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国际食品价格大涨会引发国内通胀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通胀原油的价格会上涨吗 【深圳商报】国际食品价格大涨会引发国内通胀吗?

【深圳商报】国际食品价格大涨会引发国内通胀吗?

2024-07-17 0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深圳商报】国际食品价格大涨会引发国内通胀吗?

2021-04-14 17:23:02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梁 润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老龄化与人力资本投资。

  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达到15.5%,比过去5年同期平均涨幅高出近1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植物油涨幅最大,高达47.2%,其次是谷物、食糖、奶类和肉类。2020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07.5,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于全球食品危机的担忧,并使得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提升。本次国际食品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食品价格?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这些问题引发了诸多关注。

  为啥粮食产量增还价格涨?

  本次国际食品价格上涨,产量减少的因素较小,并且主要的粮食生产并没有下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年3月4日的预测,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27.61亿吨,比前一年增长1.9%。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来自于以下因素:一是部分粮食出口国采取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二是国际经贸导致世界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加大,不少国家增加粮食储备。三是疫情影响到全球货物运输和供应链,物流成本大幅上涨。四是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疫情大量增发货币,推高了国际食品价格。流动性泛滥除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食品价格上涨外,还通过石油、化工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使得价格进一步攀升。

  对国内食品价格传导效应很小

  我国对食品的国际贸易实行调控,包括征收关税和实施配额管理制度,并且粮食结构是大部分为本国生产,仅少量依靠进口,且口粮主要是本国自给自足,饲料粮部分依靠进口,因此国际食品价格波动对国内食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很小。

  从历史数据来看,历次国际食品价格大涨时,中国国内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均远低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基本不受影响。例如,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以及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这两次国际食品大幅上涨的时期,国际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69.6%和42.5%,而国内食品价格仅相应上涨了21.7%和13.9%,涨幅均不足前者的三分之一。在粮食价格方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和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分别为88.3%和72.8%,而国内粮食价格涨幅仅8.8%和11.5%,不足前者六分之一,比食品价格的相关性更低。

  从我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依赖于国际市场的主要是大豆。2020年大豆净进口量为总消费量的85%,玉米、小麦分别为5.8%和5.6%,大米为净出口,净出口量占总消费的0.3%。我国的主要口粮小麦和大米价格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变动影响,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波动则与国际市场更为相关,但波动幅度也小于国际市场。

  饲料涨价鸡肉影响最大

  虽然主要粮食价格受影响较小,但饲料价格上涨有可能推升养殖成本,从而影响肉类供给,推升肉类价格。我国居民主要的肉类消费是猪肉和鸡肉。2020年,饲料的主要成分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猪和肉鸡养殖成本上升。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玉米现货平均价上涨超过50%,豆粕价格上涨超过40%。一般生猪和肉鸡饲料中,玉米占到60%至70%,豆粕占20%左右,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饲料价格也大幅上升。

  虽然饲料成本大幅增加,但目前生猪养殖利润较高,饲料价格上涨并不会降低生猪供给,但有可能对鸡肉价格产生冲击。根据最新的生猪出栏价格和饲料成本,在生猪出栏价格已经下降超过20%的情况下,猪料比价8.53依然远高于平衡点6.63。因此,生猪养殖依然有利可图。目前的饲料价格上涨会减少养殖利润,但在高额利润下未来生猪供给将继续回升,养殖户不会因为饲料成本的因素减少养殖。但当前肉鸡的鸡料比价为2.32,而鸡料比价的平衡点为2.2,两者已经非常接近,并且前两个月中数次低于平衡点,表示前两月里肉鸡养殖利润数次转负,这将导致肉鸡养殖产能收缩。从历史数据看,由于产能调节滞后,因此鸡料比低于平衡点后,仍可能维持最长一个季度的时间。但饲料价格若继续上涨,将推升鸡肉价格。

  未来我国将通过扩大玉米进口来平抑饲料价格。由于现在玉米库存已经处于低位,并且工业加工玉米已经压缩到很低水平,因此未来将继续扩大玉米进口,以满足饲料玉米的需求,并降低饲料价格上涨对养殖户的影响。

  来源:深圳商报(2021.4.12)

  点击查看原报道

  (编辑:熊熊)

上一页 下一篇:北大首届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毕业生就业率100% 下一页 相关阅读 2022年深圳GDP预期增长目标6%,分析称“深圳不应追求GDP总量最高”,而是要作为创新中心“输出想象力和技术变革”

2022.04.14

王鹏飞:助企政策将发挥乘数效应

2022.03.29

欧阳良宜教授接受《光明日报》采访,建言“深港合作 以金融助力湾区发展”

2022.03.23

“隔离险”将迎优化

2022.03.1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