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都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邵阳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都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都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都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好,我这里有2021版中传传播学导师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

整理十分不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哈

很多导师的照片也有呦,需要的话找我呀~

01专业简介

传播学硕士主要包含有7个方向,分别是

(1)传播理论与历史

(2)国际传播

(3)媒介素养

(4)应用传播学

(5)性别传播

(6)智能传播

(7)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这7个方向在初试时的考试内容完全一致,可在报名时再选择具体方向。本篇文章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各方向的导师们~

02分数线

03导师介绍

01 传播理论与历史

1胡正荣老师

男,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后被任命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会委员、劳动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国际传播学协会(ICA)会员、中国传播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界》编委、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委、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多种奖项的评委、中国视协第六届副主席、新加坡Media Asia的编委、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顾问委员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介咨询专家和顾问、山东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特聘博导、教授。

访学经历: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访问学者、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媒介管理与转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客座研究员、英国西敏斯大学勒沃霍姆访问教授。

先后在德国、法国、瑞典、比利时、爱尔兰、韩国、日本、波多黎各、越南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媒介机构、大学和研究所考察、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著作:《新闻理论教程》、《媒介的现实与超越》、《传播学总论》、《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新闻理论教程》等。

主要研究领域: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研究(包括媒介发展战略、媒介制度、媒介管理等)、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介等。曾经讲授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媒介研究”等。

研究项目: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及全国各地媒介委托科研项目多项。

夏日之阳

胡正荣老师不言而喻是学术界中的大牛级人物,理传众多老师都是胡老师的学生。虽然2018年后,胡正荣调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一职,任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不会出席面试。但胡正荣老师仍在中传有项目,也未停止招生。

成为胡正荣老师的学生,首先在学界的师生地位可以说是高了一截。其次胡正荣老师手头有许多优秀的资源,以后也能在简历上加分。

最后,去年理传最高分的学生就成了胡老师的学生,所以成为胡正荣老师的学生整体要求还是挺高的,要有充足的准备。

2段鹏老师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常委、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曾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兼任CSSCI期刊《网络传播研究》编委、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执行主编。

中传新闻系毕业、保送直读硕士学位。受学校委派1997-1998年度在北京电视台新闻早间节目部工作锻炼一年,参与组织拍摄大型新闻专题片《送别小平72小时》等、传播学博士。历任《广播学院报》主编、网络传播教研室主任、传播和媒体创意教研室主任、传播理论教研室主任。多次出国学术交流。

主要涉及基础理论研究、受众研究、危机传播、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品牌传播。常使用量化研究方法,注重知识的应用。

段鹏教授主持了2项国际合作项目和22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其中包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

主要项目:

1、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负责人

2、2009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的子课题——我国广播电视公信力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3、最新项目:媒介融合类——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其商业项目[1]比较多,为许多大型国企、外企知名品牌提供舆情分析、品牌推广、新媒体传播策划、市场调研等服务。也承接纵向项目,且集中在有关国际传播能力、国家形象建构、软实力等方面。

由于段鹏老师的商业项目非常多,所以招收学生也很多,每年都会招4个左右的学硕入其麾下。其学生的“业务能力都还可以,就业比较乐观”[2]。

[1] 商业项目又称横向项目;学术研究项目又称纵向项目。

[2] 摘自段鹏老师原话~

夏日之阳

段鹏老师非常潇洒,很帅,平时也很平易近人。抽烟,喝酒,嗓音听起来也类似烟酒嗓,很有磁性。当然他做事很认真,如果不好好办事,消极怠工,他不会给你太好的脸色。但他也很大方,会经常请学生吃饭唱歌,和师哥师姐聚会等等。做他的学生可能会忙起来忙要死,不忙的时候啥事都不用干,晒太阳……。

段鹏老师对学生要求十分高,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然容易面试时被直接“怼回去”。当然,如果段老师和你交流,也千万不要紧张,一定要真诚,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回答老师疑问题。

面试主考官,坐中间那个。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老师们之间都不会对某个学生产生分歧,但他的意见还是能左右战局。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3龙耘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后留校任教。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实习或就职。

其研究领域为涵化与暴力、媒介伦理、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是中国媒介伦理研究领域的先锋人物。目前任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兼任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其项目不是很多但是都比较好,而且学生可以参与。她对媒介伦理研究的比较多,会给研究生开选修课《传播伦理》。

夏日之阳

相对负责任的老师,平时也经常能见到她。龙耘老师的人文关怀意识特别强,在涉及社会现实议题的时候,可以多结合伦理学知识回答。同时也是一位和蔼可亲、十分可爱的教授,与学生交流平易近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当然,如果你不想见她,你躲着她她也不会找你。如果主动学习和寻找老师答疑解惑的话,她会帮助你。

面试时,她是考官之一,位置仅次于段鹏。如果你不关注她的研究方向,如果她感兴趣问起来的话,你懂的~

4周亭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兼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高精尖团队“全球舆情大数据研究团队”的首席专家;中传MPA导师。

社会兼职包括《国际传播》期刊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传播学卷学术秘书;教育部规建司中国教育智库联盟专家,中国科协项目评审专家及孔子学院总部公共形象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大数据舆情分析、媒介生产、国际传播、新媒体等。 (具体的信息可以sgpa.cuc.edu.cn)

个人经历:在北京广播学院获得学士(1998)和硕士学位(2001),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7)。曾赴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2007),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2012),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2013)任访问学者,曾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波多黎各,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2018年至2019年在孔子学院总部新闻处挂职,负责舆情、新闻宣传和公共形象建设工作。

研究领域为大数据舆情分析、媒介生产、国际传播、新媒体等。

主讲课程包括传播理论,人类传播史,媒介生产研究,传播学流派研究等,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参与组织和主讲国家级精品课“传播学概论”,参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学概论”。

出版专著《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出版译著《工作中的新闻:信息充裕时代的模仿》(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出版合著《媒介生产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主编《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融合与创新:“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新媒体前沿: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省级地面频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

代表性论文:(1)今年国际传播发表的文章(2)中俄媒体交流年的媒介呈现研究,国际传播,2019年11期(3)重构用户连接: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流程再造,当代电视,2018年第7期

周老师也有很多的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舆情监测分析、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品牌的国际舆论环境研究、新形势下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2019),委托单位,中国日报社、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品牌的国际舆论环境研究(2019),委托单位:教育部国际司、中央企业海外舆情研究(2019),委托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信息资源开发中心、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海外舆情监测与分析(2018),委托单位教育部国际司。

夏日之阳

是一位纯正的白富美,不仅肤白貌美、学富五车,人也特别好,也很有品位,很有亲和力,教导学生也很耐心,与学生的相处方式也很好,会带学生一起学习、做项目。

周老师有很多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研究平台,帮助学生成长。她很爱安静,也很爱干净,不喜欢太聒噪的环境,也不喜欢半桶水就叽叽喳喳的学生。对学生最大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认真踏实、上进好学。

周老师常会给学生送礼物,鼓励学生,内容多样,心意满满。比较文静,面试时更喜欢倾听,观察学术的现场反应能力,但如果遇到她喜欢的问题也会提问。

面试考官之一。不过她的研究比较偏向大数据舆情,国际传播。如果本科有相关专业背景或者外宣媒体实习经历,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经历谈一谈。

5李继东老师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曾做过十年营销部主任(自称卖书的),后“弃商从文”。

主要研究领域:传播理论与历史、国际传播、传播政策与制度、营销传播、话语研究等 。

主要讲授课程:传播学史、信息与传播政策、整合营销传播、消费者洞察、新媒介研究等。目前正在做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力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项目。

夏日之阳

为人非常和善(虽然看起来很严肃),爱开玩笑,乐观阳光。爱喝茶,是一位品茶高手。项目也会找学生帮忙。不爱张扬,醉心研究,没事喜欢更新书单,带领学生读书,常带领学生在校内聚餐讨论学术。

面试时李老师更多会倾听,有时候也会提问,喜欢考察学生的反映能力和学术态度。如果考生想报他,建议先准备一下相关知识,面试时直接针对这方面展开话题,他一定会对你感兴趣。感兴趣了,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6张磊老师

男,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任《国际传播》编辑部副主任。

胡正荣爱徒,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社会学、受众民族志、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人类学、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等。关注人物:潘绥铭、邱林川、风笑天、赵月枝等。

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等省部级项目两项,主持校级项目和横向项目八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十余项。曾为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深圳广播电视台等完成过咨询项目。

主讲课程包括本科生的“传播学概论”“流行文化研究”,研究生的“传播理论研究” “媒介研究”等。张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精彩,每节课几乎是虚无坐席,传播研究院的“男神”可不是徒有其名哟。

张磊老师并不喜欢太多名利场,所做研究偏社会调查、民族志研究等。他是一位悉心教导学生的好导师,经常陪学生在办公室研究问题直到下班之后。也会带学生读书,每年都会带着研究生一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学习,并且还把读书会做成了一个公众号“传播学之晴耕雨读”,分享读书心得。

有的同学认为,与其报已经沐浴辉煌的导师,不如报有真才实学同时也会耐心教导自己的导师,这是不无道理的。而他就是这样一位导师。

夏日之阳

不是很白……说这话都有点替他打掩护的意思了,根本就是黑好嘛?!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很爱开玩笑,没有一点架子(事实上广电中心的老师都没有一点架子)。不过原则性很强,生气的时候就会告诉你“我很生气”。在重要的问题上不会妥协。他对学生的要求是爱读书、爱思考、爱研究。

面试考官之一。建议大家看看他的论文。因为张磊老师偏社会调查、民族志研究,为人严谨,所以在写科研设想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漏洞太大,给老师的印象不会好。

7姬德强老师

男,硕士生导师,只带留学生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赵月枝老师的得意门生,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国际传播分会副主席,兼任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政治经济学、国际传播、反腐败传播等。

姬老师是一位学术大神,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相貌出众,人还特别亲善,待学生特别好,会经常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跟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写论文,还会带学生参加会议,是一位超级nice的老师。

姬老师经常会参与一些国际会议,所以英语很重要。关注人物:所有传播政治经济学者。

夏日之阳

姬德强老师是每年导师选择的热门人物之一,其弟子都非常出色,要选择姬老师,得有很强的学术能力,不仅要了解传播学知识,而且要关注传播政治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把自己培养成跨学科综合型人才。

8王润珏老师

女,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完成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原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跨学科智库联合体秘书。

研究领域为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发展、媒介制度与政策。任职于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投资融资管理部。现担任《国际传播》期刊编辑。

所带项目有“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品牌形象建构研究等。

夏日之阳

王老师也是一位“白富美“,不仅肤白貌美,还学富五车,王老师为人和善、对学生也很好,经常与学生讨论学术,带着学生一起读书、做研究,还手把手地教写论文。

目前弟子不多,可以考虑一下。关心学生生活,私下相处可可爱爱,学术问题认认真真。

王老师也是面试的考官之一,2019下学期到2020上学期于英国进行访学,但由于目前疫情原因,尚不知是否会回国面试。但如果是线上面试,那王老师有可能参加。

9龚伟亮老师

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译著《社会契约论》。

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乡村研究、文化研究、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等。主讲课程:乡村传播。

龚伟亮老师是赵月枝学生,两人经常会合作承接项目,聚焦于现实中国语境,尤其是农村,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展开研究,极具人文关怀性。

研究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春晚研究等。

夏日之阳

龚伟亮老师于2019届开始带硕士,非常和善。经常会和学生讨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很多事情会先咨询学生,尊重学生意见,属于后起的青年才俊。

如果成为龚老师弟子,绝对是龚老师师门“元老级”的弟子,龚老师会认真带领学生做项目。

由于龚老师去年,才开始带学生,尚不清楚是否会做面试官。但老师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和乡村传播,吃透这两点问题自然不大。

02 国际传播

1陈卫星老师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传播学院主管科研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兼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20世纪70年代曾在中国甘肃省插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研究生。1988年被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师从法国当代传播学奠基人贝尔纳•米耶热教授,1994年在法国斯汤达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获得信息传播学博士学位,曾主编法国巴黎《欧中经贸》杂志。

1997年回国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2000年调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欧洲担任国际传播客座教授,2009-2010年欧盟高校联合体伊拉斯莫斯世界项目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学基础理论、国际传播、视觉传播及媒介文化研究。事实上,他的功底之深厚,并非几个简单的研究领域可以囊括。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西方传播学的批判学派”等国家重点课题。科研成果先后获2002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夏日之阳

陈卫星老师之博学非常罕见。这和他的勤奋努力不无关系。他经常在办公室看书到深夜,看到他的办公室昏黄的灯光,总让人不禁喟叹,这才是中国的脊梁啊……其专著《传播的观念》,在我看来不如说是一本传播学史,值得细读。

他教导学生也同样如此,希望学生多读书,因此也不会给学生事情做。学生在研一时的空闲时间非常多,当然这时间也是由自己分配的。

面试毫无疑问是主考官,而且话语权力非常大。面试时的他和平时完全相反。对学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其严格程度难以想象。

2李智老师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本科,1995-1998就读于厦门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硕士,2001年获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复旦大学进修传播学。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关系、国际传播。2001-2005年任外交学院讲师。

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全球传播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夏日之阳

李智教授和其他老师完全不一样。他好和蔼好和蔼,好可爱好可爱……具有哲学背景的他非常爱思考,而且应该也很浪漫。在文化外交的课堂上会谈到婚姻观的问题。经常会沉思。和他的交流非常舒服,丝毫感觉不到有些半桶水老师的盛气凌人。如果作业不做他也不会发怒,只会让你内疚而已……好吧我不是教你不做作业~

面试时他随大流,一般不会过多发表自己的意见。问问而已。给分也是听别人的。但如果你有志报考他的研究生,那么你多看看他的书,和他对话,那么他会对你的结果造成影响。

3刘建平老师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建平,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课程毕业,即赴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留学,1996年归国就职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课程,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留学两年,获国际政治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以来致力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国政治、中国外交和日本问题、中日关系的研究。

2007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等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专题论文,在《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华读书报》、《环球时报》等多种报刊发表学术书评、国际问题和中国政治、社会文化问题评论,在中央级内参也有研究论文发表。

有论著《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结构》(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新中国的原点》、译著《日本新保守主义》出版,参与编纂《毛泽东年谱》建国后部分。

夏日之阳

刘建平老师对中日关系的研究非常深非常透彻。如果同学们对中日关系感兴趣,或者学日语,或者比较喜欢日本文化,报他是第一选择。2013年之前他一直东奔西跑,不愿意带学生。2014年带了第一个硕士生。不过他比较注重礼仪,大家可以酌情考虑。

4罗青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获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传播学专业国际传播方向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传媒公共政策及产业机制,新媒体传播,体育传播。

代表性著述:《北京奥运国际传播比较研究》(《国际体育史》杂志2010年6-7月专刊主编)获2008年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全球遴选团队项目一等奖2008-2009年,入选2008年度项目主持人,项目报告入选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博物馆。另有其他很多著述。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海南国际传媒学院的筹备处副处长,欧盟伊拉斯谟传播学客座教授,欧洲委员会视听传媒研究中心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际奥委会(IOC)奥林匹克国际传播效果研究联盟主持人。

夏日之阳

她非常非常忙。她的学生非常非常忙。嗯,就是这样喵。毕竟作为联盟秘书长,为了办成一件事,往往要和很多人见面安排、洽谈等等,非常烦心。

而作为她的学生,你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她很注重外表,展现身材的穿着配上彩色的围巾是她的标志。她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师。如果学生做不好事情她就会很着急的埋怨你,但是又会很爱你。

面试方面,罗青老师告诉我,如果学生进了复试,一定要事先去找她聊聊,否则结果可能不会好。可能是某次为了保住几个面试的学生,可能在复试现场就和陈大boss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故有此言。

她的学生也很好。13级的学妹告诉我,如果有我辅导的同学进了复试,我可以直接把她的联系方式告诉同学就好。所以建议同学,如果进了复试,你告诉我一声,我替你安排。

5任孟山老师

副教授,研究员,研究生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网络传播、新闻评论。

在媒体担任新闻评论员10年,在境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新闻评论和专栏文章1000余篇,现为多家媒体专栏作者。

讲授《传播全球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新闻评论写作》等课程。

夏日之阳

任老师幽默风趣,学术社交两手抓,还经常在电台做节目哦。如今是传播研究院的副院长,学术上比较关注互联网与权力这一块的内容。另外任老师非常鼓励学生们写东西,可能是他写评论出身,经常晚上回家还能写写写,非常令人佩服,现在还偶尔会在《新京报》评论等地方看到任老师的评论。

面试时任老师有可能会针对你的本科成绩单上学过的科目进行提问呦,大家不要紧张,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啦~

6朱振明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副研究员,2005年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洛阳中信公司、意大利GMT、美国CHEMITHON、法国杜梅斯国际公司。

研究领域:国际传播、新媒体、跨文化研究。

夏日之阳

朱老师人特别特别好,精通多门语言比如英语法语拉丁语,名副其实“语言小王子”,虽然中文讲的不太标准,但丝毫不影响讨论问题。可能是受陈卫星老师的影响,传播研究院的传播学研究都偏向法式传播学、广义的传播学,偏向批判,跟大家考研背的比较多的美式大众传播较为不同,大家看书时要多思考哦~朱老师面试时除非遇见他感兴趣的话题,一般都很和蔼的看着~

7黄典林老师

黄典林,副教授,硕士生、博士留学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双博士,研究方向为传播基础理论、传播思想史、传媒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等。

担任《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特约作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和专家智库成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曾赴俄罗斯乌拉尔大学、泰国国立发展管理研究院、泰国国立朱拉隆功大学、新索邦巴黎三大、荷兰莱顿大学、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哈维里亚那天主教大学、德国新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等国际高校参加学术会议、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

曾获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中英双语教学大赛二等奖、获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一、专著:

1.《公民权的话语建构:转型中国的新闻话语与农民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2.译著《数字化崇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3.译著《传媒规范理论》(即出)。4.编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第1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二、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斯图亚特·霍尔传播思想研究”。2.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学科培育项目“‘媒介域’转型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重构”等科研项目。

夏日之阳

黄老师风趣、幽默,文艺气息浓厚,且常常会进行有趣的吐槽,学生私下会称呼他“典典”。

他是陈卫星老师的学生,也就相当于朱老师、任老师的同门师弟。他一直承担着国传读书会的重任,声音好听。同时因为是“双蛋黄”博士,所以还同时还教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的课程。

8蔡静老师

传播研究院的副研究员,隶属于国际传媒教会学院,研究方向是谣言传播和网络传播,蔡老师平时主要带本科生的课还有iCUC的一些科目。

夏日之阳

蔡静老师平常既要上课又要开各种教务会议,还挺忙,人真的超级可爱,就是充满少女感的可爱,当然学术能力也非常强,蔡老师比较年轻所以相处起来不会有太大压力啦

03 媒介素养

1张开老师

女,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后分别于1997年、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深造,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曾于2006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知识研究所访学一年,师从英国“媒介素养之父”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领头人和先行者。

曾任北京交通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讲师、副教授等职,并被新华社借调常驻非洲乌干达、新加坡等地。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国际新闻、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等。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传播学专业媒介素养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曾以专家评委身份多次参与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

夏日之阳

张开老师知性、博学,同时也非常幽默、亲切,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亲如一家。张老师很喜欢唱歌,而且唱的灰常专业~灰常好听~她会发布在全民k歌上,并号召大家去给她“捧场”,非常之可爱了。(ps:听说,还有人想捧她为网红,被她拉黑了,哈哈哈)生活中的张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她在学术上却认真严谨,要求颇高。

她经常会召集学生们一起进行学术探讨,并指导关心大家的学习生活与学术进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进步与提升。想要拥有一个充实丰富的研究僧生活的同鞋,选张开老师绝对不会失望哟。(ps:但是每年报考张老师的学生很多,竞争压力你懂得……)

2张艳秋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学校承办的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 援外项目教学管理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的传播学博士,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2004.10-2005.4),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2007.12-2008.12)。

1994年7月起,先后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兼任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2006.5-2010.6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2019年11月29日,任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媒介素养,新媒介与青少年,媒介研究,国际传播。

夏日之阳

张艳秋老师英姿飒爽,也很漂亮,是不可多得的美貌与智慧并重,谦虚与骄傲并存的老师。她的英语非常好,经常邀请一些外国学者来传播研究院开讲座。

张老师比较喜欢男孩和能干的、干练的女孩。当然这不属于性别歧视,而是工作需要,招一个早上11点起来逛淘宝,一逛一下午的学生实在是得不偿失。她对媒介素养、青少年与媒介的问题以及非洲传媒研究的比较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她。

面试方面,媒介素养方向经常需要调剂。因此面试时,媒介素养方向和别的方向可能一起面试。张艳秋是媒介素养方向的面试官之一。

3耿益群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做访问学者,进行传媒素养教师培训、文化研究和新媒体领域的研究。

访学期间曾对比利时和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传媒素养教育状况做实地考察,并就传媒素养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开展合作与交流。

在科研方面,曾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并参与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级重点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等20多项的研究。

本人主持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成果获北京市第六届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5部,译著2部。研究方向为网络素养、媒介与青少年、视觉文化、国际传播等。

夏日之阳

耿益群老师更偏教育学,对传播学的研究可能不是那么深。据她的学生所言,耿老师比较耿直(难道性格真的跟姓有关系囧),对社会关系并不怎么上心,所以在找工作等方面可能帮助没有那么大。

4秦学智老师

男,硕士生导师。1986-1997年先后任三级、二级、一级中学英语教师。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于山西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主攻道家道教教育思想研究。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主攻明中叶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李贽教育思想研究。

2004年7月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主要致力于传媒素养教育教学、研究和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传媒素养教育、教育历史与文化、高等教育、青少年儿童教育。

现为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以书代刊的《传媒国际评论》主编。

横向项目有校级长期项目:中国青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计划;纵向项目涉及媒介教育和青少年教育。

夏日之阳

秦老师长得就挺像中学英语教师的,艾玛,说话更像~开学时由他给我们进行一堂教育课,当我昏昏沉沉中醒转时,回首一望,艾玛全班都睡着了。

秦老师已经不收学生了,只是作为授课老师。他给分挺高,大家入学以后可以选他的课,但是没有机会再选他做导师了hhh

04 应用传播学

1许学峰老师

男,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公益传播,学术成就不是很高。

中国传媒大学后勤党总支书记、基建处处长,学校的图书馆、中蓝、2号教学楼、运动场改造工程都和其有关。同时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夏日之阳

在学术上,实在是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据应用传播的师妹说,他一般不研究……连续两年招收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骨干。

2李汇群老师

副教授,北大中文系博士,之前是媒介与女性研究方向的老师,所以她的课程会偏向这个方向一些(大一有开时尚传播选修课,课程后期内容还不错,硕士期间就开这一门了)

前几年转来应用传播方向,欧洲媒介研究中心的,带学生有三四届吧,以融媒体方向为主(应用传播和融媒体的学生刘老师和李老师一起带),据可靠情报老师人超级nice!聊天完全没压力~

另外李汇群老师有带留学生,留学信息比较多,对出国感兴趣的可以考虑一下

夏日之阳

和老师见面机会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开学阶段,然后如果跟了项目老师会约你沟通,如果想多见女神就要自己主动约老师(不用帮忙报帐,这个十分惹人羡慕了)。

目前李老师给学生的项目不多,一学期一个左右??也没有读书交流会,所以说比起刘老师压力小很多。老师做项目时会争取学生的意见,如果想跟进要积极表现一下。不过李老师比较公平的,通常这次没有你下次会找。ps.李老师会帮发文章,超好的!

李老师的学术研究大多与她之前的文学背景相关,之前写过的文章网上可以找到,文采不愧为北大才女了。带学生做过的项目有网络舆情调查、四大名著的现代媒介转化研究、传播学流派等等。总体来说偏向文献搜集整理方面,与视听率研究联系不大。

3战琦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是负责政务工作的老师,没开过课,学术活动比较少。

战老师一般是带少数民族预科生。平时和本方向的其他同学没有接触。据师姐打听老师人挺好哒(虽然开始见面看上去比较严肃)。

目前老师没有项目给学生做,而且也不会布置任务,一年听说大概和学生见个两三次(会带上师姐),吃吃饭唠唠嗑,嗯,他的学生会比较清闲,完全可以有自己计划安排。

05 性别传播

1刘利群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2004年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媒介与女性研究。

现任中华女子学院校长。刘立群老师的纵向项目比较多,大多来自广电总局、教育部。不过近来由于行政工作越来越忙,可能连项目都很少做了。

如果有兴趣可以选择其著作、论文看看。刘利群老师不仅研究媒介与女性,还研究国际传播相关内容,有译著:《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

对国际传播感兴趣的,如果复试还有时间,可以适当翻翻。我这么说,并不是复试会考的暗示,而是个人建议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作品或者老师推荐的书单的形式,扩大老师和学生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二者难以交流,你连展现思考的机会都没有。

夏日之阳

刘利群老师在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重要,其办公室所在楼层比副校长还要高。所以平时想见她一面并不容易。她平时的行政工作很多,做她的学生免不了到处跑腿。当然,也能够由此提高见识。

通常行政工作或横向项目比较多的人,社交关系范围就比较多,相对的也会比较好为学生推荐实习。好实习多了,找工作就比较容易。你懂的~同时,刘老师的学术水平也很高,想潜心做学术,也完全可以报她。

面试时,如果她不忙,她就是主考官。如果实在有事,就会找人替。再加上女性方向本来热度就不大,极少刷人。所以媒介与女性方向的同学最好还是扎实的学好本方向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2王琴老师

女,媒介与女性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6年生,四川德阳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文史哲实验班,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5年在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媒介与女性研究。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主任。

夏日之阳

是媒介与女性方向的第二位研究女性的导师。事实上,几年前,媒介与女性方向只有一位导师刘利群。王琴老师的新加入让刘老师松了一口气。早年在人大攻读历史学(清史),后转向媒介与女性研究。

3张敬婕老师

张老师是性别传播方向教学组的负责人,老师的学术能力非常深厚,是大家都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师。

关于学术背景,张老师2005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女性文学与文化方向硕士学位,2009年始攻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

是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成员,首都青年学者年度性别事件评选委员,自2009年始为中央电视台事业调研处特约研究者。自2005年起,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讲师,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科研团队成员.

张老师从研一开始就会给大家开设专业课程,比如《妇女口述史》、性别理论课等。老师的课非常有意思,本人也非常具有人格魅力,大家之后上课的时候可以感受一下!

老师的学术著作有: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九州出版社,2010年。

夏日之阳

在性格方面,张老师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导师,会每两周给同学开导师课,目前疫情期间,张老师在学生微信群里也会定期给同学推荐各类读本或文章来指导大家。

4李烨辉老师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至1997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1997年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至2004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5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博士)。

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主任。根据外国语学院官方网站介绍,还是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不过这个需要进一步辨别信息真伪。

夏日之阳

李烨辉老师并不属于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相反,从其个人经历来看,她是本校外国语学院一路念上来的学院派。虽然现在国际新闻专业在传播研究院,但国际新闻一直和外国语学院你侬我侬,招生也非常喜欢外语系的学生。

所以与其说李烨辉老师是媒介与女性方向的导师,不如说她完全就是搞外语的。报考的同学在这里要注意一些。这也决定了媒介与女性方向反而对英语的要求比其他方向稍微高些——当然考虑到这个方向不刷人,这个要求貌似总是被无视掉囧。

师哥在外国语学院曾经和李烨辉老师有过交流。她是一位很和蔼但却不失犀利的老师,能一次记住在场八九个人的名字(换我这种记忆力缺陷的,记一个名字都费劲囧,难道学外语的记忆力都好?)。恍惚间有种她的目光能穿透内心,看到隐藏的心思的错觉。对于选择老师,我不好给建议,只是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条件和喜好填报。

06 智能传播

1刘燕南老师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受众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月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1994年师从著名新闻学者甘惜分教授,于199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言论情报研究所,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进行传播学的访问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受众研究、视听率研究、舆论学。

刘燕南老师的项目多而且实用,和业界实践接轨。学生大量参与其项目,因此会比较忙。但同样的,学到的东西也很多,由于项目研究需要,她比较喜欢学数学的同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招不到这样的学生囧。所以你如果是学数学的,那么报这个方向会有一些先天优势。

夏日之阳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刘燕南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译作《受众分析》是初试非常重要的参考书之一;著作《电视收视率解析》是复试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她的决定可能就是你的命运。最近对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收视率测量可能有一定兴趣,因此除了看传统的收视率测量方法之外,关注一下互联网电视收视率测量,以及互联网受众可能会比较好。

她的典型观点就是电视将仍然辉煌下去,和一些学者认为电视消亡论是不一样的。具体理由,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2张洁老师

女,硕士生导师。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新闻学专业。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传播学专业。2006年7月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素养教育和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现为传媒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夏日之阳

张洁老师从职称上来看可能不那么出彩。但是她做事认真,真正对教育上心。对学生非常负责,会常找学生交流和谈心,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给素养方向开设“传播研究方法”课程。跟她做项目能学到非常实在的东西。如果你对儿童媒介素养感兴趣,可以报她。不过她上的课可不咋样…

3孟伟老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欧洲传播研究和教育协会(ECREA)会员。主持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商务部等课题10余项。

出版《声音传播》、《广播传播学》等8部著作。发表广播和新媒体论文60余篇,多次为《新华文摘》、《新华月报》、《新闻与传播》转载。

为研究生开设广播新闻研究、音频媒体研究、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社会化媒体研究等课程。 研究领域:广播、音频媒体,社会化媒体,新媒体,媒介素养。

夏日之阳

孟伟老师上课的时候说:孟伟这个明知听起来像男同志的名字,结果是个女同志。没错,孟伟老师就是这个留着短发的女老师。

孟伟老师非常和蔼,对学生也是非常的好,她的课堂总能给同学来展示自己,在课下也会有很多学生和她讨论问题。悄悄的说一下,结课的时候孟老师还把自己的新书送给我们。

07 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该方向导师同02方向一致,有:

陈卫星老师

李智老师

刘建平老师

罗青老师

任孟山老师

朱振明老师

黄典林老师

蔡静老师

-------------------------------

最后,由于去年国家政策调整,减少学校内部行政机构,部分老师职能所在院系也发生了部分变化。可能具体面试人员会有变动,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和侧重点,但无论是选择哪个老师,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足够研究生三年生涯去好好学习。

要相信,每个老师都是适合你们的,关键靠个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分割线------------

以上就是对中传传播学导师的介绍啦~

重申: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哈

需要其他专业的导师信息可以随时提问呦~最后更多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资讯尽在 @夏日之阳的马甲 喜欢本文记得点赞哦!只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的行为 哼!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