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傅作义麾下的50多万大军中,本部兵力一共有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解放战争时一个师有多少人 1948年,傅作义麾下的50多万大军中,本部兵力一共有多少?

1948年,傅作义麾下的50多万大军中,本部兵力一共有多少?

2023-08-30 1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战役中,平津战役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此战中歼灭的52万国军中,在北平和平改编的便有25万人,占到了我军歼敌数的将近一半。因此,平津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我军付出代价最小的一个,计战斗损失39444人,敌我双方战损比为13.2比1。

单纯就作战而言,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天津战役,我军歼敌13万余人,自身伤亡将近2.4万人;

其二:张家口战役,我军歼敌约6.6万人,自身伤亡约3000人;

其三:新保安、康庄、怀来、密云、塘沽等其他战斗,我军歼敌约7.4万人,自身伤亡1.2万余人。

除了被我军歼灭的这52万人之外,另有塘沽守军5万余人从海上撤逃。

所以,当时在平津冀察地区归属傅作义指挥的部队总数是57万人。即便考虑到战役中部分新建、重建部队的成分,在平津战前归属傅作义指挥的部队亦可达50万人。

如果考虑到傅作义在绥远大本营尚有部分留守部队,那么归傅指挥的兵力还要更多,这可以说是傅作义军事生涯的顶峰了。

不过表面上看傅作义指挥的部队有五六十万人之众,但其中大半却是蒋系的中央军,傅本部的力量并没有那么多。

多年以来,我们大都了解这个基本事实,但是当时华北国军中的具体成分究竟如何,蒋系部队占到多少?傅系部队又占到多少?恐怕还没有专门的分析。最近在研究傅作义系统,本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说说傅作义本人,傅15岁时(1910年)入读山西陆军小学,后至北京清河陆军中学就读,毕业后又考入保定军校,有长达8年的军校经历。

保定军校毕业后,傅作义在阎锡山的晋军系统就职,在天镇、涿州之战中表现出色,军职也从团长一路升至军长、第2路军总指挥。

1930年中原大战阎锡山失败后,晋绥军缩编为4个军,傅作义任第35军军长兼73师师长,其本人另代理绥远省政府主席,后实任省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

所以35军就是傅的基干起家部队,而绥远也自此逐渐成为了傅的大本营。

不过此时的傅作义受阎锡山节制,其本部正规军实力长期只有2到3个旅,还远谈不上羽翼丰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傅作义率第35军南下山西作战,损失惨重。1938年底,傅作义被任命为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并负责绥远军政后,率本部8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开往绥西河套,自此脱离了阎锡山系统,自立门户。

在绥西,傅作义对本部力量进行了扩充,并能指挥一些庞杂部队。不过其嫡系力量除了第35军外,便只有暂3军、骑4军(后缩编为新骑第4师)等少数力量了,估计嫡系正规军力量约4到5万人。

抗战胜利前,傅作义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但本部力量也未能获得较大扩充。

抗战胜利后,傅作义部在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中占得优势,第12战区改为张垣绥靖公署后,傅作义又就任主任。此后,傅作义部力量开始逐渐扩充,除35军和暂3军外,又再建了暂4军,此外还有数量不少的骑兵和独立部队。

1947年底,傅作义就任华北“剿总”总司令后,理论上有权指挥所有华北国军(中央军实际为“剿总”副总司令陈继承掌控)。

不过由于阎锡山是傅作义的老上司,因此山西的国军部队并没有在华北“剿总”的作战序列中,而是由阎锡山自己指挥,我们就不多说了。

除了阎锡山的晋绥军(其实名不副实了)外,华北国军系统主要是蒋系。

实际上自抗战胜利之后,华北国军的主要力量也就是蒋系,其仅在河北、平津一带便有第3军、第16军、第53军、第92军、第94军,另外在冀热辽区还有第13军等部。

这些蒋军在网络上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因为网友总喜欢将傅作义神化,给大家造成了一种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在华北战无不胜的错觉。

实际上如前所述,傅作义直到1947年底才就任华北“剿总”总司令,有权指挥所有华北国军。而在此之前,他只能指挥本部的几万兵力。无论是在作战范围,还是在实际的作战效果上,都不可能“压着解放军”打。

在解放战争中,华北我军初期的作战是比较被动的,这主要是因为1946年的裁军使得晋察冀野战部队减少到仅有5万余人,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就这点野战军,在正规战经验不足,指挥出现失误,武器装备极差,甚至兵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东面和南面抗击蒋系军队(其中有数个美械军);西面还要应付傅作义(骑兵多,且傅嫡系战力确实强)的情况下,也是比较难打出彩的。

到1947年初,晋察冀充实野战力量,3个野战纵队实现满员之后,情况就逐步改善了。

因此到1947年10月,华北我军在清风店战役中歼灭了蒋军第3军军部及主力一部;11月,又解放了石家庄,将华北国军孤立在了平津核心区,这显然不是被“压着打”的体现。当然,此时傅作义也指挥不到这里来。

1947年底傅作义就任“剿总”总司令后不久,所部头号主力第35军也在涞水战役中惨败,新32师大部被歼,师长李铭鼎被击毙;该军军部亦遭重创,军属美式榴弹炮全部丢失,军参谋长田世英被击毙,军长鲁英麟侥幸逃脱后亦自杀身亡。

所以到1948年,傅作义虽然掌握着数十万重兵,但对华北我军主力也没办法,最后只能是退守平津塘,摆了个一字长蛇阵。

此时傅作义系的力量进一步扩充,但扩军质量不佳;华北蒋军习惯缩头不出,其实力损伤不大,但战力却在不断下滑。

到平津战役前,我军估计傅系本部有20个师的兵力,其中在平津地区有16个师;而对蒋系部队实力数的估计为24个师。

因为当时华北国军在新建和扩充部队,所以这个统计并不完全准确,以战后梳理的情况来看,当时傅作义系的军级作战部队有:

第35军、第101军(原华北保安部队改编的新2军)、第104军(原暂3军)、第105军(原暂4军)。

其中第35军辖第101师、第262师、第267师;

第101军辖第263师、第272师、第273师;

第104军辖第250师、第258师、第269师;

第105军辖第210师、第251师、第259师;

(为什么这些番号都比较大呢?因为除35军和101师外,其余各部之前都是顶着新编、暂编军或师的名头)

此外,傅作义系的部队还有新骑第4师、整骑第5旅、第11旅、第12旅。

因为当时我军统计傅部实力时没有考虑其新建部队,所以以上这16个师/旅,可能就是我军电报中所称的傅部在平津地区的16个师了(注:当时我军统计时师旅通常是一起统计的)。

在战役中,傅作义还新建了第309师、310师、311师,并重建了35军被歼的2个师、101军被歼的1个师、104军被歼的2个师。

所以把这些都考虑在内的话,加上一些直属部队,平津战役中傅作义系统的部队也有20余万人。若不计新建和重建部队,其直属部队实力数当只有10多万人。

除了傅作义系的部队外,当时在华北的蒋系部队的军级番号有:

第13军、第16军、第31军、第62军、第86军、第87军、第92军、第94军,其中第31军只有1个师,其余各军为3个师(有的多1个新建师),第13军则有5个师。

这些蒋系部队中,第13军为汤恩伯的基干部队(美械军),第16军属于胡宗南系,第31军和第87军为青年军系统,第94军为美械军,第92军为中央军,第62军为中央军化的粤军,第86军为保安团队重建的军。

总计在平津战前,傅作义系和蒋系较老的部队在兵力上大约是1比2。

在张家口战役中,傅作义系统的第105军和101军、第104军各1个师以及整编骑兵第5旅、第11旅共计66000人被全歼,双方战损比高达22比1。

这一仗,傅作义在平津地区一小半的力量可以说就被消灭了,而且从双方战损比来看,傅作义后来扩充部队的战斗力确实是不怎么强。

而在新保安和怀来追歼战中,傅作义嫡系第35军的2个师和第104军的另外2个师约3万人被歼灭,这是对傅作义震动最大的,因为其主力部队基本算是灰飞烟灭了。

此时,在北平地区傅作义掌握的部队仅剩直属队、第35军的1个师、第101军的2个师以及新骑4师和重建、新建部队7个师了。

重建、新建部队基本没什么战斗力,而101军的2个师是华北保安部队升格来的,因此此时傅作义手中有战斗力的部队除了警卫团就是35军剩下的那个师和新骑4师了。

在之后的天津战役中,主要被歼的是粤军62军主力、第86军以及新建部队;青年军第87军、独立95师等部从塘沽逃跑;在密云第13军155师被歼,在康庄第16军2个师大部被歼。

所以此时在北平的中央军实力是比较强的,其中第13军尚有4个师、第16军有1个老师和2个重建师、第31军有1个师、第62军有1个师、第92军3个师、第94军2个师,共计有12个老师和2个重建师。

因此最后在北平和平改编的25个师的成分中,就是傅系4个老师和7个新师;蒋系12个老师和2个新师,加上直属和非正规军,共计为25万人。

这些部队的武器计有长短枪71140支、机枪17109挺、大小炮3120门、弹药3900吨。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得这座古城免受战火摧残,也使得平津战役收获圆满结局。此后傅作义留守绥远的部队也起义,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