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导师邱介山:老师的真正成就感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邱介山教授怎么样知乎 全能导师邱介山:老师的真正成就感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

全能导师邱介山:老师的真正成就感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

2024-02-24 1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年10月21日20点,山东青岛。我和三位年轻的大学教师一起乘车去机场迎接他们的恩师——首届全能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的邱介山教授。

两个月前,科学人举办了首届全能导师评选活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邱介山教授以14158票高票当选,成为首届“全能导师”得主。

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执行者,我一直期待着与邱老师的见面。

从黄岛开车去青岛流亭机场,路上大约一小时,我们一路热聊了起来,聊天的核心只有一个:导师与研究生的“朋友+战友”关系。

“邱老师不仅是我学术上的导师,更是我的领路人,他引导和教育我们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师从邱老师读研及多年的耳濡目染,使我真正明白什么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推荐邱介山教授参与全能导师评选的吴明铂博士现已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一名知名教授和博导,与邱老师初次见面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忆犹新。

“第一次见到邱老师是在2001年的春天,邱老师应邀来我校(中国石油大学)做学术报告。当时的邱老师只有37岁,但早已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国际碳材料学术界亦开始崭露头角。邱老师高大帅气的外形和儒雅的谈吐令我眼前一亮,他广征博引但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己在煤基新型碳材料开展的工作,以及如何白手起家,迎难而上,建立起新型碳材料创新团队。邱老师渊博的学识和“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开展一流工作”的坚韧不拔之奋斗经历,令我深受震撼和激励,听完报告后我第一时间向邱老师表达了想跟他攻读博士生的迫切心情。我很荣幸地通过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严格的入学考试,并于2001年9月正式成为邱老师的一名博士生。”

邱老师在学术报告中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用煤来制备一些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碳素材料” 。摄影:Sol_阳阳

真正的成就感和幸福

源于学生们的成长和成功

邱教授工作非常忙碌,这次深夜赶到青岛是为了参加第二天上午举行的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并应邀做大会报告,当天下午又要前往深圳参加石墨烯国际会议。即使在这样紧张的日程安排下,邱介山教授还是尽可能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的工作,报告间隙、采访间隙、午饭间隙,似乎一刻都没有停下过。

邱老师在会议休息的间隙边走边指导学生。摄影:Sol_阳阳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能够看到一批批学生在各行各业中取得出色成绩,为国家的富强和快速发展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是让人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内心是满满的幸福感”,邱介山教授欣慰地说。“我常和自己说,无论发表多少论文,做了多少科研项目,还是推进并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这些都仅仅是我日常工作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我指导培养的学生们,看到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成为精英、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邱介山教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对社会、对科学事业有所贡献。“我真诚地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精英和栋梁之才。比方说,一栋功能齐全的建筑,要有强有力的基石和支柱,辅以其他部分,才能坚固持久耐用。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类似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成为社会进步中有担当有作为的一员。希望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要自己努力成为社会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期望的那个角色。”

“竭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也是邱介山教授一直追求的。当全能导师奖最终公布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提出将全部奖金捐给贫困小学。“对于我们从事教书育人的人来说,有这个想法是很自然的。作为大学教授,我们是处于教育体系顶端的人,但小学的根基教育非常关键,事关民族的未来。”邱老师谈到,他爱人曾经在贵州学习和工作过,那儿有不少欠发达的偏远山区,不少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谈到这儿,邱老师深感忧虑,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自然流露出来。“哪怕能让一个孩子因此受益,点亮孩子心中向上向善的灯,能够完成学业就是有意义的。这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影响他的一生。长大后他一定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师生关系是一种延续终生的缘分

迄今为止,邱介山教授亲自指导过的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已有200多人。邱老师觉得,全国十几亿人,他和学生们能有机会聚在一个屋檐下形成一个团队一起工作、学习,这都是缘分,需要珍惜一辈子。学生的成长经历、智商和情商各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邱介山教授会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在邱老师看来,本科生处于学习知识、拓展知识面的阶段,更适合通俗普适性的教育,“老师需要教给他们一些科学常识、基本的技能和理论知识,通过一些实例来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本科生需要了解这些,能够灵活运用就可以了。而研究生则需要能够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学习,把不确定的东西或困难通过设计方案加以解决。博士生的要求就会更高,需要做前人没做过的题目,搞清楚并解决其中涉及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力争有所贡献。”

对待学生,邱老师属于不发脾气的“温和派”导师,学生们评价他“谦虚随和,待生如子”。

“确实,我几乎没有责骂过学生,”邱介山教授听到学生们对他的评价后说,“比较会让我生气或失望的,对指出来的错误,学生多次重犯。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没有坏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导师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去关爱他们。我指出错误,学生可能会不开心,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后他就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

在邱介山教授看来,导师作为一个团队的掌舵人,作用和责任非常重要,导师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谈到导师这个话题,邱介山说出了他对导师这两个字的理解:“首先,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心态一定要阳光,应该给学生灌输正面积极的东西,从正面的角度去激发每一个学生。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让他们成为充满正能量有担当的人。”

“作为导师,还要有责任心,有担当意识和爱心。在你能够帮助别人的时候,尽可能尽你所能去帮助别人。导师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们进而会影响他的家人、朋友、子孙后代。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我们需要共同进步。”

“在科研中,每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导师的另一个职责所在,就是培养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一个研究课题,从无到有,从未知到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我把导师比喻成火车头,他能够把握学术方向,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并探究恰当的方式方法,督促并帮助学生去完成预期的任务。”

邱介山老师认为,作为导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科研上追求极致。“我总是和我的学生们说,在科研方面,我们需要做有趣有价值的工作,需要有所创新有所创造,通过我们的科技创新,实现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跨越,进而支撑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技术领域,做出一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贡献。这是一种理想,是我们毕生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也决定高度。导师是可以在细节上影响学生的。实验室中的很多事情我都会管。学生的坐姿、实验室的卫生、包括水房的卫生,大小事我都管。我特别不喜欢随便对付一下的做事方式,反对或者特别厌烦‘差不多’或‘就这样算了’的工作态度。在工作方面,我个人追求完美,我会尽我所能去做到最好。作为导师,这是我非常希望学生学会并切身实践的一种工作态度。”

“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是邱介山教授的一贯作风。当邱老师鼓励自己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李永峰努力去争取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时,“他不是很自信,说难度太大,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说那没关系,天道酬勤,你认真去做,我们一起努力。”最终,李永峰的博士论文顺利入选2007年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正如邱介山老师说的:“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就我自己来说,离全能还远着呢

当我们谈到刚刚获得的“全能导师”奖项,邱介山教授直言自己离全能还远。“我即使拿到了这个奖项,也并不代表我是全能的导师。人需要有自知之明,我深知自己的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短板很多,素质和能力都不够全面。‘全能’其实是一个理念性的词汇,是希望我们能够在方方面面做地更好。‘全能’对导师来说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更是一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全能导师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个意外,”邱介山教授回忆起评选过程时说。“当时明铂和我说起这个活动,我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尝试去参选,但肯定选不上,因为这是属于全国性的评选。从我个人来讲,我是很认可这个活动的。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设立于1985年9月10日,迄今30多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强大。如果有人在教师节前后,围绕师生关系做些正面宣传,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很欣慰,这至少说明社会和媒体是关注教师这个群体的。后来,我的学生、全国优青基金获得者于畅告诉我说,‘邱老师,您进入全能导师评选的前十名啦!’。欣慰之余,一看前十名的榜单,我觉得还是蛮自豪的。因为在这个榜单上都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大牛或著名学者和精英,有几位还是我认识的前辈和杰出同行,能够进入前十名就已经很好了。通过这个活动,有几位毕业离校后许久没联系的学生也再次联系上了,也是令人开心的一个收获。最终能够得奖,确实是意外之喜。”

除了科研,邱老师也承担了大量的繁重教学工作,甚至无机化学、专业英语、化工数学等基础课程他都教过。邱老师的课程好评如潮,很多学生包括化工学院以外的其他院系的研究生都是慕名选修他主讲的课程。在他看来,科研和教学是互相依附、互相促进的,可以教学相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学任务多了,承担的科研任务可能就会相对少一些。从工作角度来说,教学和科研不可偏废,更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做好教学工作,是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

在与邱老师分别前,他向我们表示了对果壳网科学人的祝福和期待:“我希望这个平台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影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发展得更快。”邱介山老师说,“中国要富强,中华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和科技是基础,也是核心驱动力,需要全方位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养。个人和群体都需要理性一些,看问题需全面,不要偏激。我觉得咱们这个果壳网科学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相信很多人都会从中受益。”

邱介山教授(中)、吴明铂教授(右)与科学人编辑合影留念。摄影:赵宝峰

编辑:婉珺、晓岚欧欧

排版:Sol_阳阳

科学人问答

答案将在留言区公布哦~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本文来自果壳网转载请联系授权[email protected]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文(点击关键词即可阅读)

树洞 · 周末信箱 · 漫画 · Al引力波 · 韩春雨 · 对撞机 ·导师

盘点 · 2016 · 科研项目 · 嗨元素

科研最新进展,学术最新动态顶级学者的思考和见解

长按二维码关注科学人(微信号:scientific_guokr)

采访花絮,一个萌萌的邱老师

如何有效的寻求导师的指点?

点击“阅读原文”科学人谈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