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升:为何郑和不像哥伦布广受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和和哥伦布谁先发现新大陆 陈永升:为何郑和不像哥伦布广受关注

陈永升:为何郑和不像哥伦布广受关注

2024-07-11 0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永升:为何郑和不像哥伦布广受关注

2005/07/11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7月11日

    今天是郑和首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天,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我国的“航海日”。600年前,郑和率领无可匹敌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8年,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索与交流之先河。英国人孟席斯甚至推断郑和最早发现了美洲、澳洲和南极洲。尽管这一推断有待考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郑和下西洋这一纯系敦睦邦交的和平之旅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引发的航海热不能同日而语。郑和是播撒中华文明的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远不能与地理大发现对于西欧发展的影响同日而语,这实在是值得我辈今天深思的地方

    为何郑和不像哥伦布广受关注

  □陈永升    15-16世纪是世界性的大航海时代。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7年-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当时欧洲人梦寐以求的印度;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这些航行都因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而广为人知。相对而言,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无论从规模还是航行范围上都毫不逊色,但受到的关注则少得多。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

  英人推断,郑和比麦哲伦和哥伦布早一个世纪左右发现美洲大陆,甚至到过澳洲和南极洲

  郑和,原姓马,回族人。幼年时期在明军攻克云南的战争中被掳回宫廷,阉割后赐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1399年,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郑和因战功受宠,被赐姓郑,随后被成祖(即燕王)委任为远航船队的指挥,开展与海外诸国通好的任务。从1405年(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数十万人的船队七次远航,行迹遍及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盛举。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点,历来的研究多认为是非洲东海岸的蒙巴萨。但是,这一说法近年来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英国一位前潜艇舰长、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经过多年的研究,2002年发表了《1421年:中国发现美洲》一书,他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郑和的船队要比麦哲伦或哥伦布早一个世纪左右发现美洲大陆,船队甚至到达过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但孟氏之说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在没有新的更为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他的结论显然不能令更多人信服。不过,孟氏对中国、朝鲜、日本古地图的发现,使我们对宋、元和明初中国丰富的航海知识以及它们对于“地理大发现”的意义要作重新的估量。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以及东南亚的开发

  郑和下西洋对于当时的中国与所到之地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海外诸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南亚各地的开发和中国以后对该地区的移民。郑和下西洋在南洋所留下的国际声望,使16-17世纪中国商人在东南亚的国际贸易占据着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甚至在欧洲殖民者把东南亚作为殖民地后的很长时期内都未受动摇。它也使中国商人能够利用菲律宾??墨西哥??中国三角贸易(又称“大帆船贸易”),源源不断地将白银输入中国。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维护和拓展当时中国视野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和贸易秩序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任务和目的,学术界一直颇多争论。按《明史•郑和传》的说法,是成祖害怕侄子潜逃海外组织反抗力量威胁自己,所以派郑和出海找寻,同时他也希望向海外宣示自己的文治武功。但学界多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决不仅于此。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认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是亚洲独有的历史体系,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和完善朝贡贸易。我们可以认为,郑和下西洋就是在维护和拓展当时中国视野下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和贸易秩序。

  郑和船队在七下西洋后嘎然而止了,此后几百年,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再也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船队巡视南洋。究其原因,与当时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明成祖后期屡次发动对北边蒙古的战争,导致国库空虚,加之郑和下西洋奉行“厚往薄来、“贡少赐多”的政策,不像欧洲的航海探险那样带来巨额利润,反使国库空虚,宣德以后,下西洋这样的靡费之举,自然也是再无下文。

  为何郑和下西洋比其后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少受关注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比其后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少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郑和船队活动期间,正值红海地区局势混乱之时,当时统治红海的马木路克王朝刻意封锁东西方交通和贸易信息,所以当庞大的郑和船队在红海边徜徉时,相隔不远在亚历山大城贸易的欧洲人竟然毫无所知。另一方面,郑和之后,明清两代长期奉行闭关政策,郑和的光荣没能延续。而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一直奉行积极猛进的政策,最终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国门之下。相形之下,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远不能与地理大发现对于西欧发展的影响同日而语,这实在是值得我辈今天深思的地方。(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