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57回:钩镰枪破的是连环马还是拐子马?答案却在麻札刀身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连环马的战法 水浒传57回:钩镰枪破的是连环马还是拐子马?答案却在麻札刀身上

水浒传57回:钩镰枪破的是连环马还是拐子马?答案却在麻札刀身上

2024-07-12 1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水浒传第55回,高太尉大肆兴兵,派出三路大军,一心要剿灭梁山泊,本回出场的大将就是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在小说中也是名人之后,他是宋朝开国名将呼延赞子孙,善使家传绝学--双鞭。不过在小说中,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兵器上,而是重点描写了他摆的阵法--连环马。

有不少人认为,连环马就是拐子马,二者只是不同叫法而已,事实果真如此吗?史料自己会说话。

连环马阵法的使用条件

连环马是什么阵法呢?我们先来看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呼延灼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挂甲只露着一双眼睛。宋江阵上虽有甲马,只是红缨面具,铜铃雉尾而已。这里射将箭去,那里甲都护住了。那三千马军各有弓箭,对面射来,因此不敢近前。 “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 “明日休得挑战,我和你押后掠阵。但若交锋,分将三面冲将过去。” 一千步军忽然分作两下,放出三队连环马军,直冲将来;两边把弓箭乱射,中间尽是长枪。······每一队三十匹马一齐跑发,不容你不向前走。

从以上原文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信息:

连环马阵共计三千匹马,每三十匹马以铁环连锁,共计一百队。

三千马军为重甲骑兵,各配有弓箭。

在激战时,分作三面出击,正面连环马军配有长枪,两面马阵则以弓箭为主。

而当时宋江的马军为轻骑,一字排开于阵前。呼延灼进攻时,三面出击,对梁山军形成合围之势,以致造成梁山军大乱,进而败下阵来。

我们暂且不做评论,再看下历史中的连环马战法,再来评论《水浒传》中的战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历史上的连环马战法,最早出自十六国时代前燕名臣慕容恪之手。公元352年四月,冉闵灭了后赵,势头正盛,而前燕的慕容氏此时也是威震南北。

十六国时代的战争只为一件事,就是抢地盘,冉闵和慕容氏就这么干了一仗,前燕慕容氏派出的大将正是慕容恪。

在人数上,冉魏比燕军处于劣势,但冉闵也是个颇通战法的人,他采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即“合兵一处,死战破敌”。

魏军的主要成员为中原汉人,以步兵为主,在丛林或山地作战很有优势。因此,冉闵将士兵安置在树林一带,以限制来自燕军骑兵的冲击。

双方交战十个回合,燕军人多亦不能取胜,冉闵对此颇为得意。慕容恪也不是等闲之辈,十战下来,他也看出了对手的战术。

燕军多为鲜卑人组成的骑兵,优势正好相反,更适合在平地上作战。于是,慕容恪以轻骑诱敌,将魏军引到了平地上,以利于他们的骑兵作战。

于是,他下令把燕军分为三部,把优势兵力集中到中军,由他率领迎敌,等到交战之后,左右两侧骑兵就出动,从旁侧击。

他挑选了五千善射的鲜卑骑兵,将马匹用铁锁连接,排成方阵,其意在从三面向对手的步兵进行包围,让魏军死战也冲不破燕军。

等到再次交战时,冉闵望见敌军的中军大旗,便领兵直扑过去,不料两旁又出现了燕军,三军夹击,万箭齐发,魏军被铁锁相连的连环马阵重重围困,想战都难,于是大败,冉闵也因此被俘。

这次燕魏大战是一次典型的战阵起主导作用的战例,他的连环马阵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且在实战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后,连环马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除了在战阵学上,在评书演义中也常出现连环马的身影。

从上述魏燕大战中出现的连环马阵,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连环马的重要思想在于“围而歼之”,三面出击,配以万箭齐发;

连环马阵大概率为重甲骑兵;

此战术在平地上使用方显优势;

此战术对手为步兵阵营。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呼延灼的连环马阵与慕容恪的马阵有何区别:

首先,交战双方的地理状况确实都是在平地上,小说中有提到“平川旷野之处”;

其次,也是三面出击,同样是合而围歼,万箭齐发;

第三,呼延灼的连环马阵为重甲骑兵,小说中有明确指出“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而且还提到箭射过去都被甲所挡。

第四,梁山军马是否以步兵为主,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骑马的头领都跑了,受伤的大多数为步兵小啰喽,也具备了连环马的战术环境。

这么一对比,我们发现作者对连环马战术的描写是非常到位的,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有一点值得怀疑,那就是呼延灼以三十匹马连接在一起,那骑兵的机动性是相当差的,而且后面还有追击的情节,这一点笔者不能认同。

十六国时代的连环马阵法并没有记载有破解之法,那么小说中出现的钩镰枪破解法又是从哪里借鉴来的呢?

破解连环马的真正兵器

《水浒传》既然讲的是宋朝的故事,那我们就从宋朝找史料,在大宋历史上,著名爱国将领岳飞是金军的克星,他曾多次打败金军。

金人作战以“铁浮屠,拐子马”闻名。铁浮屠是重甲骑兵,人、马皆披甲,人只露出两眼,马是露出尾巴和四只马蹄,为了冲击力量够大,通常把三五匹马拴在一起,一块儿冲锋,冲击力很强大,这也就是所谓的连环马了。

而拐子马则是轻骑,人马均不披甲,但都精于骑射。作战时,一般从左右两翼包抄。

金国大将金兀术就有一支这样的王牌部队,但这支王牌在郾城之战中却被岳飞给破了。

那么岳飞是如何破阵的呢?

岳家军的秘密武器就是“麻札刀”。在面对敌方的“铁浮屠”时,宋军步兵手持麻札刀冲入敌军骑兵阵,不要抬头看,只管砍马腿就行了。

此外还有地面工程--壕沟,骑兵的冲击力很强,岳家军先挖好壕沟,然后将金军引诱到既定阵地,等金军一冲锋,发现地上有沟,势必就要勒马,这样骑兵的冲击力没有了,壕沟里藏着的宋军就开始用麻札刀砍马腿。

如此一来,金军的“铁浮屠,拐子马”全部玩完。

将呼延灼的连环马,与慕容恪和金兀术相比,我们发现,他们的战法实际都是相似的,都是中军阵营以重甲骑兵相连,激战时,左右两翼跑出来包抄。

岳飞以麻札刀破了金军的“铁浮屠,拐子马”战法,这是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而小说中则选用了钩镰枪,这个无从证明可行性。

因此,只能说钩镰枪破阵,只是作者的想象,为故事情节而设定的。也有人说,钩镰枪就是麻札刀,但作者至少不这么认为。

因为在小说中对麻札刀的用法也直接挑明写到过。

在第七十六回中,就有直接的描写:

“这两个马後,摆著紫衣持节的人,二十四个当路,将二十四把麻札刀”。

很明显,在作者的眼中,麻札刀和钩镰枪是两种不同的兵器,

至于作者为什么选用钩镰枪,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钩镰枪,作为一种长兵器,确实可以砍马腿;

其二,就是为了推动情节,将金枪手徐宁引出来,他也凭此大功而排在十八位。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连环马阵法,总体来说,作者描写还是相当到位的,但细节上还是经不起推敲。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