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钠思维导图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2024-07-08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单元解读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课标要求、教材解读0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02教学策略、素材处理03课标要求、教材解读课标要求【课标解读】1.能依据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物质类别和元素的化合价列举相应的代表物。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它们常见反应进行分类。2.能列举、描述、辨识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这些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3.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钠、氯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4.能根据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等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用方法。课标要求【课标解读】5.能利用钠和氯的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能从钠及其化合物的物质氯和氯元素的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6.能说明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有关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社会性议题的讨论。7.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课标要求【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依据化学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完成简单的物质性质、制备、检验等实验。能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合作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将化学知识与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主动关心并参与有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讨论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认识化学科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教材解读【单元解读】本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是在学习了“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开始学习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要想了解奇妙的物质世界,就要从组成物质的典型元素入手。本单元选取了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补充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后续学习其它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硫、氮等)、建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同时,本单元还可帮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材解读【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本节《钠及其化合物》,新旧教材相比对活泼金属单质—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讲解没有什么变化,新版中增加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增加了科学史话—侯氏制碱法。旧版中的“焰色反应”改为“焰色实验”,增加了“研究与实践”—了解纯碱的生产历史,更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化学核心素养。同时,考虑到无机物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研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钠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再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既突出了物质的分类思想,又明确了研究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碱→盐)的方法。在研究时,还明确了沿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手段,将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融合其中,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再进一步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建构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教材解读【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本节《氯及其化合物》按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与碱的反应来学习。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一是增加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是氯离子的检验,向五支试管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和蒸馏水加AgNO3溶液检验,删除了后两种,只向前三支试管中加AgNO3溶液检验氯离子,并给出了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本节教材与第一节的编写思路不同,而是以学生不熟悉的氯气为主线,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将含氯化合物穿插其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重点学习氯气单质的过程中,关注这些含氯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引导学生建构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形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教材解读【第三节 物质的量】本节《物质的量》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删除了旧版气体摩尔体积中的“科学探究”,新增加了“思考与讨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新教材中的习题设置更加贴近生活,问题设置更加注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等核心素养。本节包含的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三部分内容,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突出特点是概念多而抽象,因此,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材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并没有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很透彻,特别是化学计算,只要求学生学会关于概念的简单计算,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分散到第三章学习。同时,教材还穿插了丰富的图片、探究活动等素材,达到将抽象概念可视化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章节 教学目标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1.以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逐步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2.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能依据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形成证据推理意识,培养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3.通过学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关纯碱的有关化学史,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化学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体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教学目标章节 教学目标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1.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性质,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2.以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线索,建立含氯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预测并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并能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进一步了解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3.通过含氯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感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体会化学对生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4.通过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培养勤于钻研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章节 教学目标第二节 物质的量 1.通过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多种食物活动,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体会从物质的量层次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意义。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知道从定量角度认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认识容量瓶,通过实验误差分析,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定量研究的意识。4.通过了解素材、生活、科研中的多种计量方法,认识化学计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际需要,初步学会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审视化学问题。教学重难点章节 教学目标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重点:钠与水的反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钠及其化合物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第三节 氯及其化合物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难点:氯气分别与水、氢氧化钠的反应。第三节 物质的量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的建构,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难点: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之间转化关系的建构。教学策略、素材处理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一、钠及其化合物 1、利用实验探究突破钠的化学性质教学在学习钠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初中所学常见金属(Fe、Al)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后,再关注活泼金属钠。指出钠与铁、铝、铜等金属不同,由于特别活泼,所以再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但它们都是金属单质,具有相似性,如导电性、到热性、延展性等。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原子结构入手预测金属钠的性质。再以实验探究的方法(由于学生对实验中的进步操作不熟悉,教师可以先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钠与氧气、水的反应,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利用化学原理预测并检验反应产物,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充分利用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探究、讨论为主。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一、钠及其化合物 2.运用对比方法进行钠的化合物教学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Na2CO3、NaOH、Na2O等钠的化合物,对钠的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利用对比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对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如钠的碳酸盐教学可以从钠的碳酸盐在厨房中的应用引入,引发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上有何共性和差异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溶解性、水溶液的酸碱性、与酸反应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思考。再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最后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类别、组成微粒等角度分析二者性质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完成实验2-5及解答实际问题:面包制作、厨房去污、制胃药等,完成对二者的鉴别、转化等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一、钠及其化合物 3、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建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节是学生系统学习以元素为核心的无机化合物知识。因此,通过本节课学习建构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思路非常重要,它会为后续学习其它元素及其化合物起到引领作用。钠单质教学从原子结构出发,预测钠的化学性质;根据预测研究钠性质、保存,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得出结论。类比初中学习的氧化钙学习氧化钠,对比氧化钠学习过氧化钠,由性质得出过氧化钠的用途。由用途引入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研究的问题,再利用对比方法学习它们的性质,结合性质解释它们的用途等。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提炼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单质(钠)—氧化物(Na2O和Na2O2)—氢氧化物(NaOH)—盐(Na2CO3和NaHCO3);研究内容:性质(物性、化性)—制法—用途......等。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二、氯及其化合物 1.回顾旧知钠及其化合物性质学习新知氯及其化合物性质通过回顾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入手,提出问题: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顺序是什么?每种物质又是从哪方面展开研究的?在强调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基础上,引入新课的教学。教学中紧紧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特征分析氯气分别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氯的氧化性,最终建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进一步学习硫、氮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基础。氯离子的检验,同样可以先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盐酸、NaCl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再通过实验探究、现象观察,引出“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氯离子”的问题,形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二、氯及其化合物 2.利用化学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难点之一是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探究“、”实验“等活动来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氯与水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创设以下探究实验进行教学:①氯与水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②根据预测,讨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证明推理是否成立,书写方程式,并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合理性;③结合钠与水的反应,提出若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再通过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作对比试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现象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得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④设计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实验,进一步验证猜想与假设,得出正确结论。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二、氯及其化合物 3.通过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建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节教学中,可结合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引导分析得出氯元素的性质。通过预测氯气的和性质,逐步渗透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教学中可从氯气、盐酸、次氯酸、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关注含氯物质间的转化。也可尝试让学生绘制以氯元素为线索的转化关系图、以氯元素为中心的思维导图等,再依据关系图书写方程式,分析转化条件、化合价变化等,逐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最后以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为载体,突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形成单质到化合物,性质到用途再到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装置选择—实验仪器等)的基本研究思路。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二、氯及其化合物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本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生产生活中的含氯化学品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如利用正文及”资料卡片”,发现、获取信息,了解氯气的物理选择及可以从氧化盐酸得到;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联系舍勒制得氯气史料,得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等。以日常生活的含氯物质为线索创设问题情境。如84消毒液与洁厕灵能否混合使用?再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能混合使用的结论,发展线索的社会参与意识。问题来自于实际生活,探究突出证据意识的培养,也突出了社会价值。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化学与职业”栏目介绍水质检验员,让学生了解与“氯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职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三、物质的量 1.利用宏微结合的思想突显学习物质的量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喝水比赛,以不同方式计算水量判断多少;购买大米、纸张集团计量购买和单个计量购买的区别等,引出集团计量的意义,为学习集团计量微观粒子、引入物质的量概念打下基础。学习了物质的量概念之后,可通过介绍国际计量大会(1971年)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物理量,规定其单位为摩尔。后来(2018年)又重新规定1mol任何微粒的粒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大大提高了摩尔这一单位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并强调在实际应用时,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数值恰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三、物质的量 2.强化有关概念的理解于应用教学要强调“物质的量”具有整体化、集体化、微观化、具体化的特征。既不能拆分,也不能压缩;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要说明“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要将两者相混淆,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等。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克/摩(g/mol)或千克/摩(kg/mol)等。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还要强调对某一纯净物而言,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会随物质的量不同而不同。利用对比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方法,建构并理解它们的转化关系,学会有关简单的计算。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三、物质的量 3.认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意义和方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化学实验之一。教学可结合生产、生活、科研等领域中的具体案例(如体检指标),引导学生认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利用教材“资料卡片”栏目,介绍容量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再通过边讲边实验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了解实验步骤、掌握操作方法、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出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等。最后,结合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误差原理和操作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及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细节分析,认识配制溶液浓度准确性的意义,通过定量研究意识。素材处理1.教材P34页实验2-1,切开钠之前要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切后进行比较。操作要在玻璃片上进行,切后要迅速观察现象:切口露出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迅速变暗。本实验还可以作如下改进:①取大小不同两支试管,且小试管可以紧密放入大试管中,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和一小块金属钠(切去表面的氧化物),在试管底部加热至钠熔化后,插入小试管,将钠挤压在两试管之间,形成薄层,用石蜡封住管口,隔绝空气,可以使钠的金属关泽较长时间不消失。②选取一根管壁较薄的玻璃管,用布包裹后,将其慢慢地钻入大的钠块里,使玻璃管中填有一段银白色的金属钠,用玻璃棒推到管的中央,用石蜡封好玻璃管两端,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和使用。2.教材P35页实验2-2,实验要选择干净的坩埚,先加热,再放入用滤纸吸干煤油、切去表面氧化物的金属钠,待钠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提醒学生不能近距离俯视坩埚。也可在干净的陶土网或蒸发皿中进行。素材处理3.教材P37页实验2-3,反应剧烈,过氧化钠用量不宜过多。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木条迅速复燃,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热,用pH检验反应后的溶液变蓝,实验较容易成功。4.教材P36页的“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可设计为学生实验。实验前应提醒学生,烧杯口应该盖上塑料片或玻璃片,应控制好钠的用量(绿豆大小),观察钠所处位置、形态、运动、大小的变化,发出的声响,产生的水雾,以及滴有酚酞的溶液颜色的变化等。5.教材P38页实验2-4,从外观、水溶性、水溶液酸碱性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现象比较明显,容易观察。对于它们的溶液显碱性及强弱不同的原因,课堂上不宜解答,可作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学习。素材处理6.教材P37页“思考与讨论”,通过类比氧化钙,完成氧化钠的学习,再由氧化钠的学习,引入对过氧化钠的研究,并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差异。可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交流分享,并板书化学方程式等。7.教材P39页实验2-5,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让学生了解碳酸钠比较稳定,该条件下不会分解,而碳酸氢钠容易分解。为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两者稳定性的不同,可拓展补充设计套管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及讲解它们的分解图像等相关知识。8.教材P40页实验2-6,实验的火源最好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防止酒精灯火焰的干扰。作焰色试验前,铂丝(或干净的铁丝)应灼烧到无色,也可以用盐酸清洗后,再烧至无色。溶液浓度要大效果会较好,也可用铂丝蘸蒸馏水后再蘸盐的粉末灼烧,效果会更明显。实验结束,应将铂丝放在盐酸里浸泡2 3min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保存。素材处理9.教材P44页“思考与讨论”,强调三个启示:科学研究需要可靠的理论作指导,否则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科学依据需要有对科学的热爱和奉献科学的精神。教材P45页“思考与讨论”,强调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教材P46页“思考与讨论”,强调两点启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物质,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合理使用物质。教材P49页“思考与讨论”,强调NaO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不用Ca(OH)2 溶液吸收;实验室制气体时,要考虑装置的选择依据和装置的连接顺序。10.教材P45页实验2-7,盛氯气的试剂瓶要干燥,尽量收集满氯气。为防止氯气逸出,可在瓶口涂一点凡士林。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颜色(黄绿色),强调氢气在空气和氯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使用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等。素材处理11.教材P46页实验2-8,实验所用氯气和有色布条一定要干燥。有色布条的颜色最好是自行染上的。可取白纱布条,用红墨水染成红色,晾干备用。所用的花朵尽可能选择含水分较多、颜色鲜艳的,这样可使颜色变化明显。建议增加一个氯气与水反应和氯气与碱反应的对比实验。12.教材P49页实验2-9,分别向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都不溶解。向Na2CO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溶解,且放出气泡。在介绍Cl-的检验时,可以先回顾初中学习过的这两个反应,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引出“在此条件下,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只有氯离子”的问题,最终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还可以对加HNO3的先后顺序对实验产生影响展开讨论等。素材处理13.教材P56页“思考与讨论”,了解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强调比较的前提是粒子数相同,温度、压强相同;只能讨论相同条件下,物质的聚集状态与体积的关系。同时,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定量认识1mol物质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体积相等,1mol不同固体或液体体积不相等。教材P60页“思考与讨论”,强调(1)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中的溶质物质的量就会减少,浓度偏低;(2)造成溶质损失,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偏小;(3)俯视读数:加水少了,溶液体积(V)偏小,浓度偏大;仰视读数:加水多了,溶液体积(V)偏大。14.教材P59页实验2-10,因为NaCl溶液价廉,所以选择配制NaCl溶液。称量NaCl可以用托盘天平,但要强调说明天平的精度和数据处理等问题。若条件允许,可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部分操作可师生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时建议章节 课时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4课时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3课时第三节 物质的量 4课时全章复习 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