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改造的成功经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贫民窟的猫主要内容 贫民窟改造的成功经验

贫民窟改造的成功经验

2024-07-16 0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贫民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现象。为了减缓这种现象,创意社区、智慧城市这样的理念营运而生。

本文将分析贫民窟创意营造的三种成功经验,为我国旧城改造提供借鉴。

伦敦东区:艺术营造创意社区

1、后工业时代的贫民窟

伦敦东区,确切地说,伦敦城市中心的东部地区,主要指的是伦敦东部、港口附近的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作为英国造船业中心也曾一度繁荣,但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又日趋衰败下去。

这片区域也曾经是传统工业区,服装、印刷、卷烟、制鞋、家具、食品等企业林立,还集中了炼油、煤气、造纸、水泥等污染工业,严重影响居住环境。

后来,随着工厂外迁和部分码头废弃,伦敦东区的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持续萧条了下去,变成了一片荒芜废弃的工业场区和伦敦市的垃圾场。

伦敦东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贫民区,这里街道狭窄,房屋稠密,居住的大多是传统英国阶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工人以及大量的外来移民,还有令人头痛不已的足球流氓。

事实上,因为外来移民的进入,在上世纪20年代,伦敦东区就有艺术家在此聚居。梭瑚区公寓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街区,这里是很多放浪形骸的艺术家聚集的地方。

2、创意空间——霍克斯顿

上世纪后期,当工厂迁出这片“臭名昭著”的街区后,空置的厂房与低廉的房价吸引了那些刚刚起步的现在被我们称为创意产业从业者的人群。

霍克斯顿是东区的一片著名街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面设计业迁入这里,取代了原有的印刷工厂,服装设计师则代替了纺织工厂,而在90年代中后期,数字技术公司更纷纷进驻,伦敦人开始称霍克斯顿是“数字三角洲”。

创意人就此引领了霍克斯顿的时尚,进而影响到了整个伦敦东区,原来令人闻之就远避的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时尚与IT产业的中心。

在霍克斯顿,每个创意人都会有一个自由而开放的空间,而霍克斯顿给他们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家,大家居住、生活、创作在此,亲密而没有隔阂。

霍克斯顿区有座广场公园,围绕着公园几十家品牌设计、网络公司、杂志社彼此紧挨,这种规划颇有几分北京四合院的韵味与妙处。

所有居住工作在霍克斯顿的创意人几乎都会满意于这里的产业形态与结构:“这里各行业的门类齐全,专业化程度高,不同公司之间往来频繁便捷,比如为某品牌做一个电视广告,在街对面就能找到一流的美术团队担任艺术指导。这里还有很棒的露天表演场地、书店、酒吧、餐厅、俱乐部、特色集市,离地铁站和大学都很近,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距此不到100千米。”

3、奥运会带来新机遇

如今的伦敦东区,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伦敦东区文化节、伦敦设计节、伦敦时装周等等时尚与创意类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涌向这里感受最新奇、最具有文化气息的都市魅力。

然而,伦敦东区的变化还在继续,在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成功后,伦敦东区成为了伦敦市重点打造的区域。在官方看来,在伦敦这种历史名城很难找到大规模修建奥运场地的地方,不如注入重建概念,选择发展较差的地区,这样更有利于以奥运带动这些区域的经济起航。于是,毋庸置疑的是,伦敦东区借助奥运实现再一次的飞跃。

拉各斯:IT营造智慧城市

对于非洲最大的城市——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来说,要想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面临持续的、人口毫无节制的增长问题。这个挑战是空前的。

据联合国估计,拉各斯目前人口总数为1260万,但有机构预测拉各斯的人口在2030年之前将高达2200万,几乎是现在人口的两倍,这对于已经十分紧张的服务设施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座城市中,穷人们住在污水横流的贫民窟里,它还有能力再接受1200万人吗?拉各斯市长巴巴通德•法什拉(Babatunde Raji Fashola)承认:“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与资源需求是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拉各斯对于解决城市问题新方法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过,科技决定我们的未来。”

当拉各斯宣布了它的“智慧城市”梦想之后,各大国际IT公司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都宣称自己的技术和数据将会改变这个城市的未来。

1、“智慧城市大挑战”

IBM非洲研究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尤伊•斯图尔特(Uyi Stewart)将拉各斯称为“非洲的经济与人口大力士”,但他坚持认为,解决这个城市的发展问题离不开IT技术,其中包括移动技术和云技术、社交媒体和商业分析。

IBM于2014年年初在拉各斯建立了一家创新中心,是在非洲投资项目之一。

2013年,IBM派了一个六人小组与政府机构合作,对拉各斯的交通系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分析。从拉各斯的商业中心维多利亚岛到机场夜间只需45分钟,但如果要坐上午11点的航班则必须在早上6点之前出发,此时还是交通封锁时段。

IBM考虑利用拉各斯纵横交错的水路来扩大交通服务,拉各斯的水运系统每天运送超过17万的通勤乘客,如果利用云技术、分析统计学和移动数据对水运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其运输能力还可以继续提升。

对储存在云端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水路交通状况,合理调配交通资源。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最佳出行时间,并可了解大概需要多久到达目的地。

这个项目是IBM“智慧城市大挑战”活动的一部分,在这个活动中,IBM提供了5000万的竞争捐赠,计划三年内帮助100座城市进行“智慧”建设。

IBM的合作伙伴之一是“虚拟街道”公司,这是尼日利亚的一家私营初创公司,该公司利用智能计算机系统为尼日利亚人民城镇居民提供定位服务。

“虚拟街道”公司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系统的数据、交通监控摄像相和客户手机向用户提供实时交通路况,收入来源是当地企业的定位广告。

IBM的斯图尔特说:“拉各斯现有的数据资源十分丰富。手机、社交媒体、交通监控探头、全球定位系统、银行以及零售店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显示了城市的运行状态和市民的活动信息。”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大西洋新城”

“大西洋新城(Eko Atlantic)”项目是这个城市能否重获新生的关键,它是在大西洋边填海造地兴建的城区。建设完成以后,新城区将可容纳25万人居住,每天的交通运输能力达到10万人次。

预计到2018年完成旧砂再生工程和被誉为“拉各斯长城”的海堤工程。“大西洋新城”的开发商South Energyx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的常务董事大卫•法瑞姆(David Frame)表示,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于2020年完成。

3、社会问题智能解决

拉各斯拥有众多科技初创公司,它们的参与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作用。拉各斯的CcHUB是个科技专家、社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聚集地,尼日利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半出自于此,它甚至超过了欧洲以及非洲其他地区的科技创业中心。

当然,还有一些基本问题需要解决。电力供应时常中断,供电设施经常遭到破坏。偷盗重要公共设施的行为屡见不鲜。此外,虽然手机普及率很高,但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缓慢。

英特尔公司的撒哈拉及南非分公司创新部门主管希滕德拉•奈克(Hitendra Naik)表示,当地政府做了一个颇具远见的新举措,帮助很多公司铺设了新光缆,连通了当地学校并提高了对学校的资助率。

另一项措施是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子方式申请汽车牌照,然后再到银行打印出来即可,这种方式既快捷又简便,人们再也不用到政府办公室排队,再等上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拿到牌照。

巴西:政府投入贫民窟改造

1、城市化后遗症——贫民窟

贫民窟是巴西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半个世纪前,巴西城市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来城市谋生。因为城市空间有限,外来务工人员被迫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山坡上,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动迁征地也将大量低收入家庭安置到郊外荒野的临时居住地。

很快,这些临时安置地变成了城市贫民的聚居区,成为巴西贫困现象的一个缩影。

据巴西政府2007年的社会调查结果,居住在城市贫民窟的巴西人口大约有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8%。半数以上的贫民窟人口聚集在大都市,最典型的例子是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

20世纪60年代,里约热内卢人口平均每年增长3.3%,其中贫民窟的人口年增长率达到了7.09%。2000年,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人口有100多万,占该市总人口的18%。

贫民窟里没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没有医院和学校,有组织犯罪集团把这里作为据点,从事贩毒、走私枪支等暴力犯罪活动,成为城市社会治安的巨大隐患。

2、政府投资打造新社区

1971年,圣保罗市政府将120户贫困家庭安置到郊外的埃利奥波利斯。没想到这个地区很快成为外来人口的聚居地,木棚房越建越多,最后形成了圣保罗市一个占地10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2.5万的最大贫民窟。

2005年以来,圣保罗市政府对埃利奥波利斯进行整体改造,投入了大约1.35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1.76雷亚尔)的资金,修建市政基础设施,盖起公立学校和公立医院,有些地段还铺上了柏油路面,新建的1700套经济适用房使许多贫困家庭从中受益。

现在,法比奥一家三口从原先居住的木棚房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一套42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内,新住房有了煤气、电灯和自来水。市长卡萨比说:“埃利奥波利斯不再是一个贫民窟,而是一个有规划和有组织的城市社区。”

圣保罗的做法只是一个案例。

进入21世纪后,巴西政府开始加大对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力度。特别是近年来,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城市贫民窟进行改造,并将此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措施。

过去,巴西政府对贫民窟改造主要采取动迁的做法,即让当地居民迁走,就地建造新的城市社区或是商业区。其结果是,贫民越迁越远,增加了城市交通的负担。

现在,新的贫民窟改造目标是将贫民窟纳入城市规划,以将之改建为和谐的城市社区为目的,对贫民窟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对贫民窟的人口进行统一登记,为他们颁发合法居住证件,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巴西联邦政府还通过“加快发展计划”,在4年时间里拨出130亿雷亚尔的预算资金,专门用于城市贫民窟的改造,并且成立城市发展部,主管贫民窟的改造。巴西各地方政府也拨出40亿雷亚尔的款项,用于380个贫民窟的改造项目,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一些贫民窟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成为后城镇化和城市扩建过程中不得不提的话题。上述三个贫民窟改造分别在创意、科技和政府的驱动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给我国的旧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我国的旧城改造运动,应该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加速推进智慧生活的普及。

本片部分内容参考自:《伦敦东区:从贫民窟到创意社区》《将污水横流的贫民窟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智慧城市》《巴西贫民窟改造成新社区》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