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文新课标是什么 语文: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

语文: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

2024-07-03 0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语文: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 | 新课标大家谈

民小编说

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基础,增强国家凝聚力,建立文化自信等多重功能。这样一个基础学科,在这次新课标修订中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用五个问题为索引,共同探讨语文新课标——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我们不妨用语文学习的方式,到语文课程标准里走一个来回。不难发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人”立在了课程标准的正中央,以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为主线,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进行了一体化建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内在结构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系统性地解答了关于“人”的学习与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义务教育规定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九年全日制学校教育。那么教育就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植于人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学习?

为分数而学,为生存而学,为美好生活而学,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学,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不同的目标,就有不同的意义。教育不但要让人智慧,更要使人崇高。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学生的学习设定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成长目标,赋予学习一种崇高的意义感。有理想才能照亮学习,让学习的每一天变得更有意义;有本领才能激发学习,用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蓄成长的力量;有担当才能实现学习的人生价值,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业之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真正成为时代新人。

人的素养结构取决于所学的课程结构,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为时代新人量身定制了9522课时的必修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为核心素养的发展注入新鲜而又不可或缺的动能,让时代新人时时“新”、日日“新”、常学常“新”,体现了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独特贡献。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学语文?

语文可以让人改变。然而在学生看来,学习语文除了考试有用,对生活基本没有什么改变,缺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语文课程的目标导向发生了偏差。

以往的教学大纲以“双基目标”为导向,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导致语文学习囿于知识点的逐个讲解和技能点的逐项训练,扎扎实实却又外在于人,学语文与学做人相背离。

之后的课程标准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整回归于人,却又难以落地,在实践中常常被割裂成“三类目标”,知识与能力被弱化,过程与方法被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标签化,导致语文学习与人的发展相游离,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关键表现与创造作品中,让学生看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自身变化和显著进步。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对“三维目标”进行了上位的有效统整,让语文教学“回家”,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学习流程转向关注内化过程。

学生将外在的目标转化为内在的需求,让自己在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经历由知而能、由能而智、由智而善而美的进阶体验,学会语言运用,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审美创造,增进文化自信,实现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获得“带得走的语文”。让语文学习“回家”,把语文“带回家”,或许这是为什么学语文的最好答案。

第三个问题:语文学什么?

学习内容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学什么与教什么,是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属于国家事权,具有规定性。

以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常以“内容目标”的混合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一般分为五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每个领域的内容各成系统。

现行的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呈现五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又以“语文要素”来选择与组织具体的学习内容,列了130多个读写要素。事实上,一篇课文潜藏着多个语文要素,学生一会儿学这个点一会儿学那个点,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少。

碎片化的内容往往成为学习负担,唯有结构化的知识内容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按照整合程度,设为三个层面6个任务群:

第一层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任务群;第二层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鉴赏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任务群,从字词句向三类文本次第发展;第三层为“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任务群,从篇到本、从单学科到多学科进行拓展。

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主题来统整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资源等要素,形成一张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清单”。

学习主题以学科大观念为表征,即选取语文学科中最具解释力、统整力和渗透力的核心知识,包括语文思想、语文思维、语文方法等,这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一大突破。比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以“用事实说话更具说服力”这个大观念作为学习主题,就可以统整相关要素建构任务单元,设置系列学习任务,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第四个问题:怎么学语文?

学习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尽管多年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碎而浅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仍然习惯于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常常流于形式。

发现学习理论表明,原理性的结构化学习内容才能“倒逼”学生运用发现的方式来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含有以语文学科的大观念整合起来的结构化学习任务。唯有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才能体验学科大观念的形成、建构与运用的过程。这样的语文学习,不同于简单的、自发的、直觉的日常学习,是体现出高于生活化学习的学科专业化学习,称之为“学科实践”,这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学习活动上的一大亮点。

学得多、用得少,想得多、做得少,缺乏必须经历的语文经验,是语文学习最大的误区。“学科实践”就是要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学习,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三种语文学习方式去解决复杂而又不确定的挑战性问题,即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遵循的是“教人做事”的实践逻辑,与“教人做题”的最大区别,在于“做事”中的学习比“做题”更有愉悦感与进步感。学生在用语文“做成事”的过程中,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正如崔允漷教授说的那样,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就是“能做事”:关键能力就是“能做成事”,必备品格就是“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就是“坚持把事做正确”。

第五个问题:学得怎么样?

学习质量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标志。以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学习质量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学生之间的学业水平,是通过分数比较出来的,由此带来的剧场效应和内卷化,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让语文教学陷入了应试的泥潭。教的没考,考的没学,教、学、考成了互不关联的“三张皮”。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为学习提供了一条准绳,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坐标,为评价提供了一个依据,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学业质量标准完整了课程标准,提升了课程标准的约束力,是课程标准在结构内涵上的最大突破。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和代表作品,体现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之后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可以实现“质量驱动”的教与学的深度变革:

一是逆向设计学习过程。以体现学业水平的关键表现和代表作品为依据,以终为始,逆向设计语言运用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设置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活动和行为要求,促进学生的学习进阶;

二是看见自己,改进学习。学业水平的关键表现和代表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学生看见自己,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自我矫正,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是科学命题,达标评价。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的三类情境和典型表现,设计试题的问题情境和具体任务,根据质量标准确定试题类型和难易程度,实行达标性测评,而非选拔性考试,还给学生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态。

总体来看,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人的发展为纲,实现了素养型目标、结构化内容、学科性实践、标准化质量等多方面的突破,为推动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与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文章作者 | 薛法根

微信编辑|宋佳欣 (薛法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