掌握月相变化。另外古人已经注意到月相与潮汐之间的关系,月亮圆缺对潮汐大小有重要影响,所以阴历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有着很大局限性,这就涉及到了阳历。

二、以太阳为参照的阳历

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阳历就是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它把地球绕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粗略记为365日,但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不可能刚好就是365天。

早在元代,数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测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这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后来经过精密的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约合365、2422天。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就以整数进位,人为的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所以一年定位365天。一年平分到12个月也不是整数,所以就有了大小月的划分,大月31天,小月30天,人们为了便于记忆,编了一首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

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

(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也就是说阳历的月份天数是一种人为规定,但因为一年不是整数365天,每隔4年就会多出一天,所以阳历设置了闰年,逢四整除的年份二月会加上一天,所以平年二月28天,闺年二月29天。

我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阳历是以太阳为参照制定的,反映了太阳运动规律,所以能准确记录地球上物候、气候的变化。但阳历不能看出月相的变化,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浓厚情节,对于月亮的喜欢不言而喻,那么有没有一种两者兼顾的历法呢?这就涉及到农历了。

三、兼顾阴历与阳历的农历我们知道按阴历,阴历的月份是记录月相变化的,不像阳历是人为划分,如果一年按12个月则全年354天,按13个月则384天。用阴历纪年会发生很大偏差。用阳历能准确记录年周期,但看不到月亮阴晴圆缺。为了协调这种矛盾就产生把阳历和阴历二者配合起来的历法称为“阴阳合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农历”。我国很早就是用的阴阳合历,它以严格的月相周期来定月(这是阴历纪月法),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回归年就是是阳历历法年的周期)。这样农历就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所以说它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的月份与阴历相同,都是十五月圆。但农历多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每隔三年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农历的平年为354天或355天,闰年为383天或384天,这样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份,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农历,是我国独有。它的特点是:看到任何一日都能知道月相的状态,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同时平均来看每年的周期又与阳历年相差不大,不影响四季和物候的判断。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们的历法不单单是技术上的时间记录,还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我是三甲,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农历和新历怎么区分?

农历并不是阴历. 简单来说,农历虽然也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来制订的,但还需要考虑太阳的运行、四季的变化,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不是阴历. 具体来说,阴历是相对阳历而言的,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

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月是大月30天,逢双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於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唯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推知月亮的形状。而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於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开始使用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著的半面对著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馀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於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农历转公历时时辰会变吗?

农历转公历时的时辰不会变。年份上的变化不大,月份和日期全变化。主要是因为农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农历以正月初一始至除夕日止。农历上的立春才算真的新年。例如四柱中,就是以立春为准。

对于时辰上没有一点儿变化,公历的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农历上的每一天也是二十四小时,农历采用时辰说。只就二个小时计算为一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地支,产生时辰属相。

23点到1点为子鼠时,

1点到3点丑牛时,

3点到5点寅虎吋,

5点到7点卯兔时,

7点到9点辰龙时,

9点到11点巳蛇时,

11点到13点午马时,

13点至15点未羊时,

15点到17点申猴时,

17点到19点酉鸡时,

19点到21点戌狗时,

21点到23点亥猪吋。

以前的生日是阴历还是阳历?

据我了解,建国前人们基本上过生日都是用阴历,建国后很多人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受身边老辈人影响也习惯用阴历,甚至不记得亲属子女阴历生日对应的阳历是哪一天。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变化,他们也许阴历阳历生日都会记住并且有些人会移风易俗,改成过阳历生日。当然,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更加习惯用阳历的生日,比如很早就出国留学的,或者家里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