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发作、抑郁状态、抑郁情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诊断抑郁症的病程标准时间 抑郁症、抑郁发作、抑郁状态、抑郁情绪

抑郁症、抑郁发作、抑郁状态、抑郁情绪

2023-12-14 0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抑郁状态

和“抑郁情绪”不一样,“抑郁状态”就不只是心理范畴的事情,而进入病理范畴了。

简单地说,“抑郁状态”是一种疾病状态。其基本表现和抑郁情绪类似,但程度要严重得多,往往伴有明显的生物性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同时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功能性不适症状。它可能“事出有因”,也有可能并无客观的精神应激的条件;它的症状持续存在,经常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当事人不仅仅“心里难受”,其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一些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突出的会表现为各种身体的不适,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常常会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并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但内科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所以,当患者去看医生,主诉上述症状时,医生会在他的病历本上写下“抑郁状态”,作为初步诊断。

“抑郁状态”是否就是抑郁症?不是,它只是表明了一种疾病状态,而非严格的医学诊断。事实上,多种疾病都可以表现出抑郁状态。比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就是百分之百的抑郁状态;焦虑症也常常伴有抑郁状态,所以医生经常这么写:“焦虑伴抑郁”;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也表现为抑郁状态,严重者甚至可到“木僵”程度。

所以,上述疾病尽管都有抑郁状态,却是不同的病。医生对患者的状况作此判断,只是提示了治疗方向,具体治疗方案则是不一样的。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这四个字,见于精神疾病两大诊断体系ICD-10和DSM-5中。其含义最接近我们理解中的抑郁症。但它仍不是对抑郁症的定义,只不过是从外延的角度,详尽列举了一系列症状,以便医生做出判断,从而指导用药。

我把目前中国通用的ICD-10中,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整理如下:

典型症状:1.心境低落;2.兴趣和愉悦感丧失;3.精力不济或疲劳感。

常见症状:1.注意力降低;2.自我评价降低;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4.悲观;5.自伤或自杀观念/行为;6.睡眠障碍;7.食欲下降。

严重程度:1.轻度抑郁:至少两条典型症状+至少两条常见症状;中度抑郁:至少两条典型症状+至少三条常见症状;重度抑郁:至少三条典型症状+至少四条常见症状。

病程标准:大于等于2周。诊断标准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则可能千差万别,有的标准说2周就成立,也有的说3个月。但是就算气质类型是抑郁质的人,人家一辈子都可能处于轻微的低落心境中,而从来不会达到疾病的标准。

可见,“抑郁发作”这个概念,是给医生诊断用的。其基本内容和“抑郁状态”一致,但区别在于,“抑郁状态”描述静态,“抑郁发作”描述动态,有时点的概念,着重于说明当下的状态。

其实抑郁这个词是很贴切的,一个人可以是“郁”的,即闷闷不乐。但在“郁”的同时未必会感到”抑“,这种压抑感反映了精神活动的抑制,同时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表现。故此,医生在诊断“抑郁发作”的时候,往往还会加上两个字,“急性”。

抑郁症

现在,可以就“抑郁症”做一个总结性表述了。

我认为,“抑郁症”其实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和严格的医学诊断。它是一个习惯性用语,它描绘的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是一个症状群。打一个比方,“抑郁症”好像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就好比把头疼、发烧、鼻塞、喉咙肿痛等等都称为“感冒”一样。

抑郁症的附加症状。附加症状包括焦虑(共病率可达40%以上)、激越(罕见)、易激惹(比较常见)、精力丧失(在目前我国很常见,应该与社会文化乃至生物学基础有一定相关)、睡眠障碍(常见,包括入睡困难、早醒等)、行动迟滞(精神科多见而心理门诊少见)、思考困难及注意力受损(同上一条)、食欲|性欲|体重下降(常见,国外的暴食、性瘾等反例也不少,国内相对不多)、疑病(罕见)、强迫(少见,往往是抑郁的前驱症状)、恐惧(罕见)、幻觉|妄想|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木僵(罕见,应该怎么做你懂的)。大家挑吧,凑够多少可以算抑郁症?请去翻DSM、ICD和CCMD,我怕有人拿着说明书学习,学着学着就快乐的给自己确个诊,所以这里就不列出来了。

总之,“抑郁”这个现象过于复杂,我们至今还不能给出揭示其本质属性的定义。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可以随口说“抑郁症”如何如何,但如果要为患者确诊或制定治疗方案等,就不能泛泛使用这三个字,而要根据需要选择更精确的表述,并具体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