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交流、想象中形成空间观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思路 在操作、交流、想象中形成空间观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在操作、交流、想象中形成空间观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3-03-26 2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操作、交流、想象中形成空间观念——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郑桂斌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师进修学校 ,沈阳110000)

一、设计思路

“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也是接下来继续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基础.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因此教学着眼点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使学生在数、量、描、比、剪中发现,在交流中明晰,在应用中巩固,在想象中构建,最终把长方体的特点牢牢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真正实现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积累活动经验的目的.

(一)在操作中发现

动手操作是学生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特征,形成空间表象、获取空间观念最佳的途径,怎样才能使操作有实效性,而不流于表面形式呢?

1.精选操作材料

课前让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及剪子、三色塑料管、橡皮泥等学具,为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明确操作要求

为了使学生的操作探究更有实效性,在操作之前,通过课件出示了探究提示.这个探究提示由“探究内容”和“活动提示”两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而不是教师一说“开始”,全班便出现随便说、随便做的现象.

3.进行理性思考

为了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充满着思考的活动,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教学中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1)从学生角度:一是从探究提示中明确探究内容;二是通过画、剪、描等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三是要把自己的发现有条理地说给小组同学听.

(2)从教师角度:教师始终思考“让学生通过怎样的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操作活动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观察、指导,对于学生的活动情况了如指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也要做恰当的指导,这样为下面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交流中明晰

在学生充分操作发现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交流收获与想法,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真正明晰长方体的特征,并在交流中使学生会想、会说,可以说交流是这节课的核心所在.

(1)主体地位充分显现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借助手中学具从“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这两个方面说明,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也可补充.

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于长方体的特征更加明晰,更主要的是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思考、自信.

(2)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总结长方体的特点缺乏条理性、说“发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演示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示,并在重点处进行引导,全班操作.例如,共同数一数长方体有6个面,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怎样按顺序数出12条棱?使学生沿着“说出个别想法——大家补充、修正——得出正确结论”的理性思路进行全班交流.

(三)在想象中构建

在以上丰富的空间感知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在头脑中构建出长方体,教师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想、说、看、写、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建长方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想: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长方体,有困难的可以把桌面上的长方体握在手中.

说:边想边说特征、边用手勾画出想象出来的长方体.

看:通过大屏幕动态地演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让学生仔细观察,印证自己的想象.

写:把长方体的特征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并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练: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依次去掉长方体的棱(最后只剩下一组长、宽、高),又逐步还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你还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至少剩几条棱,你就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这几条棱应具备什么特点?

由此不仅使长方体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演示感知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在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些物体,大家来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盒子里有长方体、正方体、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土豆.)

2.演示操作,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引导:怎样把它(土豆)变成一个长方体?

给学生独自思考时间,再指定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

学生介绍、教师演示、其他同学同步观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出现一个面时,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介绍“面”)

(2)出现棱时,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这条边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3)出现顶点时,问:这个点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师板书:面、棱、顶点.

指导学生在学具上找出面、棱、顶点(穿插在面、棱、顶点的认识中).

(二)知识探究,操作概括

1.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1)启发谈话: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2)操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

(3)反馈概括: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逐步完善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并注意发现和鼓励不同的发现方法.

面:长方体有几个面?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发现的?(引导学生用数、比、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面的特征.)

棱:长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你又是怎样发现的?

①学生找出长度相等的三组棱时,让学生演示说理.

②认识长、宽、高.

讨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它们和这三组棱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出: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作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作高.

将长方体框架横放、侧放,指出它的长、宽、高.

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归纳特点,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异同

(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长方体,并说一说它的特点.

(2)教师指导学生填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①学生思考说理.

②课件演示(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归纳:长、宽、高变为相等,我们把它的长、宽、高都叫作棱长,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或叫立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认识长方体的透视图

(1)将长方体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抽象出长方体的立体图.

(2)课件演示:长方体的立体透视图.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面积/cm2

(1)师生比赛,启发提问:怎样填更快,为什么?

(2)追问: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是怎么知道的?

2.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上面的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

3.课件动态演示依次去掉长方体的棱(最后只剩下一组长、宽、高),又逐步还原的过程.

师启发谈话:你还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至少剩几条棱,你就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3条)这3条棱应具备什么特点?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三、教学反馈

1.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多层次、多渠道地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切身感受和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例如,在概括“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的特点时,学生就说出了不同的方法.

量:量长方体相对两个面的长和宽;

剪:把长方体盒子的六个面剪下来再比一比;

描:先描出长方体的一个面,再把相对的面放在这个长方形上,看这两个长方形是否完全重合.

2.在笔者上课的同时,和本区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在多次“磨课”后,形成“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明晰,在想象中构建”的教学策略.运用此种策略,又完成了六年级上册“搭一搭”一课的教学,并在全区做示范课,反响良好.

名家讲堂

猜你喜欢 顶点正方体长方体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中等数学(2021年9期)2021-11-22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中等数学(2021年8期)2021-11-22拆拼长方体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6期)2021-09-10给正方体涂色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3期)2021-07-21拆拼长方体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6期)2021-07-19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21年2期)2021-03-12多少个小正方体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0年9期)2020-11-09数小正方体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19年10期)2019-11-02拼正方体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8年12期)2018-12-29抓不变量巧解题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18年3期)2018-01-24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年3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的其它文章在指导中制作,在制作中创新:以“造一艘小船”为例,谈对学具制作的指导策略以“等比数列第一节)”为例谈“数列”全章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生作文:起于发现、审美、动情数学与生活的交融: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试题解答错误的处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谈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