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诗经》(下)丨2700年前底层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经里的情歌是什么意思呀 05 《诗经》(下)丨2700年前底层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

05 《诗经》(下)丨2700年前底层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

2024-05-05 1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5 《诗经》(下)丨2700年前底层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 12.8MB 00:0013:59

点击上图,跳转至本课程介绍页面,了解更多信息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侯会。今天我们继续讲《诗经》。

婚恋诗中的喜与悲

为了追求爱情,女孩子情感炽烈,跟男孩子相比毫不逊色。《郑风•子衿》便是以姑娘的口吻写出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衿:衣领。◎宁:难道。嗣:这里意为寄、送。◎佩:佩玉的带子。◎挑、达:往来。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诗中前两章唱道:青青的是你的衣衿(佩带),悠长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此再无音信?至第三章,姑娘约小伙儿在城楼见面,那里大概是他们以前幽会的老地方吧。姑娘感叹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人没到,心却早已飞去了。

“国风”中描绘爱情美好的诗歌还有不少,像《郑风》中的《萚兮》《狡童》《褰裳》《风雨》,《王风》中的《采葛》,等等。当然,也有表现对礼教的反抗及对负心人的责备的,像《卫风》的《氓》、《邶风》的《谷风》、《鄘风》的《柏舟》之类。

《氓》是一首长诗,全诗六章六十行,记录了一个弃妇的不幸遭遇,从两人相识写起: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氓:指男人,犹言“这家伙”。蚩蚩:嬉笑的样子。布:钱币。贸:交易。◎匪:非。谋:商量。

女子唱道:你这家伙当年笑眯眯地揣着钱来买丝——哪儿是买丝啊,是来求我嫁给你。以下女子讲述两人的恋爱经过,自己如何痴心相许,对方如何托媒问卜,几经周折,最终“氓”赶着车来,拉走嫁妆,两人算是成了夫妻。

可是几年下来,女子真是后悔死了。自从进了门,她一人担起家务,每日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好不容易这个家有了起色,可男子却变了脸,对她横施暴虐,再没有从前的笑模样!女子思前想后,下了决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泮:畔。◎总角:指未成年的男女。宴:乐。晏晏:温和。◎信誓旦旦:诚恳发誓。反:反思。◎已:完了,算了。

回想从前的海誓山盟,她说:曾说要跟你一块变老,可若是那样,才真让我烦怨!淇水再宽也有岸,沼泽再广也有沿儿。——若是跟你过一辈子,那可真是苦海无边!

她不由得又想起从前“言笑晏晏”的好日子,说:你那“信誓旦旦”的爱情誓约,就全都忘了吗?人忘了本,还有什么可说的?“亦已焉哉!”——咱俩从此一刀两断!

听听,这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女子的抱怨。你还能从絮絮叨叨的话语里,感受到女子的坚强与自尊。《诗经》里最动人的诗篇,往往发自小人物的肺腑。只要人性不改变,再过一万年,读起来仍旧新鲜。

孔子对《诗》评价很高,说“《诗》三百,一言以蔽(概括)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即是说,《诗经》中全是真情流露的好诗,没一点儿邪的歪的。

《伐檀》《硕鼠》,劳者悲吟

“国风”中还有不少诗歌,记录了两千七八百年前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和牢骚不满。那时候,各诸侯国相互攻伐、横征暴敛。身处底层的农奴、工匠终年劳苦,生活却没有指望。眼睁睁看着不劳而获的领主们坐享其成,心里的怨愤没处发泄,只能通过诗歌倾吐他们的不平!

《魏风》里有一首《伐檀》这么唱道: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木声。檀:檀树。寘:置。干:岸。涟:形容风吹水面所形成的波纹。猗:语气词,与“兮” 作用同。◎稼:种谷。穑:收割。胡:为什么。廛:捆。◎狩、猎:打猎。瞻:看。尔:你。县:同“悬”。貆:兽名,俗称獾子。◎彼:你。君子:贵族,也指道德高尚的人。这里应指前者。素餐:白吃饭。

这是工匠唱的歌吧?他们在河边叮叮咚咚地伐木,对着波光粼粼的河水诉说不平:你看那些君子们,他们不种田、不打猎,却成百捆地往家搬麦捆儿,庭院里还悬挂着各种野味……

这支歌一共三章,下面两章的词句跟这章大同小异,每章结尾都要重复这么一句话:“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们这些君子哟,可真是不白吃饭呀!谁都听得出来,歌唱者说的是反话,他们是在向君子们提抗议呢!

《魏风》中还有一首《硕鼠》,指责的意味更明显、更激烈: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大田鼠。黍:指庄稼。◎贯:侍奉。女:同“汝”,你。顾:体贴,顾念。◎逝:同“誓”,表坚决。去:离开。适:到,前往。乐土:美好的地方。◎爰:乃。所:处所。

诗中表面上是在咒骂贪婪害人的大田鼠,实则是影射压榨他们的领主呢。——大田鼠啊大田鼠,你不要偷吃我的庄稼。我侍奉你这么多年,你却一点儿不肯体贴我。今天我决心离开你,去找一方世间乐土。乐土啊乐土,我就要有我的新家园啦……

跟前一首相仿,这首《硕鼠》也是三章,各章只有个别字眼儿不一样。这样反反复复、一唱三叹,很适合表达无尽无休的怨恨情绪。

《硕鼠》(齐白石绘)

描写农奴生活最全面的,是《豳风》中的《七月》。全诗共八章,很详尽地诉说了农奴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有点儿像后来的“四季调”。

农奴们耕种、养蚕、纺麻、织布、打猎、酿酒、修理房屋、凿冰入窖……长年累月不得休息,到头来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依然“无衣无褐(一种粗麻布衣服)”,住在破烂的茅草屋里,吃的是葫芦苦菜,家里的女孩子还得时刻提防着主人的欺侮。——类似这样描写百姓劳动生活的长诗,在古代诗坛上真称得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杨柳依依,士兵还乡

《小雅》中还有一些反映兵戎生活的诗歌,如《采薇》《出车》《六月》等。就拿《采薇》来说吧,诗人模拟一个还乡士兵的口吻,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还没忘记出征的生活,那生活既艰苦,又让他骄傲。

士兵懂得,不赶走侵略者,老百姓就没有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离家越近,他的情绪就越是低沉,离家快一年了,亲人们还不知怎么样呢!他唱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依依:柳条飘拂的样子。◎思:语气词,作用与“兮” 相同。雨:作动词,雨雪就是落雪。霏霏:大雪飘飞貌。◎载渴载饥:又渴又饿。◎莫知我哀:没人知道我的哀伤。

这是全诗的最后一章,诗中写了春天的杨柳、冬日的飞雪,烘托着一种哀婉、忧伤的情调。从这古老的诗章里,我们深深体会到可以称作“诗”的那么一种味道!

《雅》诗里还有几首史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就讲述了周民族始祖后稷的传奇故事。后稷的亲娘叫姜嫄,有一回她到田野里玩,踩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就怀孕生下后稷。姜嫄把这个没爹的孩子扔到小巷子里,过往的牛羊不但没踩死他,还喂奶给他吃;姜嫄又把他扔到冰雪中,天上飞来一大群鸟儿保护他。后稷终于活了下来。

后稷自小就很聪明,专爱摆弄瓜啊豆啊,经他培植的庄稼,苗齐秆壮,颗粒饱满。后稷用收获的五谷祭祀上天,上天便赐福保佑整个周民族。——这首诗虽然涂着神异的色彩,却反映了周族始祖对农业的重视。类似的史诗还有一些,如《大雅》中的《公刘》《绵》《皇矣》《大明》等。

《颂》诗则大部分是歌颂祖先功德、祈求上天降福或赞美国君的内容,大都使用了夸张的语言。也有一些是史诗,像《商颂》中的《玄鸟》等。单看内容就知道,《颂》诗的文学意味显然要差不少。

不学《诗》,口难张

有个孔子删《诗》的传说,说在孔子之前,保留的诗歌本有三千首,经孔子一删,只剩了三百首。——这话恐怕并不可靠。孔子最重视古代文献,怎么舍得大砍大删呢?而且据专家考证,孔夫子刚出生时,《诗》已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孔子鼓励儿子及学生学《诗》,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说,不学《诗》,连话都说不好。又说:小子们,为什么没人学《诗》啊?学《诗》可以训练联想,学习观察,培养合群观念,学习讽刺手法。

往近处说呢,可以侍奉父母;往远处说,可以服侍君王。至少还能多认识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呢!——难怪孔子要拿《诗经》当课本教他的学生。

宋人的解经之作《毛诗讲义》书影

说起来,《诗经》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了一阵子呢。春秋时期,各国的卿大夫们都有一种特别的功夫,就是熟记《诗经》里的诗篇,能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他们常常引用诗句相互赞美、讽刺或规劝。外交官办交涉也常拿诗当作外交辞令。

当然,诗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外交官张口。他只消在宴席上点一首诗,叫乐工们演唱,他要表达的意见,就在那诗里包含着。这叫“赋诗言志”,也叫“断章取义”。

秦始皇焚书时,《诗经》自然也没能躲过这一劫。多亏学者们口头传诵,才使这部宝贵的诗集保存下来。到了汉初,专门研究《诗经》的有四家:齐、鲁、韩、毛。可惜前三家的讲《诗》著作没能传下来,只有《毛诗》得以流传。

讲授《毛诗》的是西汉的毛亨、毛苌师徒俩。只是他们对《诗经》的讲解有不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地方。到了宋代,有人对《毛诗》的解释提出异议。王安石、欧阳修、苏辙、朱熹等人,也纷纷提出新的见解。

清代学者们注重考据和训诂,在《诗经》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可真正用科学态度、正确方法研究《诗经》,还要等到“五四”以后。有人说,《诗经》是中国诗歌不可动摇的基础,这话并不夸张。中国历代诗人,没有不受到《诗经》熏陶滋养的。《诗经》的影响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啦!

关于《诗经》今天就讲到这,我们下节再会。

关于《诗经》你还可以在中读专栏

【李山·《诗经》密码】中了解更多

欢迎点击下图

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经》专家李山老师

解锁3000年文化地图

欢迎分享下方海报

邀请更多父母与孩子一起

聆听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