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山地易致地形逆温和夜雨,两者矛盾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谷地是地形类型吗 地理研究|山地易致地形逆温和夜雨,两者矛盾吗?

地理研究|山地易致地形逆温和夜雨,两者矛盾吗?

2024-07-10 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形逆温主要以辐射、地形混合型逆温为主,是由辐射冷却和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还有在冷暧平流过境后的晴好天气,由强烈的辐射降温引起的辐射型逆温。另外,在地形影响下冷暖空气的强弱及升降速度的差异,使同一山坡在不同高度可出现冷暖相间的地带,由于山区的盆、谷地及洼地形是冷空气堆积场所,使盆谷地形本身又产生强烈的辐射冷却,盆、谷壁的冷迳流下泄,底部暧空气上升,使得盆、谷壁的气温高出底部很多,形成强烈的地形型逆温。大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平流逆温主要出现在海拔1000m以上(霍治国等,1993)。

从位置来讲,天山、哀牢山、武夷山都存在多层逆温,相比海拔较高处,山脚逆温出现频率高,强度较大,厚度达到400 m。海拔300~1300m段内各山都会出现逆温。各山不同坡向逆温出现的海拔高度、厚度、强度不同,但不同年份的总体走势变化不大(王幸等,2015)。

从形成时间来讲,山区低层大气温度层结也与平原地区有明显差异,最突出的是夜间常出现很强的逆温。这是因地形作用会增强辐射逆温,夜间山坡冷却很快,冷空气沿坡下滑至谷底聚积,逆温发展比平原快又厚,强度更大。一般来说,地形陡峭、相对高差大的山区,全年逆温天数多,逆温层较厚,逆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并会出现多层结构(于海军&范天红,2010)。【这一点跟山谷风很类似】

从形成辐射逆温的条件来讲,要求晴朗无云而有微风(2~3米/秒)的夜晚。因为云能减弱地面的有效辐射,不利于地面的冷却。风太大时,大气中的垂直混合作用太强,不利于近地面气层的冷却,无风时,冷却作用不能扩展到较高气层,不利于逆温的厚度,适当的风速,既有利于一定厚度的逆温层的形成又不会因强烈的混合作用而使近地面气层冷却。【这一点是必要条件】

从形成机制来讲,山坡上部空气首先变冷,沿山坡下滑,由于冷空气的流入及辐射冷却,谷底迅速变冷,生成冷空气湖,形成逆温层的底部,而较暧空气位于冷空气之上,形成山坡暖带。初期暧带位于山坡下部,随着温度继续降低,强烈的辐射冷却及山坡上部的冷空气不断流入谷底,逆温层加厚,暖带位置逐渐抬升,清晨最低温度出现前后,逆温层厚度达到最大值。逆温层顶一般位于山体相对高度的1/3-1/4处。日出后由于太阳的辐射,温度升高,地面湍流加强,暧带破坏,逆温消失(霍治国等,1993)。

到了这里,我们要总结一下,地形逆温强调的是【地形】和【辐射冷却】。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低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周淑贞,1997)。换言之,山地的热力作用只是地形逆温形成的一个加强因素。

地形逆温和夜雨各有发生条件,部分条件是重合的,在考虑时要加入更多环境因素和时间、空间尺度进行分析。

有需要课件的老师,请打开下面链接,每个都精心设计:

新教材必修一课件:

新教材·湘教版·必修一22个地理课件合集

新教材必修二课件: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的进程与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的进程与影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三节微专题:服务业和电子商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