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进中记录中国《北纬30° 中国行》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183吉隆沟达尔曼人 在行进中记录中国《北纬30° 中国行》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在行进中记录中国《北纬30° 中国行》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2024-06-16 16: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研讨会现场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发言

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认真聆听

6月20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北纬30°•中国行》专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棣、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勤业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文化界、传媒界、地理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发言。与会者围绕该片的文化意义、艺术特色、镜头语言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积极为后续节目的改进和创新出谋划策。尹鸿主持研讨会。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在致词中指出,《北纬30°•中国行》这个特别节目将更加强调互动,更加深入基层,更加关注文化、关注情感和关注当下,力争以真取胜、以情动人。节目展现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描绘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性美、人情美,以自东向西沿纬度线行走为推进线索,深入关注普通群众的人生故事和生存状态,紧扣住当下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脉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北纬30度带上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由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制作的大型纪实特别节目《北纬30°•中国行》6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推出,这是中央电视台今年重点打造的一项长距离电视采访行动,也是央视进一步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具体举措。

《北纬30°•中国行》和此前热播的《边疆行》、《沿海行》一同构成《远方的家》栏目“三部曲”。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线,自东向西一路行进采访,横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西藏九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沿途将到访300多个市县,总行程预计超过2万公里,节目将着重展现北纬30°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北纬30°•中国行》属于栏目化运作,是行走式的纪录片,是对中国地缘风土人情的再符号化的尝试,因为地缘文化资源是动态的,所以这是一次很好的文化视觉旅行。节目让国内老百姓更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同时也向国外介绍中国,向人们普及地理知识,对青少年还有着人文地理教育的意义。与上世纪80年代的纪录片《河殇》那种“俯视”中国的视角不同,《北纬30°•中国行》是由点到线的“穿行”中国,从文化的角度,把中国社会、国际社会正在进行的变化展示在特殊的地缘线上,该片有可能掀起中国纪录片的新浪潮。节目借助主创团队十分年轻的优势,争取到了很多年轻的观众。节目在表达方式上客观理性、成熟科学,同时传达出了一种关爱感和人文关怀。

针对节目较为平淡、信息量不够大、镜头语言不够精致等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们纷纷给出意见:鉴于节目动态性强,需要在节奏中注重精致感和去毛边化,使其在细节和质感以及文化内涵上有所增强。针对节目信息量不足,增加图示,用图示标识出沿纬线的地理变化的差异性会更好。而把历史遗迹、人文风景、名胜古迹等大量减去,发挥出镜记者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优势,更多的展现人物则会更加出彩,把生活的普通层面拍好了就很感人。另外还有专家建议在讲述过程中加入悬念,多讲一些历史故事。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总监助理王峰,《远方的家》制片人黄卫等也发了言。《北纬30°•中国行》预计将制作180集,每集45分钟,除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外,还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主创团队纷纷表示,要改进节目质量,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强创新,争取掀起新一轮收视高潮。(通讯员 杨欣 王笑楠 新闻与传播学院供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