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给祖国!妻子哭成泪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赵树理主要作品小说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给祖国!妻子哭成泪人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给祖国!妻子哭成泪人

2023-05-30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4岁那年,周立波考入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这是一所追求思想进步的学校,在徐特立等人的影响下,他逐渐爱上了新文学。

后来,周立波认识到了国人的麻木,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已经不能再静观其变了。

于是,周立波开始利用文字唤醒国人,虽然他只是一介书生,但是在文学这一块,他是和鲁迅先生一样的革命战士,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不屈的傲骨。

03

1929年,周立波考入了上海劳动大学,在这里,他接触了革命,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

之后几年,周立波一直在从事“红色刊物”的发表工作,他积极投身革命,将进步的思想传达给更多的老百姓。

1937年抗战爆发后,周立波二话不说,当即奔赴抗日前线,当然了,相对于真枪实弹,笔杆子才是他的拿手武器。

就这样,周立波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他在记录所见所闻的同时,也在讴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不知惹了他多少热泪。

04

后来,周立波被任命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的副社长。

周立波先生被称为是“乡土作家”,而所谓的“乡土作家”是指一个人创作的作品来源于乡村现实,就像我国当代的“山药蛋”一派。

又因为周立波先生的文学素养及其深厚,并且独具风格与特点,并因此有了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柳青的《创业史》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代表作,可登农村文学作品的经典殿堂。

他所创作的《暴风骤雨》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金。作品主要人物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

他的《湘江之夜》和《山乡巨变》也成为了一代经典。

短篇集《铁门里》《禾场上》。

散文报道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译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等。

1978年发表的《湘江一夜》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他的作品深入人心,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留在很多人心中,影响了几代人。

05

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却于1979年不幸染病去世了,即使在专家齐聚的北京,也没能救回他的性命。

作为人民的好作家,周立波先生一生都在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民所爱戴的乡土作家,却于1979年,不幸染病逝世在北京。

而就在周立波先生的弥留之际,他立下了一份遗嘱, 在遗嘱中,他决定将自己全部的资产全部捐献给国家,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最后一丝力量。

当周立波先生的妻子知晓了周立波先生的叮嘱后,看着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丈夫, 不由得泣不成声,自己的丈夫周立波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为祖国奉献一生这一青年时期许下的宏伟志愿。

在周立波先生去世之后,周立波先生的妻子强忍着悲痛,整理好自己丈夫的遗物,并将丈夫周立波一生全部的积蓄800元钱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周立波先生在他的人生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贯彻到生活之中,保持着朴实坚毅的品格。

作为一名党员,周立波先生把他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组织;

作为一名中国人,周立波先生把他全部的热爱都奉献给了祖国;

作为一名作家,周立波先生把他全部的才华都奉献给了人民。

而作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周立波先生却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要说留下的,仅仅只有那倾注着心血的一部部作品。

可以说,周立波先生的一生都与一个词想相联系——“奉献”,奉献自己。

他悄无声息地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东西却造福了社会,令人敬佩。

对作家周立波您还记得他的文章吗?最深刻的作品中的人物是谁?留言一起来分享吧。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记得 【分享】【点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