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小楷,名曰“赵孟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赵孟頫字子昂 有种小楷,名曰“赵孟頫”

有种小楷,名曰“赵孟頫”

2023-04-11 1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所著《汲黯传》的点画风韵和形态都是通过用笔来表现的,例如“上”字的“一”画行笔像弯度极小的“S”,其中,此字笔锋连带,极富浪漫色彩,充分展现了毛笔在书写过程中的韵律波动。

“足”字和“之”字出现了很多次,点画相互呼应,点、撇、捺三画笔断意连,有实有虚,虚实结合。赵孟頫之所以能做到用笔得心应手主要归功于熟练二字,只有对笔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他这样的境界。

2.结字分析

赵孟頫小楷结字精审,虽然其为小字,但它华丽而不乏骨力,飘逸中见高雅,秀逸中见清气,他所追求的是笔画精致入微,结构自然流美,他的结字以其“穷极精密”得到后人的推崇。

“赵体”字的外貌圆润而筋骨内含,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的呼应非常紧密。例如小楷《洛神赋》,整篇看来,《洛神赋》全文字体工整秀丽,用笔有行书笔意,很多字都是笔断意连,给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如“天”“归(龘)”“于(於)”等字。

其次,从字的点、横分析,赵字点呈现的形状是头尖尾圆,下笔利落,点数多的字如“无(艇)”第一点与最后一点首尾呼应,“与(舆)”下边两点一高一低,左右呼应;

横画多变,有特点的几个字如“大”“其”“善”,“天”字以切入笔,有棱角,收笔处微顿,“其”字整体笔画偏粗唯有最后一横较细,令字看上去十分灵动,从“善”字可以看出,短横左尖且较细。

虽然《洛神赋》为小楷,但赵孟頫书写时笔笔精到,一丝不苟,如果将其全文放大,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十分可观。

赵孟頫小楷书法艺术的影响

元代书法的复古之风最大的功臣就是赵孟頫,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完善的继承了晋唐笔法,弥补了当时书法的颓靡之风,在低迷时期拨正了发展方向。他不仅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的论断,而且还亲身试法,亲自实践并发展了用笔法则。

后人品评赵孟頫的楷书褒贬不一,王世贞曾说子昂各书均有师承,却没有自家书体,只知道一味的临习别人,没有创新精神。但笔者认为,赵孟頫这样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使小楷这种几乎要被人遗忘的书体重新赢得书家的亲睐,这并非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鲜于枢曾跋曰:“子昂篆、隶、正、行、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书第一。”在临习古人法帖时赵孟頫指出:“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还有的人认为赵字软,但是清人笪重光反驳道:“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何来妍媚之感。”

自赵以后,小楷名家辈出,如:祝枝山、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黄道周、王铎等。其中董其昌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不认同赵书的,认为赵体普遍“俗气”而不“秀气”,直到他晚年才承认子昂书法的精妙。清朝皇帝乾隆极其喜爱赵氏书法,大力推崇其书,赵体曾在清朝形成流行的趋势,不仅如此,赵氏书法还传入了高丽,深深影响了朝鲜书坛三个世纪之久。

赵孟頫真迹《洛神赋十三行》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博物馆

第三件赵孟頫的《洛神赋》卷,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这件作品共80行,末署款“子昂”。但没有年款。不过笔画又比前面两件《洛神赋》肥厚丰润了,显然年代应该晚于上面两件。

赵孟頫《洛神赋》,©故宫博物院

|伽蓝|

纯正狼毫小笔

沈密神采 如对至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