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

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

2024-07-16 06: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探讨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实现资源在产业内、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

第二章

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指标?

(一)综合反映厂商数目和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p24)

1.绝对集中度指标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3.因托比指数

4.罗森布鲁斯指数

(二)只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将产业中的企业按照市场份额大小由低到高排列,计算经过排序的任意百分比企业所占累计并描绘成曲线。

2、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行业自身的特性

①规模经济水平。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基本因素是规模经济。在某一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的效率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②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对市场集中度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占领各细分市场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使得市场集中度趋于提高。但另一方面,产品差异化为新进人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则市场划分越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多,因而新进人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越大。

③其它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面临的障碍。进入壁垒越高,则新企业进入越难,已有企业在进入壁垒的保护下越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增长,从而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

(二)市场总规模的变化

当市场中企业规模一定时,市场总规模越大,则市场集中度越低。

(三)经济政策的影响

对于行业中的市场集中度,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政策中既有限制市场集

中的政策,又有促进市场集中的政策。例如,高集中度意味着垄断,作为维护竞争的反垄断法的出台,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垄断和集中。与此相反,一些经济政策往往有利于市场集中。比如许多国家为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大企业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这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提升。

与其利润率之间呈现出什么关系?

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的某种正向关系获得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一种观点认为,高市场集中度意味着少数占有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容易利用其垄断势力,获取高额的不润,如进行合谋,提高产品价格。另一种观点则对此提出了批评,它认为高利润率很可能不是高市场集中度的结果,而是其原因。市场中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存活并得以发展壮大,因而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下,高效率的企业获得了较大比重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因此得以提高。从而,是存在高效率的企业才促使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高效率的企业自然能够获得高利润率,这就造成了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正向关系。

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

当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来多生产同一种而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时,称之为规模经济;当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多生产另一种(或几种)产品,并使得生产成本要低于分别独立生产这几种产品成本的加总时,则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一个与规模经济相联系并存有区别的概念,二者都是企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

4、企业如何确定其边界?其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什么关系?

企业边界是指其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之一是企业效率。

企业的经营范围,即企业的纵向边界,确定了企业和市场的界限,决定了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经营规模是指在经营范围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能以多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等同于企业的横向边界

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的大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生产能够让企业在低成本状态运营。规模经济决定企业的规模边界,范围经济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边界。

5、什么是“马歇尔困境”?请在现实经济中举例说明。

马歇尔困境——马歇尔认为自由市场竞争导致的生产规模扩大,在让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又将形成垄断,进而又必然会阻碍竞争,扼杀企业活力,因而其认为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这二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举例:电信行业:如果允许许多企业开展竞争,去铺设各自相互重叠的通讯网,无疑会导致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让其中的一家企业扩大规模,将所有的业务都交给它经营,反而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对提高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

6、试用有效竞争理论阐述什么样的组织形态能够协调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冲突?

有效竞争实质是协调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一种追求较高经济效率的竞争状态。

梅森提出了有效竞争的基准。其包括市场结构基准和市场效果基准两方面。其中,市场结构基准包括:(1)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和买者(2)任何卖者和买者所占的市场份额都不足于控制市场(3)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之间不存在“合谋”行为(4)新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市场效果基准包括:(1)市场上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2)当生产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价格能自动向下调整(3)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但不一定成本最低的规模单位下进行(4)不存在持续性的设备过剩(5)不存在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此后,索斯尼克提出了以SCP为框架的有效竞争评价基准,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角度提出了多条评价基准。

第三章

1、什么叫产品差异?

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厂商如何运用产品差异策略获得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之所以为企业所青睐,是因为其使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使企业拥有将价格提高到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市场势力。

2、如何区分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指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表现为两产品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其他一些特征却减少了。垂直差异:指在产品空间中,所有消费者对所提及的大多数特性组合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

设想在0~1的线性城市中只有一个厂商,那么从消费者需要支付运输成本角度而言,厂商选址的左右移动势必使一部分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同时使另一些消费者的福利减少,即厂商位置的左右移动也可以理解为产品一些特征的增加,而另一些特征的减少,从而产生了

不同的品牌,这显然是水平差异。如果厂商的选址移到了线段1的右方,那么对线性城市0~1的所有消费者而言,总体福利都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产品质量得到了总体提升。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水平差异只是垂直差异的特例”,因为水平差异仅仅考虑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品不同特征的不同组合变换而已。

3、如何衡量厂商的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的衡量:价格成本差p-MC或者p-MC/p

4、为什么产品差异可以使厂商拥有市场势力?

产品差异使得厂商即使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上,也不会失去其所有顾客,也就是说,产品差异的引人使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这表明厂商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使价格高于别的厂商产品,消费者也会偏好其产品,子以购买。通常采用价格成本差p-MC或者(p-MC)/p衡量厂商的市场势力。显然,产品差异越大,厂商的市场势力越大。

5、举例说明产品差异如何使先进入市场的厂商拥有先发优势?

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先行进入市场的厂商,其产品已为消费者试用,和新进入厂商相比,其产品质量信息已经不再不对称。由于产品的试用需要一定成本,导致即使是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对试用和未试用过的产品也并不视同一样。这样就在先行者产品和后发者产品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异,使先行厂商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例如:索尼爱立信音乐手机的案例。首先,凭借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成功,索尼爱立信在音乐手机成长初期获得消费者认可,“音乐手机专家”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另外,Walkman 子品牌的建立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其他手机品牌形成了区隔,提高了竞争对手进入音乐手机市场淘金的门槛。

6、两个同时进入市场的厂商如何传送产品的高质量信息,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垂直差异?

厂商可以借助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号进而形成垂直差异。

市场上存在一种机制,在产品质量外生的条件下,这种机制就是消费者经验的作用和高质量产品被重复购买。这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厂商明白自己的高昂广告费用能获得较高的回报,那么这种非信息性广告其实是在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息。

市场上也存在一种广告费用水平,在这个水平上,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愿意承担该广告费用,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愿意承担。在均衡状态,这意味着非信息性广告确实是产品高质量的信号。并且厂商更愿意同时利用价格和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号。

第四章

1、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经济利润,那就不可能有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讨论这一产业的进入壁垒问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你认为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因为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占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比重很大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3、在位企业如何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一、结构性进入壁垒阻挠方式:形成规模经济壁垒;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高;拥有一定用户基数的网络效应;绝好的产品差异化优势;有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的支持,形成壁垒。

二、策略性进入壁垒阻挠方式:

1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过剩生产能力投资,干中学,提高竞争对手成本,

2 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产品扩散策略,提高转换成本,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三、成功阻挠的条件:必须发生在进入者地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察觉到;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4、通过例子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的成因不同。(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臵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如网络效应与微软的垄断地位(结构性进入壁垒)和长虹大规模采购彩管(策略性进入壁垒——提高对手的成本)。

5、你同意“适度的进入壁垒可能意味着效率的改善”这一说法吗?

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进入者进入,从而减少了产业中厂商的数目,提高了这一产业的集中度和增强了该产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权力,从而易于生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这一结果倾向于减少社会总福利。

另一方面进入壁垒的存在又具有正面作用,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加许多额外成本。进入壁垒的提高使企业进入后在产业内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降低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什么样的产业特点会使进入壁垒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

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来说,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的原子型小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6、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有完全满足可竞争市场条件的产业领域吗?请举例说明。

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完全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完全可竞争市场仍然是一种理想的市场形态,依于非常严格的假定,如进入时不发生任何沉没成本、进人的速度比在位企业调整价格的速度更快等。这些抽象的假定离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几乎不存在企业进入时不发生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的产业。例如,企业在进入某一市场时往往总要进行一些市场调查并支付一些必要的注册登记费用等,而这些支出都是不可回收的。即使进入者可以无成本地退出,但如果在位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非常快,在进入者还没有完全进入时就调整价格,那潜在进入者采取“打了就跑”的进人策略也是无利可图的,因此进入者难以实现获利的进入或退出,在位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润。此时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并不能自动实现经济效率,反垄断政策的干预可能又成为必要的手段。

第五章

1、通过案例解释预告产品信息的策略。

企业在产品的市场推广过程中慢于竞争对手,比如竞争对手可能首先推出产品,那么企业就必须想方设法推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到达临界点的时间,此时,企业可以采取产品预告的方法

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Borland公司推出电子表格Quattro Pro时,微软马上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描述它即将推出的Excel电子表格程序的种种优点,尽管它当时

并没有这种产品。

2、什么是转换成本?

指消费者或用户从在位厂商处购买产品转向从新厂商处购买产品时而面临的一次性成本。不论消费者或企业,当从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时往往会受到转换成本的限制。

它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的消费品市场:学习成本、交易成本、转换品牌的优惠折扣损失以及改变习惯或更换品牌时的心理成本等

工业消费品市场:已发生的投资,寻找新的供应商的费用、购买新的辅助设备的费用、熟悉新资源所需的时间及成本、重新进行技术培训的费用、产品重新设计与流程改造的费用、因更改设备造成产品供应延迟所导致的信誉损失的成本、寻找新的供应商所发生的新的交易成本以及终止与老供应商合作需付出的心理成本。

3、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的异同点是什么?

捆绑销售就是将可分离的产品或服务捆在一起向买方出售。在策略性行为中,捆绑销售的目的是实施价格歧视。若能成功实施捆绑销售,则企业可比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优势。捆绑销售存在风险,程度因企业策略及产业结构不同而各异。

搭配销售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地位,违背顾客的意愿,在向顾客供应一种商品或服务(给卖品)的同时,又要求其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搭卖品)。

捆绑销售和搭配销售原则上都可以迫使进人者为了进入市场而生产本来不必如此复杂的产品,从而排斥同样有效率或者更有效率的新进入者。因为这种进入更有风险,也因此成本更高,所以进入会被推迟或者遇制。在捆绑的情况下,希望获得该捆绑中其余产品的顾客就不会愿意再专门向另外一个卖家购买被搭售产品中的一种而为它支付两倍的价钱。

4、提高对手成本的途径有哪些?

(1)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当潜在进入者想进入市场时,在位企业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影响行业的投入品价格,使进入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比如,如果在位企业所采用技术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竞争对手更高,那么它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工资率来提高行业的工资水平从而使竞争对手承担更高的成本,这样竞争对手就处于成本劣势的地位。

(2)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在位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采取拒绝与竞争对手产品相兼容的方法,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3)垂直一体化。在位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后向的原材料生产阶段,或是进人前向的销售领域,使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向前或向后延伸,从而提竞争对手的生产和进入成本。比如,在位厂商利用其对上游产品的控制力对最终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采取歧视

性手段,提高向对手供应原材料的价格,或采取排他性供应的方式拒绝向竞争对手提供原材料,而提高对手的成本。

(4)利用政府管制。在位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在位优势,利用政府管制增加进入企业的生产和进入成本。比如,在位企业可以游说政府对新进入企业执行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利用“老企业”的身份要求对自己执行相对宽松的特殊政策,从而增加新企业的进入难度。

5、试举例说明以上策略在现实中企业的使用情况。

第六章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

横向并购: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即一种竞争者之间的并购。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或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企业间通过实施横向并购,能够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扩大市场竞争力,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纵向并购: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企业的产业扩张。从纵向并购方向来看,有前向并购(前向一体化)和后向并购(后向一体化)之分。前者指生产原材料的企业通过并购进而向经营第二次加工阶段的业务扩展,或者一般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向经营流通领域等业务扩展;后者指装配或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向零件或者原材料生产等业务扩展。

混合并购: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有三种形态;在相关产品市场上企业间的产品扩张型并购;对尚未渗透的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市场扩张型并购;生产和经营彼此间毫无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问的纯粹的混合并购。企业进行混合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

2、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什么?

1规模极大,参与并购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大,大多数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公司有着优良的业绩,他们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

2跨国并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所进行的战略调整使得跨国并购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横向与纵向并购剥离并存。大量企业把无关联业务剥离出去,相应并购同类业务企业,使生产经营范围更加集中,多起剥离在不少大公司特别是跨行业经营的公司内展开。

4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

3、举一横向并购的具体案例,并说明促使该并购发生的原因?

华润啤酒并购国内相关啤酒企业。在并购中的战略导向是追求高质量的收购对象,力求高水平的投资回报,因此是典型的资本型扩张,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了规模经济,开拓了新市场和销售渠道。

4、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有哪些?

1、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

2、混合并购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企业在若干不同的领域内经验,其中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可以通过其他领域内的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

3、获取现成的营销网络。4.更容易地从集团内部或者资金市场筹措资金5.比同等专业化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盈利。

第七章

1.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之间有什么区别?

技术创新是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应用新知识和技术发明开发出新产品或新工艺,并成功实现首次商业化应用以改善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条件的活动。

发明是指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包括新的基础科学概念、应用性的新思想等智力活动的成果。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运用。

2.创新和研究与开发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研究与开发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的创造过程,是为了创造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而进行的创造与发明活动。而技术创新是企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将有关新工艺、新产品的知识商业化的过程,R&D过程中“生产”出的知识在增加知识总量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的基础。R&D 为技术和新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可能性,而技术创新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因此研发是制新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一般说来,只有存在R&D 活动,技术创新才能实现,R&D活动是技术创新起始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创新成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过程来看,企业的开发活动是R&D与企业技术创新对接的关键,企业的R&D与技术创新过程融为一体,中间没有清晰的界限

3.你同意“专利期限的设立应视不同产业和不同类型的发明而不同”这一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同意。因为根据产业的不同,创新发明的条件、时间都会不一样,如果保护期限过短,不利于促进科技发展,影响发明或设计人的积极性,保护期限太长,会因为独占而阻碍科技

发展。

4.在什么情况下政府奖励比专利更有效?什么情况下专利比政府奖励更有效?

政府奖励比专利制度更有效的情况:在非垄断性行业里,如果企业风险中性,只要它预期的奖励至少等于企业从事研发的成本时,企业将选择从事研发来赢取政府奖金。

专利制度比政府奖励更有效的情况:在垄断型行业里,专利期限越长,专利对企业的价值也越大,这会增加创新的社会成本。创新的社会成本会随着专利期限的延长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所以在企业将要垄断市场或要减少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专利制度比政府奖励更有效。

5.你认为是大企业的研发效率高还是中小企业的研发效率高?为什么?

大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优势:(1)大企业的利润保证了R&D项目投入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2)利用研究与开发具有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利益,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3)通过同时进行多项研究项目来分散研发风险(4)充分利用研发与企业其他活动之间的互补,有效利用研究开发成果(5)大企业在过程创新上具有优势。

大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劣势:研发效率低;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

中小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优势:(1)有充分的激励和动力来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2)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善于捕捉市场机会;(3)在创新效率和实现创新的时间上小企业较大企业更有优势。

中小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劣势:不具备规模经济;风险承担能力差。

所以,大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研发能力上,而中小企业的优势则体现在创新动力和效率上。

6.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研发和创新?

垄断市场需要某种因素来解决垄断者的惰性,这种惰性是由创新前的垄断利润引起的。

竞争性市场中,创新前的利润不存在,但创新者很容易被模仿,创新的补偿会减少;竞争性市场或潜在竞争给厂商的研发和创新以更大的激励,从而刺激厂商从事更多的研发和创新。结论:竞争性市场更能促进研发和创新。

垄断厂商会让自己的专利“沉睡”吗?

在一个专利竞赛中,不输是垄断厂商的主要目标,它并不特别在意自己是否能成功实现创新,它只是关注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否实现创新。如果垄断厂商首先成功创新并获得专利,它可能会让它的专利“沉睡”。”也就是说,垄断者为自己的创新成果先申请专利,但并不使用这一专利成果,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防止其他厂商通过创新申请类似的专利。

7.合作研发有什么优势?这对市场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

合作研发指的是在进行研究开发的企业间,围绕事前的研究开发投资水平、方向、开发成果的利用以及普及的方法等问题,预先以某种形式缔结契约的行为。

合作研发有利于改善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研究与开发的规模经济性;有效分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避免研究开发的重复投资;将研发的外部性部分内部化

8.假定市场需求为,创新前厂商的不变边际成本为80,成功实现创新的厂商边际成本下降为20,这一创新是剧烈创新还是非剧烈创新?如果边际成本下降为60,在没有专利竞赛的情况下,这一创新对竞争性厂商的价值是多少?对垄断者的价值又是多少?更新效应的影响是多大?

第八章

1.广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哪些影响?请从劝说性观点、信息性观点和互补性观点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劝说性观点认为广告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制造假象的产品差异和品牌忠诚,从而使需求曲线更加缺乏弹性,因此,广告导致了更高的产品价格。此外,厂商所确立的广告可能引发进人壁垒,当生产或者广告存在着规模经济时,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劝说性的观点暗含着广告具有重要的反竞争效应,尽管它对消费者没有“真实”的价值,但它促使了假象产品差异的形成,导致了以高价格和高利润为特征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信息性观点认为由于搜寻成本的存在,消费者不可能拥有每种产品的位置、价格和质量等信息,因此消费者信息的不完全导致了市场的无效率。而广告是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全的内生机制,广告可以使消费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价格、位置等直接信息,也可以获得关于厂商的间接信息。因此广告不仅使厂商的需求曲线更加富有弹性,促进了竞争,而且它作为一种新进人者宣传其产品的存在、价格的手段,又会使进入变得相对便利。从这一点来说,广告具有重要的促进竞争的效应。

互补性观点认为,消费者拥有稳定的偏好集,当消费者消费广告产品时,广告作为一个变量直接进人消费者的偏好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告主要通过对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的互补性影响来影响需求。例如,消费者可能很重视社会声望,而消费某种广告产品能使消费者的社会声望得到提升,如戴名牌手表和穿名牌衣服。互补性的观点与劝说性和信息性的观点在逻辑上都不一样,劝说性的观点认为广告改变了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互补性观点则认为消费者的偏好集是稳定的,与信息性观点的区别在于互补性观点认为尽管广告没有包含任何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但它还是能够影响消费需求。互补性观点关于稳定偏好的假设为广告的福利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这种观点认为市场提供了太少而不是大多的广告(至

少在垄断市场是这样的),关键点在于垄断者并没有把与广告相联系的消费者的所有剩余考虑进去。

2.谈谈你对广告强度的理解。

不同的行业因为产品性质不同、市场竞争格局不同、厂商竞争主变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行业的广告费用也不一样,这一点可以用广告强度来衡量。广告强度的一个指标是广告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即广告费用A除以销售总额S.(课本119好多公式)

3.广告和市场集中度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从产业组织的理论上来看,广告通过竞争所实现的资源再配置将推动行业市场走向集中,特别是走向寡占型的产业组织结构

1.广告对集中度的影响

相关系数ρ决定了集中度与广告强度的关系,而ρ本身的高低,在相当程度由各个行业市场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A代表广告支出,CR为行业集中度,S为销售收入市场份额较大的厂商凭借广告宣传本身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其他有利条件而使行业市场需求向他们转移,从而促使商品销售量增加,而销售量的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广告支出额的增加。结果,广告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最终促使市场向更高的集中度方向发展。即广告强度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2.集中度对广告的影响

集中度与广告强度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

4.广告和产品差异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根据多夫曼—斯坦纳条件可知,决定广告强度的主要是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的广告弹性,而产品差别化正是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广告的。一般而言,产品差异越大,广告强度就越大,产品差异越小,广告强度越小;同时,广告又是造成产品差异的重要因素,正是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现在的广告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的广告强度也越来越大。

厂商做广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告知消费者自己的产品与同类厂商的产品是不一样的,

广告的这一功能源于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搜寻品中,厂商通过信息性广告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存在、销售地点、价格和产品特征等信息,可以让消费者深刻认识其产品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别开来。而在经验品市场上,厂商一般通过劝说性广告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偏好,从而形成产品差异,此时广告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产品差异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信息性广告更注重传递产品之间的真实差异,改善消费者和品牌的匹配,而劝说性广告则更多地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判断,形成产品间的假性差异(也许产品之间本无实质性的差异)。

5.试分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广告竞争。

百事可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很好地利用了劝说性广告的这一功能。可乐是一种经验品,百事可乐在广告上摒弃了可口可乐一贯采用的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从年轻人人手,通过广告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而暗示可口的“老迈、落伍、过时”。百事公司成功的利用广告,造成了产品的主观心理差异化。这种差异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百事与可口可乐之间的横向差异,另一方面是这两者于其他可乐生产商的纵向差异。因此,铺天盖地地围绕着“百事可乐:新一代选择”的广告,使百事不但能够与其他生产可乐的小厂商区分开来,还能够与可口可乐区分开来。

6.广告与市场进入壁垒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广告的“累积效应”与规模经济壁垒

广告形成规模经济壁垒主要体现在广告的“累积效应”。在位厂商通过长期的厂告投入后,其产品已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偏好,即使它此后停止或削减广告费用,其产品在市

场上的有效供给仍将在一段时期内扩大或继续维持在一个相当的市场规模上。广告的“累积效应”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促销成本的下降,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了新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原厂商由于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其平均成本为ATC1,其需求曲线为D1。新进人厂商不享有规模经济优势,其平均成本为ATC2,需求曲线为D2。如果在位厂商将价格定为p*(ATC1

进人厂商将会退出。因此,由于广告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提高了新进入厂商的进入壁垒。

(2)广告的“阀限效应值”与必要资本量壁垒

广告的阀限效应值是指广告对促销产生作用之前,厂商必须投资的最低限度广告费。也即广告投入中的最小有效规模(MES),低于这一规模,厂商将无法享受广告的规模经济效应。广告的MES来源于广告的滞后效应,广告在投入以后,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挥作用。低于MES的广告投入一般不会起到促销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广告的这部分投入形成了进入壁垒中的必要资本量壁垒。对于新进入厂商来说,这种投人完全属于一种“沉没成本”。一旦进入失败,这种投入将会无法收回,广告投入的这种奉献更加增大了新进入厂商的进人壁垒。在图中,Q为销售量,A为广告投人,当广告投入达到A0(MES)时,广告才会增加销售量,A0的广告投入即形成了新进入厂商的必要资本量进入壁垒。

(3)广告与产品差异化壁垒

厂商通过对产品做广告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主观差异或者加深了客观的差异广告的投入为厂商创造了稳定、忠诚的品牌偏好。新进入厂商创建自己的品牌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并且很难从在位厂商那里争取到较多的市场需求份额。如果不拥有一定规模的忠诚市场需求份额,新进入厂商的有效规模生产就无法形成

因此,在位厂商通过广告形成的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忠诚度对新进入厂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入壁垒。

7.广告对产品价格具有什么影响?

1、信息性广告的降价效应

信息性广告传递了有关产品特征的客观信息,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这些信息比较了解,这样消费者对产品的选购、比较余地大大增加。因此,单一产品的需求弹性增大。广告的竞争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向同类可比产品中价格相对较低、质量较高的产品转移。于是,在经过一个时期的均衡循环过程之后,将导致市场中同类产品价格的下降

2、劝说性广告的提价效应

劝说性广告夸大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改变了消费者的偏好,最终锁定消费者。这样,厂

商通过广告宣传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小,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进入壁垒从搜寻的角度来说,广告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如果没有广告,消费者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现在这部分成本被厂商预先分摊到了广告成本中并转移到了价格当中,相对于单个的消费者来说,与搜寻成本相比,价格的这部分提升也许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消费者也愿意支付那部分差价。

3、广告竞争对价格竞争的替代效应

在产品竞争的初期,价格竞争成为了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厂商开始大规模使用广告策略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现代企业并购活动的加快,寡占型市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广告竞争开始取代价格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8.广告对市场绩效具有什么影响?

厂商做广告意在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高质量厂商想通过广告显示自己产品的质量,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而低质量厂商则通过虚假的广告“骗”得尽量多的消费者,不管怎样,各类厂商都希望自己的广告能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以此提高产品的利润。较高的利润又会影响厂商的广告决策,激励厂商调整广告支出以使广告达到最佳水平。综合前面分析的广告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逻辑关系图

9.试分析我国虚假医药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

由于医疗服务属于信任产品,其效果难以检验,因此,虚假广告存在着很大的获利空间。同时,医疗虚假广告的风险成本较小,这些是导致虚假医疗广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由于广告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相当长的一段的时间内都将产生影响,因此虚假广告产生的利润可能是罚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区区5倍罚款根本不足以对违规者造成震慑。与此同时,由于对违规广告的监测成本太高,有关部门只能进行抽查。大多数医疗广告只要内容不

大离谱,被查处的可能性很小。

第九章

1.策略性行为的含义,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么?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研究方法: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2. 什么是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通过在位厂商当前价格策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进入决策。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3. 芝加哥学派从哪几个方面认为掠夺性定价是非理性的?(p138)

芝加哥学派分别从被掠夺方、掠夺方和垄断利润能否获得三方面认为掠夺性定价是非理性的。根据其观点,在掠夺阶段,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者支持,从而渡过被掠夺期,致使掠夺失败;而且,掠夺方掠夺期损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损失不对称导致掠夺无法成功;再者,垄断利润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掠夺损失的补偿就无法保证。

4. 试述Kreps-Wilson 和Milgrom-Roberts的模型。

Kreps Wilson模型:Kreps和Wilson通过引入不完全信息来求解连锁店悖论。他们表明,如果在位者打击(即掠夺)比容纳收益大,而且进入者对在位者的收益具有不完全信息,那么掠夺就成为均衡战略。

Kreps和Wilson模型的在位者有两种类型——弱小或强硬。对于弱小在位者,通过假设各自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函数,可以得出容纳优于掠夺。对于强硬在位者,掠夺优于容纳。如果进入者知道在位者类型,那么根据逆向归纳法,对于弱小在位者,容纳是其均衡战略,而进入是进入者的均衡战略。对于强硬在位者,掠夺是其均衡战略,而不进入是进入者的均衡战略。但关键是进入者不知道实际面对的究竟是弱小在位者还是强硬在位者。

Kreps和Wilson得出的结论是:博弈早期,弱小在位者会打击进入,以使进入者相信它是强硬的。鉴于此,潜在进入者早期不进入。博弈后期,弱小在位者还会打击进入(如果它以前一直打击)。只有最后的进入者“试水”,弱小在位者才会随机选择打击或容纳。沿着均衡路径,即使面对弱小在位者,进入者也不会进入。

Milgrom 和Roberts模型。Milgrom 和Roberts则将在位者列为三种可能类型——一

般、疯狂或弱小。无论何种类型在位者,当进人者不进人时,在位者收益都没有变化。当进入发生时,对于一般在位者,会选择打击或容纳;对于疯狂在位者,会总是打击;对于弱小在位者,总是容纳。

Milgrom和Roberts模型包括一个在位者和N个潜在进人者。在位者打击进人的收益为负值,在位者知道其具体数值,而进入者不知道。进入者n不进入的收益可正可负,但决不会和在位者容纳进入时进人者的收益一样大。当进入者不进入时,进入者知道他的具体收益,而在位者不知道。即Milgrom和Roberts模型属于对手收益的双边不确定情形。博弈开始时,进入者仅知道在位者属于何种类型的概率。

Milgrom和Roberts得出的结论是:潜在进入者由于不能确定在位者的类型,故选择不进入。只要在位者打击的概率存在,进入者就会推迟进入,直到博弈将近结束。

5. 简述几种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的方法?

①默契合谋。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合作”是局中人某种讨价还价过程的结果。在某种条件下,只要合作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竞争带来的收益,厂商就有可能选择合作而不是竞争;②冷酷策略。冷酷策略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的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一寡头厂商背叛是一个触发点,在此之后,寡头厂商间都是不合作的,所以冷酷到底策略又称“扳机策略”;③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开始所有的垄断厂商都生产一个合作的低产量,相应地利润也比较高,但是一旦有某个厂商背离了这个策略生产高产量时,所有的厂商都调整为高产量去惩罚他。如果任何一个企业在惩罚期不惩罚(对于不执行惩罚策略的人给予惩罚是给予惩罚者的一个胡萝卜),惩罚期重新开始。如果没有企业在惩罚期不惩罚,合作期又重新开始。(4)传统的静态分析

6. 简述十种便于明确合作的商业实践。

①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产品异质性分为两点,一不同厂商的产品是不完全替代品,可使用共同成本手册法来保证生产者价格基准的同一性;二是生产多种产品型号的厂商,用多产品定价公式法解决。

②转售价格维持。通常是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上下游价格控制关系。一派的观点是转售价格维持是便利上游制造商合谋的商业惯例。另一派的观点是转售价格维持是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合作行为。

③基点定价。基点定价使总的交货价格等于交货定价基点的通行市场价格加上从该地始计的运费。实质上解决了由于厂商所处地点不同所带来的合谋的困难。

④一致-竞争条款。一种是“不一致就解除”条款,供应商和顾客间签订合同规定供应

商将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若不一致就解除消费者购买的义务,消费者就可以寻找更优惠的供应商。另一种“不解除”条款使得供应商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合同的形式保存下,但是没有解除的条款。

⑤价格领导。一行业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一厂商率先做出的,然后这个变化立即被其他厂商所采纳。解决了选择合谋结果的问题,领导者的价格就是合谋的价格。

⑥预告价格变动。减小了率先实行价格变动的厂商负担的风险。

⑦最惠国待遇条款。销售商向所有顾客做出承诺,卖方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购买者。有追溯效力的条款保证了现行的消费者也可以因未来的价格折扣而获利。

⑧行业协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

⑨交换信息。厂商间互有的信息越完全,达成和维持合谋协议就相对容易。不确定性使得协议维持较难。交换信息减少了信息的不确定性。

⑩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份额。通过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者地理区域从而成功地维系了合谋。

7. 概述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公共政策。(P156)

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明确的限制竞争的协议都是违法的。美国的谢尔曼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限制贸易为非法。该法的着重点在于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的协同作用如果阻碍了竞争就是非法的。任何厂商预谋或正式缔结的协议都会作为其犯罪事实认定的充分证据,而不管这一协定是否最终导致了市场势力。比如固定价格协议和划分市场范围协议都被认为是非法的。这些协议被认为明显严重损害了竞争。而另外一些合谋行为则需要调查进行权衡,看看这些行为是否出于正当的商业原因,如果协定比较合理并且效率提高抵消了对竞争损害的影响就不认为其是非法的。

当明确的合谋证据不易收集的时候,如何确定是否存在着合谋行为呢?有学者曾提出推断厂商进行合谋的证据,比如存在交换信息去遵循同一计划的行为。但是这些标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美国,价格同一本身并不是违反反托拉斯法的证据。价格平行是由于协议导致的还是只是厂商独立的订价策略的结果呢?将有意识的平行调整价格作为罪证也问题重重,因为认定和补救都是几乎不可能的。当然有可能寡头厂商们合谋得很好,进行暗中合谋,但是平时让他们不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价格同一伴随着另外一些证据出现就可被视为非法合谋。比如说厂商如果没有共谋就不可能出现的行为例如在萧条时期提价,在密封投标时价格惊人的一致。另一个是厂商有聚会或者任何其他性质的直接沟通。即使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导致垄断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的证据也足以引起一项指控。

第十章

1.简述何为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同时也包括:厂商是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是否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否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数量。

2.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

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是将价格P和边际成本MC的差额作为P的分子而得的

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指标。

q=(R1+R2)/Q

3.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企业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P167)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包括价格行为和产品差异化、广告、研究与开发等非价格行为。

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1)价格行为:①垄断定价与福利损失;②价格歧视侵占消费者剩余。(2)技术创新:①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②进入壁垒与技术创新。(3)进入威胁:SCP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如某企业降低价格,若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而发生的市场行为,对有效竞争就是一种损害;若是为了创新导致成本下降而发生的市场行为,就会促进有效竞争,会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4.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范式。他们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作的经济绩效。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市场绩效越好。

其政策主张: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或反托拉斯政策)、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以及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直接规制政策等。

评述: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及政策主张虽然统治了主流产业组织学界半个世纪,但其本身仍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第一,缺乏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只是经验性的描述。第二,以SCP范式为基础的主流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仅一直难以有效解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企业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难以纳入SCP框架。第三,SCP范式所推崇的跨部门经验研究存在着来自数据采集和模型设计的天生缺陷。

5.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芝加哥学派主张: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的市场结构。如果高度集中的市场上长期出现高利润率,这只能说明该市场大企业的高效率的经营。

产业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考试范围整理)

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有助于理解经济现象 有利于指导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竞争策略 有利于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公共政策的 制定,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微观 到中观,到宏观的完整体系 2.产业分类法(第6页)(一)生产结构分类法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部类(第Ⅱ部类)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人们生产活动的发展阶段性为主要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要标准,把产业分为三个层次。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 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 中国标准产业分类 (四)其他分类法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产业地位分类法: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 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 1.马歇尔冲突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2.结构-行为-绩效含义和哈佛学派政策主张 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行为又决定绩效。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结构。 哈佛学派政策主张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产业组织政策来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3.芝加哥学派政策主张 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 4.可竞争市场理论主要内容 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精选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2产业布局 3.产业分类 4.主导产业 5.基础产业 6.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8先导产业9.产业生命周期 10.产业发展战略11产业调整12产业结构优化 13产业结构合理化14产业结构高级化15产业结构 16区域产业结构17区位熵18高技术19高技术产业 20传统产业21技术进步22经济增长23投入产出法 24.产业关联25.产业波及26.影响力系数27感应度系数 28直接消耗系数29完全消耗系数30列昂惕夫逆矩阵 31.产业组织32有效竞争33市场结构34市场绩效 35沉没成本36马歇尔冲突37完全竞争市场 38完全垄断市场39垄断竞争市场40寡头垄断市场 41.集中度42产品差别化43市场行为44产业集群 45企业兼并46产业融合47.市场协调行为48产业结构政策 49战略产业 50产业组织政策 51产业规制 52.规模经济 53.范围经济 54.绝对集中度指数 55.赫芬达尔指数 56.勒纳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C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 应用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 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B ) A.霍夫曼 B.克拉克 C. 费希尔 D.库兹涅茨 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B ) A.泰勒尔 B.赤松要 C.贝恩 D.梅森 5..根据霍夫曼定律,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D) 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 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 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 6.霍夫曼比例是指(A)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B.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C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与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D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7.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B)

产业经济学课后题

第一章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 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 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 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 规律等。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 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 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 案例研究方法; 8. 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二章 三)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 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 断下降、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 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 竞争。面对这一矛盾, 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 退”过程来说 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五)何谓“有效竞争” ?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 1940 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 影响。 所 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 而垄断的 使经济丧失活力, 从而扼杀自由

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 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 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 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七)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 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 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 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 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 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 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 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 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 果 。 4. 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 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 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九)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 Carl Menger )、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 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其代表人物是米 瑟斯( L.Mises )、哈耶克( F.A.Hayek )、里奇( W.O.Reckie )、阿门塔诺( D.T.Armentano )、罗斯巴德( M.N.Rothbard )等人。其主要观点如下: 1. 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因为它研究的既不 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1.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 从广义上看,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方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 1、什么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 答:企业就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与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就是企业,49个就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与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 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第二,产品市场机制。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就是什么? 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她的激励问题。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就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与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既可以避免其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种常见的策略就是特许经营(franchising),从快餐到服装设计的众多行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在特许经营的模式下,母公司来提供专用性投资,同时特许经营者又可以保留自身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励其努力提高效率。最后一种常见的中间做法就是构建企业集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就是日本企业。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大企业,没有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手段来规避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而就是选择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非正式关系,在长期合约的基础通过构建非正式的企业联盟与集团,使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关联)【圣才出品】

第9章产业关联 1.怎样认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答: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可以使所有市场在一组价格的调节下,实现供给和需求完全相等,即一般均衡,即存在一组价格(也称为均衡价格),使所有市场都实现均衡。瓦尔拉斯是用联立方程组来描述一般均衡状态的,均衡价格体系就是方程组的解。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一些假定而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所做的简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产业代替瓦尔拉斯模型中的企业和消费者。假定每个产业只生产一种特定的同质产品,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不同质。物质技术因素决定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减少了方程个数; ②假定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即表示每一种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这样投入与产出成线性关系,从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就简化为线性联立方程组; ③假定各产业的生产活动互不影响。每个产业产出总和为国民经济的总产出; ④假定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实际消耗系数主要决定于各产业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该假定有利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经济预测; ⑤用一个年度的数据来计算消耗系数。在静态投入产出分析中,假定所有投入和产出都是在一年内完成和生产的,生产时间的差异问题得到了简化。 通过这些方面的简化工作,使得一般均衡理论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列昂惕夫的简化工作,使他的投入产出分析完全排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为了一般均衡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证分析而付出的代价,上

述各项简化便利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同时,也局限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2.简述投入产出表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经济含义。 答:任何一个产业的生产都必须以其他产业的产品和本产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同时任何一个产业的产品都作为其他产业和本产业的投入物,或部分作为满足社会的最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积累需求以及出口国外。对于每一个产业,都有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在本期生产的而又在本期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了的产品量,称为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例如棉纱是生产棉布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本期生产的而在本期不再加工,可直接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在各个用途上的分配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例如在棉花-棉纱-棉布-坯布-色布-裁剪-服装这个生产过程中,服装是最终产品。 3.消耗系数能否反映产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 答: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对某一产业产品的数量。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其他产业产品的消耗越低,消耗系数就越小,即消耗系数与技术水平具有反向关系。 4.如何计算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它们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1)感应度系数,描述的是其他产业影响某一产业的程度,具体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产业增加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是衡量某产业前向关联广度和深度的指标,因而又称前向关联系数。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由于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效竞争理论由(A)提出 A.克拉克 B.爱德华. H.张伯伦 C.乔安.罗宾逊夫人 D.霍夫曼 2、(B)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A.哈佛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新制度学派 D.新奥地利学派 3、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是指(A) A.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上现存企业无须负担的成本 B.产品差别化 C.必要资本量 D.规模经济 4、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 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B.企业将价格定在新企业进入市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 C.企业长期保持较低价格,使竞争企业无利可图 D.企业通过高的定价掠夺消费者剩余 5、现有企业通过拥有主要专利来控制优异的生产技术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6、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C)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7、生产整车的企业和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C) A.横向兼并 B.水平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8、在哪类市场上企业可以采取“hit-run-out”的策略(B):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可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9、现有企业常常能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所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10、科斯认为当(B)时,企业自己来提供零部件是合算的 A.P>AC B.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C.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D.P<AC 11、可竞争市场理论主张(D) A.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B.对寡占和垄断采取规制政策 C.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D.用潜在竞争代替政府规制 12、如果一国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逆转,则说明(C) A.产业素质不协调 B.产业之间联系方式不协调 C.产业之间相对地位不协调 D.产业空间结构不协调 13、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 A.信任品 B.后验品 C.经验品 D.搜寻品 14、下面(C)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A.渔业 B.钢铁业 C.林业 D.石油化工 15、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率,将工业化划分为(D)个阶段 A.5 B.3 C.6 D.4 16、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有(C)个 A.5 B.1 C.3 D.2 17、 (A)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A.库兹涅茨 B.克拉克 C.配第 D.罗斯托 18、下面关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描述,(B)是错误的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14章整理

第一章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探讨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实现资源在产业内、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 第二章 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指标? (一)综合反映厂商数目和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p24) 1.绝对集中度指标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3.因托比指数 4.罗森布鲁斯指数 (二)只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将产业中的企业按照市场份额大小由低到高排列,计算经过排序的任意百分比企业所占累计并描绘成曲线。 2、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行业自身的特性 ①规模经济水平。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基本因素是规模经济。在某一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的效率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②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对市场集中度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占领各细分市场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使得市场集中度趋于提高。但另一方面,产品差异化为新进人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则市场划分越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多,因而新进人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越大。 ③其它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面临的障碍。进入壁垒越高,则新企业进入越难,已有企业在进入壁垒的保护下越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增长,从而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 (二)市场总规模的变化 当市场中企业规模一定时,市场总规模越大,则市场集中度越低。 (三)经济政策的影响 对于行业中的市场集中度,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政策中既有限制市场集

《产业经济学》期末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有效竞争理论由(A)提出 A.克拉克 B.爱德华.H.张伯伦 C.乔安.罗宾逊夫人 D.霍夫曼 2、(B)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C.新制度学派D.新奥地利学派 3、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是指(A) A B.产品差别化C.必要资本量D 4、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 A. B. C. D. 5(A) A. C. 6、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C)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7、生产整车的企业和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C) A.横向兼并 B.水平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8、在哪类市场上企业可以采取“hit-run-out”的策略(B): 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可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9、现有企业常常能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所形成的进入壁 垒是(A)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 D.产品差异化壁垒 10、科斯认为当(B) A.P>AC B.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C.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D.P<AC 11、可竞争市场理论主张 A. C.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12(C) A. C. D.产业空间结构不协调 13、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 A.信任品 B.后验品 C.经验品 D.搜寻品 14、下面(C)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A.渔业B.钢铁业C.林业D.石油化工 15、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率,将工业化划分为(D)个阶段 A.5B.3C.6D.4

最新产业经济学习题集前九组整理资料

一、以下是一列Sprinter 火车1988年的数据: 资本成本 525000 年度成本 折旧(20年) 263000 大修和维护 32600 停车和清洁 9400 年度总成本 2位司机 20200 2位保安 15600 每公里的运营费用 维修 0.15 燃油 0.126 基于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a )每列火车行驶每公里的平均成本是多少? (b )每位乘客每公里的平均成本是多少?(这一时期乘客的平均数45人) (c )每列火车行驶每公里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d )每位乘客每公里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解析: (a )0622 .490000 365600 90000*126.015.0156002020094003260020263000 525000==+++++++=)(年度成本(b )0903.045/0622.4==每公里平均成本 (c )276.0126.015.0=+=边际成本 (d )0 二、如果你在加州伯克利大学拥有可停500辆车的停车场,该停车场的需求为y=1000-2p,y 是指持有停车场月度停车证的消费人数,p 是每辆车每个月的停车费。 (a )推导出你的边际收益计划? (b )价格为多少是能产生最大收益? 你经营停车场的固定成本,例如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月租费以及雇用服务人员的成本是每月25000美元,以外,你需要向保险公司每月每辆车支付20美元的费用。同时,伯克利市向你每月每辆车收费30美元以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那么, (c )你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是多少? 解析: (a )TR=y ×p(y)=[(1000-y)/2]*y y -500=(TR)'=MR 车数 边际收益

产业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j(DOC)

一、单项选择 1.企业替代市场的原因是(A) A.节省交易成本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D.产业 3.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率等 方面 4.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5.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有(C) C. 产业集中度较高 6.有效竞争理论由(A)提出A.克拉克 7.假设双寡头面临如下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30-Q ,Q为两厂商的总产量,假设边际成本为零,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一项是(A) A.竞争性均衡时,Q1=Q2=10,产量最高,利润最低 8.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9.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C)实现的 C.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 10.重工业化是指(B)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B.重工业 11.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A) A.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12.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D) D.韦伯 13.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 14.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 (C) 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 15.下面哪种市场结构具有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的特征(B) B.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16.下面哪个行业中企业的广告行为最有影响(C)C.非耐用消费品行业

1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C) 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18.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B.个人消费结构 19.某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应该采取(D) D.横向兼并 20.交易成本的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一位经济学家最先提出的(A)A.科斯 21.(D)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D.贝恩的《产业组织》 22.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B) B.市场容量 23. 下面哪项不属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A.价格卡特尔 24.古诺模型中两寡头的产量水平之和比两寡头勾结确定的产量水平之和(A), 而利润()A.更高,更低 25.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这种政策可以被认为是(A)A.价格歧视 26.沉没成本是(D) D.无法回收的固定成本 27.伯特兰德模型中的寡头是以(B)作为决策变量 B.价格 28.劝说性广告与产品差异的关系是(B)B.劝说性广告提高了产品的差异性 29.主导产业选择的收入弹性基准是指(A)A.该产业产出的人均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30. 厂商根据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求弹性为同一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 属于(B) B.三级价格歧视 31.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的是(B)。 B.杜能 32.我国国家标准分类法将产业划分为(B)个门类 B.20 33.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指(AA.产业组织理论 34.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B) B.马歇尔冲突 35.哈佛大学的教授张伯伦和(C)同时提出垄断竞争理论 C.罗宾逊夫人36.(B)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B.芝加哥学派 37.沉没成本与可竞争市场之间的关系是(D) D.沉没成本越低,市场越接近完全可竞争 38.技术与经营支持是政府对(D)产业的调整政策 D.衰退产业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后六组整理

一.在什么条件下古诺均衡与伯特兰均衡结果相同? 结论:当企业数目N趋于无穷大时, 古诺均衡与伯特兰均衡结果相同. (1)多企业古诺模型中的均衡算术推导: Y=y1+y2+…+yn P=a-b(y1+y2+…+yn) Π1(y1,y2,…,yn)=p*y1-c*y1=[a-b(y1+y2+…+yn)]*y1-c*y1 Π2(y1,y2,…,yn)=p*y2-c*y2=[a-b(y1+y2+…+yn)]*y2-c*y2 …… Πn(y1,y2,…,yn)=p*yn-c*yn=[a-b(y1+y2+…+yn)]*yn-c*yn 对每一个π求偏导使其等于0并联立(得到一个n阶矩阵)解出均衡时y=(a-c)/[(n+1)b] Y=n*y=n*(a-c)/[(n+1)b] P=(a+n*c)/(n+1) (2)多企业伯特兰模型的价格决定(博弈)机制与双企业是一样的

最终有:y=(a-c)/n*b Y=n*y=(a-c)/b p=c so,当n趋于无穷时, 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

综上所述:当企业数目N 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古诺均衡与伯特兰均衡的结果相同,即市场价格等于每个企业都相同的边际成本c ,市场总供给量为完全竞争产出(a-c )/ b ,每个企业的产量接近于零。至此寡头市场已经转变为完全竞争市场,各个企业利润为零,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二. 企业1、2生产一种同质商品。p 为价格;y1、y2分别为其产量;c1、 c2分别为其单位成本。且: Y=y1+y2; p=a-Y; 0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简答题范围

万能答题:一因一果 第二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在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区别在于,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函数来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可以用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判定系数(FC =MC AC )来描述规模经济性:当FC>1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FC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