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舆情案例分析:银行舆情风险应对怎么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银行舆情应对处置演练案例 银行舆情案例分析:银行舆情风险应对怎么做?

银行舆情案例分析:银行舆情风险应对怎么做?

2024-03-20 0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银行跟众多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直接挂钩,所以银行任何举措都特别容易受到大众关注。尤其是银行负面信息的产生,极易引发银行舆情。但由于银行业属于舆情高发领域,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当前亟需做好银行舆情风险应对工作。

下面识微科技就以近日发生的一起银行舆情案例进行分析,说说银行舆情风险应对该怎么做,具体银行舆情案例分析和舆情风险应对措施如下:

银行舆情案例分析:

2019年月17日,据报道称,平安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冷培栋近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几乎前后脚被调查的,还有其前任——曾任总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的杨华。此事件发生后,在网上立马引起舆论热议,并成为社交媒体热搜榜单热点话题之一。

对本次银行舆情案例分析,可以发现银行舆情风险产生的因素往往有很多,如银行工作人员服务问题、高层管理人员、银行内容变动等等。而一旦这些问题经过网络平台传播后,会把问题瞬间放大好几倍,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进而给银行的社会声誉和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

接下来,就本次事件,识微科技就来说说,银行舆情风险应对怎么做?分享三点银行舆情风险应对措施,供各位参考。

银行舆情风险应对:

1.挖掘分析舆情发展变化数据。通过本次银行舆情案例可以看出,当下,互联网已成为舆情生成和发酵的主平台。因此,要进行银行舆情风险应对还需从互联网平台下手。通过对网上与银行舆情相关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分析舆情的发展变化趋势、传播动态变化、舆论倾向等等,便于能够依据舆情的变化,调整其应对措施,做到有针对的应对。

2.及时做好舆论管控。银行舆情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在网民关注下不断放大,形成热点。此时,银行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就容易引发舆情风波,在舆论的质疑下,相关舆情会迅速发酵。因此,在银行舆情风险产生后,要及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把握好舆论导向,避免造成舆情再次升级。

3.及时反应,防止升级。舆情从产生到到发酵升级都会有个过渡期,所以,为了能够在此舆情产生期间及时把控好舆情,做好应对工作,防止舆情的升级,这就需要其做好银行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舆情,第一时间响应舆情。

为了确保能在舆情产生后,第一时间反应和应对,银行可以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工具进行监测,如像识微科技的全网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自动对全网与己相关的舆情进行24小时监测,自动识别负面敏感消息,实时预警负面消息,确保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负面,及时处理,规避舆情风险。

 

相关推荐:银行业舆情声誉风险监测排查工作如何做?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8299196 邮箱:zhangming[at]civiw.com 负责人:张明)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