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怎样用五四青年的眼光来感受小说《女神》的魅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郭沫若的女神讲的什么 郭沫若怎样用五四青年的眼光来感受小说《女神》的魅力?

郭沫若怎样用五四青年的眼光来感受小说《女神》的魅力?

2024-06-05 1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郭沫若的诗歌《女神》是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这首诗体现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精神,也是新诗初期创作最高成就的标志性作品。而《女神》也奠定了郭沫若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关于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了“两极阅读”现象。那什么是“两极阅读”现象呢?就是指在文学界,《女神》的评价是极高的,且是大部分学者公认的。可是一般的读者,却读不懂郭沫若的诗歌,也对郭沫若的诗歌不感兴趣。

透过郭沫若,读懂他的诗

文学作品与作者存在及其密切的联系,了解作者本身,对于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实际上,要想真正做到知人论诗是不容易的,而且每个人对于郭沫若的看法也不同,也就造成了对于他诗歌的不同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图1)

1920年开始,郭沫若就投身于革命运动,并对我国的革命有重大的贡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犯过一些错误,当然郭沫若并不能完全算是政治人物或者是政治家。因此,我们在研究他的作品时,更多应该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而不是带着政治的眼光去研究他的作品。

郭沫若的创作也存在及其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他的创作可以说是天才和平庸的结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在他的前期创作中,也就是五四时期,他的创作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光辉。

可是到了后期,他的创作就进入了疲软期。他后期的诗歌作品趋向于平庸,很少有优秀的作品问世。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因为从政之后,他的精力不再放在文学上面。

研究郭沫若的诗歌,我们还要对郭沫若本人的性格特征有一个粗略的了解。郭沫若的性格属于天才型,思想比较活跃,具体表现为热情冲动多变。而这样的性格特征,也导致了他的诗歌创作是爆发式的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图2)

天才般的素质导致他极度地依赖灵感和直觉,在他看来,诗歌创作必须要依靠内发的情绪。但是这样的性格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当诗人没有灵感时,便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为灵感的显现始终是个短暂的过程。

包括《女神》在内的很多诗歌,都是宣泄激情的诗篇,需要依靠冲动状态下的灵感构思。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绚丽而多彩的想象力,还具有充沛的情感和真切动人的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德(图3)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影响,其中歌德的作品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5岁时,他因病而留下了耳聋的后遗症,而这样的状况也使得他的情绪更加的敏感,这对于诗歌创作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郭沫若的创作历程

郭沫若的创作总共可以分成三个时期,这个划分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联系的。

五四时期雕像(图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四时期雕像(图4)

五四时期也他创作的高峰时期。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刚好符合他的个性,使得他天才般的思绪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五四时期自由而又充满朝气的社会环境,也有有利于他浪漫人格的成长。

第二个时期是三四十年代,这个时期郭沫若从一个诗人变成了社会活动家。他参与了这个时期的很多重要活动,如文学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由于他五四时期的创作,导致他在政坛受到了欢迎,但是他的个性并不适合成为政治家,但是他也将精力从诗歌创作转移到了社会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图5)

这个时期,郭沫若的创作失去了五四时期的朝气,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激情也随之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实感的不断增强。这样的转变也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只不过却并不适合郭沫若这直觉般的创作方式。

最后一个时期便是新中国成立后,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是应制之作。

郭沫若的创作不仅有诗歌,还有一些戏剧,如历史剧《屈原》等。但是他留给人们最主要的印象以及最重要的价值便是诗歌,因此我们通常是以诗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创作的。

《女神》中存在的历史隔膜现象

《女神》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带有极强的时代性。当特殊的时代背景成为过去,读者阅读时就会感受到“历史隔膜”的存在。因此,读者无法体会《女神》的思想价值,也对《女神》不感兴趣。

事实上,不止《女神》一部作品存在“历史隔膜”。这种现象在文学界是普遍存在的,其中郭沫若、鲁迅等人的现象尤其严重。下面,笔者将来谈谈《女神》中存在的历史隔膜现象。

女神(图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神(图6)

文学界对于一部作品的阅读研究和普通读者的阅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的阅读方式、关注的重点内容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文学界的评价与普通读者的评价往往会具有很大的区别。

文学界在研究郭沫若的《女神》时,往往会从两个角度分析《女神》的文学价值。首先,第一个角度是思想内容,就是将《女神》放在郭沫若生活的背景中,考察《女神》体现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以及对社会起到的改造作用

分析郭沫若诗歌的主题,以及他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我们就不得不分析郭沫若诗歌中塑造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研究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能对《女神》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以及《女神》为何会在五四时期大受欢迎,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二就是研究《女神》的诗歌形式,通过诗歌形式可以对这首诗做一个更加细致的分析。《女神》在体式上的价值在于他对诗歌形式做出的创新,特别是对于自由体诗做出的典范性贡献

郭沫若的《女神》标志着现代自由体诗的开始,但是《女神》对于新诗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女神》虽然富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是在艺术上还是显得比较粗糙。这种绝对自由的创作方式,给新诗带来了散漫的负面影响。

《女神》热现象

在五四时期,郭沫若的作品受到了大部分知识青年的欢迎,因此还产生了《女神》热现象。但是当五四时代过去,郭沫若的作品对读者产生了极深的隔膜。甚至在文学界,也无法完全复原《女神》的精神与影响。

《女神》热现象的原因,不止在于《女神》这首诗歌对于五四青年的影响。还在于五四读者的情感与想象力,他们在阅读《女神》的过程中,也塑造了《女神》的公众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图7)

因此,我们可以证明《女神》的独特魅力,是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氛围,以及在这种氛围下所影响的阅读心态的。因此,现在的读者要想完全领会《女神》的思想意义,就必须读懂五四时代的审美特征,并且能够代入其中去领会《女神》的独特魅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学界研究这一类具有强烈时代性的作品,通常会使用各种理论进行分析。但是这样的分析方式往往只能分析其艺术性的成就,而对于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则不是十分透彻。

这种现象对于《女神》的研究影响是很大的。只有把握住五四时代的脉搏,才能够消除《女神》存在的历史薄膜,使得《女神》塑造的艺术形象变得鲜活起来。在时代体验中,结合自己的体验,将概念化的枯燥变为自己的感情体验,才能真正地领悟到《女神》的经典意义。

不止是诗歌及其诗歌的艺术形式,包括小说、戏剧等很多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潮流。而对同一部作品,甚至是同一种题材,不同时代的读者接受程度也都有所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四青年(图8)

五四时期是一个大变动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都追求叛逆以及新奇的艺术体验。反传统、反匀称成为了当时的时尚。而《女神》正是属于粗糙的、摇滚式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正好符合了五四青年的审美追求。

当然,也并不是说郭沫若的作品全是这一类粗糙的作品。相反,郭沫若的《夜步十里松原》等作品是十分优美的,而这类作品在现在可能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

结语:由于郭沫若的个性属于天才性,他的诗歌创作都依靠直觉。而在这样的影响下,他的大部分诗歌都显得比较粗糙,缺少雕琢的痕迹,甚至显得过于散漫和直白。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他诗歌的真正价值则体现在思想内容以及具有时代性的感受上。

但是由于五四时代的结束,没有经历过五四精神的读者,在阅读《女神》时往往会读不懂,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女神》会如此受欢迎。阅读这一类的作品,往往需要结合历史去分析,甚至需要极强的历史代入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