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三)】常见的质性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访谈编码步骤 【研究设计(三)】常见的质性研究

【研究设计(三)】常见的质性研究

2023-12-19 1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经典文献解读。

2.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运动体验的质性研究

88661685749142311

研究概况: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运动体验。

方法:基于描述性现象学研究设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12月就诊于南通市某三级医院2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初步拟订访谈提纲,并对2例患者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修改、完善和形成最终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结束后,由2名研究生将录音材料在24 h内转换为文字材料,并结合受访者情绪反应及访谈情况,形成详细、完整的文字稿,随后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包括“知识是积极运动的前提”、“信念是运动的动机”、“行为是运动的根本”。提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在运动中形成正向情感体验,将内、外优势资源内化为运动信念,激发运动行为。

第一作者:陈建静

通讯作者:谢幸尔

机构: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

期刊:中华护理杂志

(1)研究设计要点分析

研究设计:描述性现象学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运动中的积极体验

技术路线:

21591685749142645

图1文献1技术路线

研究对象选择:以南通市某三级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目标人群,采取目的抽样,从目标人群中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收集: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26名研究对象的信息。在访谈前,基于知信行理论,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编制访谈提纲,通过预访谈修订和完善访谈提纲。

资料整理与分析:由2名研究生将录音材料在24 h内转换为文字材料,并结合受访者情绪反应及访谈情况,形成详细、完整的文字稿。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①仔细,反复阅读访谈材料;②识别与本研究相符合的,有意义的陈述;③对有意义的陈述进行归纳、总结;④构建意义单元,罗列出共同概念、特性,提炼出主题、主题群;⑤聚类主题,进行详细描述;⑥构建基本结构;⑦返回给受访者,对结果进行验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2)研究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①“知识是积极运动的前提”,包括外部优势资源的输送,积极主动汲取新信息;②“信念是运动的动机”,包括激发运动热情,促进运动自觉,增强运动信心;③“行为是运动的根本”,包括运动处方个性化制订,运动依从性提升,运动体验正向激励。

(3)文章小结

该研究基于知信行理论,使用现象学研究设计来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运动体验,遵循了现象学研究常用的抽样方法、资料收集与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方法。

①该研究采用的目的抽样是现象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抽样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基于其对某一现象具有特别的经历,以便分享这些经历,故这种抽样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直接纳入那些拥有丰富体验的参与者。样本量通常是5~15个,但也不尽然,这取决于资料饱和的进程;该研究基于资料饱和原则最终纳入的样本量为26例。②该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所得到的资料部分是由访谈者导向的,部分是由被访谈者导向的,研究者可灵活收集研究对象的观点、想法、经历、思想等信息,探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③研究采用的Colaizzi资料分析法,其结构化的分析框架有利于对访谈转录资料的复杂的分析,适用于描述性现象学研究,侧重于分析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属性。④现象学研究法最终的报告为描述性的,该研究列出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引用其原话支持主题的内容(图5)。

66001685749142729

图2 文献1部分报告内容

2.2.How do hospital inpatients conceptualise patient safety?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using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住院患者如何理解患者安全?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的质性访谈研究)

32811685749142876

研究概况:探讨不同科室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的理解,并开发一个基于患者角度的患者安全概念模型。

方法: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研究设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伦敦一家大型教学医院的三个科室患者(老年人、产妇、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24例患者。通过查阅文献初步拟订访谈提纲,并根据专家讨论与预访谈结果修改、完善和形成最终访谈提纲,用于半结构式访谈。资料收集者对访谈时的录音进行转录,并将转录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及理论编码。在编码基础上,研究者还运用持续比较法与撰写备忘录等方式,总结个人思考,以促进对资料的分析。

结果:患者主要将患者安全理解为安全感的来源。患者的安全感源于一系列的照护经历,这些经历与医务人员、患者、患者的朋友/家人/陪护以及医疗机构有关。患者观察到的行为、患者接收的行为、患者自身的行为以及与其余人员合作的行为都会影响患者对患者安全的理解。

第一作者:Emily Barrow

通讯作者:Stephanie Archer

机构:NIHR Imperial Patient Safety Translational Research Centre, Institute of 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London, UK(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帝国患者安全转化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创新研究所,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期刊:BMJ Quality & Safety

(1)研究设计要点分析

研究设计:建构扎根理论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科室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的理解,并开发一个基于患者角度的患者安全概念模型。

技术路线:

78631685749143196

图3文献2技术路线

研究对象选择:以住院患者为目标人群,采取目的抽样,从伦敦一家大型教学医院的三个科室患者(老年人、产妇、择期手术患者)中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收集:采用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24名研究对象(三个科室各8名研究对象)的信息。在访谈前,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预访谈编制访谈提纲。

资料整理与分析:采取双人单独转录并核对的方式对访谈录音资料进行整理,其中研究者EB对所有的访谈录音资料进行转录;另一名拥有丰富定性资料分析经验的研究者AM对25%的访谈录音资料进行转录。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研究者进行备忘录的撰写。对于访谈收集的资料采取持续比较法对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与理论编码。

(2)研究结果

患者主要将患者安全理解为安全感的来源。患者安全感源于一系列的照护经历,涉及医务人员、病人、他们的朋友/家人/照顾者,以及医疗机构。患者观察到的行为、患者接收的行动、患者本人的行为和患者与其余人员共同的行为都会影响患者对患者安全的理解。

35351685749143275

图4文献2的患者安全概念模型

(3)文章小结

该研究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研究来探究三个科室患者对患者安全的理解,并构建了一个患者安全概念模型。该研究遵循了建构扎根理论研究常用的抽样方法、资料收集与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方法。

①在该研究的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撰写备忘录来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并记录下研究者分析和发展对每个范畴的思维过程。②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注意方法论与方法的一致性,不同类型的扎根理论研究设计有不同的编码方式;该建构扎根理论研究则使用了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及理论编码等编码方式。③该研究采取持续比较法对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与理论编码。因为扎根理论研究的编码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反复循环的。研究者需要不断进行比较,如比较新旧资料、比较事件与编码、编码与范畴等,以便从中生成概念,寻找范畴的性质,发展范畴。

(蔡燕 刘媛)

EN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