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该如何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说明文怎么写视频教学 说明文该如何教学?

说明文该如何教学?

2024-07-12 00: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我认为一篇文章的教学要有效,就应该是学生乐于去学,有兴趣学,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能认真通过学习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或者能获取到准确的信息和一定的知识。一篇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应该达到如此效果,方为有效的教学。

  我们平时在对说明文教学时,往往把说明文课堂教学当作了知识的研究和学术研究,这是导致说明文课堂索然无味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尴尬无味的课堂,就必须反思,提高说明文课堂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有效性?依我之见,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必须吃透文本。文本吃透,方能理清说明文的脉络,也才能明确该引导学生应该掌握那些知识,化繁为简,只有老师把说明文的知识化繁为简了,课堂教学才能简易地教学,课堂教学才不会显得繁琐累赘。

  二、发现文章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往往这样去引导学生学习:沙漠里的“魔鬼的海”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方式引导:“魔鬼的海”是不是鬼造的海呢?

  学生:不是。

  老师:那应该是鬼出没的海吧?

  学生:(哈哈)也不是。是一种自然现象。

  老师顺势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啊?

  学生接着会从阅读中明确“魔鬼的海”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教学不但达到掌握“魔鬼的海“形成的知识,也增加了说明文的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如果直接引导学生:“鸣沙需具备那些条件?”不如这样提问:沙为什么会叫呢?这样说明文的教学就会生动多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三、避免学术性教学。

  很多老师在授说明文时爱去要求学生直接去研究说明顺序、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就文章而可以去求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探求,这样好像把学生培养成能研究说明文的专家。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王漫认为,说明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对说明文信息的提取能力,而不是为研究说明文的构成而去学习说明性的文章。因此可以说,说明文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章的理解与提取信息能力,而不是一味枯燥地要求学生被动地按部就班去掌握机械的说明文的构造,把学术性的教学变为获取知识的教学,把学生探讨的主动性与兴趣发挥出来,方能使说明文教学产生效用。

  当然,不能说,说明文的特征、顺序、说明方法等不用教了,其实这些不但不能忽略,更需巧妙地实施于教学之中,因为这些方面的掌握更加易于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理解,更加能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去读科学的文本,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让说明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变得更有效。

  目前说明文教材在中学各册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课文的写作对象、目的、方法各不相同,教法也不应相同。现就如何教学各类说明文谈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让学生懂得说明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的。

  凡事物都有共性,但也各具个性。这种个性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如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和北京附近的卢沟桥,同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石拱桥,都有石砌的拱,都有石栏雕刻,它们之间相同或者类似的地方自然很多,但《中国石拱桥》一文,却抓住了足以显示它们各自特色的方面: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二十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卢沟桥“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样写,着眼于两座桥的不同特征,将它们各自的形体、结构、艺术风格说明得一目了然。尽管各类说明文的内容、形式千差万别,但指导学生领会怎样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第二,让学生懂得说明文的条理结构有什么规律。说明文必须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和人们对它的认识过程来安排层次,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顺序:

  一是以空间为序。凡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的文章常采取这种写法,或从上到下,或由近及远,或从前到后,或由外而内,或中间开花向四周辐射,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有次序地一一说明。例如《核舟记》,在开头总说之后,便依中舱、船头、船背一个个部位次第说来,头绪清晰。《看云识天气》则根据云在空中的高低位置,从上到下逐层说明,有条不紊地表述了云的形态变化与天气阴晴雨雪的关系。

  二是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步骤常采用这种写法。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介绍了我国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从书籍的雏形———甲骨文一直到现在缩微图书。

  三是以逻辑关系为序。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采用这种写法。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例如《万紫千红的花》,说明了花的特征、花色和昆虫的关系,花和人们的关系,这种先后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的。又如《大自然的语言》,按“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次序来说明物候现象出现的因素,按照的便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分析课文篇章结构,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层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通过不同课文采用的不同说明顺序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方面的规律性。

  第三,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说明文通常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把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给读者以明确的概念,运用下定义的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中对统筹方法下了这样的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有些事物包含的内容广,涉及的范围大,要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采用“分

  类”的说明方法。例如《看云识天气》,按云层的高低厚薄,说明云分成卷云、

  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等。

  有的需要结合分类运用“例举”的方法。例如《中国石拱桥》在对单拱石桥和联拱石桥分类说明时,分别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证,使读者得以明确了解。

  有的事物无法触摸,难以具体说明,常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在说明人类语言的特征时,将人与猩猩、鹦鹉作比较,突出了人类语言的特征。

  有的事物变化较大,或者活动过程较长,则运用“记述”的方法来说明。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一节,就是通过记述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生物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说明了大自然中生物的活动和气候演变的关系的。

  多数说明文还经常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如《核舟记》末尾一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一番数字的说明用得极好,“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制的小舟上竟刻出这么多的东西,足见技艺的奇巧,很有说服力。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多种说明方法时,要着重使学生领会,不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全在于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为更有效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服务。从而,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的说明需要,学会选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第四,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还必须循序渐进地组织好写作训练。如当初中学生还搞不清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样式的时候,可以通过两类课文的对比,明确说明文的文体要求,然后进行“一题两作”的练习。用同一个题目,先作一篇记叙文,再作一篇说明文,让学生自己对照,以巩固对说明文的基本认识。学生说明事物往往不得要领,表面化,不完整,那就着重对照课文中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准确说明的范例,引导学生对被说明的对象作仔细的观察、识别、概括、判断。举例来说,写《双肩书包》不仅要写出它的外形、构造,而且能说明双肩背的书包对于少年儿童健康发育的益处,写出这一改进的意义。写《茶壶》,不仅要介绍它的质地和造型,还要写出壶把的位置、壶嘴的高度与使用方便的关系,说明其设计的合理性等等。这样做,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解决说明的准确性、科学性的问题。当学生写说明文有中心模糊、头绪混乱的毛病时,可以从课文选材精当、逻辑性强的突出范例中得到借鉴,懂得说明文也必须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必须讲求合乎逻辑的说明顺序。例如写《校园》,可以写的方面很多,或者写它的合理布局,或者写它的美丽壮观,或者写它的变迁历史,或者写它的发展规划等等。首先要确定文章以什么为中心,再选好足以说明这个中心的材料,然后,或以进入校园的路径为线索,或以主要建筑物定方位,或按变迁发展的历史排先后,有条有理地组织说明层次。总之,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必须贯穿始终层层强调。另外,每次作文都要突出一个重点要求,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统筹安排,反复训练,以求过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