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密度教案及板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 第2节 密度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2节 密度教案及板书设计

2023-10-15 0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黄孟玲  

地区: 四川省 - 眉山市 - 东坡区

学校:眉山市东坡区盘鳌乡初级中学

共1课时

第2节 密度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以及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通过探究活动,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7.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

8、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建立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已经会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这对本课而言,无论是在认知、方法、情感还是心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的学生已多次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为本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较强的学法基础,但他们在“运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两方面还比较欠缺。

3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课题引入——密度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物质的?

2、【引出课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独特的性质,例如“密度”,那么什么是密度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物理量—密度。 

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

师:【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并提出问题:它们的质量相同吗?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能利用课桌上哪些的实验器材测出它们的体积与质量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生:(1)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实验器材:刻度尺、托盘天平、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

       (2)利用刻度尺以及托盘天平测出并记录木块、铁块、铝块的体积与质量;

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小组讨论总结得出初步结论。

师:请学生自由阐述得出的实验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师:【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是否存在什么关系呢? 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已知体积的三个铁块与三个铝块(注:体积不同),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生:学生利用所给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三个体块和铝块的体积与质量,并记录数据。

师:将学生小组得出的实验数据填入课件上的表格,并做出纵坐标为质量、横坐标为体积的直角坐标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结合学生小组的回答,总结归纳得出: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B: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教师在此,埋下悬念:是不是物质不同,密度就一定不同?)

生:部分小组向大家分享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论。根据教师做出的直角坐标系,共同得出: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

师: 教师指出,在物理学中,规定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生:建立密度的概念。

师:引导学生根据密度的定义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密度的定义,推出密度公式

师: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与体积的单位,引导学生结合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单位,并告诉学生这类单位属于复合单位。生:回顾质量与体积的单位,结合密度公式推出密度公式师: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单位、体积单位的换算,从而推理得出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生:回顾质量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出1g/cm3=1000kg∕m3师:教师给出:一个铁块的质量为54千克,请学生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并提出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 1.0×103  kg∕m3,同学们能试着说说它的物理意义吗?生:回顾质量物理意义,试着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师:教师请同学说出对“水的密度: 1.0×103  kg∕m3”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请学生阐述“冰  0.9×103㎏/m3”的物理意义。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学会灵活运用。

师: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教材114—115页的小资料,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再次提出问题,是不是不同物质的密度就一定不同?

生:阅读教材114-115页的小资料,观察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师: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并总结得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比较特殊的是:煤油和酒精物质不同,但密度相同。密度与体积、质量无关。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生: 小组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小组间互相交流。

师:教师强调:

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它不会随着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生:梳理知识,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以及影响因素。

师:【提出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密度公式:ρ=m/V,那么已知密度和体积,怎么计算质量呢?或者已知密度与质量,怎么计算体积呢?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密度公式吗?

生:回顾密度公式,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并进行灵活运用。

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公式并总结其作用:

A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B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C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生:学会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师:教师以书中例题为主,演示公式的运用,讲解正确的答题过程。

生:学习应用计算公式,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本课所学知识,建立逻辑性知识框架

活动3【练习】(三)课内应用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活动4【作业】(四)课后应用

1、根据例题讲解,试着完成下面练习:

(例一: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克,体积为1 .8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

例二: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例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体积为42.6米3的一整块花岗岩,花岗岩的密度是2.6×103千克/米3,碑心石的质量是多少?2、完成本课所对应的练习册

第2节 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课题引入——密度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物质的?

2、【引出课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独特的性质,例如“密度”,那么什么是密度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物理量—密度。 

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

师:【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并提出问题:它们的质量相同吗?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能利用课桌上哪些的实验器材测出它们的体积与质量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生:(1)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实验器材:刻度尺、托盘天平、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

       (2)利用刻度尺以及托盘天平测出并记录木块、铁块、铝块的体积与质量;

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小组讨论总结得出初步结论。

师:请学生自由阐述得出的实验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师:【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是否存在什么关系呢? 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已知体积的三个铁块与三个铝块(注:体积不同),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生:学生利用所给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三个体块和铝块的体积与质量,并记录数据。

师:将学生小组得出的实验数据填入课件上的表格,并做出纵坐标为质量、横坐标为体积的直角坐标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结合学生小组的回答,总结归纳得出: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B: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教师在此,埋下悬念:是不是物质不同,密度就一定不同?)

生:部分小组向大家分享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论。根据教师做出的直角坐标系,共同得出: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

师: 教师指出,在物理学中,规定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生:建立密度的概念。

师:引导学生根据密度的定义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密度的定义,推出密度公式

师: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与体积的单位,引导学生结合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单位,并告诉学生这类单位属于复合单位。生:回顾质量与体积的单位,结合密度公式推出密度公式师: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单位、体积单位的换算,从而推理得出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生:回顾质量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出1g/cm3=1000kg∕m3师:教师给出:一个铁块的质量为54千克,请学生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并提出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 1.0×103  kg∕m3,同学们能试着说说它的物理意义吗?生:回顾质量物理意义,试着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师:教师请同学说出对“水的密度: 1.0×103  kg∕m3”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请学生阐述“冰  0.9×103㎏/m3”的物理意义。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学会灵活运用。

师: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教材114—115页的小资料,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再次提出问题,是不是不同物质的密度就一定不同?

生:阅读教材114-115页的小资料,观察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师: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并总结得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比较特殊的是:煤油和酒精物质不同,但密度相同。密度与体积、质量无关。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生: 小组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小组间互相交流。

师:教师强调:

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它不会随着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生:梳理知识,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以及影响因素。

师:【提出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密度公式:ρ=m/V,那么已知密度和体积,怎么计算质量呢?或者已知密度与质量,怎么计算体积呢?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密度公式吗?

生:回顾密度公式,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并进行灵活运用。

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公式并总结其作用:

A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B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C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生:学会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师:教师以书中例题为主,演示公式的运用,讲解正确的答题过程。

生:学习应用计算公式,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本课所学知识,建立逻辑性知识框架

活动3【练习】(三)课内应用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活动4【作业】(四)课后应用

1、根据例题讲解,试着完成下面练习:

(例一: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克,体积为1 .8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

例二: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例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体积为42.6米3的一整块花岗岩,花岗岩的密度是2.6×103千克/米3,碑心石的质量是多少?2、完成本课所对应的练习册

Tags:2节,密度,教案,板书,设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