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奢侈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揭露了哪些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门阀世家什么时候灭亡的 西晋的奢侈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揭露了哪些问题?

西晋的奢侈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揭露了哪些问题?

2024-01-05 1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晋初年,晋武帝带头腐化

晋武帝出身于显赫之家,他继位之时其祖父、其大伯以及其父都已经替他打下了晋朝的根基。由于皇位来得太容易,故而很多时候往往会不懂得珍惜,其在位前期东吴尚未平定以及西北的秦凉之变,故还能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然而其灭吴之前的一件事情着实让人大跌眼镜,由此也让人看清楚了晋武帝荒唐的一面:

为充实后宫,禁止女子婚假

古语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嫁娶乃是自然界不可逃避的规范,而晋武帝司马炎曾经下过令竟然禁止女子婚假。

泰始九年,晋武帝司马炎感觉到自己后宫之中的人数已经不满足于他的需求了,就在这一年他便开始大规模的选妃。可是又怕官吏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就在圣旨之上下了两道死命令,确保选妃的正常运行:

若有胆敢私藏女子,就以无君之罪名加以惩戒;

为确保选妃的正常运行,选妃期间不得进行婚配。

这道圣旨着实让人感到荒诞无稽,却也进一步验证了晋武帝本身的荒淫,而在此之后的第二年,晋武帝又一次大规模的选妃,而这一次的目标则就不再是官宦女子了。

他的选妃举动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百姓可谓是敢怒不敢言,可以说其死后的诸多矛盾就是由他本人所一手造成的。

平吴之后生活进一步奢靡腐化

公元279年,晋武帝起六路大军伐吴,并于次年成功平灭了东吴,由此战乱的天下终归于一统。而就在晋灭吴之后的前一年,历时数年之久的秦凉之变也被马隆所平息,由此西晋在军事上再无外患。

公元282年,西晋第三次党争爆发,萦绕在晋武帝心中的一根刺齐献王司马攸在晋武帝的主导下被迫归国,不久忧愤而死。

由于在军事上晋武帝再无外患,朝廷内部也再无司马攸这个“内忧”,他没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其生活开始进一步的腐化,再无早年间的励精图治,太康年间西晋虽呈现出了“太康盛世”,可是这背后的繁荣却是一副虚假的繁荣。

在平灭东吴之后,他就大肆地扩充自己的后宫,将吴主孙皓宫中的后宫佳丽全部充入了自己的后宫,以至于其后宫规模达到了一万多人,开创了历代皇帝之最。

由于后宫人数太多,他也不知道该去临幸谁,于是晚上就坐着羊车,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去哪个妃子那里过夜,历史上把这则荒诞的故事叫做“羊车望幸”。

他的怠政除了让手底下的各个大臣们有样学样之外,也爆发了诸多问题:

由于过度沉溺酒色之中,他的身体自此也开始每况愈下,再也无力掌管朝政;

外戚杨骏的势力开始进一步扩张,而到其晚年甚至已经架空了晋武帝司马炎本人;

他手底下的那些大臣们对待百姓也愈发的横征暴敛,故而种种矛盾开始激化;

太康十年晋武帝继位之后,晋惠帝无力掌控朝政,最终引发出了另一个更大的乱世。

西晋官员的奢靡之风

西晋的开国功臣在此以前大部分都是曹魏的臣子,很多人在此以前都出身于富贵之家,故而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不知道何为节俭。

晋武帝也知道奢靡之风的危害,因而多次下令崇尚节俭:然而在崇尚节俭的同时他却对自己不加以约束,以至于他的诏令简直就是“掩耳盗铃”之举;而且在石崇和王恺的斗富比赛之中,对于这种大肆铺张浪费的现象不制止,反而作为参与者身处其中,这毫无疑问的更加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晋书:何曾传》:性奢侈,务在华侈。······蒸饼上不坼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著者。”其子何劭,“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晋书:王戎传》: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晋书:王濬传》:濬平吴之后,以勋高位重,不复素业自居,乃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晋书:任恺传》:恺既失职,乃纵酒耽乐,极滋味以自奉养。初,何劭以公子奢侈,每食必尽四方珍馔,恺乃逾之,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

上述是《晋书》之中一部分人的案例,这其中何曾是西晋开国功臣;任恺是当时口碑颇佳的忠正良臣;王濬是灭吴的第一功臣;王戎是魏晋名士。

然而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身份,无论他们有着多么良好的口碑以及多么差的名声,在奢靡程度上他们是谁也不比谁差。

这几个人也说明了当时西晋的奢靡之风涵盖的是整个西晋朝廷,这种奢靡的生活作风是整个西晋官僚腐化最有利的证明,也导致了西晋政权的迅速衰亡。

奢靡之风揭露了哪些问题?

大肆的铺张浪费

由于西晋奢靡之风的盛行,对于当时的物力财力都是极为沉重的代价。由于官僚本身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获得巨量的财富,所以往往会不加珍惜,以至于大肆铺张浪费,这从多个方面就可以提现出来:

大肆酗酒,对于粮食的浪费:西晋之时,酗酒弥漫在整个西晋朝堂,众多官员都处于醉生梦死的状态之中。然而酒在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酿酒本身就需要大量粮食和时间。在粮食不够多的年代,将粮食用于酿酒本就是一种浪费。为此早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经下过“禁酒令”,对于违反了“禁酒令”的孔融则是毫不留情的处斩。然而西晋官员则是大肆的酗酒,饮酒作乐,可见在当时是一种多大的浪费,而且他们本身也不需要从事生产,不能够用于国家的建设,也让国家的负担进一步加剧。

比富的深远影响,大肆铺张浪费:若论“比富”的方式,当属石崇和王恺的斗富事件,两人为了一定要在财力上比出个高低,在当时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比如王恺听说石崇要和他比个高低,就命令厨房用糖水洗锅子,而石崇则命令用蜡烛当柴火烧;两人为了斗富,各自编制了数十里长的紫丝;同时两人为了炫耀各自的富有,将价值连城的珊瑚树砸个粉碎。

普通百姓尚且要为一日三餐的生计所发愁,而他们如此大规模的铺张浪费,无疑是矛盾的加剧。

奢靡之风导致官员的横征暴敛

西晋朝廷为了保障士族的利益,给予了他们种种的特权如:

士族门阀对于朝廷高官的垄断;

士族本身是不需要交纳赋税的;

承认了依附民的合法性,可以按照官员品级庇护门客。

这种种特权给予了他们诸多的便利,也让奢靡之风弥漫在整个西晋朝堂,然而这诸多的财富本身并非是士族本身靠着努力所得,而是靠着压榨百姓巧取豪夺。

比如石崇的财富就是他在荆州时期靠着压榨百姓所得,根据史籍记载:他在荆州之时,除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抢劫之类的勾当,他派遣手下敲诈勒索外国的商人或富豪让自己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而除了石崇之外,当时也还有诸多的官员强占占田民的田地,逼占田民成为自己的佃客,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获得财富。

官员的横征暴敛无疑会加剧百姓与士族之间的矛盾,西晋末年大规模的起义浪潮已经由他们埋下了丧钟。

消极的影响

奢靡之风所导致的当时整个社会的现象是“以虚无为荣,以务实为耻”。由此西晋造就出了一大批类似王衍之类的清谈家,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们不已匡扶社稷为己任,反而终日醉饮山林,最终造就了清谈误国。

而且这奢靡之风导致一大批精明强干的能臣也做到了晚节不保,诸如苟晞,他靠着诛汲桑灭公师藩所创造的成就由寒门跨入了豪门的行列。然而当时整个朝廷的风气让他也不得已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了进一步地往上爬,他只有依靠搜刮来的财富贿赂朝廷官员,骤登高位让他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魅力,其生活也愈发腐化,光身边的婢女就多达数千人,然而也使得他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最终死于石勒之手。

西晋的奢靡之风持续甚远,乃至于到了东晋之时这群士大夫还不吸取西晋亡国的教训,整日的以酗酒为乐,以谈玄为荣。没有居安思危的那根弦,造就了门阀士族在北伐一事上的毫无作为,也让这天下久久不能平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