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论语》英译本之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语英译本有哪些 目的论视域下《论语》英译本之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目的论视域下《论语》英译本之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2024-07-11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302

作者:

刘艳荣

展开

摘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从古到今,许多中外文人墨客都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将其译为英文,其中不乏传教士,汉学家以及海外华人.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理雅各,辜鸿铭和韦利.三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之前有不少学者对《论语》英译进行了各种研究,有英译本的个案研究,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论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以及对其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以及杂合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程度.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是基于译者主体性,阐释学,描述翻译学或系统功能主义等角度对《论语》的英译进行研究.但是,对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论语》英译本的用途和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学者们主要选取庞德,安哲乐,刘殿爵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对于理雅各的英译本,辜鸿铭英译本和韦利英译本的研究相对涉猎较少,目前还没有学者做过基于这三位译者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目的论.此理论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的问世给传统的翻译研究带来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之前的传统翻译是以"对等"为取向,而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则更倾向于以翻译的"目的"为取向,进行翻译研究.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翻译活动的决定因素,翻译目的指导翻译者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以进行翻译活动,从而能够使源语文本在译入语的语境中实现其既定的目的和功能.本文尝试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视域下,对三位的英译本进行翻译策略的分析和对比研究,采用了分析,对比,演绎和举例四种研究方法.首先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和比较得出,理雅各和韦利主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辜鸿铭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具体翻译中他们又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理雅各采取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而韦利和辜鸿铭主要是意译,作者将在文中对此现象进行举例说明.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译本不同的用途所导致的.译者无论使用哪种翻译策略,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只要能够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那译本就可以说是成功的.而读者可以选取适合自己的译本进行阅读,不同的翻译作品满足了读者不同的需求.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扩大,外界希望通过阅读中国典籍了解中国.而且,近年来儒学研究在国内重新振新,《论语》等典籍的复译也日益提上日程.本文在目的论视域下研究《论语》英译的翻译策略,总结得出在新时代《论语》的复译应该根据复译目的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灵活的翻译方法,翻译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

展开

关键词:

《论语》 目的论 英译本 翻译策略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5

DOI:

CNKI:CDMD:2.1015.986444

被引量:

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