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光伏逆变器行业供需分析及全球竞争格局 导 读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唯一具备高度智能化处理功能的设备,其性能对发电量影响较大。相比光伏制造其他环节,我们认为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逆变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总结 深度丨光伏逆变器行业供需分析及全球竞争格局 导 读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唯一具备高度智能化处理功能的设备,其性能对发电量影响较大。相比光伏制造其他环节,我们认为逆... 

深度丨光伏逆变器行业供需分析及全球竞争格局 导 读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唯一具备高度智能化处理功能的设备,其性能对发电量影响较大。相比光伏制造其他环节,我们认为逆... 

2024-07-13 1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银创智库,(https://xueqiu.com/9615908983/283805301)

导 读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唯一具备高度智能化处理功能的设备,其性能对发电量影响较大。相比光伏制造其他环节,我们认为逆变器同质化较低,可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同时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快速提升和储能成本大幅下降,储能需求快速爆发,逆变器还拥有储能这一第二成长曲线,成长性更高,且无技术路线风险,因此是难得具确定性的长期成长赛道,尽管未来竞争或加剧,但龙头企业仍可以量补价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在光伏新增装机、存量项目替换、储能三重需求驱动下,预计2023/24年全球逆变器需求将达463/568GW,增速64%/23%,此后仍将多年保持在20%左右,其中储能逆变器增速高达121%/56%,部分弥补了光伏增速放缓的影响,需求占比由2022年的7%提升至10%/12%。

竞争格局: 内地企业优势明显,不断抢占全球份额:由于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內地企业不断在海外抢占海外企业份额,2022年全球市占率达7-8成,我们预计还将继续提升至9成。全球前十大逆变器厂商中,中国厂商占据8席,阳光电源、华为稳居前二,其他龙头占据户用等细分市场。

1

光伏逆变器需求大爆发

在光伏新增装机、存量项目替换、储能三重需求驱动下,我们预计2023/24年全球逆变器需求将达463/568GW,同比增长64%/23%,其中储能逆变器占比由2022年的7%提升至10%/12%,此后增速仍有望多年保持在20%左右。

需求端#1: 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

受全球碳中和战略及欧洲能源危机推动,2022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大增35%,在组件价格大跌推动下,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进一步大增65%至380吉瓦,其中中国/海外为216/164吉瓦,同比增长147%/15%,中国贡献绝大部分增量,欧洲、美国贡献海外主要增量。

展望未来,在连续三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和2023年的超高速增长后,我们预计未来增速或将放缓,但组件价格的巨大跌幅导致光伏发电经济性明显提升,将有助提振需求,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仍将增长20%至455吉瓦,其中中国/海外为235/220吉瓦,同比增长9%/34%。

(1) 内地需求:2023年远超预期,高基数下未来增速将放缓

由于除组件外的单瓦投资成本远低于欧美,内地光伏装机需求尤其是集中式需求对组件价格较为敏感,组件价格大跌极大地刺激了内地装机需求,同时大基地项目、工商业电价上涨、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双控、分布式整县推进等利好政策也推升需求。2023年内地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大增147%至216吉瓦,远超市场预期,其中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分布式增长147%、104%、72%至120、53、43吉瓦,集中式贡献主要增量。由于2023年的高基数和装机超预期导致的消纳压力,我们预计未来装机增速或将放缓。

我们预计随着组件价格继续下跌,集中式装机2024年将进一步增长14%至137吉瓦;受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双控、海外碳关税等政策推动,2024年工商业分布式装机仍将增长6%至56吉瓦;受资源条件限制,户用装机2024年则将下降3%至42吉瓦。

综上,我们预计2024年内地光伏新增装机合计将达235吉瓦,同比仍将增长9%,随着高比例配置储能、电网灵活性调节能力增强打开消纳空间,2025年增速则有望回升。

(2) 海外需求:欧洲库存需时间消化,美国降息和组件价格大跌将刺激2024年需求

据盖锡咨询统计,2023年中国组件出口189吉瓦,同比增长19%,仍保持较快增速。单月来看,出口量在3月创出20.3吉瓦的新高后有所回落,但11月以来明显回升, 12月同比增速更创下56%的2022年8月以来新高。

贸易政策扰动导致2022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下降16%至20吉瓦,但2022年6月发布的美国总统令规定在2024年6月之前不会对从东南亚进口的任何光伏电池、组件征收关税,消除了东南亚组件出口美国的障碍,同时IRA补贴政策和组件价格大跌也刺激了装机需求。2023年上半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大增37%至11.7吉瓦,我们预计全年将达30吉瓦,同比大增约50%。

欧洲新增装机2023年仍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增速将达30%,但2022年欧洲于地缘政治因素下进口远超实际需求,导致欧洲库存高企,需要时间消化,待库存降至正常水平后,其进口量将恢复快速增长。

尽管美欧需求增长较快,但美国2023年持续加息,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压制了海外光伏需求,我们预计海外光伏新增装机2023年仅增长15%至164吉瓦。2024年美国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同时组件价格大跌将充分传导至海外,海外项目收益率将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将刺激海外新增装机大增34%至220吉瓦,其中美国、欧洲增长50%/23%至45/80吉瓦。

需求端#2: 储能逆变器单位毛利远超并网,需求爆发下成为逆变器第二增长曲线

储能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助力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相比光伏发电为间歇性能源,与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具有波动性、随机性以及供需匹配等问题。储能逆变器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进行转换的基础上,将储能电池和电网进行连接,通过交直流电双向变换和对储能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控制,光伏所发的电能可优先供本地负载使用,多余的能量存储到储能电池,在电能仍有富余的情况下选择性并入电网,当光伏所发电能不足时,储能电池放电提供电能供本地负载使用。

随着光伏、风电累计装机快速增长,电网的消纳压力越来越大,储能已成为新增新能源装机的必需配套品,在电源侧和电网侧被广泛应用,且配储比例逐渐提高。在用户侧,随着峰谷价差扩大和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工商业储能峰谷价差套利的收入上升、成本下降,收益率大幅提升推动其需求方兴未艾,在欧美等高电价地区,由于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巨大足以覆盖储能成本,户用光伏配储能成为降低用电成本的重要方式。

全球新能源新增装机增长和配储比例提高推动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跌推动储能系统成本大幅下降则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大增99%至20.4GW,2017-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我们预计2023-25年将继续大增121%/56%/50%至45/70/105GW,之后几年增速仍将在30%以上。

按功率计,我们预计2023年储能逆变器需求已达并网逆变器需求的11%,2024年将提升至14%,由于储能新增装机增速远超光伏,该占比还将不断提升。由于功能更为丰富,技术难度更大,且为新型产品,目前储能逆变器单价和毛利率均远高于并网逆变器。首航新能2023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单价和毛利率高达8333元/台和50.5%,远高于并网逆变器的4821元/台和35.5%,单台毛利4208元,更是后者的2.5倍。因此储能逆变器不仅将推动逆变器企业收入增长,其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还将明显提升毛利率和单位毛利。储能已成为逆变器的第二增长曲线。

需求端#3: 逆变器寿命远短于组件,存量替换需求逐步起量

逆变器有以下特殊因素,存量替换需求的增长可观:

1. 作为电气设备,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在10-15年,远短于光伏组件的25-30年,这意味着十年前建成的存量光伏项目将逐步更换逆变器。

2. 在售价下行的局面下,维护成本更容易超过更新替代的成本,也可能会促使更新替代的需求。

3. 遇有政策或法规要求或更新,需要运营商提高对电网互联能力、效率要求或响应能力时,旧有逆变器无法满足要求下,亦将引发替换需求。

随着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不断增大,存量项目逆变器替换逐渐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 IHS Markit预测,到2024年将有176GW 的光伏逆变器使用寿命超过十年,预计总替换成本规模接近12 亿美元。我们简单推算,若假设更换周期为10年,则2023年替换需求已达到38GW,占年新增装机超10%。我们认为替换需求将推动并网逆变器需求持续明显超出光伏新增装机。

2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企业市占率达7-8成并将继续提升

近年来內地逆变器企业努力拓展海外渠道,加速海外布局,由于产品品质基本与海外企业相当,而人工、制造成本更低,內地企业竞争优势较明显,不断在海外抢占海外企业份额。据IHS Markit 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全球出货量占比首次超过50%,2022年进一步升至70%。而据Wood Mackenzie 统计,2022 年全球前十大逆变器厂商中,內地厂商占据8席,合计市占率达80%。凭借性价比优势,我们预计內地企业市占率将继续提升,并有望提升至和光伏制造绝大多数环节类似的约9成。

阳光电源、华为稳居前二,其他龙头占据户用等细分市场

由于不同技术路线的逆变器的技术和应用场景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內地企业仅生产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逆变器,其中户用、组串式逆变器绝大多数企业均有生产,集中式逆变器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微型逆变器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且市场较小,仅有禾迈、昱能、德业3家企业生产。

目前60千瓦以下的小功率组串式逆变器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但大功率尤其是100千瓦以上的逆变器,并非小功率产品的简单放大,具有一定技术门槛,仅有部分企业能生产。

我们预计组串式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地面电站的市占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在组串式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可生产大功率组串式的企业如华为、阳光电源、固德威等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产品种类和性能不同,各企业逆变器的功率覆盖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阳光电源产品功率涵盖3kW-8800kW,在行业内居首,产品种类和可覆盖的应用场景最为全面,8.8MW也是目前內地逆变器的最大单台功率。

据Wood Mackenzie 统计,2022年华为、阳光电源分别以29%、23%的市占率稳居全球出货量前2位,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固德威以8%、6%、5%的市占率位居3-5位,SMA、Power Electronics这2家老牌欧洲企业位居6、7位,上能电气、爱士惟、首航新能位居8-10位。

逆变器厂商根据自身技术与市场积累,在不同细分领域和区域市场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在细分应用场景方面,在大型地面电站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电站领域,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竞争优势较强;在小型分布式、户用电站领域,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SMA、 SolarEdge 等厂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在微型逆变器领域, Enphase 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区域竞争上,华为、阳光电源在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均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线厂商则在特定区域市场具有差异化优势。 SMA、 Power Electronics、SolarEdge 等海外厂商在美国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古瑞瓦特、锦浪科技等厂商在拉丁美洲出货量较大,固德威境外销售重点布局欧洲地区,而上能电气收入主要来源于內地。

在储能逆变器这一新兴领域,竞争格局则有所不同。尽管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光伏逆变器龙头出货量仍位居前列,但科华数能、盛弘股份、南瑞继保、索英电气等非传统龙头排名也较为靠前(尤其是在內地市场),我们认为部分企业有望通过储能领域弯道超车。

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目前內地较为活跃的在产逆变器企业数量约为20余家,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科研实力和制造成本方面优势突出,目前內地主流企业几乎都聚集在这两个区域。2022年逆变器产量超过5GW的內地企业有13家,包括:阳光电源、华为、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固德威、上能电气、科华数据、德业股份、禾望、首航新能源、特变电工、爱士惟、株洲中车。

美国 2018 年发布的 “301法案”对 2,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10%的关税,其中包括逆变器,2019年进一步将税率提升至25%。印度2021年将进口逆变器基本关税从5%调高至20%。这些贸易壁垒对逆变器出口美国、印度造成了一定障碍。

为提高全球化生产和供应能力,应对贸易壁垒,更好地覆盖海外需求,內地逆变器企业开始在海外重点国家建厂,如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特变电工在印度建厂,锦浪科技、古瑞瓦特、科士达在越南建厂。

从上市公司并网逆变器收入规模来看,阳光电源遥遥领先,锦浪科技排行第二,固德威、上能电气、首航新能较为接近。储能逆变器方面,阳光电源仅披露储能系统收入,未单独披露储能逆变器收入,其他企业中,凭借在储能领域的长期布局,固德威收入规模领先,锦浪科技则相对落后。

精选报告来源:银创智库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

储能丨锂电丨钠电丨动力电池丨燃料电池丨氢能源丨光伏丨风电丨新能源汽车丨电子元器件丨电机电控丨机器人丨工业自动化丨人工智能丨能源金属丨碳中和丨半导体丨集成电路丨芯片丨光刻丨先进封装丨碳化硅丨湿电子化学品丨新材料丨超导材料丨稀土永磁材料丨碳纤维丨高分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