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的药会不会导致依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进口抗抑郁症药物有哪些药 抗抑郁的药会不会导致依赖?

抗抑郁的药会不会导致依赖?

2024-05-24 0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认为,很多人谈“药”色变的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和大众对精神疾病、精神科药物的认识不足有关。精神科药物绝对不是一个普适的最优解,但它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option),甚至有时它是必要的解决手段之一。当然,国内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患者也需要有所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包含题主的疑问在内的,关于精神科药物的几个常见问题和迷思。

Q1: 精神科药物上瘾么?它和毒品有什么区别?

不光是题主,这其实是精神科药物的使用者和关注者都很疑惑,在意的一件事情:它会让我产生依赖吗?会因此一旦开始就无法轻易停药了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瘾。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成瘾”。“成瘾”是一个诊断学意义的概念,“成瘾”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疾病。在美国精神卫生统计与诊断手册(DSM)中,对于成瘾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

最新版DSM-5中指出,以下10类药品/毒品与成瘾(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s)有关:酒精;咖啡因;大麻制品;致幻剂;吸入剂;鸦片类(海洛因属于这一类); 镇定、安眠、抗焦虑类(sedatives,hypnotics,anxiolytics);兴奋剂;烟草;及其他。(注:也存在一种药品/毒品同属于几个大类的情况。)

在这些药品中,有一些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被作为处方药来使用,例如一部分鸦片类止痛药,镇定剂、兴奋剂等。其他的一些则被列为非法药物。这一些处方药,在不合医嘱的滥用情况下,一样会带来快感,造成物质依赖。吸毒者有时滥用的正是处方药。

但这些药物只是精神科药物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大部分的精神科药物不在此列。用一张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如下:

“成瘾”的诊断包含四个部分:

1. 不能自控的渴望。个体会比原本计划中,更多地、更长期地使用药品,为此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此外,可能还有一直想不吃或少吃的渴望,却总是做不到,以及有时候强烈渴望使用药物,满脑子只想着使用药物,除此之外无法想任何事。

2. 因为使用药品,造成了社交、工作、生活、法律方面的实际危害,如因为吸毒被捕、因为吸毒不能工作、回避社交等。

3. Risky Use. 在明知道对自己很不好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使用。

4. 药理性的症状,包括耐受(Tolerance,随着时间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药量才能达到最初的药效)和戒断反应(Withdrawal Effects,忽然停止使用药物时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生理反应)。(在DSM-5中,这两点对于成瘾的诊断构成不是必须的。)

一部分精神科药物,常见的如一些抗焦虑类药,在过量、过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符合上述四条标准的“成瘾”后果。

另一部分精神科药物,虽然也会存在耐受或戒断的反应,却不会造成前面三种症状,因此不被认为是“会导致成瘾的”。

也有一些精神科药物是很少见到耐受的,能够做到长期维持同样剂量的使用,比如一些抗精神分裂类药物。

DSM-5中明确说明:在正常的、使用处方药的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耐受和戒断反应,这并不是精神科药物的“专利”。因此,光凭这一点不应该被视为成瘾。

更简单的说,“成瘾”是关于“寻求乐趣”的,是一种pleasure seeking的行为。而很多人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只是由于他们的治疗的确需要,或者防治复发,并不是出于服药本身带来快感。这种类型的行为并不是成瘾。

不过,精神类药物的耐受和戒断反应对于病人来说仍是一个确实的问题。服用精神科药物期间,规律服药非常重要,不能错过日常的剂量,更不能不与医生讨论,私自断药或停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能最大程度控制戒断反应,否则不但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小概率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题外话一句:严重酒精依赖者,忽然间停止使用酒精会造成死亡。)而假如对某种药物产生了耐受反应,也就是说,当逐渐需要越来越大的剂量才能带来最初的效果,要注意不能一味增加药物剂量,而是及时更换药物种类。

Q2: 严重精神疾病不吃药能好么?

精神卫生专业人士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始终有着不同的意见。

在美国有一些机构长期呼吁并推行“无药治疗”,转而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技术,甚至包括引导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治疗精神疾病。

也有很大一部分研究认为,上述的方式的确是部分有效的,但心理治疗无法解决重度的失控的症状,比如严重抑郁、自杀倾向、精神病症状(如幻觉)等。

但可以肯定的是,精神疾病、尤其是严重精神疾病,是需要治疗的,某种形式的治疗,虽然不一定是药物治疗除了少数特例,精神疾病不会自愈,不会自然恢复,它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却还是会复发。

精神科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在很多种精神疾病预后统计中都显示出最好的疗效。在美国,为一位病人搭配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共同工作的模式已经很常见。

精神科医生通常没有时间和病人深入的交流,他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就在于你对于药物的反应。如果你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可能会在看病的过程中感到受伤——ta为什么不听我说话?

如果你希望找一个自己信赖的人,能够倾听你帮你分析你疾病的心理原因,心理治疗师才是这个角色的承担者。

当然在美国,有一些也从事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医生,你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获得药物和心理双方面的服务。

Q3: 决定开始药物治疗要注意什么?

药物副作用是每个人都会首先考虑的问题。而题主所描述的可能产生的依赖性也是其中一种。

确实,精神科药物确实有非常多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正如前文所说,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药物反应都会不同。对于同一种疾病,和同一种药物,有的人可能完全没有副作用,同时在服用很短的时间后就有明显的好转,甚至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药物;而另外一些人则会有非常严重的罕见副作用,怎么吃都没效果,或者需要很高的剂量。这些不同都是正常的。

你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身体尺寸;生理疾病;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基因;其他药物如维他命的摄入;节食;是否按时按量服药;等因素都会影响你和药物之间的反应。

个人意见是,副作用不必成为阻碍你尝试的原因。因为你只有试一试才会知道自己和某种药物的反应究竟怎么样。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来说,第一次服药者应当从一种药开始服用,同时需要给药物一段时间以发挥作用,观察药物是否有效,同时观察自己的副作用体验。假如无效,或者副作用明显,首先考虑调整剂量;如果再次无效,可以考虑更换同类的其他药品,或second line的类似药物;有时甚至会更换药物的种类。在以上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有可能考虑组合用药。

精神科用药的大原则之一——尽量用最少种类的药物,治疗各个方面的症状,减少组合用药

这和精神科诊断的大原则类似——尽量用最少的诊断数量解释各个方面的症状,减少组合诊断

有些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药物,而有些人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事实上,在中国能够得到上述服务的病人非常少。有很多人觉得吃药感受很糟,其实和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有很大关系。

身边有朋友考虑在国内接受药物治疗,我私人给的建议是,在第一次服药前,可以多见几位医生,听听不同的意见。在服药后,自己要主动有意识地观察药效和副作用,积极和医生沟通

不要随意自行减量或停药,否则会造成戒断反应。讽刺的是,有些药物的戒断反应,和它们原本想要治疗的疾病症状完全一样,甚至会更加严重。

Q4:总结,如何看待药物治疗?

药物,注定是一个复杂的议题。

药物治疗有它的优势,它提供了低价(相比于长期心理治疗来说,药物要低价的多)、不耗时的治疗方案。但这个很美好的初衷,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局限。

不说中国,在美国,精神科药物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保险公司如果和某种药品达成合作,就可能造成这种药物被大量开给病人。由于这种直接的利益相关,美国精神卫生系统中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开药问题,一直为专业人士诟病。

另一方面,药物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工具,医生能否帮助病人使用好这个工具是更为重要的。病人多医生少资源有限,平均每个病人能够获得的医生的时间非常少,这是整个中国医疗系统的现状。精神科也不例外。精神科药物的过于严格的把控也给一些病人持续用药造成了阻碍,同时提高了门诊率,医生变得更加忙碌。

我们在生活里其实都遇到过这样一种价值取向:“harm reduction”。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很明确地知道,彻底杜绝伤害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损伤。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飞机上的一系列安全措施,一夜情的时候用安全套,甚至在国外给吸毒者免费发一次性的针头,都是这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精神科药物也可以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之一。你需要衡量,吃药之后给你带来的伤害有没有可能比疾病本身小。一个失眠多年天天睡不着的人,大概就不会那么在意安眠药的依赖性——睡眠剥夺对人身心都是重大的伤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同理,有一句中国的老话,可能可以供那些想要选择药物治疗,又有些担心的朋友——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损伤已经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是吃药带来的损伤更大,还是疾病本身带来的损伤更大?

做这个决定需要取决于病人是谁(每个人对不同的药物反应都不同),得的是什么病,严重程度如何,医生开药的过程,等等因素。

以上。

(备注:本文中提到的心理治疗师是美国的语境,中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和治疗权。)

相关文章:破解迷思 | 精神科药物,到底谁在吃?(上)

破解迷思 | 精神科药物,到底谁在吃?(下)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